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檢驗工程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檢測檢驗工程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機械加工類產(chǎn)品的檢驗工作,負責電子原材料的檢驗工作;
2、負責產(chǎn)品生產(chǎn)過程檢驗和最終檢驗工作;
3、公司隨鉆測量儀器生產(chǎn)過程的測試工作;
4、負責公司或外部客戶隨鉆測量儀器產(chǎn)品維修過程中的檢測和分析工作;
5、負責測試方案和要求測試文檔的建立修改和完善;
6、負責或者參與機械類質量問題分析,并配合技術部門進行改進;
7、負責產(chǎn)品的質量統(tǒng)計和質量分析;
8、負責車間量具的計量管理;
9、負責進行質量記錄及維護質量記錄以便追溯;
10、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任務。
任職要求:
1、機電一體化、機械、電子工程及相關專業(yè),本科以上學歷;
2、有3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有隨鉆測量儀器生產(chǎn)維修測試、系統(tǒng)測試經(jīng)驗優(yōu)先;
3、具備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
4、具備良好的編制文檔能力;
5、具備良好的分析分體和解決問題能力;
6、偶爾出差,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團隊協(xié)作精神。
檢測檢驗工程師崗位
篇2:用提升絞車提升系統(tǒng)安全檢測檢驗措施
1目的
為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在用提升絞車提升系統(tǒng)的安全檢測檢驗工作制定本程序。
2程序制定的依據(jù)
程序制定的依據(jù)是《aq2022--2008金屬非金屬礦山在用提升絞車安全檢測檢驗規(guī)范》,gb16423—200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guī)程。
3檢測的組織和實施
3.1測試中使用的儀器應是經(jīng)過有資質的計量部門計量檢驗合格后,其精度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方能允許使用。檢測負責人應由在測試技術方面有豐富經(jīng)驗的技術人員擔任,一般檢測人員應由具有一定的檢測專業(yè)知識并能夠對礦用提升機檢測進行熟練操作的人員擔任,所有檢測人員都要有經(jīng)過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后頒發(fā)的檢測員證,并做到持證上崗。
受測單位應按有關要求提供有關的設備,受測單位主管技術人員及技術工人要全力協(xié)助檢測人員工作。
3.2主要測試設備
序號名稱型?號精度(分度值)單位數(shù)量備注1溫濕度計只12塞尺只13卷尺5m只14提升機測試儀±2%臺15卡尺250mm只16鋼板尺30cm1mm只17絕緣電阻測試儀臺18接地電阻測試儀臺19測溫表1℃只110萬用表只111轉速表hioki只112百分表0.01mm只113聲級計±0.5db(a)只1
4檢測方法及程序
4.1機房檢測方法及程序
4.1.1機房照明檢查:目測檢查光線是否充足,機房是否有應急照明設施。
4.1.2機房噪聲測試步驟:使用方法見說明書。
4.1.2.1機房主電機噪聲測試:用噪聲測試儀測試。
4.1.2.2司機臺噪聲測試:用噪聲測試儀測試。
4.1.2.3機房噪聲測試:用噪聲測試儀測試。
4.1.3機房溫濕度的測試:使用溫濕度計測量司機臺及電機環(huán)境的溫濕度,將測量結果填入原始記錄表。
4.2提升裝置:
4.2.1提升機滾筒的檢驗:目測、耳聽、檢查探傷記錄
4.2.1.1目測:滾筒零部件是否齊全、有無銹蝕,有無嚴重變形,
4.2.1.2耳聽:滾筒運行是否有異響、
4.2.1.3用敲擊法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有效,
4.2.1.4用于升降人員的檢查探傷記錄。
4.2.2用目測檢查礦用提升機纏繞鋼絲繩的層數(shù),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4.2.2.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升降物料的,1層;專為升降物料的,小于或等于2層。
4.2.2.2傾斜井巷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升降物料的,小于或等于2層;專為升降物料的,小于或等于3層。
4.2.2.3建井期間升降人員或物料的,小于或等于2層。
4.2.2.4如滾筒上裝設過度繩楔、滾筒強度滿足要求且滿足4.2.2.1項要求時可增加一層。
4.2.3滾筒上纏繞2層或2層以上以上鋼絲繩時,需滿足以下要求:
4.2.3.1用盒尺和鋼板尺配合測量,滾筒邊緣高出最外1層鋼絲繩的高度,至少為鋼絲繩直徑的2.5倍。
4.2.3.2用目測檢查滾筒上是否設有帶繩槽的襯墊,對不帶繩槽襯墊的是否在滾筒板上刻有繩槽或用一層繩作底繩也可使用。
4.2.4根據(jù)資料驗算立井天輪、滾筒上繞繩部分的最小直徑,同鋼絲繩中最粗鋼絲直徑之比,應滿足井上不小于1200;井下不小于900;鑿井期間升降物料的絞車和懸掛水泵、吊盤用的提升裝置,不小于300。
4.2.5根據(jù)資料驗算提升裝置的滾筒、天輪等的最小直徑與鋼絲繩之比,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4.2.5.1井上提升裝置的滾筒和圍抱角大于90。的天輪,不得小于80,圍抱角小于90。的天輪不得小于60。
4.2.5.2井上提升機的滾筒、圍抱角大于90。的天輪不得小于60,圍抱角小于90。的天輪不得小于40。
4.2.5.3矸石山絞車的滾筒和導向輪,不得小于50。
4.2.5.4在以上提升裝置中,如使用密封式提升鋼絲繩,應將各相應的比值增加20%。
4.2.5.5懸掛水泵、吊盤、管子用的滾筒和天輪,鑿井時運輸物料的絞車滾筒和天輪,傾斜井巷提升絞車的游動輪,矸石山絞車的壓繩論以及無極繩運輸?shù)膶驖L等,不得小于20。
4.2.6目測檢查鋼絲繩繩頭在滾筒上的固定情況:
4.2.6.1目測檢查是否有特備的容繩或卡繩裝置,是否系在滾筒軸上。
4.2.6.2繩孔是否有銳利的邊緣,鋼絲繩的彎曲是否形成銳角。
4.2.6.3目測滾筒上是否留有經(jīng)常纏留3圈以上的鋼絲繩,目測并驗算留有作定期檢驗用的補充繩是否充足。
4.2.7目測檢查通過天輪的鋼絲繩是否低于天輪的邊緣,用盒尺和鋼板尺配合測量其高差:提升用天輪不得小于的鋼絲繩直徑的1.5倍,懸吊用天輪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倍。天輪的各段襯墊磨損深度應小于鋼絲繩直徑,或沿側面磨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2。
4.2.8天輪檢測
4.2.8.1目測檢查天輪邊緣是否變形、輪輻是否彎曲。
4.2.8.2測天輪水平度:把水平儀放在天輪軸的加工面上,測出天輪的水平度。
4.2.8.3測天輪垂直度:將0.3mm鋼絲掛在測量最高點上,測出天輪的垂直度。
4.2.9目測外露旋轉構件是否設有固定的防護裝置。
4.2.10提升速度及最大加、減速度的檢測:
4.2.10.1打開提升機測試儀電源開關,
4.2.10.2按工作狀態(tài)鍵,按0鍵,選擇存儲區(qū),如“00”~“06”。
4.2.10.3按工作狀態(tài)鍵,將提升機有關參數(shù)輸入提升機測試儀,
4.2.10.4當提升機容器在井口停車位置時,將轉速信號線的一端接入儀器,轉速信號線接轉速傳感器,轉速傳感器通過摩擦輪與提升機主軸或滾筒摩擦接觸。
4.2.10.5按工作狀態(tài)鍵,進入主菜單,按1鍵進入速度圖測試,按1鍵,選擇速度脈沖測試,
4.2.10.6正常運行提升機,經(jīng)開車加速、等速運行、減速爬行、至一次提升完畢,
4.2.10.7打開打印機電源,按數(shù)字2鍵打印出速度圖,前后40s放大圖,深度速度圖及加速度圖。
4.2.10.8根據(jù)速度圖,讀出提升速度并計算出最大加、減速度。
4.2.11提升機強度校驗:
4.2.11.1查資料計算最大靜張力,確定是否不大于最大靜張力設計值。
4.2.11.2現(xiàn)場查閱有關資料,確定實際最大靜張力差不大于提升機設計值。
4.3提升絞車制動系統(tǒng)的測量:
4.3.1塊式制動器的檢測:
4.3.1.1目測塊式制動器傳動桿是否靈活可靠,檢查制動橫拉桿和拉桿的探傷報告。
4.3.1.2現(xiàn)場檢查塊式制動器操作手把使用是否方便靈活,安全可靠。用彈簧拉力計測量塊式或帶式操作手把的操縱力。
4.3.2目測制動盤兩側或制動輪上,有無影響降低摩擦系數(shù)的介質。
4.3.3制動輪的徑向跳動和制動盤的端面跳動的測試方法:
4.3.3.1將百分表吸在閘座上,表頭頂桿與制動輪垂直相接觸,以0.1米/秒的速度旋轉一周,讀出徑向跳動的數(shù)值。
4.3.3.2將百分表吸在閘座上,表頭頂桿與制動盤垂直相接觸,以0.1米/秒的速度旋轉一周,讀出端面跳動的數(shù)值。
4.3.4制動閘瓦松閘時,閘瓦同閘輪或閘盤間隙的測量:
4.3.4.1.用塞尺測量平移式塊式制動器的上下間隙,判定上下是否相等。用塞尺測量角移式塊式制動器的間隙。
4.3.4.2用塞尺測量盤形制動器間隙。
4.3.4.3用塞尺測量帶式制動器閘瓦間隙。
4.3.5制動閘瓦與制動輪或制動盤接觸面積的測量:
4.3.5.1塊式制動器處于松閘狀態(tài)下,將固定好的白紙與復寫紙的組合體塞入在制動器閘瓦和制動器的接觸部位(白紙與復寫紙的組合體略大于閘瓦面積),施閘后再松閘,然后將紙取出,用卷尺測量后,計算出接觸面積。
4.3.5.2盤式制動器制動時,測試方法同4.3.5.1。
4.3.6制動輪、盤表面溝深及溝紋總寬度的測量:
4.3.6.1用塞尺和鋼板尺配合測量制動輪、盤表面溝深。
4.3.6.2用塞尺測量制動輪、盤表面溝紋總寬度。
4.3.7提升機的保險發(fā)生作用時,全部機械的減速度,應符合下表(m/s)
傾
角
運
行
狀
態(tài)
<15°
15°≤0≤30°
>;30°及立井
上提重載
≤ac
≤ac
≤5
下放重載
≥0.75
≥0.3ac
≥1.5
ac=g(sinθ+f·cosθ)m/s2
式中:ac-自然減速度,m/s2
g—重利加速度m/s2
θ—井巷斜角,
f—繩端載荷的運動阻力系數(shù),一般采用0.010~0.015。
提升機的保險閘發(fā)生作用時,全部機械的減速度的測試方法:
4.3.7.1在測試速度圖的基礎上,使提升機容器在井口停車位置,將下井口提升容器配以額定負載,用電壓信號線將安全回路電壓信號接入提升機測試儀(此電壓信號必須在安全制動時變化)。
4.3.7.2按工作狀態(tài)鍵,進入主菜單,按2鍵進入制動測試,
4.3.7.3開車至半速,人為掉保險閘,
4.3.7.4開打印機電源,按數(shù)字2鍵打印出制動減速度,制動距離、制動時間。
4.3.7.5如果減速度符合標準,按同樣方法測出全速上提重載減速度。
4.3.7.6如果減速度符合標準,在上井口提升容器配以額定負載的情況下,按以上方法半速下放重載,測出下放重載減速度。
4.3.7.7開打印機電源,按數(shù)字2鍵打印出制動減速度。
4.3.8提升機制動系統(tǒng)部分裝置的檢驗:
4.3.8.1目測提升機是否裝設深度指示器,開始減速時能自動示警的警鈴、不離開座位即能操縱的常用閘和保險閘,保險閘能否自動發(fā)生制動作用。
4.3.8.2目測當常用閘和保險閘共用一套閘瓦制動時,操縱和控制機構能否分開。
4.3.8.3目測雙滾筒提升機的2套閘瓦的傳動裝置能否分開,若具有兩套閘瓦只有1套傳動裝置時,是否已改為每個滾筒各自有其制動機構的彈簧閘。
4.3.9提升機制動系統(tǒng)部分裝置的檢驗
4.3.9.1目測提升機保險閘是否采用配重式或彈簧式,除司機操縱外,能否自動抱閘,并同時切斷提升裝置電源。
4.3.9.2目測提升機常用閘是否采用可調(diào)節(jié)的機械制動裝置,對現(xiàn)有的使用手動式常用閘的絞車,是否設有可靠的保險閘。
4.3.9.3目測提升機緊急制動開關是否靈敏可靠。
4.3.10保險閘或保險閘第一級有保護回路斷電時起至閘瓦輪上的空動時間的測量:
4.3.10.1將空提升容器至于交鋒位置,用定車裝置鎖車,使制動器處于敞閘狀態(tài),在閘瓦上粘貼錫箔紙,將開關信號線的兩個夾子一個接閘上錫箔紙,另一個接制動輪(盤)。
4.3.10.2用電壓信號線將安全回路電壓信號接入提升機測試儀(此電壓信號必須在安全制動時變化),將開關信號線另一端接入提升機測試儀。
4.3.10.3在儀器主菜單下按數(shù)字鍵4進入延時測試,選擇閘瓦編號后,按工作狀態(tài)鍵。
4.3.10.4斷開安全回路,按數(shù)字鍵2,打印閘瓦空行程時間。
4.3.10.5依上述程序,逐個測出全部制動器的空行程時間。
4.3.11提升機常用閘的測試方法:
4.3.11.1將兩勾空提升容器開至交鋒位置,找出平衡點。
4.3.11.2將拉力傳感器的一端拉環(huán)與滾筒制動輪(盤)相連,另一端拉環(huán)與行車相連,使拉力傳感器受力方向為滾筒的切線方向。
4.3.11.3將制動力信號線的一端接儀器,另一端接拉力傳感器。
4.3.11.4在儀器主菜單下按數(shù)字鍵6,進入制動力測試。輸入制動半徑和閘的編號,然后按工作狀態(tài)鍵。
4.3.11.5將要測的閘抱死,其余的閘松開,用行車拉拉力傳感器至制動輪(盤)開始動作時止。
4.3.11.6開打印機電源,按數(shù)字2鍵打印出制動力、制動力矩值。
4.3.11.7依上述程序,逐個測出全部制動器的制動力、制動力矩值。
或用以下方法測試:
4.3.11.1將油壓傳感器接在總油壓表處,另一端接入提升機測試儀。
4.3.11.2將空提升容器至于交鋒位置,用定車裝置鎖車(如無此裝置,找出平衡點),使制動器處于敞閘狀態(tài),在閘瓦上粘貼錫箔紙,將開關信號線的兩個夾子一個接閘上錫箔紙,另一個接制動輪(盤),另一端接入提升機測試儀。
4.3.11.3在主采單下按數(shù)字5鍵,儀器進入位移油壓測試,輸入油缸活塞面積,然后按工作狀態(tài)鍵,進入測試狀態(tài)。
4.3.11.4儀器進入狀態(tài)約10秒左右,在全松閘狀態(tài)下,緩慢拉動制動手柄,慢慢緊閘,這個過程大約在20~30秒內(nèi)完成。
4.3.11.5當顯示的油壓值不再變化時,按數(shù)字2鍵打印出貼閘油壓pt、閘瓦正壓力nm及殘壓pc。
4.3.11.6按以上方法打印出其他各閘的貼閘油壓pt、閘瓦正壓力nm。
4.3.11.7根據(jù)所有閘閘瓦正壓力計算出制動器的制動力矩。
4.4潤滑、液壓系統(tǒng)
4.4.1將點溫計觸頭探入油箱液面下,待點溫計讀數(shù)穩(wěn)定后,讀出液壓站最高油溫,計算其溫升。
4.4.2調(diào)壓性能檢測:
4.4.2.1將制動手把緩慢推離零位,使可調(diào)閘電流逐漸升高,直至最大,記錄下某一電流值(i)下的油壓值。
4.4.2.2將制動手把緩慢拉回零位使可調(diào)閘電流逐漸回零,記錄下電流值(i)下的油壓值。
4.4.2.3按4.3.11方法測出殘壓值。
4.4.3塊式制動器液壓、風壓系統(tǒng)檢測:
4.4.3.1目測塊式制動器液壓系統(tǒng)是否漏油,蓄壓器在停機15min后用卷尺測量油塞下降距離。
4.4.3.2耳聽塊式制動器壓風系統(tǒng)是否漏風,在停機15min后讀出壓力下降值算出與額定值下降幅度。
4.4.4目測檢查潤滑、液壓系統(tǒng)壓力是否正常、不漏油。
4.4.5現(xiàn)場查閱資料,確定一級制動油壓和一級制動油壓作用時間能否根據(jù)需要調(diào)整。
4.5提升絞車的保險裝置:
4.5.1防止過卷裝置:現(xiàn)場將提升容器提至正常終端停止位置0.5m,提升機是否能自動斷電,保險閘是否能發(fā)生作用。
4.5.2防止過速裝置:在正常提升狀態(tài)下,用萬用表測出提升機最大速度時過速保護電壓值,記下讀數(shù),停車后斷開原有接線,然后接入直流電源逐漸升壓,直至過速保護動作,記下動作值。
4.5.3限速裝置:
4.5.3.1目測當最大速度超過3m/s時,是否裝有限速裝置,如果限速裝置為凸輪板,旋轉角度是否大于等于270度。
4.5.3.2在井筒中間位置設假井口,使提升容器以2米速度通過假井口,觀察限速保護是否動作。
4.5.4?松繩保護裝置:
4.5.4.1目測纏繞式提升機是否設有松繩保護裝置,是否接入安全回路和報警回路。
4.5.4.2手動松繩保護裝置,觀察其是否動作。
4.5.5?減速功能保護:目測當提升容器(或平衡錘)到達設計減速位置時能否示警并減速。
4.5.6?深度指示器失效保護裝置:將霍爾傳感器斷開,開車實驗,觀察能否自動斷電并使保險閘發(fā)生作用。
4.5.7過負荷和欠壓保護裝置:
4.5.7.1斷開過電流繼電器原有控制回路,接通電源升流至過電流繼電器動作,讀出動作電流值。目測斷路器能否跳閘。
4.5.7.2斷開欠電壓脫扣器原有控制回路,接入交流電源,逐漸升壓至欠電壓脫扣器吸合,讀出吸合電壓值,然后逐漸降壓,讀出釋放值,目測斷路器能否跳閘。
4.6儀表、信號裝置的檢驗:
4.6.1目測提升裝置是否有從井底到井口,井口到機房的聲、光信號裝置,井口信號裝置是否同絞車的控制回路相閉鎖。在井口信號工未發(fā)出信號時觀察絞車能否正常運行。
4.6.2目測觀察升降人員和主要井口絞車的信號裝置的直接供電線路上,是否分接其他負荷。
4.6.3使用罐籠提升時,安全門與罐位和提升信號連鎖、斜井人車急停信號的檢測:
4.6.3.1目測檢查使用罐籠提升時,井口、井底和中間運輸巷的安全門在罐籠沒有到位時能否打開。
4.6.3.2模擬實驗在安全門未關嚴的情況下,能否發(fā)出提升信號。
4.6.3.3目測檢查是否設置有跟車人在運行途中任何地點都能向司機發(fā)送緊急停車信號的裝置,并模擬實驗該裝置。
4.7?電氣系統(tǒng):
4.7.1檢查用于提升人員的提升絞車電器系統(tǒng)圖是否設有雙回路電源。若年產(chǎn)六萬噸以下礦井采用單回路供電,是否有足夠容量備用電源。
4.7.2檢測電機的絕緣電阻:
4.7.2.1地面380v時,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機絕緣電阻。
4.7.2.2井下660v、380v、127v時,用500v兆歐表測量電機絕緣電阻。
4.7.3目測電機、電控設備外殼接地是否可靠。并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接地電阻。
4.8鋼絲繩和連接裝置:
4.8.1提升鋼絲繩的檢驗周期應符合下列要求: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是否每隔六個月檢驗一次: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12個月時是否進行第一次檢驗,以后是否每隔六個月檢驗依一次.懸掛吊盤的鋼絲繩每隔十二個月是否檢驗一次.
現(xiàn)場檢查測試記錄.
4.8.2提升機裝置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檢查時的安全系數(shù):專為升降人員用的是否大于7: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升降人員的是否大于7,升降物料時是否大于6:專為升降物料和懸掛吊盤用的是否大于5.
現(xiàn)場檢查測試記錄.
4.8.3提升用鋼絲繩是否具有煤安標志,鋼絲繩是否取得相關機構的定期檢驗報告。
現(xiàn)場檢查測試記錄.
4.8.4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的單繩提升罐籠、帶乘人間的箕斗,傾斜井巷運送人員的人車是否有可靠的防墜器。防墜器的各個連接和傳動部分,是否經(jīng)常處于靈活狀態(tài),是否按?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按期進行脫鉤試驗,(新安裝或大修后的防墜器,必須進行脫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對使用的立井罐籠防墜器,是否每6個月進行1次不脫鉤試驗,每年進行1次脫鉤試驗。對使用中的斜井人車防墜器,是否每班進行1次落閘試驗、每月進行1次靜止松繩落閘試驗、每年進行1次重載全速脫鉤試驗。)
現(xiàn)場檢查測試記錄.
4.8.5目測檢查立井提升容器與提升鋼絲繩的連接,是否采用楔形連接裝置,現(xiàn)場檢查其累計使用期限:單繩是否超過十年,多繩是否超過15年
4.9提升裝置的過卷和過放距離
4.9.1對罐籠和箕斗提升,過卷和過放距離是否小于下表數(shù)值。在過卷高度和過放距離內(nèi),應安設性能可靠的緩沖裝置。吊桶提升,過卷高度是否小于下表距離的1/2。過放距離內(nèi)不得積水和堆積雜物。
提升速度(m/s)≤346≥10過卷高度賀過放距離(m)4.04.758.510.0
4.9.2傾斜井巷上端是否有足夠的過卷距離,過卷距離是否根據(jù)巷道傾角、設計載荷、最大提升速度和實際制動力等參數(shù)計算確定,是否有1。5備的備用系數(shù)。
4.10現(xiàn)場檢查并測量立井提升中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統(tǒng)內(nèi),是否設置防撞梁和托罐裝置(罐籠碰到防撞梁后下落距離是否超過500mm)防撞梁是否兼作它用。斜巷運輸中是否有擋車裝置和防跑車裝置。
4.11現(xiàn)場檢查并測量計算升降人員,是否使用罐籠或帶乘人間的箕斗,是否滿足?煤礦安全規(guī)程?要求,傾斜井巷運送人員的人車是否有頂蓋及跟車人。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乘人層頂部應設置可以打開的鐵蓋或鐵門,兩側裝設扶手。
(二)罐底必須滿鋪鋼板,如果需要設孔時,必須設置牢固可靠的門:兩側用鋼板擋嚴,并不得有孔。
(三)進出口必須裝設罐門或罐簾,高度不得小于1。2m。罐門或罐簾下部邊緣至罐底的距離不得超過250mm,罐簾橫桿的間距不得大于200mm。罐門不得向外開,門軸必須防脫。
(四)提升礦車的罐籠內(nèi)必須裝有阻車器。
(五)單層罐籠和多層罐籠的最上層凈高(帶彈簧的主拉桿除外)不得小于1。9m,其他各層凈高不得小于1。8m帶彈簧的主拉桿必須設保護套筒。
(六)罐籠內(nèi)每人占有的有效面積應不小于0。18m2。
4.12現(xiàn)場檢查立井提升裝置的最大載重量、最大載重差和罐籠的最大載人量是否在井口公布,是否超載和超載重差運行,箕斗提升是否采用定量裝載。斜井提升時,牽引車數(shù)是否超過規(guī)定,無連接不良或裝載物料超載、超高、超寬等
篇3: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發(fā)文號:京勞特發(fā)[1997]130號
發(fā)布單位:京勞特發(fā)[1997]130號
關于下發(fā)《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的通知
(1997年7月10日)
各區(qū)、縣勞動局、各有關單位:
現(xiàn)將《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發(fā)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zhí)行。對于原已取得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資格的單位可根據(jù)本辦法申請增加檢測檢驗項目。
附件: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附件:
北京市特種設備檢測檢驗機構資格認證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北京市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測檢驗工作,保證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根據(jù)勞動部1997年第7號令等有關規(guī)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在北京市從事特種設備(包括電梯、自動扶梯、施工升降機、簡易升降機、橋(門)式起重機、塔式起重機、流動式起重機、廠內(nèi)機動車輛等)安全技術檢測檢驗工作的機構。
第三條北京市勞動局統(tǒng)一管理全市的特種設備檢測檢驗工作,負責檢測檢驗機構的資格認證工作。
第二章認證基本條件及范圍
第四條檢測檢驗機構必須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一)檢測檢驗機構必須具有法人資格;
(二)檢測檢驗機構應有完善的《質量保證手冊》,并能嚴格執(zhí)行其中的有關制度和規(guī)定;
(三)檢測檢驗機構的技術負責人應具有工程師以上的職稱,熟悉有關專業(yè)知識,有一定的工作和組織能力;
(四)技術人員占全體人員的比例不應少于百分之六十。其中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不少于百分之三十;
(五)每一項目有兩名以上(含兩名)經(jīng)考核合格的專職檢測檢驗人員,其中一名具有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六)負責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驗的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考核,取得市勞動局核發(fā)的在有效期范圍內(nèi)的檢驗員證。
第五條檢測檢驗機構應具備與所承擔的任務相適應的儀器、儀表設備等必要的檢測檢驗手段;
(一)檢測檢驗用的儀器、儀表和量具必須具有產(chǎn)品合格證,其性能和精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并在國家認可的計量部門定期校準的有效期內(nèi);
第六條檢測檢驗機構應具備與所承擔的檢驗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文件、國家標準、檢測檢驗質量保證體系和管理制度,并能認真執(zhí)行。
第七條檢測檢驗機構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和聯(lián)系電話,有與承擔的檢測檢驗任務相適應的工作環(huán)境。
第八條檢測檢驗機構必須保證在行政、技術和財務管理上獨立于特種設備的制造、銷售、安裝、修理(改造)和使用單位之外。
第九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測檢驗機構的檢測檢驗范圍:
(一)在用橋(門)式起重機定期安全技術檢驗;
(二)在用塔式起重機定期安全技術檢驗;
(三)在用流動式起重機定期安全技術檢驗;
(四)在用電梯定期安全技術檢驗;
(五)新安裝或經(jīng)大修后的橋(門)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
(六)新購置或大修后的流動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
(七)新購置或大修后的流動式起重機安全技術檢驗;
(八)新安裝、修理(改造)的電梯、自動扶梯、施工升降機、簡易升降機(以下簡稱電梯)安全技術檢驗;
(九)廠內(nèi)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檢驗;
(十)受外單位委托的安全技術檢驗或技術鑒定;
(十一)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其他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檢驗。
第十條經(jīng)資格認可的檢測檢驗機構,可以從事批準范圍內(nèi)的檢測檢驗工作。
第三章認證審查程序
第十一條檢測檢驗機構應按要求填寫《申請書》和有關申報材料,報主管區(qū)(縣)勞動行政部門審查同意并簽署意見后,再向市勞動局特種設備監(jiān)察處提交《申請書》及規(guī)定的文件資料。
第十二條其它非勞動部門申請資格認證的檢測檢驗機構,需經(jīng)主管部門向市勞動局特種設備監(jiān)察處提出申請,經(jīng)批準后方可領取《申請書》,填寫上報。
第十三條特種設備監(jiān)察處收到申請書和申報資料后進行初審,確定是否受理,并于30日內(nèi)通知申請單位。
第十四條特種設備監(jiān)察處負責組織有關專家(一般不少于三人)組成審查組對同意受理的申請進行資質審查。
第十五條經(jīng)審查合格的檢測檢驗機構,由認證單位核發(fā)由市勞動局統(tǒng)一印制的《特種設備檢測檢驗認可證》(以下簡稱《認可證》),并予以公布并報勞動部備案;
第十六條對審查不合格的單位允許其進行整改,并于六個月后重新提出申請。
第十七條已取得檢測檢驗資格的檢測檢驗機構需新增項目時,應向市勞動局申請新增項目的檢測檢驗資格,市勞動局將根據(jù)申請單位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予以受理審查并給予增項。
第十八條《認可證》的有效期為四年,檢測檢驗機構在有效期滿六個月向市勞動局申請換證審查。逾期不提出申請的檢測檢驗機構,市勞動局在其有效期滿后將注銷其《認可證》。
第四章附則
第十九條本辦法由北京市勞動局特種設備監(jiān)察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認證中的有關開支費用由被審查單位承擔。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試行。
附件:1、質量保證手冊的基本內(nèi)容(參考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