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IT技術架構師崗位職責

IT技術架構師崗位職責

2024-07-28 閱讀 6392

財經IT產品經理/技術架構師崗位職責:

1、負責公司財經產品的實施規劃、策略制定及產品化運作管理。

2、承擔公司產品重點版本的交付任務及相關跨領域的項目管理,滿足各領域業務需求。

3、負責IT架構設計(如微服務)、系統需求分析、方案拆解和產品開發。

4、對在線的IT產品進行持續運維,跟進業界IT技術發展,結合產品建設進行可行性預研。

崗位要求:

1、分析設計能力:掌握主流的架構設計方法(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架構、高并發架構、云化架構等)以及相關技術。

2、方案整合能力:能夠制定技術選型和架構演進路線圖。

3、技術團隊管理能力:能夠構建和指導團隊,解決項目中關鍵技術問題,關鍵時刻能帶隊攻關構建團隊的能力。

4、創新與實踐能力:能夠獨立完成項目中關鍵技術點從0到1的研究和概念驗證,能夠為團隊引入創新的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用創新的思路解決用戶問題。

5、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把握復雜系統的設計,解決性能、穩定、可用性等多維度的復雜技術問題。

6、溝通理解能力強,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意識。

崗位職責:

1、負責公司財經產品的實施規劃、策略制定及產品化運作管理。

2、承擔公司產品重點版本的交付任務及相關跨領域的項目管理,滿足各領域業務需求。

3、負責IT架構設計(如微服務)、系統需求分析、方案拆解和產品開發。

4、對在線的IT產品進行持續運維,跟進業界IT技術發展,結合產品建設進行可行性預研。

崗位要求:

1、分析設計能力:掌握主流的架構設計方法(微服務架構、分布式架構、高并發架構、云化架構等)以及相關技術。

2、方案整合能力:能夠制定技術選型和架構演進路線圖。

3、技術團隊管理能力:能夠構建和指導團隊,解決項目中關鍵技術問題,關鍵時刻能帶隊攻關構建團隊的能力。

4、創新與實踐能力:能夠獨立完成項目中關鍵技術點從0到1的研究和概念驗證,能夠為團隊引入創新的技術、創新的解決方案,用創新的思路解決用戶問題。

5、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把握復雜系統的設計,解決性能、穩定、可用性等多維度的復雜技術問題。

6、溝通理解能力強,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意識。

篇2:井式腳手架構造要求技術措施

井式腳手架構造要求及技術措施

1、基本構造和重要桿件:

1.1本井式腳手架主要由立桿大橫桿小橫桿腳手板等結構。其作用為:立桿與地面垂直,是腳手架的重要受力桿件。它的作用是將腳手架上所堆放的物料和操作人員的全部荷載,通過墊板傳到地基上。大橫桿與地面平行,作用是與立桿連成整體,將腳手板上堆放物料和操作人員的荷載傳到立桿上。小橫桿與立桿垂直,作用是直接承受腳手板上的荷載,并將其傳到橫桿上。腳手板的作用是直接承受施工荷載的構件。

2、桿件搭設操作方法:

腳手架桿件操作,采用3-5人同時配合進行。

2.1搭設立桿:

在施工現場先按間距排列好立桿位置。第一根桿,要從拐角處立起。操作時要注意立桿的垂直度。第二根立桿,需立在3-4間距處(根據大橫桿長度而定)。而后將大橫桿用十字扣件與立桿擰緊,安裝第一根大橫桿后,再補立第二、第三間距的立桿。

2.2桿件傳遞:

桿件傳遞是在每個樓層的電梯口處從廈往上傳遞桿件。架子上人員接過桿件,按位置要求用十字扣件堅固。其他料具要裝入容器內傳遞。

2.3架子高處作業人員站立操作,在2步架高度以上的操作人員,必須系安全帶。接傳桿件時,要把安全帶系掛在立桿或大橫桿上。系掛應牢固可靠,并便于移動操作。在腳手架上的站位要求是即合理又安全。一般應站立在立桿旁的大橫桿上,在接送桿件時,架子人員右小腿應盤繞立桿,用右腳背別住立桿,身體右肋緊貼在固定好的架子立桿上,方可接送桿件。接大橫桿,應將桿件一端遞給同伴,同伴按穩桿件后,將桿件一端接在事先安放好的一字形扣件上,別一端由同伴用十字扣件擰緊在立桿上,擰好后再補立桿與大橫桿交點處十字扣件,并擰緊。接高立桿首先甲乙兩人站到待接高的立桿處。當甲接到從下部遞上來的扣件后,乙把一字形扣件插放到下面一節立桿的上端頭。然后由甲將到的桿傳遞給乙。甲乙將立桿下口插到事先接好的一字形扣件上并擰緊。完成接桿后,乙站原地,甲再接桿件,接大橫桿,并擰緊扣件。依次進行,往復操作,立桿接高,直到腳手架搭設完畢。

2.4安裝扣件要使用10寸搬手,例如安裝大橫桿一般先在立桿上安裝扣件一端上緊螺栓,并將另一端扣件打開。然后再將大橫桿就位到扣件內,壓好扣件蓋,用搬手將螺栓擰緊到40N.m。

(1)腳手架中的立桿、大橫桿、小橫桿等桿件的就位要橫平豎直,間距尺寸準確。

(2)所有扣件、鋼管要嚴格挑選,不得使用有裂紋、變形的扣件和壓扁、劈裂、彎曲的鋼管。

(3)扣件擰固適當,防止用力過大螺栓溢扣。扭力矩控制在40-50N.m,最大不超過60N.m。

(4)進行立桿接高,大橫桿的接長作業時要隨時校正偏差,立桿偏差,架高30m以下不大于架高的1/200,架高在30m以上不大于架高的1/400-1/500,同時全高要不大于100mm。以避免較大誤差,影響腳手架的搭設質量。

(5)當天未完成整體腳手架的搭設時,尤其是較高的腳手架,下班前,必須對所搭的架子部分進行臨時拉接穩固,以免發生意外。

(6)要注意桿件搭設順序,嚴禁出現立桿過高,甩搓作業和大橫桿多根不到位作業。

篇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構造要求技術措施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的構造要求及技術措施

1地基處理

肥槽回填土按照設計要求采用2∶8灰土分層夯實,壓實系數0.94,分層取樣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回填土。土方回填完后表面用C10混凝土進行硬化,厚度為5cm,注意控制墊層頂標高不超過-0.880m。基礎上、底座下設置通長腳手板墊板,長度不少于兩跨,厚度不小于50mm,布設必須平穩,不得懸空。并在四周距腳手架外立桿50cm處設排水溝和積水坑,排水溝用砂漿硬化。

2立桿除雙排整體式落地腳手架下部12m采用雙立桿外,其余全部采用單立桿,立桿頂端高出結構欄桿至少1.5m。

立桿接頭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立桿與大橫桿采用直角扣件連接。接頭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避免出現在同步同跨內,并且在高度方向至少錯開50c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本工程取60cm)。

立桿在頂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必須等間距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

3大橫桿大橫桿置于小橫桿之下,立柱的內側,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采用至少6m且同一步大橫桿四周要交圈。

大橫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其接頭交錯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小于50cm,各接頭距立柱距離不大于縱距的1/3(本工程不大于50cm),大橫桿在同一步架內縱向水平高差不超過全長的1/300(本工程不超過50cm),局部高差不超過5cm。

4小橫桿

每一立桿與大橫桿相交處(主節點)都必須設置一根小橫桿,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緊在大橫桿上,該桿軸線偏離主節點不大于15cm。小橫桿間距與立桿縱距相同,且根據作業層腳手板搭設的需要,在兩立柱之間等距離設置1根小橫桿,最大間距不超過75cm。

小橫桿伸出外排大橫桿邊緣距離不小于10cm,伸出里排大橫桿距離結構外邊緣15cm。上下層小橫桿在立桿處錯開布置,同層的相鄰小橫桿在立桿處相向布置,具體詳見附圖-15:外腳手架節點詳圖一⑤。

5縱、橫向掃地桿

縱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離底座上皮20cm的立柱上,橫向掃地桿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對于立桿存在較大高低差時,掃地桿錯開,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底處延長兩跨與立柱固定,詳見附圖-15:外腳手架節點圖一⑥。

6剪刀撐

本工程雙排落地腳手架采用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相結合的方式,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用通長剪刀撐沿架高連續布置,全部采用單桿通長剪刀撐。

剪刀撐每6步4跨設置一道,斜桿與地面的夾角在45°~60°之間(本工程全部在50°左右)。斜桿相交點處于同一條直線上,并沿架高連續布置,剪刀撐的一根斜桿扣在立桿上,另一根扣在小橫桿伸出的端頭上,兩端分別用旋轉扣件固定,在其中間增加2~4個扣節點。所有固定點距主節點距離不大于15cm。最下端的剪刀撐的底部要插到墊板處。

為保證剪刀的順直,同時充分考慮剪刀的安全作用,剪刀撐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保證鋼管和對接扣件的質量和必要日常檢查)。

本工程除在每一拐角處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橫向斜撐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采用通長杜件,使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剪刀撐的具體設置詳見附圖-7:7A樓外雙排腳手架東、西立面圖;附圖-8:9A樓外雙排腳手架北立面圖;附圖-9:9A樓外雙排腳手架南立面圖;附圖-10:9B樓外雙排腳手架東、西立面圖;附圖-11:9B樓外雙排腳手架北立面圖;附圖-12:9B樓外雙排腳手架南立面圖。

7腳手板

立桿底座墊木平行于墻面放置,采用4000mm長硬木板。

作業層腳手板采用松木,厚度不小于5cm,寬23~25cm,長度不小于3.5m的硬木板,兩端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在作業層下部加設一道水平兜網,隨作業層上升,同時作業層不超過兩層。首層滿鋪一層腳手板,以上每隔層也需要滿鋪一層腳手板,并設置安全網及防護欄桿。

8連墻件

連墻件采用剛性連接,垂直間距為3.60m,水平間距為4.5m(連墻桿水平布置詳見腳手架平面布置圖)。連墻件用φ48×3.5的鋼管,其與腳手架的連接采用直角扣件,連墻件通過預先埋設的φ50穿墻套管穿過結構外墻,在結構墻體內外各用一根通長架管鎖緊,具體做法詳見附圖-15:外腳手架節點圖一④,門窗洞口處做法詳見附圖-15:外腳手架節點圖一③。

第一道連墻件從2.920m標高開始設置,連墻件盡量靠近主節點,偏離主節點不大于300mm。

連墻件中的連墻桿盡量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得采用上斜連接;當腳手架暫時不能設置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采用通長桿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成45°~60°夾角。

9防護設施

腳手架滿掛全封閉密目安全網,密目網采用1.8m×6.0m規格,用網繩綁扎在大橫桿外立桿內側。作業層安全網應高于平臺1.2m,并在作業層下部掛一道水平兜網,在架內高度3.0m左右設首層平網,往上每隔6步設隔層平網,施工層隨層設網。

作業層腳手架立桿于0.6m和1.2m處設兩道防護欄桿,底部側面設18cm高的擋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