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生產焊接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生產焊接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7 閱讀 8434

生產焊接崗位職責

焊接主管/生產助理主管1.審核焊接圖,對焊接圖提出審核意見;

2.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焊工培訓、編制相應的焊接工藝文件和進行焊接技術創新等;

3.選擇合理焊接技術和設備,優化焊接工藝,提高焊接質量和效率,滿足產品技術要求;

4.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焊接技術問題;

5.設計并優化焊接工裝;

6.支持車間其他工藝工作。

1.焊接類或材料類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3年以上焊接工藝編制工作經驗,熟悉焊接工藝;

3.有壓力容器廠從業經驗,如同時有潔凈管道焊接工藝管理經驗有限考慮;

4.熟悉現行的焊接標準和規范,有DNV認證焊接產品經驗優先;

5.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6.英語良好。

1.審核焊接圖,對焊接圖提出審核意見;

2.進行焊接工藝評定、焊工培訓、編制相應的焊接工藝文件和進行焊接技術創新等;

3.選擇合理焊接技術和設備,優化焊接工藝,提高焊接質量和效率,滿足產品技術要求;

4.處理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焊接技術問題;

5.設計并優化焊接工裝;

6.支持車間其他工藝工作。

篇2:電極殼焊接工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1、作業前的準備

1、1上崗前準備工作:

1.1.1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焊接人員應穿戴焊工服、安全帽、護目鏡、絕緣鞋、電焊手套、口罩等,扣緊衣領和袖口;如有配合人員也應戴好有關防護用品。

1.1.2嚴禁酒后、患病(辦理請假手續)、帶情緒上崗。

1.2、接班前及工作前檢查準備工作:

1.2.1焊接電極殼一般在白班進行,首先應檢查電極殼的尺寸和質量,并進行整形才能使用。

1.2.2工作前必須檢查電焊機、焊把線、面罩、焊把等是否完好,焊接時,必須用專用的接地線。

1.2.3在焊接現場內,不準有易燃易爆品,否則,必須做好安全防護措施。

1.2.4任何情況下,不得單獨操作。嚴禁將焊接電纜與氣焊的膠管混在一起。

1.2.5電動葫蘆每次使用前,必須進行無負荷實驗,檢察控制按紐、限位器是否靈敏正常。鋼絲繩是否正常地纏繞在卷筒上,運行時有無異常聲響,制動是否可靠,如發現上述問題之一,應及時排除方可使用。

2、作業中的要求

2、1電極殼焊接作業安全要求:

2.1.1移動電焊機時,應切斷電源,不得用拖拉電纜的方法移動電焊機。當焊接中突然停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2.1.2電動葫蘆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性能及結構,經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2.1.3吊起電極殼時,只允許按垂直方向吊運,不允許鋼絲繩斜出垂直方向100以外拉拽電極殼,更不能沿地面拖動電極殼。

2.1.4禁止將電極殼長時間靜止懸空。更不準從人頭上越過。

2.1.5正確使用角磨機,禁止將角膜片護罩取掉使用,在使用角磨機打磨焊口時,必須佩戴防護眼鏡。

2.1.6當電極殼頂部距離焊接平臺不足1.1米時,嚴禁將身體上半部分伸入電極殼內,以防身體失重掉入電極殼內。

2.1.7把線、地線禁止與鋼絲繩接觸,更不得用鋼絲繩索或機電設備代替零線,所有地線接頭必須連接牢固。

2.1.8更換場地移動把線時,應切斷電源并不得手持把線爬梯登高。

2.1.9工作中斷時,必須斷開電焊機電源,下班時整理好現場。

2.1.10任何情況下,不得單獨操作。

2.1.11焊接過程中,如發現電焊機故障,應立即停止操作并切斷電源,設專人監護,待電工處理好后再進行工作。

2.1.12挾焊條時必須戴焊工手套,穿好絕緣鞋,焊工手套保持干燥、絕緣可靠并不得短于300mm。身體不要站在物件上;敲渣時應戴好防護眼鏡。

2.1.13接長電極殼應使新舊殼內筋片相吻合,上下筋片對齊,10個筋片必須全部焊牢。

2.1.14焊接時要保證垂直,要保證焊接質量和表面光潔度,對凸出部分應用手提砂輪機打平。

2.1.15焊殼時禁止用身體或其他導體同時接觸任意兩項電極。

2.1.16當加糊工加糊時,嚴禁焊殼工作。

2.2、安全要求:

2.2.1焊機存放必須固定,保持清潔干燥,無雜物放置,應在焊機下加墊干燥木板。

2.2.2定期清潔、保養焊接、切割設備和工具。

2.2.3焊、割場地禁止存放有關易燃易爆物品,采取安全措施,裝設相應的消防器材,嚴防觸電、火災、有害氣體中毒等事故發生。

2.2.4禁止將電極殼長時間靜止懸空。

“六不準”的規定

3.1不準單人作業(至少倆人)

3.2不準酒后、患病(辦理請假手續)、帶情緒上崗。

3.3不準在作業區長時間逗留。

3.4不準在作業時打鬧、嬉戲。

3.4不準亂仍物件。

3.5不準在作業區吸煙、進食。

3.6不準臨邊作業。

4、作業后的要求:

4.1、在作業結束后應切斷電源,關閉配電箱門,必須清點所帶的工器具。

4.2、清理作業現場

4.3、在指定區域休息(遠離危險物)

4.4、作業完畢后掛好警戒護欄。

5、應急措施

5.1、如遇搶修時須高空作業時,下面必須設有監護人。

5.2、任何緊急情況下,工作前仔細檢查工作地點,及設備是否有漏電短路的地方。

5.3、施工應預先做好防火滅火的準備,工作的時候要細心,勤觀察發現隱患立即處理。

5.4、當電極筒內掉入雜物需人工取出時,必須通知段長、安全管理人員,確定方案后再作業,嚴禁私自處理。

篇3:焊接安全生產管理基本原則

安全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綜合型的系統科學。安全管理的對象是生產中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和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種動態管理。

焊接生產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內容,包括安全組織管理、場地與設施管理、行為控制和安全技術管理四個方面,分別對生產中的人、物、環境的行為與狀態進行具體的管理與控制。為有效地實施安全管理,必須正確處理五種關系,堅持六項基本管理原則,采取正確技術措施。

一、正確處理五種關系

(一)安全與危險并存

安全與危險在同一生產過程中是相互對立、相互依賴而存在的。隨著生產的推進,安全與危險每時每刻都在變化著,進行著此消彼長的斗爭。在生產過程中,不會存在絕對的安全或危險。采取措施,預防事故發生,則安全;反之,則危險。

(二)安全與生產統一

生產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續、穩定發展。如果生產活動中事故不斷,生產勢必癱瘓。“安全第一”的提法,絕非把安全擺在生產之上,但忽視安全絕對是一種錯誤。

(三)安全與質量相互包涵

質量包涵安全工作質量,安全概念也包涵著質量。安全為質量服務,質量需要安全保證。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并不矛盾。生產過程中丟掉哪一頭,都會陷入失控。

(四)安全與速度互保

安全與生產速度成正比關系。速度應以安全做保障,安全就是速度。我們追求安全加速度,竭力避免安全減速度。

(五)安全與效益的兼顧

安全技術措施的實施,定會改善勞動條件,煥發職工勞動熱情,帶來經濟效益,足以使原來的投入得以補償。安全促進效益增長。

但在安全管理中,投入要適度,精打細算,統籌安排。既要保證安全生產,又要經濟合理。單純為了省錢而忽視安全生產,或單純追求不惜資金的盲目高標準,都不可取。

二、堅持安全管理六項基本原則

(一)管生產同時管安全

安全與生產雖有時會出現矛盾,但從安全、生產管理的目標、目的看,卻表現出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統一,存在著進行共同管理的基礎。

管生產同時管安全,是向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明確業務范圍內的安全管理責任。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管理責任的落實,是管生產同時管安全的具體表現。一切與生產有關的機構、人員,都必須參與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擔責任。認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門的事,是一種片面、錯誤的觀點。

(二)堅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實現效益。因此,必須真正做到對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進行有效控制,消除或避免事故。

沒有明確目的的安全管理是花架子,只能縱容威脅人的安全與健康的因素,向更為嚴重的方向發展或轉化。

(三)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進行安全管理不是事故處理,而是在生產活動中,針對生產特點,對生產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發展與擴大,把可能發生的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檢查、及時發現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明確責任,盡快的、堅決的予以消除,是安全管理應有的鮮明態度。

(四)堅持“四全”動態管理

前以述及,安全管理是一切與生產有關的人共同的事。同時,安全管理涉及到生產活動的方方面面,設計到從開工到竣工的全部過程,涉及到全部的生產時間,涉及到一切變化著的生產因素。因此,必須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動態安全管理。

只抓住一時一事、一點一滴,簡單草率、一陣風式的安全管理,是走過場、形式主義。

(五)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對生產因素狀態的控制,與安全管理目的的關系最為直接。一切事故的發生,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運動軌跡與物的不安全狀態運動軌跡的交叉。因此,對生產中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是動態安全管理的重點。我們不能把約束當作安全管理的重點,是因為約束缺乏帶有強制性的手段。

(六)在管理中發展提高

既然安全管理是在變化著的生產活動中的管理,是一種動態,其管理就意味著不斷發展的、不斷變化的,以適應變化的生產活動,消除新的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