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產品質量檢驗崗位職責

產品質量檢驗崗位職責

2024-07-28 閱讀 6430

產品質量檢驗工程師杰利陽能源設備制造北京杰利陽能源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杰利陽北京,杰利陽能源設備制造,杰利陽崗位職責:

1.具備重工業產品質量檢驗經驗及壓力容器產品、焊接為主的過程質量檢驗經驗,

2.負責撬裝產品的最終驗收工作。

3.熟練使用卡尺、卷尺、百分表、塞規等常規量具及MSA測量系統分析;

4.負責對外購物料的尺寸、規格、型號按貨物單進行檢驗并判定結果,合格、不合格的標識;

5.負責填寫相關檢驗記錄單據,客觀記錄檢驗測量情況。

任職要求:

1.三年以上生產制造型企業的質檢工作經驗。

2.較強的抗壓能力。

3.機械類專業,專科以上學歷;

4.質量整改的優先考慮。

5.一定英語閱讀能力。

6.積極的工作熱情,優秀的團隊意識,學習能力。

篇2:工廠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工廠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1.購進原料的檢驗(驗證)

1.1凡采購回公司的原料,在入倉庫保管前必須由質檢人員進行抽樣檢驗,檢驗合格后,填寫合格后,填寫檢驗記錄,合格方和辦理入倉手續,若屬緊急原料入倉時,收貨人員應先詢問質管科,確認無誤后,方可辦理入倉手續,注明待檢,并及時通知檢驗員進行檢驗。

1.2檢驗人員在抽樣時,要注意具有代表性,并要注明原料的來源、品名、數量等,嚴格按《原料進購、驗收管理制度》執行,并做好原始記錄工作。

1.3檢驗人員在檢驗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有關的檢驗方法和操作規程進行檢驗,不得隨意改變。

2.過程檢驗

每道工序完成后,由檢驗員在現場進行巡檢,按規定填寫記錄。

3.成品檢驗

3.1每批加工后的食品,須經檢驗,由檢驗員填寫《成品檢驗報告單》,在進入倉庫前,必須經檢驗合格才可入倉定位和出廠。

3.2填寫《出廠檢驗報告單》,由質管科保存。

3.3檢驗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檢驗標準和方法進行檢驗,不得隨意改變。保留所有得原始記錄,歸檔存查。

3.4檢驗員必須對儲存得成品進行監控,督促倉庫加強食品養護工作,對倉庫中存放超過三個月得食品,應定期檢測,建立食品安全衛生記錄。對發生質量變化得產品,應及時通知質管不和生產科(車間)制定應變措施。

篇3:產品質量檢驗管理規定

產品質量檢驗管理辦法

為加強質量的監督管理,減少廢品的發生,完善檢驗工作,持續有效全面貫徹執行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標準,特制定產品過程控制方法:

一、首檢

1、檢驗員必須全面了解技術標準、圖紙工藝、操作規程的一切技術規定。

2、操作者加工首件(包括更換加工零件型號、設備工裝修換、圖紙和藝更改)必須送檢,對首件沒有交檢而造成廢品的操作者必須負一切責任。

3、檢驗員必須根據圖紙工藝對送檢的首件進行首檢,并對首件結果負責,如檢驗員沒有做好首檢而造成的批量廢品,由檢驗員主要責任,必須承擔一定比例的廢品賠償。

4、車間主管必須督促操作者做好首檢工作,經過首檢工作,經過首檢合格的零件,操作者必須對產品質量負責,并認真作好自檢工作,如果由操作者沒有做好自檢而產生的廢品,必須追究其責任,并負責賠償。

二、聯檢

1、上道工序的檢驗員必須重視下道工序對產品的反映意見,下道工序的檢驗員有責任把質量信息回饋給上道工序。

2、下道工序有權拒絕接收上道不合格產品,發現不合格產品應及時與檢驗員聯系,查明原因,及時處理,形成每道有序控制,層層有把關的良好體系。

三、巡檢

1.檢驗員必須根據技術要求對產品作巡回抽樣檢查,如發現不合格產品,應立即向操作者提出,并責成其找出原因。待解決問題后才能繼續生產。

2.檢驗員必須對巡回抽檢認真負責,對重要零部件及關鍵工序必須核定抽檢次數不少于2次,以及每次抽檢數量不少于1件并填寫《原始記錄表》。

3.在巡檢過程中,檢驗員有責任對工裝夾具進行不定期檢查,或隨機抽查,強行生產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操作者負全部責任。

四、終檢

1.生產工人對完工的產品必須交給檢驗員檢驗,未受檢的產品不得流轉或入庫,如發現有不經檢驗而私自流轉者,將追究當事人責任。

2.檢驗員對完工的產品(包括半成品,成品,外協件,外購件)應根據圖紙,工藝和有關技術標準實行全檢或抽樣檢查,如發現有錯檢或漏檢,要追究檢驗員責任。

3.檢驗員必須自覺配合車間生產,對完工的產品根據趁件的生產需要分輕、重、緩、急進行檢驗。檢驗數量不少于5%,重要零件及關鍵工序發現不合格要全檢。如有故意拖延或刁難而影響生產者,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4.對于檢驗不合格但可以返工的產品,檢驗員有權要求生產工人及時返工,并通知班組織或車間,返工后重新檢驗,第一次返工合格,按合格記錄第二次以上返工,即使檢驗合格也按次品處理,需要返工而操作者拒絕返修的,按廢品處理。并由車間報請公司給予行政處罰。對于超差但不影響使用的工件,由檢驗員會同車間報告技術部門,由技術部門(或有關技術員)決定處理意見,回用品按次品處理,(次品不計發工資,造成廢品的按公司規定賠償損失)。

5.檢驗員必須對受檢的次品、返修品和廢品必須隔離放置,車間或有關部門必須配合作好此項工作,如發現有把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中,將追究當事人責任。

6.檢驗員必須對檢驗完畢的工件開具工單,并如實填寫合格產品、次品、廢品數量。

五、總裝檢驗

1、裝配工在裝機前應首先對零件做出必要的檢查,發現問題應進行復查,對關鍵件,關鍵尺寸,大件等檢驗員應重點復檢,以保證整機質量。

2.在裝機過程中,檢驗員應參照組裝檢驗記錄表中相關檢測資料,做好實測記錄,確認合格后,辦理合格證。

六、產品標志說明

1、為了實現可追溯性,生產中采用產品工序流程卡(可以在原工藝流程卡的基礎上修訂),表明原材料/產品/工序/生產日期/數量等進行標志和記錄,由生產車間主管記錄,當首道工序合格時進行轉序,同時在產品工序流程卡上記錄,當不合格時,對不合格產品進行隔離處置,同時在產品工序流程卡上記錄,并終止該流程卡,事后追究。

2、檢驗狀態標識,采用標牌*產品轉序卡)分三種如下:

合格綠色

不合格(包括翻修品、次品、廢品)紅色

待檢黃色

七、外協/外協物資的驗收

1、查驗收據:檢驗所需要的技術依據合同或協議書,由生產部門/技術部進行配合。其中包括企業標準,檢驗規范,技術條件,技術圖樣等。

2、質檢部是進貨檢驗的歸口部門,負責對進貨檢驗,應友好與供應商/生產部門/技術部進行配合。

3、物資到貨后,接到通知登記做好記錄,按產品類別進行檢驗。

4、對屬于檢查驗證產品,檢查內容如下:

a、檢查供方產品的質量合格/產品質量保證書/名稱/圖號/出廠日期/檢驗員印章等。

b、根據供方提供的質保書,發貨單據,定貨合同與材料進行核對,以查明供方提供的文件中所反映的材料名稱/規格/材料成分/交貨狀態和特征等是否與標準相符。

c、對產品實物外觀的檢查,包括對磕碰/銹蟲/劃傷等的檢查。

5、對屬于檢查驗收類產品按以下的方法檢查:

a、第一類產品:數量1-100件抽檢50%

101-500件抽檢40%

500-1000件抽檢30%

1001件以上按25%正常一次抽樣方案執行;

b、第二類產品:數量1-500件抽樣不少于10%

500-1000件抽樣不少于8%

1001-2000件抽樣不少于5%

2000件以上按3%,放寬一次檢查方案執行。

c、對于產品質量穩定的供貨方按第二類檢查方案執行;

d、對于產品質量不穩定和新開發的供貨方按第一類檢查方案執行;

6、經檢驗或嚴整合格后,由檢驗員在《入庫驗收單》上簽名辦理入庫并作好記錄。

7、經檢驗或嚴正后,由檢驗員在《入庫驗收單》上簽名辦理入庫并作好記錄。

8、供方發生以下變化時,本公司采購鏈部門必須向質檢鏈部門發出通知,質檢部對其提供的產品質量進行驗證和考核;

a、產品由一個供方轉為另一個供方;

b、零件由供方進行修改設計,導致尺寸、材料變化;

c、供方的工藝、

設備、模具具有較大的變化;

d、產品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時;

e、產品停止供貨6個月;

9、不合格的產品的處置:

a、當檢驗員在抽樣檢查中發現不合格,由主管技術員復檢,如復檢不合格,可以判定為不合格;

b、采購部對不合格產品應如數退回;

c、對出不合格產品的供方,送貨時要加倍檢查,甚至100%檢;

10、凡經檢驗的外協、外購產品均作好檢驗工作狀態標識并記錄。

八、計量器具管理和保養制度、

1、計量器具是產品質量管理的重要環節,由質檢部統一管理公司的量具和測量儀器。

2、建立計量器具臺帳,按工藝要求配備。

3、對計量器進行周期檢定,對不符合檢定要求的,停止使用。

4、量具的發放由車間,經副總,總工批準,質檢部簽字后取用,并做好記錄收回舊量具。

5、量具修理后,專用檢具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并按要求進行檢定,達到規定要求才可使用。

6、量具存放應有固定位置,在使用過程中應防止在操作者容易看到而有不會掉落的位置上。

7、不允許把量具與其他工具放在一起,以免受到損傷。

8、非計量檢修人員,嚴禁自行拆卸,修理或改裝量具,發現問題即使送質檢部進行鑒定并安排檢測。

9、量具是用于測量的工具,不允許當做其它工具使用。

10、量具使用完畢,要及時擦干凈,放入量具包裝盒內,對于封存量具,各方面有涂上一層防銹油。

九、生產工人等一切有關人員有權對檢驗員有權對檢驗員的檢驗行為進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