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質量安全管理員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質量安全管理員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6 閱讀 8294

質量安全管理員崗位職責

崗位職責:

1、負責項目施工現場過程中的安全與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2、按規范認真執行安全管理流程與制度,做好項目安全管理工作;

2、檢查項目現場安全隱患,預控降低項目現場安全事故;

3、組織執行落實項目安全文明施工形象管理、人員操作管理、資料管理、后勤管理;

4、做好防火,防盜,防霉變的工作,確保項目財產安全;

5、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工作。

崗位職責:

1、大專及以上學歷,建筑工程等相關專業;

2、4年以上大型裝飾工程施工現場工作經驗,能獨立檢查項目質量安全隱患并要求整改,有安全員資格證書;

3、熟悉國家、行業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管理規定,熟悉安全管理工作程序,有高度的責任心;

4、吃苦耐勞,服從指揮,善于與人溝通,對違規操作、安全隱患能及時整頓。

質量安全管理員崗位

篇2: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監理工作要求

1、熟悉質量、安全監理工作的法規,提高認識

工程監理項目中標后,項目總監應及時組織項目監理部全體員工共同學習國家和地方有關質量、安全監理工作的法律、法規文件。施工過程中,為避免出現“部分監理人員以施工現場監理工作太忙為由,對公司下發及轉發上級主管部門的關于質量、安全工作方面的文件不閱讀,甚至長期放在文件柜中無人問津”的現象,項目總監應定期地組織安排監理部人員進行學習,及時告知施工單位予以貫徹、落實,并監督其執行效果。

安全生產是工程施工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針對個別監理人員注重質量監管而對安全監理工作的開展存在模糊觀念,項目總監應經常與監理部人員進行溝通、引導,使監理人員充分認識到監理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應承擔的責任,了解安全監理的任務主要是“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政策,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法規和標準組織施工,消除施工中的冒險性、盲目性和隨意性,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措施,有效的杜絕各類不安全隱患,杜絕、控制和減少各類傷亡事故,實現安全生產”,掌握了在施工過程中如何進行安全監理。

2、了解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的主要控制點,抓住監理工作中的關鍵點

2.1、質量方面

2.1.1建立健全監理組織機構,根據監理組織職能和各類監理人員的職責分工,明確責任、規范化地開展監理工作。

2.1.2審核施工單位編制的總施工組織設計和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提出補充改進意見并監督實施。對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的職能部門和工程技術人員切實落實責任制。

2.1.3嚴格執行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工作程序,實行分部、分項工程的開工審批制度。

檢查督促承建方嚴格按設計圖紙施工,檢查主要軸線位置、標高的準確性,對重要的分項工程進行旁站監理、跟蹤檢查,按設計要求的質量標準,對隱蔽工程進行檢查驗收簽證。凡未經監理方簽認的隱蔽工程或分項工程,承建方一律不得進行隱蔽或轉入下道工序施工;

結合現場工程例會,及時分析和通報工程質量狀況,在實施監理過程中,針對所發生質量問題的嚴重程度,監理方分別對承建方發出“口頭”整改指令、書面通知。

2.1.5核查施工過程中的主要部位環節:每道工序或分項工程開工前,審查承建方提出的施工方案、技術措施和質量保證體系,要求其分階段制定主要工程質量控制目標,經總監理工程師簽認后組織實施。

2.1.6及時會同建設方、施工方對隱蔽工程進行檢查驗收,對施工中發現的有關問題進行協調處理,做到使建設方、設計方與施工方緊密協調和配合,使設計能更好地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2.1.7實行工程原材料報驗制度。所有材料進場或使用以前,施工單位必須報送樣品、合格證、準用證和產品質量檢驗報告,并按規定抽樣試驗。

2.1.8明確要求落實責任并,加強成品、半成品保護或養護,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冬、雨季施工質量。

2.2、安全方面

2.2.1、審查工作

監理部應要求施工單位根據施工進度,提供施工安全保證體系的各種資料,主要包括:施工組織設計中要有安全技術措施;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土方開挖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腳手架、臨時用電等專項施工安全方案,冬、雨季施工方案、防汛應急預案等。安全保證體系的內容還包括:施工單位(分包單位)的施工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項目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上崗證;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管理各項規章制度。

在審查施工單位各種安全資料的時候,應特別注意了資料的系統、時效、真實和持續等各個特性。如:施工方案的報審時間應在施工前;方案實施的監督檢查應有施工單位的驗收記錄、監理單位的復核記錄;實施過程中是否按方案要求施工;施工單位有無相應資質,施工管理人員、特種作業操作人員是否具備資格,證書是否過期等。

工程開工前,應按規定向市質量及安全監督部門進行了報監備案,申辦施工許可證,手續齊全方能工程開工。對于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等工程應由施工單位組織專家對安全施工方案進行率、論證,論證合格并報安監站備案方允許施工。

2.2.2、檢查工作

根據我市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的有關要求,項目監理部應要求施工單位按方案實施,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做好實施前的安全交底工作。監理部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當情況嚴重時,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業主,在征得業主同意后及時下發工程暫停令。

嚴格執行安全質量文明施工定期檢查制度,監理部應聯合施工單位每周定期進行安全質量檢查制度,同時進行了冬季施工、防洪防汛、防暑降溫、施工機械設備、施工用電等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期。

要求施工單位所有進場機械必須履行設備報驗手續,無合格手續的不準進場;無安全操作規程的,不準投入使用。

2.2.3、監督工作

施工機械、安全設施在使用過程中,監理部對其使用情況及變化情況加強巡視檢查和專項檢查,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在安全監理工作中,監理部注意保留監理工作的痕跡,審查、檢查、監督等各項工作在不同階段,都留下痕跡,既有文字記載,同時還收集施工單位提供的相應附件。監理部不僅僅是收集施工單位的各項資料,而是將重點放在對其各項資料進行審查和跟蹤管理上。

篇3:質量安全管理行為督查內容要求

一、項目業主

(一)質量管理行為

1、是否按制度對施工、監理、檢測等單位的質量及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和考核;

2、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是否及時督促整改,記錄是否齊全(進入質量管理臺帳);

3、發生質量事故是否及時上報;質量問題的處理是否按程序進行;

4、合同管理(施工、監理、檢測等單位主要人員、設備到位及變更)是否嚴格、規范、手續齊全;

5、混凝土質量通病治理、平安工地建設、試驗檢測專項治理、監理行業新風建設等四個專項活動的開展情況。

(二)安全管理行為

1、是否編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

2、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臺帳;

3、是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并有記錄;

4、是否組織安全檢查并記錄齊全;

5、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是否及時督促整改,是否按規定落實隱患排查管理有關工作。

二、監理單位

(一)質量管理行為

1、主要監理人員變更是否經業主同意、手續齊全,變更后人員資格有無降低;

2、旁站、巡視是否到位、記錄齊全準確;

3、日志、記錄是否齊全,人手一冊;

4、質量監理指令督促執行是否有效,監理指令是否閉合;

5、獨立抽檢是否及時規范、資料齊全,獨立抽檢的頻率、方法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檢測記錄、報告是否齊全;

6、是否建立了不合格試驗處理臺帳;

7、關鍵部位、工序的旁站是否到位,相關記錄是否完整。

(二)安全管理行為

1、安全監理指令督促執行是否有效,監理指令是否閉合;

2、監理工程師是否經過安全教育和培訓;

3、對施工單位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是否審查;

4、對施工單位進行的安全技術交底是否進行檢查;

5、對施工單位編制的各項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審查;

6、是否組織安全檢查并記錄齊全;

7、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是否及時上報業主并及時督促整改;

8、監理日志中是否有安全管理記錄。

三、施工單位

(一)質量管理行為

1、項目經理、主要技術人員變更是否經業主、監理工程師同意,變更后人員資質有無降低;

2、對重點、難點工程是否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是否經監理工程師審批,現場是否按施工組織設計實施;

3、進場材料是否經過自檢、檢測頻率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檢測記錄、報告是否齊全;是否建立不合格試驗處理臺帳;

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否經中心試驗室驗證,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

5、材料自檢和工序檢驗是否按照規范完成;

6、工程施工原始記錄是否齊全;

7、施工技術交底工作是否記錄齊全;

8、是否嚴格執行監理指令,質量問題的整改是否落實;

9、內業資料是否規范,符合要求,且與外業進度一致。

(二)安全管理行為

1、是否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是否對一線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是否編制各項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預案并演練;

4、各種施工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是否有定期檢查記錄;

5、施工現場是否按規范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標牌;

6、是否組織安全生產檢查并有記錄;

7、自查中發現的重大安全隱患是否及時上報業主和監理;

8、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是否及時進行認真整改;

9、安全生產經費使用及保險辦理是否符合有關規定;

10、是否具備有效的《施工安全生產許可證》;

11、是否有專職安全管理員,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否有安全生產管理資格證書。

四、試驗檢測單位

(一)質量管理行為

1、主要檢測人員變更是否經業主同意,變更后人員資格有無降低;

2、是否有試驗檢測月報,與現場情況是否相符;

3、獨立抽檢是否及時規范、資料齊全,獨立抽檢的頻率、方法是否符合規范和相關規程要求;

4、標準試驗是否及時規范、資料齊全;

5、是否建立了不合格試驗處理臺帳,處理結果記錄是否完善;

6、試驗設備是否及時檢校,資料是否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