首頁 > 制度大全 > 光伏發電項目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光伏發電項目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9 閱讀 2175

光伏發電項目經理崗位職責

1、負責光伏發電項目、光伏電站等項目的工程管理;

2、負責對項目團隊成員的管理和考核工作;

3、負責編制項目實施計劃,按照節點要求,把控各項工程進度;

4、負責工程質量的把控,按照各項質量要求和法律法規,實施各項工作;并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安全負責;

5、負責與設計、施工、監理等相關單位的協調工作。

任職要求:

1、理、工科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

2、3-5年以上工程施工管理經驗。

3、熟悉各種光伏系統工作原理,熟悉光伏電站安裝調試或運維工作要求與方法。

4、具有較強的協調、溝通、組織能力;具備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身體健康,能夠適應長期出差。

光伏發電項目經理崗位

篇2:光伏發電站并網安全條件及評價規范

1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并網光伏發電站的電氣一次設備、電氣二次設備、調度自動化及通信、安全生產管理四個方面安全性評價的必備項目和評價項目、相關的評價方法和相應的評價依據。本標準適用于通過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并網,以及通過10kV電壓等級與公共電網連接的地面光伏發電站,其他類型的光伏發電站參照執行。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光伏發電站應當通過并網安全性評價,已投入運行的光伏發電站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全性評價。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規范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本規范。然而,鼓勵根據本規范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以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范。GB1094.2-1996?電力變壓器第2部分溫升GB2893-2008?安全色GB2894-2008?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14050-2008?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GB26860-2011?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9-2011?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61-2010?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GB50065-2011?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50150-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50168-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69-2006?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71-199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29-2006?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794-2012?光伏發電站施工規范GB50797-201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T5582-1993?高壓電力設備外絕緣污穢等級GB/T7252-20**?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GB/T12325-2008?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允許偏差GB/T12326-2008?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GB/T13729-20**?遠動終端設備GB/T14285-2006?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549-1993?電能質量公共電網諧波GB/T15945-2008?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允許偏差GB/T16434-1996?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GB/T18210-2000?晶體硅光伏(PV)方陣Ⅰ-Ⅴ特性的現場測量GB/T19964-2012?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GB/T20047.2-2006?光伏(PV)組件安全鑒定第2部分:試驗要求GB/T26218.1-2010?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1部分:定義、信息和一般原則GB/T26218.2-2010?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2部分:交流系統用瓷和玻璃絕緣子GB/T29321-2012?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GB/T50796-2012?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DL5027-1993?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DL/T475-2006?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DL/T516-2006?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DL/T544-1994?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DL/T545-2011?電力系統微波通信運行管理規程DL/T547-2010?電力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DL/T548-2012?電力系統通信站過電壓防護規程DL/T553-1994?220~500kV電力系統故障動態記錄技術準則DL/T572-2010?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DL/T574-2010?變壓器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則DL/T587-2007?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DL/T593-2006?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DL/T596-1996?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DL/T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64-2008?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DL/T724-2000?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DL/T795-20**?電力系統數字調度交換機DL/T969-2005?變電站運行導則DL/T995-2006?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DL/T1040-2007?電網運行準則DL/T1051-2007?電力技術監督導則DL/T1054-2007?高壓電氣設備絕緣技術監督規程DL/T5003-2005?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DL/T5044-2004?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5056-2007?變電站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DL/T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DL/T5157-20**?電力系統調度通信交換網設計技術規程DL/T5202-2004?電能量計量系統設計技術規程SJ/T11209-1999?光伏器件第6部分:標準太陽電池組件的要求AQ/T9002-2006?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電網調度管理條例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號?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2006)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號?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5號?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令第22號?電網運行規則(試行)電監會工商總局GF-2003-0512?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電監安全〔2006〕34號附件一?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電監市場〔2006〕42號?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電監安全〔2009〕22號?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導則(試行)電監安全〔2009〕61號?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電監安全〔2012〕11號?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電發〔2000〕589號?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82)水電生字第11號?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運行管理規程電安生〔1994〕191號?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必備項目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的最基本要求,主要包含對電網和并網電站安全運行可能造成嚴重影響的技術和管理內容。3.2評價項目除必備項目外,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應當滿足的安全要求,主要用于評價并網光伏發電站及直接相關的設備、系統、安全管理工作中影響電網和光伏發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危險因素的嚴重程度。

4必備項目必備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表1必備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光伏發電站接入電網方式應符合電網公司接入系統批復文件。在涉網輸出匯總點設置易于操作、可閉鎖的并網總斷路器,且斷路器遮斷容量、三相故障清除時間應滿足電網安全運行要求。110kV及以上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應當經電力調度機構審批,并按有關規定執行。查看電氣主接線圖紙、光伏電站接入系統的批復文件。查閱斷路器資料及年度系統短路容量校核計算書,保護裝置文檔資料。查閱電力調度部門文件。1.該工程初步設計中,電氣主接線接入系統設計審查意見書;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二十一條;3.《電網運行準則》第5.3.2.1條b、5.4.2.1條。2光伏發電站和并網點設備的防雷和接地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接地網的接地電阻實測值滿足設計要求;變電站防雷保護范圍應滿足要求;110kV及以上升壓站跨步電壓、接觸電勢測試合格。查閱交接試驗報告。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26.0.3條;2.《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7條;3.《接地裝置特性參數測量導則》第3.7、4.3、5條;4.《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第4.3.5條。3高壓配電裝置的外絕緣爬電比距和電氣安全距離應滿足安裝點的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海拔)要求。查閱升壓站絕緣母線、高壓開關柜等各帶電設備的技術資料、設計資料,現場檢查。1.《高壓電力設備外絕緣污穢等級》第4條;2.《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1部分:定義、信息和一般原則》、《污穢條件下使用的高壓絕緣子的選擇和尺寸確定第2部分:交流系統用瓷和玻璃絕緣子》;3.《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10.1.7、10.1.8、10.1.9條;4.《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第4.1、4.7條。4逆變器應具備低電壓穿越能力。查閱設備的技術資料、設計資料及相關權威部門出具的《光伏發電站逆變器低電壓穿越能力測試報告》,現場檢查。《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第8章。5光伏發電站接入的公共連接點的電能質量應滿足規程要求,電壓偏差、電壓波動、閃變和諧波在規定的范圍內。光伏電站運行頻率在規程要求的偏離范圍內,能夠正常運行。現場檢查,查閱有關資料,查閱電能質量檢測數據,查閱運行記錄。1.《電網運行準則》第5.2.2、5.2.3、5.2.4條;2.《電能質量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第4章;3.《電能質量電壓波動和閃變》第4、5章;4.《電能質量公共電網諧波》第4、5章;5.《電能質量電力系統頻率允許偏差》第3章。6與電網直接連接的一次設備的保護裝置及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應滿足相關的技術規程以及反措的要求,選型應當與電網要求匹配,并能正常投入運行。查母線、輔助保護、出線保護配置,后備保護范圍;自動裝置應按電網要求設置等。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第3.3條;2.《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第1-15章;3.《電網運行準則》第5.3.2條;4.《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第13.5、13.6條;5.《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10章。7繼電保護定值應當執行定值通知單制度并與定值單相符。并網點電氣設備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應按該設備調度管轄部門編制的繼電保護定值通知單進行整定,且每年應依據電網短路電流的變化進行校核或修訂。與電網保護配合的光伏電站內的保護定值須滿足電網配合的要求。現場檢查,查閱保護設置方案。查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定值通知單、調試報告、整定計算方案。1.《電網運行準則》第5.3.2.1、5.3.2.3、5.3.2.6、6.11.1條;2.《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十七條;3.《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第11.3條。8光伏發電站的二次用直流系統的設計配置及蓄電池的放電容量應符合相關規程的技術要求。查閱設計文件、交接試驗報告,現場檢查。1.《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第4.1.2、4.2、6.3、7.1.5、7.2.1、7.2.2、7.2.3、7.4.1、7.4.2條;2.《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第5.2.1、5.3.3、6.1、6.2、6.3條。9光伏發電站的低電壓穿越與低電壓保護定值配合符合相關規程要求。查光伏電站低電壓保護定值整定記錄,逆變器低電壓穿越技術資料。1.《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第8章;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條。10電站正式并網前,調度自動化相關設備、計算機監控系統應滿足當地調度部門及調度自動化有關技術規程的要求。接入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大型光伏電站應裝設同步相量測量單元(PMU)。查系統配置情況,接入系統審查資料,設計資料以及相關的調試記錄,并與相關調度部門核對。1.《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第5.2.1條;2.《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11章;3.《電網運行準則》第4.2.9、5.3.4條。11電力調度數據網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與公共信息網安全隔離,禁止以各種方式與互聯網連接。查閱設備資料,現場檢查。1.《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第五條;2.《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第2.2、2.3.1、2.3.3、2.4.1、2.4.3條。12在并網前按照相關規程規定,光伏發電站應配置有功/無功功率控制系統、光電功率預測系統,并滿足調度機構數據接入要求。查系統配置情況以及相關的調試記錄,并與相關調度部門核對。1.《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第5.2.1條;2.《電網運行準則》第5.4.4.2、6.6.1、6.6.2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11章。13光伏發電站至電網調度機構必須具備兩條獨立路由或不同通信方式的調度通信通道,其中主用通信路由應實現光纖化。現場檢查,查閱設計資料。1.《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二十條(七);2.《電網運行準則》第5.3.3條;3.《電力系統調度通信交換網設計技術規程》。14應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制定相關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落實各級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查閱光伏電站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及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管理辦法或細則等文檔資料;實際抽查與并網運行有關的主要崗位人員3-5人,詢問了解安全生產責任制度掌握和落實情況。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七、十九、二十條;2.《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3章第9條。15應具備滿足安全生產需要的運行規程、系統圖和管理制度。查閱電站管理文件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第2款;2.《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六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4.7條。16有權接受調度命令的值班人員,應經過調度管理規程的培訓,并考核合格。查閱光伏電站有關人員配置文檔資料,核實實際有權接受調度指令人員狀況;逐一核查電網調度機構培訓、頒發的證件。1.《電網調度管理條例》第11條;2.《電網運行準則》第5.3.1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4.8條。評價項目設備(350分)5.1.1光伏組件(35分)光伏組件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2。表2光伏組件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光伏組件、匯流箱制造方提供的技術文件、圖紙、試驗報告、調試報告應完整齊全,并符合相關標準。15查閱光伏組件技術資料、試驗、調試報告,查閱監控系統參數設定值。1.《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1、6.3.2、6.3.3、6.3.4、6.3.10、6.3.11、6.3.12、6.3.13條;2.《晶體硅光伏(PV)方陣I-V特性的現場測量》;3.《光伏(PV)組件安全鑒定第2部分:試驗要求》;4.《光伏器件第6部分標準太陽電池組件的要求》。2匯流箱應配置防止過電壓的設施。20查閱設備資料、圖紙資料,現場查看。《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12條。5.1.2逆變器(50分)逆變器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3。表3逆變器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逆變器、直流配電柜制造方提供的技術文件、圖紙、試驗報告、調試報告應完整齊全,并符合相關標準。15查閱逆變器的技術資料、試驗、調試報告,查閱監控系統參數設定值。《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第6.2條。2逆變器應具有防孤島能力。20查閱逆變器技術資料。《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5、6.3.6、6.3.7、6.3.8、6.3.9、9.3.3條。3逆變器溫度控制、通風系統完備。15現場檢查。1.《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11.2.9條;2.《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第4.3.7條。5.1.3變壓器(含組合式箱式變壓器)(65分)變壓器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4。表4變壓器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變壓器交接試驗項目應齊全,預防性試驗項目、結果合格;110kV及以上變壓器局部放電試驗合格。20查閱試驗、分析報告。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7章;2.《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第6.1、6.2、6.3、6.4條。2運行中變壓器的溫度不應超出規定值,就地及遠方測溫裝置應準確,誤差應符合規范要求;測溫裝置應校驗合格。15查閱運行記錄、溫度計校驗報告,現場檢查。1.《電力變壓器第2部分溫升》第4條;2.《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第3.1.5、4.1.3、4.1.4、6.1.5、6.1.6條。3涉網變壓器分接開關動作正常(有載開關及操作機構應無缺陷)、接觸良好,測試合格。10查閱交接試驗報告;查閱預防性試驗、大修后試驗報告。1.《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第5.4.1、5.4.2、5.4.3、5.4.4條;2.《變壓器分接開關運行維修導則》第5、7.2、7.3條;3.《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第6.1條表5之18。4變壓器油按規定周期進行測試,油色譜分析結果合格;油浸變壓器的油枕及套管的油位正常,各部位無滲漏現象,35~66kV的8MVA及以上變壓器和110kV及以上變壓器油枕中應采用膠囊、隔膜、金屬波紋管式等油與空氣隔離措施,維護情況良好;強迫油循環變壓器冷卻裝置的電源設置符合規程要求、冷卻系統運行正常。20查閱產品說明書及有關資料、試驗報告,現場檢查。1.《電力變壓器運行規程》第5.1.4條a、b、f,5.1.6條c;2.《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和判斷導則》第9、10章。5.1.4電力電纜(35分)電力電纜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5。表5電力電纜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電力電纜試驗項目應齊全,試驗結果合格。15查閱交接試驗報告或預防性試驗報告。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18章;2.《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第11章。210kV及以上高壓電纜頭制作人員應經過專業培訓,并持證上崗。10查特殊工種上崗證。《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第6.1.1、6.1.2、6.1.3、6.1.4條。3電纜溝內電纜敷設應整齊。直埋電纜應規范,地面標志符合要求。10現場檢查。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第4.2、5.1、5.2條;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5.1.5高壓配電裝置(45分)高壓配電裝置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6。表6高壓配電裝置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電氣設備交接試驗項目應齊全、結果合格;SF6氣體絕緣的電氣設備,SF6氣體檢測項目齊全,結果滿足要求。SF6氣體密度繼電器及壓力動作閥應符合產品技術條件的規定。20查閱電氣設備出廠資料、交接試驗報告、查閱缺陷記錄、現場檢查。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11、12、13、14章;2.《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第8.1、8.2、8.3、8.6、8.10條;3.《變電站運行導則》第6.6.1條。2升壓站斷路器額定電流符合實際工況;各類電氣設備連接引線接觸良好;各部位不應有過熱現象。15查閱紅外測溫、夜間巡視記錄,現場檢查。1.《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第4.4.1、4.4.2、4.4.3條;2.《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應用規范》第4、5章。3無功補償裝置的調節符合設計要求,投切方式按電網調度部門的要求執行。10查閱無功補償裝置技術資料,光伏電站輸出電壓歷史記錄等。1.《電網運行準則》第6.6.2.1、6.6.2.2條;2.《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7.4條;3.《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8.6條;4.《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第9.1條。5.1.6接地裝置(60分)接地裝置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7。表7接地裝置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變壓器中性點應有兩根與主接地網不同地點連接的接地引下線,其截面應滿足系統最大短路電流熱穩定要求。20查隱蔽工程記錄,現場檢查。查閱調度部門參數文件,核對熱穩定計算。《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第17.7條。2光伏發電系統及高、低壓配電裝置實測接地電阻應滿足設計及規程要求,并應進行接地引線的電氣導通測試。15查閱測試記錄,現場檢查。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26章;2.《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第5條。3升壓站主接地網及電氣設備接地引線的截面應滿足系統最大短路電流熱穩定要求。15查閱熱穩定校驗計算書。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第3.2.6條;2.《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第6.2.7、6.2.8、6.2.9條,附錄C。4匯流箱、電池支架應可靠接地。10現場檢查。1.《光伏發電站施工規范》第5.8.3、5.8.5條;2.《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第4.3.6條。5.1.7過電壓(60分)過電壓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8。表8過電壓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升壓站防直擊雷保護范圍應滿足被保護設備、設施和架構、建筑物安全運行要求;避雷器配置和選型應正確,泄漏電流指示應在正常范圍內,避雷器試驗合格。15現場檢查,按規程要求進行查閱分析,查閱有關圖紙及設備說明書。1.《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5.2.1-5.2.7、7.1.6-7.1.9條;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第21章;3.《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2110kV及以上變壓器中性點過電壓保護應完善、可靠。10現場檢查,查閱相關圖紙資料,如無間隙可裝設避雷器。《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4.1.1條b、4.1.5條c、7.3.5條。310kV-35kV高壓配電裝置應有防止諧振過電壓的措施。10查閱有關圖紙資料、變電站運行規程和反事故措施等,現場檢查。《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4.1.2、4.1.5、4.1.6、4.1.7條。4光伏發電站送出線路的過電壓保護應滿足相應規程要求,圖紙、資料應齊全。10查閱有關資料,現場檢查。1.《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第6.1.1、6.1.2、6.1.4、6.1.7、6.1.8、6.1.9條;2.《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第6.0.14條;3.《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程》第9.0.1條。5光伏電池及匯流系統應具備防雷保護功能(每個光伏子系統的輸入輸出端應具有防止雷電串擾的保護措施),圖紙資料齊全。15現場檢查,查閱匯流箱資料、接地電阻試驗報告和有關圖紙資料。《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12條。5.2電氣二次設備(180分)5.2.1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135分)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9。表9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配置和選型符合國家和電力行業標準,滿足電網安全要求。10現場檢查保護配置。《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第3.3條。2嚴格執行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的反事故措施。10重點檢查雙重化、電源、交流回路接地、抗干擾接地等。1.《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第13章;2.《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反事故措施要點》第1-15章。3直接并網側的保護用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精度應滿足要求,電流互感器(包括中間變流器)應進行規定的誤差校核并合格。5查閱有關設備資料、檢驗報告。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第6.2.1、6.2.2條;2.《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第6.1.2條。4二次系統回路應圖實相符;應建立二次圖紙管理制度,規范圖紙管理;應有滿足二次系統及時維護需要的易損和關鍵器件的備品備件。5抽查部分設備的圖紙與實際核對,圖紙實行微機化管理。1.《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第6.2條;2.《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第13.2條。5凡屬電網調度管轄范圍內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應經過相關調度部門的審查,并與電網調度聯合調試。光伏發電站站內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整定計算方案或定值通知單的審批手續需完備;所有繼電保護裝置只有在檢驗和整定完畢,并經驗收合格后,方具備并網試驗條件。20查閱保護經相關調度部門審查后的資料,相關保護調試完成后的報告、記錄。1.《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第8.5條;2.《電網運行準則》第5.3.2.2、5.3.2.3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10章。6電壓、電流二次回路應按規定(如用一次負荷電流和工作電壓)檢查二次回路接線、相位及極性的正確性。10查閱相關試驗、驗收記錄。《繼電保護及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第5.2.4、6.2.7、8.2條。7逆變器應具備控制、保護和濾波功能。10查閱逆變器技術資料、試驗報告、調試報告。《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5、6.3.6條。8涉網的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含故障錄波裝置、保護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統)應完成必要的聯調試驗,并與相關一次設備同步投入運行。10查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故障錄波等系統的定值通知單、調試報告。1.《電網運行準則》第5.3.2.1條d;2.《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第13.8條。9建立完備技術檔案(設備臺帳、試驗報告、測試設備檢定記錄、測試數據等),且資料管理規范整齊。5查閱資料或記錄。《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第6.3條。10有符合現場實際的運行規程,運行人員應認真學習掌握,并做好保護裝置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5現場檢查。《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第4.2.3、5.2條。11保護柜及端子箱內按鈕、繼電器、壓板、試驗端子、空氣開關名稱齊全、清晰準確,著色符合規范要求;二次系統回路標識清晰、正確、齊全;變電站靜態型保護應在裝置箱體和保護屏下部設置等電位接地母線,與接地網的聯接應符合規范要求;防火封堵整潔嚴密。5現場檢查。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結線施工及驗收規范》第1-5章;2.《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第6.5.3條;3.《微機繼電保護裝置運行管理規程》第9.3.2條。12光伏發電站應具備防孤島能力、低電壓穿越能力和逆功率保護的功能,各保護之間的定值應相互配合。15查閱試驗報告或記錄,現場檢查。《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6.3.5、9.2.4、9.3.2、9.3.3條。13光伏發電站應裝設專用故障錄波裝置。故障錄波裝置應記錄故障前10s到故障后60s的情況,并能夠與電力調度部門進行數據傳輸。10查閱裝置的故障量清單,并進行現場檢查;現場檢查錄波資料的管理情況。1.《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第5.8條;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第9.3.6條;3.《220~500kV電力系統故障動態記錄技術準則》第4.1、4.2、4.3條。14按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定檢計劃完成定檢。5查閱定檢計劃和檢驗完成情況及檢驗報告。《繼電保護和電網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程》第4.1.2、4.1.3、4.2條的規定。15光伏發電站應配備足夠的、連續平滑調節的無功補償設備,無功功率的調節范圍和響應速度,應滿足光伏電站并網點電壓調節的要求,通過并網驗收測試。10查閱無功補償裝置的設計圖紙、廠家有關資料和現場檢驗報告或記錄。《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第6.2、7.1、8.4條。5.2.2直流系統(45分)直流系統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0。表10直流系統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蓄電池組容量應滿足需要,蓄電池不應存在連接片松動和腐蝕現象,殼體無滲漏和變形,極柱與安全閥周圍無酸霧溢出。10查閱設計資料,現場檢查蓄電池狀況。1.《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第6.3.4條b;2.《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第4.1.1、4.1.2、4.2.1、4.3.2、5.1、5.2.1、5.2.2、7.1.1、7.1.5、7.1.6、9.1條。2對蓄電池組的單只電池端電壓應進行在線監測或定期測量檢查。10查閱測試記錄,現場檢查在線監測裝置運行狀況。《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第6.1.1條b、第6.2.1條c、第6.3.1條b。3浮充運行的蓄電池組浮充電壓、電流的調節應適當;蓄電池應定期進行核對性充放電試驗,保證其容量在規定范圍內;應對UPS交直流電源輸入進行切換試驗,并做好試驗記錄(含調度自動化及通信專業、逆變器控制用直流系統)。10查閱充放電記錄,現場檢查浮充電電壓、電流。1.《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第7.2.1、7.2.2、7.2.3、7.4.1、7.4.2、9.1條;2.《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第5.2.10、6.1、6.2、6.3條。4直流母線電壓波動范圍、紋波系數符合規程要求;直流系統絕緣監察或絕緣選檢裝置應定期試驗,運行正常。10查閱試驗報告或記錄,現場檢查。1.《電力工程直流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第4.2、6.3、6.4.2、7.2.1條;2.《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第5.3、5.4條。5直流設備檔案和運行維護記錄應齊全。5查閱相關資料、記錄。《電力系統用蓄電池直流電源裝置運行與維護技術規程》第5.3.9條。5.3調度自動化及通信(120分)5.3.1調度自動化(75分)調度自動化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1。表11調度自動化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自動化設備及與其通信的其他設備的運行應穩定可靠,自動化各項指標達到規定要求。5現場檢查,查閱運行資料。1.《電網運行準則》第5.3.4條;2.《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第5.2、5.3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11.2、12.2條;4.《遠動終端設備》第3章。2電站自動化子站設備應完成與相關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EMS、TMR、WAMS)及相關各系統的聯調試驗和信息采集(含逆變器信息量)核對工作,并滿足調度自動化數據接入要求。10查閱設計資料、設備說明書、接入系統審查資料,現場檢查。1.《電網運行準則》第5.3.2條;2.《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第5.4條。3計量關口應裝設電量計量表計、自動采集裝置,應按調度要求傳送數據。5現場檢查關口表及采集傳送裝置狀況。1.《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二十條第八款;2.《電能量計量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第4.0.1、4.0.6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11.2條。4電度表及采集器精度配置滿足計量要求并進行綜合誤差校驗。5現場檢查,查閱運行資料。《電能量計量系統設計技術規程》第7.1.2、7.1.14條。5調度自動化設備技術、管理資料(設備臺帳、試驗報告、測試設備檢定記錄、測試數據等)應完整、齊全,且資料管理規范。5現場檢查,查閱管理文件、運行資料。《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第5.4條。6遠動、通信專業人員不能隨意斷、停自動化子站系統設備使用的數據傳輸信道,因工作需要斷開通道,改變遠動信息序位、參數值時須事先征得有關調度部門的同意。5現場檢查,并與上級調度自動化部門核實。《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第5.2.7、5.4、8.4條。7自動化設備應配備兩路獨立電源,應配置不間斷電源(UPS),容量使用時間不小于1h。5查閱設計圖紙和UPS說明書,現場檢查設備狀況。《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第5.2.10、7.0.3、7.0.4條。8自動化屏柜、設備及二次線纜的屏蔽層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滿足自動化設備要求;遠動通信通道與通信設備的接口處應設置通道防雷保護器。5現場檢查。1.《電力系統調度自動化設計技術規程》第5.2.8條;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第2.0.6條。9自動化屏柜、設備及線纜應懸掛規范清晰的標志牌,布線應符合規程要求。5現場檢查。《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第3.0.4、4.0.4條。10應制定自動化子站設備安全應急預案和故障處理措施,并報主管安全部門備案;應定期進行應急預案演練。應建立健全自動化子站設備運行、檢修規程與消缺等各項管理制度;應有設備運行、檢修與消缺記錄。10查閱資料和備份的介質等。1.《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第十、十二條;2.《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第4章;3.《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規程》第5.3條。11建立健全電力二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和體系,制定《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方案》,落實安全分級負責制;建立健全電力二次系統安全的聯合防護和應急機制,制定并完善應急預案。10查閱《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方案》,控制區功能資料及相關的安全措施,電力二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及體系、應急預案。1.《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第五條;2.《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總體方案》第2.2、2.3.1、2.3.3、2.4.1、2.4.3條。12光伏發電站并網、運行、檢修等應嚴格執行電網調度命令。若光伏電站的運行危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調度有權暫時將光伏電站解列。光伏電站在緊急狀態或故障情況下退出運行后,應在調度的安排下有序并網恢復運行。5查閱運行記錄。1.《電網運行準則》第6.8、6.15條;2.《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七章。5.3.2電力系統通信(45分)電力系統通信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2。表12電力系統通信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調度通信設備應執行所在電網調度機構有關通信設備維護檢修管理規定。應建立健全運行設備維護、檢修與消缺等管理制度;按相關技術標準定期對通信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并有設備檢修與消缺記錄。10查閱檢測、維護記錄,現場檢查。1.《電網運行準則》第6.13.3條;2.《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第4.1.1、4.1.2、5.7.1、5.7.4條;3.《電力系統微波通信運行管理規程》第4.1、4.2條;4.《電力系統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程》第4.4條。2通信設備技術、管理資料應完整、齊全。5現場檢查,查閱管理資料。《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第6.4.3條。3通信屏柜、設備、配線架及二次線纜的屏蔽層應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測試結果應合格;每年雷雨季節前應對通訊屏柜和通信設備接地設施進行檢查。10現場檢查屏體接地及接地網狀況;查閱接地電阻測試報告。1.《電力系統通信站過電壓防護規程》第3.1.3條、附錄B;2.《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第5章;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第2.0.6、4.0.4條。4通信屏柜、設備及線纜應懸掛規范清晰的標志牌,布線應符合規程要求;保護復用通道、部件和接線端子應采用與其它設備有明顯區分的標志牌。5現場檢查。《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柜及二次回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第三、四章。5通信調度臺或電話機的配置應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調度錄音系統應運行可靠、音質良好。5現場抽查,聽錄音。1.《電力系統數字調度交換機》;2.《電力系統調度通信交換網設計技術規程》;3.《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第5.1.1、5.1.2、5.1.3條。6應制定通信設備安全應急預案和故障處理措施,并報主管安全部門備案。10現場檢查應急措施、制度及記錄。1.《電力系統通信管理規程》第8.3條;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3.《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八條。5.4安全生產管理(350分)5.4.1生產運行管理(65分)生產運行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3。表13生產運行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各級人員崗位責任落實并簽訂相關協議。15查閱資料、相關協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七條。2光伏電站應具備并嚴格執行滿足電力安全運行管理的并網設備、裝置、系統運行、檢修相關的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交接班制度、設備巡回檢查制度、操作監護制度、維護檢修制度、消防制度(簡稱“兩票五制”)以及缺陷管理制度、現場運行管理制度、運行分析制度等。10查閱管理文件、相關制度、規程等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四、十七、十九條;2.《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九條;3.《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六條。3光伏電站應具備適應電力安全運行需要的相關記錄(事故、異常運行記錄、設備定期試驗記錄、巡回檢查記錄、運行日志、缺陷記錄)10查閱各項記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九條。4應按照電力調度機構制定的運行方式組織電力生產。嚴格執行調度命令并具備相關記錄(包括調度命令記錄、負荷曲線記錄等)。10現場查閱調度操作命令記錄等。查閱相關制度、規程等資料。1.《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十八、十九、二十條;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三十七條。5生產場所應整潔,照明充足,事故照明良好。10現場檢查。《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第3.8條。6高低壓配電室應有防止小動物進入的措施。10現場檢查。《變電站運行導則》第8.7條。5.4.2生產技術管理(65分)生產技術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4。表14生產技術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技術標準健全。10查閱相關的國家、行業技術標準收集情況。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條;2.《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九條。2應建立生產技術管理機構,健全技術管理制度,健全設備技術檔案。10查閱管理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二十、二十九條;2.《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九條。3應具備滿足光伏電站安全運行需要的維護檢修制度。15查閱制度等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第(二)款;2.《電網運行準則》第6.3條;3.《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六條。4應落實電氣絕緣、繼電保護、電能質量等技術監督責任,健全技術監督制度。15檢查機構、計劃、記錄、報告、總結。1.《電網運行準則》第5.4.5條e;2.《電力技術監督導則》第3.1、3.2、3.3、4.3.1、4.3.2、4.3.3、4.3.10、5.4條;3.《高壓電氣設備絕緣技術監督規程》第3.1、4、5、6、7、8.1.1、8.1.3、8.2、8.3條。5根據《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制定本站反事故措施(防止人身傷亡、防止火災、防止電氣誤操作、防止繼電保護、防止污閃事故等措施)。15查閱電站反事故措施資料。1.《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2.《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七、八條;3.《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5.4.3安全管理(100分)安全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5。表15安全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明確,有保證安全目標實現的相關措施。15查閱相關資料。《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三、九條(一)款。2嚴格執行《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和《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并結合站內實際制定安全管理規定,明確電力安全事件分級分類標準、信息報送制度、調查處理程序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內容。15現場檢查。1.《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五、六條;2.《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第四條。3應定期開展安全活動,及時分析各種不安全問題。10查閱安全活動記錄,月度生產安全分析會記錄。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一、二十一條;2.《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九條。4認真執行培訓制度,制訂培訓計劃。10查閱計劃等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一條;2.《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第二章第六條。5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執行情況良好。10查閱相關資料。1.《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第20.2.1條;2.《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六條。6反事故措施計劃和安全技術勞動保護措施計劃(簡稱“兩措”計劃)執行正常。建立“兩措”計劃管理制度和隱患排查制度。10查閱管理制度、計劃文件,執行總結。1.《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2.《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七、八條;3.《并網調度協議(示范文本)》第3章。7發生安全事故、事件后,及時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落實責任,制定防范措施。10查閱記錄、措施等資料。1.《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第五、六、七條;2.《電力安全事件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第八條。8作業現場管理規范。10現場檢查。《電力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站電氣部分)。9做好自然災害的預防及應急救援工作,防汛工程設施完備齊全,應定期檢查防洪溝是否暢通。10查設計文件,現場實地檢查。1.《變電站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第4.0.1條;2.《變電站運行導則》第8.6條。5.4.4設備管理(45分)設備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6。表16設備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設備臺帳健全。15查閱臺帳資料。1.《電力技術監督導則》第6.7條;2.《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第6.2.1條。2應制定并執行設備缺陷管理制度。10查閱制度、缺陷記錄。《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第九條。3安全警示牌及設備銘牌、名稱、編號等標志清晰、齊全。10現場檢查。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八條;2.《安全色》;3.《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4建立設備可靠性管理制度,統計主設備非正常停運時間,建立主設備可靠性臺賬。10查閱制度、主設備非停記錄等資料。《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七條。5.4.5消防管理(45分)消防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7。表17消防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光伏發電站消防設計及設施應符合規程要求,并進行消防驗收、備案。15查設計文件,現場檢查,查閱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九、十三條;2.《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第4.0.1.6、7.4.3、7.4.4、7.4.7條;3.《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第11章。2防火安全管理機構及制度健全,班組設有義務消防員,并定期培訓。10查閱相關制度、規程等資料,查閱培訓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六、十七條。3消防水、消防監測系統及消防器材等消防設施完備齊全,試驗合格。10現場檢查,查消防檢測報告。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六條;2.《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第5章;3.《變電站運行導則》第8.4條。4電纜溝、箱、柜、屏的防火封堵應符合規范要求。10現場檢查。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第7章;2.《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第4.0.1.6、7.4.3、7.4.4、7.4.7條。5.4.6應急管理(30分)應急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見表18。表18應急管理項目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依據序號項目內容標準分評價方法評價依據1建立電力應急預案管理體系,依據《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電監安全〔2009〕61號)及《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結合本單位實際,編制電力應急預案。并經評審報電力監管機構備案。10查閱預案等資料。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條第(五)款;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3.《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八條;4.《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一、二、三、四章;5.《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2預案應定期組織培訓,制定演練計劃,組織演練并進行評估分析,有完整的演練、培訓考核記錄、有演練后總結和預案補充完善記錄。10查閱培訓、演練資料。1.《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八條;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3.《電力企業應急預案管理辦法》第五、六章;4.《電力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導則(試行)》。3具有保站用電措施并報電網調度備案。10查閱資料。1.《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第八條;2.《電網運行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

篇3:光伏發電退出質保驗收管理制度

1目的

本制度規定了光伏發電系統質保期滿后的驗收方法,包含了光伏發電系統出質保驗收的主要內容和一般原則,主要有光伏發電系統分系統檢查、狀態檢測、運行分析、特性測試等,以確保所接收光伏發電系統的技術指標符合產品的技術要求。

2引用標準或參考文件

2.1GB2297-1989太陽光伏能源系統名詞術語

2.2GD001-2011太陽能發電工程技術標準:光伏發電工程規劃報告編制辦法(試行)

2.3GD002-2011太陽能發電工程技術標準光伏發電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試行)

2.4GD003-2011太陽能發電工程技術標準:光伏發電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辦法(試行)》

2.5NB/T320**-2012光伏發電站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范

2.6NB/T32012-2013光伏發電站太陽能資源實時監測技術規范

2.7GB50797-2012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

2.8GB50794-2012光伏發電站施工規范

2.9GB/T50795-2012光伏發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

2.10GB/T50796-2012光伏發電工程驗收規范

2.11GB/T19964-2012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技術規定

2.12GB/T50866-2013光伏發電站接入電力系統設計規范

2.13GB/T29319-2012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

2.14NB/T32013-2013光伏發電站電壓與頻率響應檢測規程

2.15NB/T32015-2013光伏發電站防孤島檢測技術規程

2.16GB/T30152-2013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檢測規程

2.17GB/T29321-2012光伏發電站無功補償技術規范

2.18JGJ203:2010民用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應用技術規范

2.19DB11/T881-2012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設計規范

2.20J/T264-2012光伏建筑一體化系統運行與維護規

3職責

3.1出質保驗收小組主要職責

3.1.1負責根據本制度及光伏發電系統技術要求編寫驗收大綱,明確驗收內容。

3.1.2負責對驗收大綱的驗收項目進行檢查、記錄,對采用測量分析方法驗收的項目,負責分析報告的編制和解釋。

3.1.3負責主持光伏發電出質保的驗收與交接工作,審查系統驗收文件,對遺留問題提出處理意見,責成有關單位限期整改,辦理驗收合格后的交接手續。

3.1.4負責編寫驗收報告,并對在驗收過程中所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

4管理內容與要求

4.1總則

4.1.1對于光伏發電系統中大部件分期出質保、部件因缺陷整體更換后延長質保期及部件質保期和整套系統不一致的,可按本制度選擇相關內容進行驗收。

4.1.2本制度對光伏發電系統性能和狀態的驗收進行了規定,光伏電站內其他設備的驗收內容參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

4.1.3驗收工作可由公司自行完成,也可委托有能力的專業公司協助完成,被委托的專業公司不能與光伏發電系統供應商有全資、控股、參股或其他有礙公正性的隸屬關系。

4.1.4應在光伏發電系統出質保前3個月啟動驗收工作,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完成驗收檢測與檢查工作。

4.1.5遵守各項安全規定,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嚴格執行“三票三制”工作制度。

4.2驗收小組

4.2.1公司成立光伏發電系統出質保驗收小組(以下簡稱“驗收小組”),負責光伏發電系統出質保驗收工作的實施。

4.2.2驗收小組設組長一名,由經理擔任,驗收小組成員包括光伏電站站長、主值、工程部負責人、物資部負責人、發電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人、發電公司基建工程部負責人及其他公司認為有必要參加的人員,也可外聘專家協助工作。

4.2.3驗收小組成員要求

4.2.3.1驗收小組成員應有一定的光電專業知識,熟悉光伏發電系統工作原理,了解光伏電站運行特點,或者擅長某一驗收專業。

4.2.3.2驗收小組成員應富有責任心、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掩蓋或夸大事實。

4.3驗收準備

4.3.1驗收小組應明確分工,做好組織計劃,準備好驗收大綱和驗收工具。

4.3.2啟動驗收前應準備的相關資料

4.1光伏發電系統移交生產驗收資料。

4.2質保期內光伏發電系統的運行日志、維護記錄、大修記錄、故障統計表、備件及消耗品使用記錄。

4.3質保期內光伏發電系統所發現的問題、整改消缺記錄與報告、消缺情況及遺留問題。

4.4設備運行數據:光伏發電系統單組各月發電量、單組各年發電量,中央監控系統記錄的光伏發電系統歷史數據(正式運行后質保期內的數據)。

4.5設備采購合同、施工合同、備品備件清單、相關技術要求文件。

4.3.3啟動驗收前應準備相應驗收專用儀器與工具,如蓄電池測試儀等,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必須的其他設備儀器。

4.4啟動驗收

4.4.1根據編制的驗收大綱要求逐臺逐項進行檢測、檢查并記錄,對專業檢測項目要求出具分析報告,所有記錄及分析報告均作為驗收文件有效組成部分。

4.4.2需要在光伏發電系統運行情況下進行的驗收項目必須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4.4.3驗收內容與檢查方法

4.4.3.1光伏發電系統分系統檢查

光伏發電系統分系統檢查是指采用目測、檢測、試驗等方法對光伏發電系統各部件進行檢查,以發現光伏發電系統存在的較明顯的缺陷或故障。

a驗收小組應填寫附表58“光伏發電系統檢查表”,對光伏發電系統逐批逐項進行檢查,檢查完成后編寫光伏發電系統檢查報告。

b應有光伏電站站長、主值參加光伏發電系統出質保前的最后一次定檢維護,監督定檢維護項目的完成情況,同時對光伏發電系統進行初步的檢查,對于發現的問題應詳細記錄。

c光伏發電系統檢查項目所列內容和定檢維護項目一致的可在定檢維護時完成,以提高驗收效率,避免重復勞動。

d光伏發電系統供應商的最后一次定檢報告將作為驗收文件的組成部分。

4.4.3.2光伏發電系統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

光伏發電系統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是指通過各種檢測手段測量、分析,以判斷光伏發電系統是否存在潛在的內部缺陷或故障。

4.4.3.3運行分析

a合格率分析

合格率指標分為單批光伏發電系統合格率和批次平均合格率,單組光伏發電系統合格率不應小于100%,批次出質保平均合格率應不小于99%。

b故障統計分析

記錄質保期內所有光伏發電系統的故障或報警發生次數、持續時間及其故障或報警類型和編碼,統計單一故障持續時間占總故障時間的百分比及單一故障發生的頻率百分比,分析故障原因及存在隱患,如果是光伏發電系統本身設計及制造質量問題,應與供應商交涉予以解決。

4.4.3.4電能質量測試

電能質量測試方法按GB/T29319-2012光伏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技術規定執行。

4.5驗收整改

對于驗收過程中發現的缺陷,應要求光伏發電系統供應商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應出具整改報告。

4.6驗收簽字

驗收小組對整改結果再次驗收,所有驗收結果應滿足產品技術文件的規定,光伏發電系統供應商和公司雙方依據合同規定接受驗收結果后,簽署由光伏發電系統供應商提供的最終驗收文件。若仍存在遺留問題,則在最終的驗收簽字文件中應明確遺留問題的最終解決辦法及解決期限,具體如下:

4.6.1公司自行出質保驗收的應含有驗收小組成員簽字的檢查及檢測報告,對于由委托方完成的驗收項目所出具的驗收報告,應加蓋其單位公章,主要報告文件有:

4.6.1.1光伏發電系統檢查報告。

4.6.1.2故障(及報警)診斷分析報告。

4.6.1.3運行分析報告。

4.6.1.4光伏發電系統電能質量測試報告。

4.6.2光伏發電系統供應商對檢測過程中所發現的設備缺陷的處理方法、處理過程、處理結果記錄及整改報告,并需附有公司的認可文件。

4.6.3質保期內所發現問題的整改消缺記錄與報告。

4.6.4最終驗收簽字文件。

4.6.5根據需要,可在文件中附加必要的資料、報告、證明及圖片等。

5檢查與考核

5.1本制度由光伏電站貫徹執行。

5.2本制度的實施由發電公司生產技術部檢查與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