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動火審批制度
施工現場動火審批制度
為加強施工現場施工用火的管理,防止火災事故的發生,根據業主文件規定,制定本規定。
一、動火等級劃分及審批規定
1、施工現場的動火作業,必須執行審批制度。
2、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屬一級動火:
(1)、嚴禁區域內;
(2)、油罐、油箱、油槽車何儲存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的容器以及連接在一起的輔助設備;
(3)、各種受壓設備;
(4)、危險性較大的登高焊、割作業;
(5)、比較密封的室內、容器內等場所;
(6)、現場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質的場所。
3、一級動火作業由所在單位行政負責人填寫動火申請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公司保安部門及消防部門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4、凡屬下列情況之一的為二級動火:
(1)、在具有一定危險因素的非禁火區域進行臨時焊、割等用火作業;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業。
5、二級動火作業由所在工地,車間的負責人填寫動火申請表,編制安全技術措施方案,報本單位主管部門審查批準紅藕,方可動火。
6、在非固定的、無明顯危險因素的場所進行用火作業,均屬三級動火作業。
7、三級動火作業由所在班組填寫動火申請表,經工地、車間負責人或安全主管人員審查批準后,方可動火。
8、動火申請表要明確用火地點,配備的消防器材,操作者,看火人和有效時間等內容,并保留存根備查。
9、作業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用火證的規定進行作業,不得擅自更改作業內容,如有變化應重新辦理動火證。
10、用火證當日有效,工作完成后由作業人員將用火證交回安全員處,再次作業再次辦理。
二、焊、割作業“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3、焊工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作業。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得進行焊、割作業。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徹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險之前,不準進行焊、割作業。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賤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作業。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作業。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焊、割作業。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準焊、割作業。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焊、割作業。
施工現場各部門,專業防火措施
三、模板堆場防火須知
1、木料堆場嚴禁吸煙。
2、木料堆場嚴禁動用明火。
3、木料堆、制作場不準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危險物品。
4、夜間作業不得使用碘鎢燈照明。
5、下班前必須將木屑、零星木塊等清除干凈。
6、下班時必須切斷電源。
7、必須配備消防滅火器材。
四、倉庫治安、防火安全管理措施
1、嚴格執行公安部《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庫房包括門窗設備必須牢固,大型和要害物件必須按規定設置報警器和避雷針。
2、配備相應的值班巡邏力量。認真執行值班、巡邏制度。易燃易爆物品必須單獨設置倉庫存放,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3、各種材料應分類分規格存放整齊。
4、倉庫管理人員離庫時,應隨時關窗斷電、鎖門。
5、管理員應認真執行各類物資器具的收、發、領、退、核制度,做到帳、卡、物相符。
6、提貨單、憑證、印章有專人保管,已發貨的單據應當場蓋注銷章。
7、倉庫內嚴禁用碘鎢燈取暖,不準私燒火爐、電爐。嚴禁火種進入。
8、倉庫通道嚴禁堆放障礙物,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9、按標準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經常進行防火安全檢查,發現大險隱患,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10、倉庫內嚴禁吸煙和帶有火種的人進入,倉庫附近動火須經審批。
11、下班前應作巡視檢查,關窗、斷電、鎖門,根據需要安排值班人員。
五、施工現場防火措施
1、各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時,施工總平面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2、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材料堆場、倉庫、易燃廢品集中站和生活區等區域。
3、施工現場夜間應有照明設備,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無阻,加強值班巡邏。
4、施工作業期間需塔設臨時性建筑物,必須經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施工結束應及時拆除。但不得在高壓架空線下面塔
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5、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維護、管理、定期更新,保證完整好用。
6、在土建施工時,應先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有條件的,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和消防栓。
7、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少于10M,與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30M;如達不到上述要求的,應執行動火審批制度,并采取有效的安全隔離措施。
8、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距離不得小于2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小于5M。
9、施工現場用電,應嚴格加強電源管理,防止發生電氣火災。
10、嚴禁在屋頂用明火熔化柏油
篇2:動火等危險作業審批制度
目的:為加強動火等危險作業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范圍:本制度適用于倉庫庫區內進行動火等危險作業申請、審批、實施及完成后的驗收。
職責:倉儲庫主管提出動火等危險作業的危險作業證申請及作業過程的記錄;經理以及分管經理負責進行審批;辦公室負責作業記錄的歸類存檔。
控制要求:
1、必須制定施工實施方案,落實安全措施。
2、動火等危險作業應有安全管理人員監管,作業前必須清除現場及周圍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
3、作業過程中,若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止動火作業,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繼續動火作業,嚴禁負壓動火作業。
4、在下列情況下不準進行動火作業:①生產安全存在不穩定因素;②安全設施、設備損壞嚴重。
7、動火作業現場通排風要好,以保證有害氣體順暢排走。
8、作業完畢,應清理現場,確認無殘留火種后方可離開。
9、完畢后要將動火作業具體實施情況進行造冊、編號交辦公室統一管理。
篇3:瓦斯隧道動火審批制度范本
1、為了進一步搞好安全生產,加強安全管理,防止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制度。
2、動火作業分類:動火作業分為A級、B級、C級三類:
(1)A級動火作業:在易燃易爆場所進行的動火作業。
(2)B級動火作業:在本單位區域內除易燃易爆場所之外的臨時性的維修、改造、施工等動火作業。
(3)C級動火作業:在本單位區域內進行的固定的長期性動火作業。
(4)所有級別的動火作業都必須辦理動火作業許可證。
3、動火管理:
(1)瓦斯隧道內及隧道口20米范圍內為禁火區,所有動火作業均屬于A級動火作業。
(2)需進行動火作業的,由施工單位提出申請,填寫動火許可證,動火許可證上要詳細寫出動火安全措施。由施工單位的安全主管領導簽字后,報項目部經總工程師、安全總監、通風調度及瓦斯監測部門會簽后才能動火。
(3)動火許可證一式兩份,動火單位一份,安全部一份。
(4)動火作業應接受項目部安全員、瓦檢員的監督和檢查。作業前清除一切可燃物、助燃物,瓦檢員對瓦斯進行測定,瓦斯限值降到規定濃度時才可進行動火作業,同時加強隧道通風。作業過程中,瓦檢員應隨時對動火區域20米范圍內進行瓦斯檢查,出現異常情況,安全員、瓦檢員有權停止動火作業。
4、A級動火必須在動火前兩天提出申請,由于意外原因(如搶險救災、隧道坍塌支護等)突然造成事故而必須立即動火檢修的項目除外,但動火前也應填寫動火許可證,并征得項目部主管領導的同意,方可動火。
5、B級動火必須在動火前一天提出申請,由于意外原因(如搶險救災、隧道坍塌支護等)突然造成事故而必須立即動火檢修的項目除外,但動火前也應填寫動火許可證,并征得項目部總工程師的同意,方可動火。
6、C級動火必須在動火前四小時提出申請,由于意外原因(如搶險救災、隧道坍塌支護等)突然造成事故而必須立即動火檢修的項目除外,但動火前也應填寫動火許可證,并征得項目部安全總監的同意,方可動火。
7、施工單位在動火作業范圍必須做好安全防火措施,備齊必要的消防器材,接受監督和檢查。
8、動火作業完成后,施工單位應仔細檢查,熄滅一切火源,謹防死灰復燃,做到工完場清。經現場監督檢查人員驗收簽字后,施工單位方可撤出。
9、無動火許可證禁止在禁火區動火,違反本制度的單位和個人將嚴厲追究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