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經理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人行經理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制定人力資源發展目標及計劃實施以及管理制度及流程;
2、制定公司行政管理類的制度、管理辦法及標準要求,定期檢查各類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
3、審核公司薪酬福利標準,保障公平性和競爭性;
4、根據公司短期和長期發展需求,及時進行人員招聘和人才儲備。
5、負責公司勞資管理,并按績效考核情況實施獎罰。
6、建設和諧的勞動關系和員工福利辦;
7、負責員工檔案管理,處理員工勞動關系。
8、公司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完成總經理安排的工作,協調各部門主管做好各部門管理工作。
9、對接政府等外圍關系協調處理。
任職要求:
1、統招本科及以上學歷,有3年以上行政管理崗位及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經驗;
2、具有很強的溝通協調和推進能力,有良好的職業操作守則;
3、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心理學或其它相關專業;
4、鹽城、淮安本地人優先。
人行經理崗位
篇2:自動扶梯及自動人行道維保基本要求規定
6.1機房與轉向站
6.1.1~6.1.7條款每月檢查一次。
6.1.1活板門應與樓面平齊,若高出樓面應有斜坡過渡。
6.1.2機房或轉向站,應有專用梯子,照明有效,衛生清潔無雜物。
6.1.3電機斷相、錯相、短路和超速保護應有效。
6.1.4導體之間和導體對地之間的絕緣電阻應大于1000Ω/V,并且其值不小于:動力電路0.5MΩ,其它電路0.25MΩ。
6.1.5控制柜內元器件代號、導線線號應清晰并與資料一致。
6.1.6驅動主機牢固可靠,旋轉部件防護罩完好,潤滑良好。
6.1.7張緊裝置壓縮彈簧或重錘防止懸掛裝置斷裂的電氣開關應安全有效。
6.2扶手裝置和梯級、踏板
6.2.1~6.2.7條款每月檢查一次。
6.2.1圍裙板對接縫應平齊無縫隙,護壁板接縫間隙不超過4mm.。
6.2.2扶手帶入口處與導軌或支架之間的縫隙不得大于8mm。
6.2.3扶手帶外緣::與墻壁或其他障礙物的水平距離不得小于80mm;當扶手帶中心線與任何障礙物間距小于0.5m時,警示牌應明顯清晰。
6.2.4梯級或踏板上空的垂直凈高度應不小于2.3m.
6.2.5梯級、踏板與梳齒板的嚙合深度不小于6mm,梳齒板不允許有斷齒現象。
6.2.6圍裙板與梯級、踏板或膠帶的兩側,任何一側的水平間隙不應大于4mm,在兩側對稱位置處測得的間隙總和不應大于7mm。
6.2.7如果圍裙板設在踏板或膠帶之上時,則踏板表面與圍裙板下端間所測得的垂直間隙不應超過4mm,踏板或膠帶的橫向擺動不允許踏板或膠帶的側邊與圍裙板垂直投影間產生間隙。
6.3安全裝置
6.3.1~6.3.6條款每月檢查一次。
6.3.1紅色停止裝置應可靠有效;正常停止運行裝置設置符合要求且可靠、有效。
6.3.2梳齒板異物卡入保護裝置應可靠有效。
6.3.3扶手帶入口安全保護裝置應動作靈活、可靠有效。
6.3.4梯級下陷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有效;圍裙板保護裝置有效、可靠。
6.3.5公共交通型自動扶梯和人行道的扶手帶斷帶安全保護裝置應動作可靠有效。
6.3.6機械防護裝置:a傳動軸上的鍵和螺栓;b傳動機構的齒輪、鏈輪、鏈條、皮帶等;c電動機主軸伸出部分;d外露的限速器;e要在內部進行維修工作的驅動站和轉向站內的梯級和踏板轉向部分;f手輪、制動盤類的光滑圓形部件應部分涂成黃色。
6.4整體性能、功能
6.4.1空載運行速度與額載運行速度之間的允許偏差應不超過±5%。
6.4.2扶手帶的運行速度相對于梯級、踏板的運行速度允許偏差應為0~+2%。
6.4.3運行控制必須符合原設計或改造設計。
6.4.4工作制動器的制停距離為:
a)a)空載和有載向下運行的自動扶梯工作制動器的制停距離見表4。
表4
額定速度制行距離范圍
0.5m/s0.2~1.00m
0.65m/s0.3~1.30m
0.75m/s0.35~1.50m
b)空載和有載水平運行或有載向下運行的自動人行道工作制動器的制停距離見表5。
額定速度制行距離范圍
0.5m/s0.2~1.00m
0.65m/s0.3~1.30m
0.75m/s0.35~1.50m
0.90m/s0.40~1.70m
6.5標志、使用須知及信號
6.5.1所有標志、說明和使用須知的牌子應由經久耐用的材料制成,放在醒目的位置,并且采用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使用過的文字書寫,字體應清晰工整,也可使用象形圖。
6.5.2符合國家標準的使用須知的標牌應設置在入口處的附近。
6.5.3在維護、修理、檢查或類似的工作期間,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出入口處應用適當的裝置攔住乘客登梯,其上應寫明;"不準靠近"或"禁止通行",而且應放在附近。
6.5.4手動盤車裝置的使用須知:如果備有手動盤車裝置,那么在其附近應備有使用說明,并且應明確地標明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運行方向。
6.5.5在機房、驅動站和轉向站的入口門上應有固定明顯的標志:"機器重地--危險"、"非指定人員禁止入內"。
6.5.6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的標記至少在一個出入口處的明顯位置,應標明:
--制造廠的名稱;產品型號標志;系列編號。
篇3:人行輔助器焊割安全技術措施
一、作業時間:2012年2月25日班
二、作業地點:513人行輔助山上上磨盤
三、安全作業措施內容:
由于513人行輔助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導致人行輔助器橫梁彎曲,無法安裝鋼絲繩托輪,為了保證人行輔助器的安全使用,經相關部門研究決定對該其進行焊割作業,將原來的橫梁采用氣割方式拆除后,安裝一根新橫梁并進行焊接穩固。為了保證在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特制定該安全技術措施,相關單位應認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并嚴格按照措施實施作業。
1、作業現場,由胡肖負責現場作業,安監部派人到現場帶班,負責現場安全,調度室落實當班值班人員,并通知當班井下帶班領導。
2、現場作業必須先進行敲幫問頂工作,清找懸矸,由現場負責人負責檢查落實。
3、作業前必須斷開人行輔助上山斜坡上的信號、照明電源,并將人行輔助器的啟動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掛“有人作業,嚴禁送電”。
4、現場氧割切割、電焊焊接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調度室必須安排救護隊指派一名救護隊員負責現場檢查瓦斯及風向情況,還必須帶上合格有效的滅火器(至少兩個滅火器)在現場守護,監督措施執行,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②、在運輸氧氣瓶、乙炔瓶要分裝、分運。并將氧氣、乙炔瓶捆綁好,保證在運輸途中不發生滾動和碰闖。
③、作業前,必須把氧割作業點方圓20米范圍內的一切易燃物、易爆物清除干凈,徹底清除一切安全隱患,并用水澆濕澆透。
④、作業前必須先由救護隊員檢查瓦斯情況及風向。只有在距離作業地點20米范圍內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作業,作業過程中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停止作業并用滅火器澆滅火星,同時用水澆濕澆透降溫。
⑤、在進行氧割作業時,氧氣瓶、乙炔瓶與焊割點三者間距分別應不小于10米,且氧氣、乙炔瓶應放在進風口位置。
⑦、在焊接過程中嚴格按《電焊工操作規程》執行,焊接作業人員并帶齊防護物品。
⑧、使用非架線直流焊機時,注意搭火電源等級,作業人員必須注意焊機溫度的高低,并要把多余的焊線攤開,以防發熱。
四、由于作業點較高,作業人員必須站在梯步上,梯步采用礦井斜坡使用的鐵梯步,并將最后兩步彎曲,以保證增大梯步的受力面積,下方由一名人員扶牢、扶穩。
五、作業完成后,由施工人員認真清理現場,并用水澆濕澆透,消滅余火降溫,并守護1個小時后,經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由現場安全負責人檢查完才準離開,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的原則。
5、學習人員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