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小學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小學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1020

小學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1、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執行《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的各項規定,定期對全校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按上級要求做好每年的學生體檢工作。

2、通過體檢、收集學生的健康資料,對患病的學生督促復檢確診,矯治及轉診治療。對體弱學生進行登記落實衛生保健措施。

3、每年把體檢情況整理歸納,統計分析及時上報有關教育行政、衛生部門和學校領導,并將存檔。

4、做好學生“九病”及傳染病、腸道病、肝病、結核病、寄生蟲病等慢性病的預防工作。

教室衛生制度:

1、教室布置要美觀大方,保持桌椅無涂污痕跡,地面清潔,門窗明亮干凈,墻壁無涂污痕跡。

2、教室包干區要保持清潔,每天二掃,做好課室門前三包,值周衛生包干區花圃內,溝渠雜物、枯樹葉、紙屑要清掃干凈,每周星期五第八節為全校大掃除時間。

3、講臺常抹門窗、光管、風扇,經常打掃走廊及天花板衛生。

4、教壇下要整齊清潔,無雜物。天花板無蜘蛛網,風扇和光管無塵埃。

5、上課、自習不吃零食,課室保持安靜、禁止起哄,喧嘩、追逐,遵守教學秩序。

6、人人講衛生,個個有保潔不得隨地吐痰、丟紙屑、雜物,遵守各項衛生制度。

7、每天下午放學后,值日生要及時擦干凈黑板,全班同學都離開課室時,要關好門窗、電源,才能離開課室。

環境衛生制度;

1、公共場地按班級劃分,分片包干打掃。

2、堅持做好每天一小掃,每周一中掃,每月一大掃,見臟隨地掃,節日突擊掃。

3、各班必須保持環境清潔,每天上午下午由校保潔隊檢查教室地面,并及時公布保潔情況。

4、每天放學各班清潔打掃后,校衛生室值日員進行記分(共六項,每項滿分為10分)。

5、把“清潔衛生好”列入學校“四項競賽”之一,并列為每學期期終評先進班級和三好生條件之一。

傳染病管理制度:

1、定期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宣傳。

2、建立傳染病登記冊,按發病日期、班別、年齡、病名、處理意見等項進行登記。

3、對確診的傳染病者,及時上報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并書寫報告,每學年統計。

4、每年按上級要求,普及肝炎、肺結核病,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隔離,及時轉診,及時做好防治措施。

個人衛生制度:

一、個人要養成“四勤五不”的良好衛生習慣。

四勤:(1)勤剪指甲;(2)勤洗澡勤換衣;(3)勤理發、洗頭;(4)勤洗手。

五不:(1)不亂丟果殼紙屑;(2)不隨地吐痰;(3)不亂涂墻壁;(4)不亂倒臟物污水;(5)不喝生水。

廁所衛生制度:

一、學校公共廁所(盥洗室)必須切實加強管理,落實專人負責清潔衛生和設施維護工作。

二、公共廁所(盥洗室)應每天打掃二次,保持地面、便槽、洗水池內無垃圾雜物。逢衛生大掃除,安排班級學生打掃,重點清除墻面、門窗灰塵、污垢。

三、公共廁所(盥洗室)應確保正常供水,在頻繁使用時段,水沖式廁所要保持間歇沖水,防止糞便堆積、外溢。

四、每周兩次以上對公共廁所(盥洗室)進行消毒除臭處理。蒼蠅、蚊蟲孳生季節積極采取滅殺措施。

五、經常檢查公共廁所(盥洗室)供水和水沖設施,發現損壞及時維修。定期清理化糞池和出口通道,保證暢通無堵塞。

六、師生要文明如廁,愛護公共廁所(盥洗室)設施,講究清潔衛生,節約用水。大小便要入槽,便后要洗手,不隨地吐痰,不亂拋雜物,不亂涂墻壁。

辦公室環境衛生制度:

為貫徹學校辦公室、校工會關于改善機關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創建文明處室的通知精神,搞好辦公室內部環境衛生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辦公室各科室都建立、健全衛生值日制度,值日人員須每天打掃室內衛生,保持窗明幾凈。

二、全體工作人員要努力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亂扔紙屑、煙頭,不隨地吐痰等。

三、工作人員不得在辦公室大聲喧嘩談笑,保持辦公場所的安靜嚴肅與和諧。

四、學校黨政領導辦公室及各科室要每天打掃衛生一次,及時清理垃圾,保持地面清潔,桌面整潔。室內茶具、桌上文件資料放置整齊。重要文件要妥善保管,謹防丟失。

五、公勤人員應嚴格遵守工作制度,每天早晨上班前認真打掃好各學校黨政領導辦公室衛生,備好開水,清洗茶具,水盆等物,保持室內整潔干凈。每天早晨上班前清掃辦公樓樓道、樓梯、扶手衛生,并及時清理樓道內的水跡等臟物,每隔三天必須徹底清理樓道一次,保持辦公樓道的清潔。

六、總值班室值班人員負責搞好總值班室的衛生,保持總值班室整潔、美觀。

七、建立獎勵制度,不定期地檢查各科室的衛生狀況,對于優秀者及時給予表揚,不足之處,限期改正。

學校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為了改善校容校貌,給廣大師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全體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特制定我校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制度。

檢查評比范圍

全校所有處、室、校園環境、個人衛生。

衛生要求

室內:

桌、椅、凳、櫥等學習生活用品、辦公用品、儀器保持潔凈、擺放整齊;

②墻面、頂棚、地面、燈具及其他張貼懸掛物無灰塵、蛛網;

③玻璃齊全、明凈;標牌端正、整潔;床鋪、被褥整潔。

室外:

①地面、樓道、涼臺無紙屑、雜物和白色垃圾;

②墻壁無亂寫亂劃;廁所、垃圾箱及時清理,保持清潔。

③師生衣著整潔,不穿奇裝異服,不留怪發型。

④板報、宣傳欄分工負責,達到形式多樣、內容常新。

⑤清潔區專人負責,責任到人。

檢查時間

周一至周五,每天小查,不定時;周四下午放學前詳細檢查。

獎勵辦法

評比結果一周一公布,一月一總結,記入班主任量化評比成績,作為評比優秀班主任的依據

篇2:作業場所職業安全衛生健康管理制度范本

一、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

二、采用有效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職工提供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三、對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工作場所,應當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

四、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五、公司與職工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職工。

六、對職工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七、職工應當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職業衛生知識,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維護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報告。

八、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職工,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職工。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公司承擔。

九、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當調離原崗位,并妥善安置。

十、女職工在月經期、已婚懷孕準備期、懷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特性,在勞動和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困難。應給予女職工特殊的勞動保護。

篇3:職業衛生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1?為了預防、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及職業病的發生,保障員工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訂本制度。

2?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為員工創造符合職業衛生標準和職業衛生要求的環境、條件、消除和減少各種危害因素對員工健康的影響。

3?項目部經理饒文舉對本項目部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責任,各部門主要領導對本部門的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

4?安質部是職業衛生職業病防治的主管部門,協調各部門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第二章?管理機構與職責

1?設立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由下列成員組成:

組?長:饒文舉

副組長:何先瑜?薛志國?趙峰濤?朱廣君?孫長江

成?員:孫建洪?宋?鵬?張?新?張洪德?康小衛?

熊建波?何乾龍?馮亞峰?楊天福?樊?軍

高?勇?高體忠?陳明忠?陳友樂?任?亮

王建華?胡樂遠?袁振洲?張小斌?任?輝

2?職業病防治領導小組的職責:

2.1分管領導要掌握全線整體職業病防治工作,及時處理請示報告。

2.2制定和修改經理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審定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并督促實施。

3?技安處負責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要求,提出職業病防治工作計劃和實施目標,推進和監督管理各項具體工作的實施并處理日常對外報表工作。監督《急性職業中毒應急救護預案》的實施。

4?工程部負責各項防塵防毒技術措施的具體落實,統一調度指揮突發性泄漏、中毒等事項的應急救護工作。

5?安質部負責《急性職業中毒應急救護預案》的建立及落實。內容含第一部份:應急預案制度、現場急救箱管理制度、急救站工作制度;第二部份:?化學毒物急性中毒現場急救及指揮現場;第三部份:急性職業中毒診療常規。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完善和提高、改進。負責完成職工健康監護定期體檢工作,建立完善職工健康體檢檔案管理工作。并將體檢結果告知職工。

6?安質部負責對各個夠本工段崗位的“三廢治理”及達標排放的管理,對所有職業危害因素定時、定點進行監測,建立監測數據檔案(含外來監測),并將監測結果月末報技安處。

7?經理部工會負責宣傳、維護職工及作業人員勞動保護的合法權利,收集職工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意見,女工四期保護、女工結婚、分娩、計劃生育等管理工作。

8?綜合部負責新進人員上崗前職業健康的把關;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告知新進人員其作業崗位職業危害因素;對在職業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應當調離原工作崗位,并妥善安排。

9?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人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從事對本人和胎兒、嬰兒有危害的作業。

第三章?職業病防治管理

1?嚴格執行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制度:

1.1所有隧道、橋梁的施工,在可行性論證階段應進行職業病危害預評價;

1.2職業病防治措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項目建設竣工,需經衛生行政部門驗收合格。

2?各經理部施工隊對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按照規定設置區域警示線、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并設置通訊報警設備。

3?所涉及《職業病目錄》中的職業病種類:

3.1塵肺(鉆孔工塵肺、電焊工塵肺、硅肺),

3.2職業中毒(光氣中毒、氨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苯中毒、四氯化碳中毒、苯胺、硝基苯中毒、甲醇中毒、酚中毒),

3.3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中暑),職業性皮膚病(接觸性皮炎、化學性皮膚灼傷),

3.4職業性眼病(電光性眼炎),

3.5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噪聲聾),

4?應按照規定向作業工人提供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斷改善工作條件。

5?嚴格執行職工上崗前三級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轉崗職業衛生培訓。

6?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確保職工依法享受工傷社會保險待遇。

7?認真接受職業衛生監督檢查,積極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8?對班組崗位落實職業病防治防護措施不力,對個人不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應及時糾正、整改。必要時給予處罰。

9?職業危害因素主要防治措施

9.1防粉塵措施:配備功能先進的混凝土攪拌站,進料倉上方安裝水泥砂料袋式除塵器,可使料斗作業點粉塵降為零。水泥庫設置通風設備,搬運時加強抽風或通風,改善作業環境。洞內配備大功率通風機,并配合灑水將洞內粉塵降低,同時運輸車輛配置凈化裝置,將煙霧消除。在選用袋式除塵器應考慮以下幾點:防爆結構設計、采用防靜電濾袋及結構措施、設置安全孔(閥)、設置檢測和消防措施、設置接地措施、配套部件防爆、防止火星混入除塵器、控制入口粉塵濃度和加入不燃性粉料。

9.2防噪音措施:防治噪聲危害主要從消除或減弱生產中噪聲源、控制噪聲的傳播、加強個人防護著手。例如對拌合機械等噪音較大的機械設備修建隔音棚或隔音墻,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干擾;盡量減少機械使用數量或錯開使用時間,對超出噪聲限值的設備及時修理或更換。施工機械要在四周有圍擋或封閉的場所進行修理。

9.3防中毒措施:

9.3.1防苯中毒: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苯;改革工藝,減少接觸,如采用電噴漆;加強通風排毒和個人防護,定期測定苯的濃度;經常對生產設備進行維護和檢修,防止跑、冒、滴、漏;急需進人檢修時需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并應有人在現場監護;進人可能存在苯的場所,必須遵守操作規程,佩戴防毒面具。

9.3.2防鉛中毒:鉛作業工人進入生產車間時務必戴好防塵口罩,穿好工作衣,戴上工作帽,嚴禁在車間內吸煙、進食;車間內打掃衛生時,應先灑水再清掃,堅持濕式清掃;

采用適當的生產工藝,包括加料、出料包裝等方法,以減少空氣污染,貯存中注意溫、濕度,用低毒物質代替高毒物質;對粉塵、有毒蒸氣或氣體的操作在密閉情況下進行,輔以局部吸風,有熱毒氣發生時,可采用局部排氣罩,控制職業性鉛有害因素的擴散;采取遠距離操作、自動化操作,輔以個人防護用品,防止直接接觸。

9.4弧光輻射、紅外線、紫外線的防護措施:電焊等操作工施工時配備特制防護眼鏡片面罩,可根據個人眼睛情況及電流強度選擇吸水式濾光鏡片或反射式防護鏡片;為防止弧光灼傷皮膚,焊工操作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用品。

第四章?勞動用工及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1?單位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后果、職業衛生防護條件等內容如實告知職工,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

2?員工變更到可能產生職業危害崗位時,單位違反職業衛生如時告知等規定,職工有權拒簽勞動合同,單位不得解除終止原勞動合同。

3?加強對員工職業病危害教育,提高員工對職業病危害的認識,掌握職業病防治方法,正確使用勞動防護設施、器材和用品。

4?所有員工都有維護本單位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和個人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責任和義務,發現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及可疑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對違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害身體健康的行業應提出批評、制止和檢舉,并有權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5?不得因員工依法行使職業衛生正當權利和職責而降低其工資、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6?單位應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和退休職業健康檢查,以及特殊作業體檢。不得安排未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人員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者從事禁忌的工作。

7?從事使用高毒物品作業的勞動者應當進行崗位輪換。

8?按規定建立健全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檔案內容應包括員工的職業史、既往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和職業病診療等個人健康資料、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并按照下列保存期限妥善保存。

8.1接觸粉塵和致癌物作業的職工,檔案保存至職工離職后30年;

8.2接觸放射性作業的保存至離職后20年;

8.3其他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職工,保存至離職后5年。

9?對在生產作業過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職業病危害的職工應及時組織救治或醫學觀察,并記入個人健康監護檔案。

10?體檢中若發現群體反應,并與接觸有毒有害因素有關時,職業衛生管理部門(或者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應及時組織生產作業場所進行職業衛生學調查,并會同有關部門提出防治措施。

11?所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意見,均需如實記入職工健康監護檔案,并由職業病防治部門自體檢結束之日起一個月內,反饋給有關單位并通知體檢者本人。

12?嚴格執行《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及時安排女工健康體檢。安排工作時間應充分考慮和照顧女工生理特點,不得安排女工從事特別繁重或有害婦女生理機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嬰兒一周歲內)女工從事對本人、胎兒或嬰兒有危害的作業;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從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癥或婦女生殖機能障礙的有毒作業。

第五章?作業場所管理制度

1?單位應當請地方有資質認證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進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并實施由專人負責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其檢測,評價結果存入單位職業衛生檔案,并及時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及向勞動者公布。

2?對不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作業場所應立即采取措施,加強現場作業防護,提出整改方案,積極進行治理。對嚴重超標且危害又不能及時整改的生產場所,必須停止生產運行,采取補救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3?在產生職業病危害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警示說明應當闡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及應急救治措施。

4?在發生急性職業危害的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按規定設置警示標識、報警設施、沖洗設施、防護急救器具專柜,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同時做好定期檢查和記錄。

5?根據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具體情況,為職工提供有效的個體職業衛生防護用品,建立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管理臺賬。

6?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

7?加強對檢維修場所的職業衛生管理。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生產裝置,在制定停車檢修方案時,應有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參與,提出對塵、毒、噪聲、射線等的防護措施,確定檢維修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范圍和要點。對存在嚴重職業危害的裝置檢維修現場應嚴格設置防護標志,應有相關人員做好現場的職業衛生監護工作。

8?要加強檢維修作業人員的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配備和現場沖洗設施完好情況的檢查。

9?要加強檢維修現場塵毒檢測監控工作。各單位應根據檢維修現場情況與有關部門聯系檢測事宜,隨時掌握現場塵毒濃度,及時做好防護工作。

10、做好檢維修后開工前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防護效果鑒定工作,重點對檢維修后的放射源防護裝置、防塵防毒防噪聲衛生設施的整改等情況進行系統檢查確認,減少開車運行時的意外職業傷害。

11、單位應加強對勞動防護用品使用情況的檢查監督,凡不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者不得上崗作業。

12、有毒、有害物質的包裝,必須符合安全、衛生要求,防止泄漏擴散。

13、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應急救援模擬演練,同時進行講評,發現不足及時完善改進。

第六章?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

1、職業病的診斷與鑒定工作由單位統一管理。職業病診斷和鑒定由單位和當事人如實提供有關職業衛生情況,按法定程序取得職業病診斷、鑒定的有關資料。

2、加強對職業病病人的管理,實行職業病病人登記報告管理制度,發現職業病病人時,要按有關規定向地方安監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公司的生產、職業衛生管理部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等報告。

3、安排職業病患者進行醫療和療養。對在醫療后被確認為不宜繼續在原崗位作業或工作的,由職業病防治部門提出調整崗位意見后,有關部門和單位按規定辦理。

4、職業病患者的診療、康復和復查等費用以及傷殘后有關待遇和社會保障,依照國家和單位有關規定執行。

5、對疑似職業病的職工及時進行診斷,在其診斷或者醫觀察期間的費用按職業病待遇辦理,同時在此期間不得解除或者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第七章?職業健康監護

1?對新進和離崗人員必須進行上崗前和離崗后職業健康檢查。

2?由有資質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或由特定醫院對接觸職業危害的作業人員進行針對性職業健康體檢。

3?本企業職業健康檢查周期規定:

3.1對接觸氯氣、光氣、氨、一氧化碳、苯、四氯化碳、苯胺、硝基苯、甲醇、苯酚、雙酚、噪聲等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1年進行體檢;

3.2對接觸粉塵、電焊煙塵人員,從事電工作業人員2年進行體檢。

4?患職業病的職工,按照規定享受工傷保險的待遇。

5?安質部對體檢的各種資料、表格,統一歸檔管理,并設專人管理,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私自動用。對體檢結果,如實告知職工。

第八章?附則

1?本制度解釋權屬中交二公局貴廣鐵路工程指揮第二經理部。

2?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