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船舶機械崗位職責職位要求

船舶機械崗位職責職位要求

2024-07-27 閱讀 8571

船舶機械指從事船舶的設計、制造、研究與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

船舶機械職位要求

1.船舶制造、工程力學等相關專業;

2.了解制造工程和船舶制造的基本理論和知識;

3.熟悉船舶制造的方針政策與法規;

4.了解現代船舶制造技術的發展動態和發展趨勢;

5.具有創新思維能力和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敬業踏實,有團隊合作精神。

船舶機械崗位職責

1.現代船舶的設計和制造;

2.船舶維護領域的技術開發;

3.船舶制造工程實踐和工程管理;

4.應用計算機和現代測試技術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篇2:船舶起貨機械安全操作規定

1雙桿作業時的布置要點

1.1舷內吊桿:吊桿頭部投影在艙口范圍內,仰角不要太大,最大仰角應小于75°以防止翻關。穩索的布置應盡量使水平投影與吊打水平投影成90°角,以減少穩索的張力。如果吊桿仰角較大時,穩索可略向前布置一些。1.2舷外吊桿:吊桿仰角太小,會導致千斤索張力太大,因此,舷外吊桿的仰角應大于15°;吊桿與船中線的水平投影夾角宜在45°-65°左右,這樣既可以保證吊桿在舷外有一定的跨距,又可以防止兩吊桿頭部的距離過大。為減小穩索對吊扦的作用力,穩索應盡量向后布置,并且高一些;舷外吊桿的跨距應保證在3.5m以上。

1.3嚴禁將兩根吊桿同時伸出舷外,布置成八字關。

2雙桿作業時操作注意事項

2.1嚴禁超關、拖關、摔關和游關。一般雙桿作業時的安全工作負荷僅為單桿作業時的40%-60%。

2.2貨物不應吊起太高,防止兩吊貨索張角大于120°,以免吊貨索張力劇增而導致嚴重后果。

2.3裝卸貨時,應避免突然的換向或急剎車。

2.4在作業中發現有異常情況或異常聲響,應立即停止工作,待檢查并消除故障后再工作。

2.5作業中,如發生突然斷電時,應將所有的控制器手柄扳回零位,并采取應急的方法將貨物放下。

2.6吊桿的布置應由值班駕駛員負責,不能讓裝卸工人任意改變布置。

2.7起吊時。吊桿下嚴禁站人。暫不工作時,吊貨索應收絞起來,使貨鉤不碰到人頭;吊貨索不應盤在甲板上。

3進出港口或移泊雙吊桿位置的規定

3.1船舶開航前必須落下吊桿。

3.2進出港或移泊時所有吊桿均不能伸出舷外。

3.3兩港間航行時間很短,經船長同意可以部分或全部下落,但必須將吊桿臂固定穩妥,吊鉤、吊貨索具繃緊。

4吊裝作業注意事項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應當停止操作

4.1超載或物體重量不清,如拔起重量或拉力不清的埋置物、凍結物體、斜拉斜吊等。

4.2起貨機缺陷且危及安全。如剎車安全裝置失靈。

4.3吊鉤、鋼絲繩損傷達報廢標準。

4.4貨物捆綁不牢靠,物品棱角與鋼絲之間襯墊不好。4.5被吊物體上有人或有浮置物。

4.6吊臂、吊桿及轉動范圍內有人。

4.7工作場所昏暗、無法看清指揮信號和工作場地。

4.8風浪天氣,船搖晃嚴重、所吊物體體積大、長度長而又沒有止蕩措施;或止蕩索強度不夠者。

篇3:船舶施工機械安全環保應急救援預案

1、總則

1.1為保證船機在生產或維修過程中的安全與環境保護,根據國家有關法律,當事故發生時采取緊急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制定本預案。

1.2船機的安全與環保是指工程船舶或施工機械在生產或維修過程中由于不可抗力或人為因素造成的船機本身的傷害和對周圍環境的破壞。

1.3各船機保有單位要嚴格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環境保護的有關規定,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將事故發生的幾率降到最小。

1.4預案的目標應根據公司重大危險源和重大環境因素辨識的結果來確定。船機方面共有六個,包括船舶翻沉、起重機事故、加壓艙災害、船舶排污、船舶挖/倒泥污染和拌和系統的粉塵污染。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公司成立船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主管副總經理

組員:設備管理部安全質量監督部工程管理部船機保有單位經理、書記

船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地點:設備管理部

電話:

2.2各船機保有單位要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成立船機生產安全和環境污染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制定本單位的船機安全與環保應急救援預案,內容應當包括應急救援小組的組織機構及職責、聯系方法、工作程序、應急措施和糾正完善等內容。

3、工作程序

3.1船機保有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特點進行重點監控并配備相應的船機設備、器具、索具等。

3.2事故發生后應馬上匯報公司應急救援小組,根據危害的輕重,實施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4、應急措施原則

各單位根據船機保有情況和公司確定的重大危險源和環境因素制定船機安全與環保應急預案,堅持“充分準備,快速反應,措施得當”的原則。

5、糾正與完善

5.1事故發生后主管副總經理與設備管理部、安全質量監督部、工程管理部等有關部門進行事故的調查與處理,對事故的責任人根據情節輕重進行懲罰,對事故應急救援中的有功人員進行獎勵。

5.2事故發生后應對事故發生部位進行整改,并對整改部分進行檢查,對事故責任人進行教育,提高對安全/環保的認識及技能。

6、附則

6.1本預案公布之日起實施

6.2本預案由公司設備管理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