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方案
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方案
近年來,面對富余勞力多,農民增收難的實際,我們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促進農民增收,加快城鎮經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現實選擇和戰略措施來抓,為了使我鎮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根據我鎮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市、縣有關勞務輸出精神,緊緊圍繞我鎮經濟建設的宏偉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的,以提高我鎮勞動力素質為主要內容,按照輸出組織化,流動有序化的勞務經濟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勞務輸出組織的優勢和作用,為全體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開辟道路。
二、培訓人數及時間安排
本次計劃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300人(次),培訓后就業率達到90%以上。培訓時間為一個月(xxxx年9月12日—xxxx年10月12日)。
三、培訓方式
由鎮勞務工作站與縣就業局培訓中心聯合組織,師資力量由縣就業局培訓中心、縣勞務工作站及興隆石英砂廠、宏達石英砂廠、富田石英砂廠、金城石英砂廠四家企業的技術骨干組成,采用“教學+實踐”的方式,進行訂單式培訓,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達到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目的,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四、培訓內容和要求
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有務工準備、尋找工作、勞動合同、工資待遇、社會保險、安全生產、疾病防治、遵紀守法、冶煉技術工藝流程、爐前操作技術和原料的'配備指導等。要求培訓人員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做好充分的準備,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了解簽訂勞動合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勞動合同的相關知識,了解有關工資和工作時間的法律規定,了解工資支付的形式和時間,了解參加社會保險是務工者的權利,了解基本的安全生產知識,了解傳染病的防治,了解企業冶煉、燒結工藝流程,配料及爐前操作規范等基礎知識和基本常識。
五、組織領導
為切實做好勞務輸出培訓工作,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分管領導巨**同志任組長,鎮勞務專干張**、張**、陳**為成員的勞務輸出培訓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勞務工作辦公室,張**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勞務培訓的日常工作。
篇2:保證勞動力及時供應措施
1)編制勞動力需用量計劃,施工前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階段的劃分、各個專業工種的需要、勞動定額,編制切實可行的勞動力需用量計劃,并根據工程實際進展情況,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對各施工隊勞動力進退場時間、數量提出指導性計劃并及時調整,避免勞動力資源的浪費。2)進行崗前培訓,根據本工程分項工程的特殊要求,做好崗前崗位技術培訓,提高勞動者的操作技能,加強質量意識教育,組織學習國家有關規范、標準、規程、進行施工組織設計的總設計交底,使施工人員了解該工程的特點,緊熟練規范的要求,高質量地完成額定任務,確保計劃用量,滿足施工生產需要。3)在本工程范圍內根據施工進度的需要對各個施工隊進行必要的調節,實行動態管理,使之合理流動,達到最佳勞動效率。4)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工程成本的降低盡力。5)做好職工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大批人員進場之后,責成有關職能部門的有關人員做好后勤工作的安排,主要解決職工的衣、食、住、行等問題。確保職工無后顧之憂,安心現場工作。
篇3:勞務及勞動力管理辦法
一、勞務管理流程
二、項目部對勞務公司管理辦法
1、檢查的重點。
(1)、禁止勞務分包企業將承包的勞務作業再次分包,層層轉包,避免由于勞務費和農民工工資拖欠導致的極端或群體性事件發生。
(2)、檢查勞務分包的履約情況,定期對履約能力進行評估,及時指導分包企業改進管理,確保完成合同內容;對為本公司服務的勞務企業定期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合同約定實行獎懲制度,對不遵守合同約定的勞務企業給予懲罰,情節嚴重的按合同約定終止合同并保留相關法律追求權力。
2、項目部設立勞動力管理專員,對現場的勞動力進行真實有效的日統計,對農民工的考勤情況實行周核查。每月匯總提報全體施工人員考勤情況及勞務公司對農民工工資的發放情況。
3、項目部將項目的勞務履約情況按月進行上報,上報資料中要求包含考勤記錄、工資表、工資發放記錄及相關影像資料,并設置勞務宣傳欄進行公布,讓農民工了解自身工作情況,并可與班組長考勤記錄相互印證,有問題及時核實補全,有效避免在工資結算時出現糾紛。
4、檢查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復印件名冊、備案通知書、崗位技能證書、現場人員勞動合同書、人員月度調整記錄及人員增減臺帳情況,做到人證合一。
5、公司(分公司)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項目進行巡查。各項目部嚴格按照本制度對進入現場的所有工人實行入場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和三級教育;監督并收集班組對工人每天的班前講話及交底記錄。如公司(分公司)職能部門在巡查過程中發現無上述資料或資料不齊現象,除按規定補齊相關資料外,另對項目經理一次予以200元處罰,管理專員一次予以100元處罰。
6、檢查有無備案手續、人員書面變更記錄、增減、人員花名冊、身份證、特種作業證書、勞動合同。抽查月度勞務分包企業人員考勤表、工資表、工資發放銀行流水記錄及公示資料,工人確認領取當月工資后在發放登記表上簽字按指紋。
三、勞動力管理辦法
1、勞務隊伍進入施工現場,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人必須與勞務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勞動用工合同中應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紀律、勞動報酬及違約責任等條款。其中勞動報酬條款,應明確工資支付標準、工資計算方法、工資支付項目名稱、工資支付的方式、支付日期和周期、加班工資計算規則、爭議的解決方式等內容。
2、勞動用工合同必須由務工人員本人與勞務公司簽訂,合同需由務工人員親筆簽字、按手印,勞務公司加蓋公章,附務工人員身份證復印件,雙方各執一份。嚴禁務工人員直接與項目部簽訂勞務用工合同,一經發現,予以嚴肅處理。
3、勞務公司需按實名制管理要求填寫施工現場人員登記表及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并將進場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勞動合同文本、特殊崗位作業證書復印件提報項目部備案。
4、勞務公司需建立每日班前教育、考勤登記、勞務費支付和工資發放統計情況等勞務管理臺帳,項目部設立勞務專人管理并依據分包合同按月將施工人員花名冊、考勤表、工資發放表、人員變動表裝訂成冊備查。
5、項目部成立之日,施工現場必須安裝考勤打卡機及監控攝像。務工人員與勞務公司勞動合同簽訂完畢經項目部確認后,打卡機錄入務工人員個人信息,以身份證和指紋同步錄入的方式打卡,并根據攝像記錄,作為出勤和工資發放的依據。項目部設專人管理考勤及監控設備,防止打卡不上班冒領工資的行為發生,并據此作為出現勞務公司不支付農民工資時的調查依據,以更好的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四、現場勞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1、項目部應在施工現場建立施工隊伍檔案資料管理制度。檔案資料如為復印件,應有其單位加蓋的公章作為確認。項目部(公司)應存放本單位及所有分包單位的檔案資料并按要求歸檔。
2、建立勞務作業人員個人檔案,每周根據實際情況更新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每月編制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出勤表、工資表并報勞務作業發包人備查,每月核發的工資必須經勞務作業人員本人簽字確認。
五、農民工工資發放制度
1、勞務公司必須按勞動合同所約定的相應支付條款執行工資發放制度,發放標準不低于約定工資的80%,發放周期按月計算,并在項目設立的公示欄中張榜公示。
2、由項目部派勞務專員負責監督,實行工資直接發放或由勞務公司電子匯款的方式發放,如以匯款方式發放,勞務公司需提供工資發放至務工人員的電子憑證至項目部勞務專員;如為直接發放,需由務工人員本人憑身份證簽字按手印領取,杜絕由班組長代領代發工資現象。公司(分公司)也可監督勞務公司為施工現場農民工統一辦理工資卡,按要求進行轉賬支付,如發現勞務公司本月未支付務工人員工資或支付不足,公司(分公司)將暫扣工程進度款代付工資。如發生支付拖欠者,公司(分公司)將按合同條款清理相關勞務公司出場并保留法律追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