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專家職位描述與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職位描述:
職責描述:
1.遙感監測算法(病蟲害、肥、水、長勢、播種、收獲等)的實驗、分析及建模;
2.遙感技術追蹤及分析;
3.遙感基礎數據集的制作;
4.有獨立撰寫項目申請書經驗,主筆過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申請,有申請成功經驗者優先;
5.遙感項目申報書撰寫;
6.公司交辦的其他事宜。
任職要求:
1、博士及以上學歷,具有一年以上農業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工作經驗;
2、具有豐富的遙感野外實驗經驗;
3、有團隊管理經驗者優先;
4、良好的邏輯綜合分析能力,高度的責任感、敬業精神及團隊協作能力;
5、在相關領域發表SCI論文至少3篇。
公司福利:
1、彈性工作時間;
2、五險一金+13薪+帶薪年假;
3、創業團隊、廣闊的發展空間;
4、專業且NICE的領導,帶你走向更高的職業平臺。
工作地點:
北京市朝陽區望京SOHO中心T2B座7層
篇2:專家安全檢查管理制度
目的
為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專家對安全生產的技術支撐作用,推動我企業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深入開展,以提高企業安全保障。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各車間的專家定期安全檢查以及事故隱患整改的管理工作。
3引用標準及相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江蘇省安全生產條例》
4專家定期安全檢查協議的要求
專家定期安全檢查協議須要明確聘用雙方權利、責任。即企業應與聘請或委托的社會中介組織簽定定期安全檢查協議,明確在實施專家定期安全檢查中雙方各自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商定安全檢查時間、內容等相關事宜。
5專家的有關要求
5.1資質要求。從事相關工作5年以上,具有中級以上化工類專業技術職稱或注冊安全工程師資質。
5.2知識要求。具有國民教育化工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熟練掌握所從事工作的專業知識;具有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實踐經驗;熟悉國家有關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
5.3專家來源。專家來自大型化工生產企業、化工科研、設計部門或社會中介組織。
5.4專家開展安全檢查的要求。受聘的專家要切實履行職責,認真開展安全檢查,如實反映企業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提出合理并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或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安全檢查不得走過場,不得弄虛作假。
6專家定期安全檢查的工作內容
6.1安全檢查頻次。本公司屬橙色監管等級危化品生產企業,應聘請專家每半年至少開展一次安全檢查。具體檢查頻次由企業與所聘請的專家共同商定。每次參與安全檢查的專家不少于2名,其中最好有1名為化工工藝方面的專家。
6.2安全檢查內容。
6.2.1查思想,即查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生產素質。
6.2.2查制度,即查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在生產活動中是否得到了貫徹執行,有無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現象。
6.2.3查紀律,即查勞動紀律執行情況,查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情況。
6.2.4查領導,即檢查公司領導是否把安全工作擺在重要議程;是否樹立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是否堅持了“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安全機構是否健全,全員安全管理是否發揮作用。
6.2.5查隱患,即深入現場,檢查公司的設備、設施、安全衛生措施、生產環境條件以及人的不安全行為。
6.2.6查整改,對以上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即檢查出來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改要求,對公司安全生產起到監督檢查作用。
6.3建立專家定期安全檢查記錄臺帳。安全檢查過程中,專家對檢查出的問題和隱患應逐一和企業交底,并提出整改意見或建議;檢查結束后,專家應如實記錄檢查情況,并在檢查記錄上簽字。檢查記錄由專家和企業分別留存,并報縣安監部門備案。
6.4加強事故隱患整改。針對專家檢查出的問題和隱患,建立隱患整改檔案。能整改的應立即組織整改,一時難以整改的,要采取切實保障安全的措施,并制定整改計劃抓緊整改。對危及生產安全的重大事故隱患,要立即停產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應按規定上報縣安監部門。
6.4.1確定事故隱患整改責任。事故隱患堅持“誰存在事故隱患,誰負責監控整改”的原則,由存在事故隱患的車間、部門組織整改,整改責任人為各車間、部門主要負責人。
6.4.2保證事故隱患整改實施。各車間、部門相關人員,對查出的隱患都要逐項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負責人、定資金來源、定完成期限;凡當班組能整改地不準推向車間,凡車間能整改地不準推向公司主管部門的原則按期完成整改任務,同時對事故隱患整改結果進行復查。
6.5建立事故隱患整改臺帳。部門應建立專家定期安全檢查隱患整改記錄臺帳,詳細記錄每次整改情況、完成情況、復查情況,形成記錄備查。
本制度相關要求由安全環保部門會同其他部門共同組織實施。
篇3:安全標準化評審專家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范和相關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評定標準;
2、評審前主動向評審單位公開與申請企業的利害關系、不隱瞞任何有可能影響評審公正性的信息;
3、僅參加相關專業領域的評審工作,遵守現場工作秩序、認真完成對評審單位的文件審查和現場評審等工作,提交完整的現場評審報告等資料,并對做出的文件審查和現場評審結論負責;
4、嚴格遵守公正性與保密承諾,不得泄露申請單位的技術和商業秘密;
5、認真完成安全監管部門或評審組織機構、評審單位安排的其他任務。
6、被選定為申請企業評審專家,且已接受邀請,無正當理由不得影響評審工作且必須按規定時間參與評審;
7、在評審工作中,不得有明顯傾向性或歧視性的;
8、不得違反職業道德和有關廉潔自律的規定;
9、不得違反規定向外界透露有關評審情況及企業內部需要保密信息;
10、在評審工作中所提供分數正確、真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