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對賬財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對賬財務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2497

對賬財務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Treasury組別的工作統籌、工作安排、工作質量監控。

2、負責下屬員工的工作評估、培訓、管理。

3、負責所有資金相關項目的統籌,計劃,執行以及跟進。

4、負責資金監控、預算控制、使用控制,將公司資金利益最大化。

5、負責付款支付審核、監督出納工作質量,月度檢查保險箱準確性、銀行調節項目合理性。

6、負責萬寧禮品卡,GV券項目的跟進,禮品卡發放及管理,定期盤點,杜絕管理漏洞。

7、負責與銀行建立良好關系,協助市場部等其他業務部門獲取銀行業務支持。

8、負責外匯年檢、外匯匯兌工作等外匯業務。

9、負責協調推進內審,外審相關的工作。

10、集團安排的其他事項,如集團安排的項目,定期匯報等。

任職要求:

i)負責Treasury組別的工作統籌、工作安排、工作質量監控。10%

ii)負責下屬員工的工作評估、培訓、管理。5%

iii)負責所有資金相關項目的統籌,計劃,執行以及跟進。15%

iv)負責資金監控、預算控制、使用控制,將公司資金利益最大化。10%

v)負責付款支付審核、監督出納工作質量,月度檢查保險箱準確性、銀行調節項目合理性。15%

vi)負責萬寧禮品卡,GV券項目的跟進,禮品卡發放及管理,定期盤點,杜絕管理漏洞。10%

vii)負責與銀行建立良好關系,協助市場部等其他業務部門獲取銀行業務支持。5%

viii)負責外匯年檢、外匯匯兌工作等外匯業務。5%

ix)負責協調推進內審,外審相關的工作。10%

x)集團安排的其他事項,如集團安排的項目,定期匯報等。15%

篇2:財務對賬管理制度范例

財務對賬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賬務監控,提高賬務數據真實水平,規避和及時發現賬務問題隱患,確保賬賬相符和賬實相符,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對賬工作包括會計賬核對、監控賬對賬、應收款對賬、應付款對賬。對賬工作由財務部主持,由相關部門或人員支持配合。

第三條對賬工作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賬工作涉及到的企業內部人員應當積極配合,優先完成。

第四條對賬工作涉及到的人員應當在對賬前,完成本職工作范圍內的賬務處理、賬務登記,以建立真實可靠的對賬平臺。

第五條監控賬對賬、應收款對賬、應付款對賬應當雙方簽字或蓋賬確認,以明確責任和規避管理風險;簽字或蓋章確認的資料應當妥善保管和規檔。

第六條對賬責任人在對賬過程中,能夠以企業的利益為重,主動、積極、熱誠的與對方單位或個人友好配合和溝通,樹立良好的部門形象和企業形象。

第七條應收應付款對賬應當以賬面余額數據作為雙方確認的數據。對于影響雙方確認的數據一般在“未達事項”和“確認事項”里進行描述,同時雙方應當積極配合,共同對“未達事項”和“確認事項”進行核查到底。

第二章會計賬核對

第八條會計賬核對,是指每位會計人員在月度終了,要對各自負責的賬務進行核對,重點核對具有勾稽關系的數據是否相符和輔助項目核算是否串戶。

第九條核對流程:

1、每位會計人員日常做好賬務處理,并定期(如:每星期一)通過“查詢功能”或“設置檢查功能”自我檢查具有勾稽關系的數據是否相符和輔助項目核算是否串戶,但最遲在次月5日前應當檢查完畢。

2、次月7日下午主辦會計應當對會計賬進行全面核對,對存在的差錯應當及時要求修正。

3、次月8日在出報表前,主辦會計要對會計賬再次核對一遍,以避免結賬后返工。

第十條會計賬賬核對主要包括:

1、損益科目方向檢查:檢查一級損益科目是否記錯方向。

2、收入成本數量檢查:檢查每個品種的收入數量與對應的成本數量是否一致。

3、明細科目檢查:檢查末級科目在歸屬二級三級科目時是否有串戶。

明細科目串戶是經常的事情,比如應收應付款項,如果設置多層分類,容易造成一個單位有幾個往來,會影響與客戶或供應商的對賬工作。所以,應當經常檢查。

4、存貨移動加權平均價檢查:通過日常掌握成本信息和自己的判斷力,檢查每個品種的移動加權平均價是否合理,尤其是不允許存貨出現負數。

5、待攤預提項目檢查:檢查每月待攤預提項目是否待攤預提。

6、科目輔助項目檢查:檢查科目輔助項目(末級科目)是否重復設置,尤其是新增的末級科目一定要慎重檢查是否重復才能新增。

第三章監控賬對賬

第十一條監控賬對賬,是指會計責任人應當定期(如:每星期一)與倉庫、車間、銷售會計(內勤人員或開票員)、出納、行政部及各部門核對存貨賬、車間領料臺賬、銷售臺賬、貨幣資金賬(出納賬)、固定資產臺賬和各部門費用臺賬,以確保賬賬相符。

第十二條監控賬的格式設置、編制要求,以及日常的數據變動管理,由財務部統一制定和執行,以便于對賬工作順利開展。

第十三條監控賬對賬時間:

1、銷售臺賬:銷售會計與臺賬會計每星期對賬一次,次月2日前對上月的銷售臺賬全面核對確認。

2、存貨賬:會計與倉管員每旬對賬一次,次月4日前對上月的存貨賬全面核對確認。

3、車間領料臺賬:會計、倉管員與車間統計員每旬對賬一次,次月4日前對上月車間的領料數量、消耗數量和在產品數量全面核對確認。

4、貨幣資金賬:財務經理主要是主辦會計每月至少4次不定期突發盤點出納員管理的貨幣資金賬,并雙方簽字確認;同時在月終后6天內根據銀行對賬清單,通過編制銀行余額變動情況表進行對賬確認。

5、固定資產臺賬:報表編制完畢后5天內,由會計與行政部資產管理員簽字確認“固定資產臺賬”,并跟蹤、反饋行政部對資產實物管理的狀況。

6、各部門費用臺賬:次月9日向各部門提供費用明細賬,并進行核對確認。

第十四條對賬流程:

1、由會計主動提供資料給對方確認。

2、會計對存在的差異或問題提出處理意見,或向上級領導請示處理意見。

3、雙方簽字確認。

第四章應收款對賬

第十五條應收款對賬,是指會計人員于報表完成后主動與客戶或通過有關部門或人員核對往來賬,并雙方簽字或蓋賬確認。

應收款對賬包括應收賬款對賬和其他應收賬款對賬。

第十六條應收賬款對賬流程:

1、由銷售會計于報表完成后2天內負責編制“應收賬款對賬確認表”,交由銷售部負責安排與客戶對賬。

2、銷售部負責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賬確認工作:傳統通路的客戶在次月月底前對賬完畢,現代通路的客戶每季度確認一次于每季度的第一個月月底前對賬完畢。

3、負責與客戶對賬的人員,在對賬過程中如遇到不清楚的往來等情況,直接向臺賬會計咨詢;臺賬會計應當積極配合或會同銷售會計主動配合對賬工作。

4、銷售會計負責跟蹤對賬管理,并負責收回“應收賬款對賬確認表”。

5、對賬發現的問題由銷售會計負責監督、處理和反饋。

第十七條其他應收款對賬流程:

1、由主辦會計或要求其他會計于報表完成后2天內,主動與相關單位或個人對賬確認。

2、其他應收款對賬確認后,主辦會計或其他會計應當將其他應收款資料提交給相關部門負責催款。

3、對賬發現的問題由主辦會計負責監督、處理和反饋。

第十八條每位銷售經辦人是對賬責任人,應當設置賬簿,及時登記客戶往來明細賬,并經常、主動地與客戶、臺賬會計對賬,以深化往來對賬管理,樹立公司良好形象。

第五章應付款對賬

第十九條應付款對賬,是指會計人員于報表完成后配合或主動與供應商或通過有關部門或人員核對往來賬,并雙方簽字或蓋賬確認。

應付款對賬包括應付賬款對賬、預收賬款對賬和其他應付賬款對賬。

第二十條應付款對賬一般應對方

要求而開展對賬工作,會計人員應當認真積極應對;同時,在應付款單位或個人沒有要求對賬的情況下,會計人員每月應當自我檢查,重點檢查應付款賬面出現負數的項目和大額應付款的項目。

第二十一條未對賬確認的應付款在付款時,不得超過未確認額度的50%。

第二十二條如果應付款單位或個人已達三個月沒有主動與企業對賬,會計人員應當主動或通過采購部門與應付款單位或個人對賬確認。

第二十三條應付賬款對賬流程:

1、每季度報表完成后2天內由采購會計或通過采購員通知供應商提供對賬明細資料。

2、采購會計根據供應商提供的明細資料逐筆給予核對,并保存好明細資料,同時按照供應商提供的對賬確認表進行雙方簽字確認。如果供應商未能提供對賬確認表,企業可以設置“應付賬款對賬確認表”進行雙方確認,并與供應商提供的明細資料一并存檔。

3、對賬發現的問題由采購會計負責監督、處理和反饋。

第二十四條其他應付款對賬流程:

1、由主辦會計或要求其他會計于季度報表完成后2天內,主動與相關單位或個人對賬確認。

2、其他應付款對賬確認后,主辦會計或其他會計應當就對賬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監督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