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制度范文
企業管理制度范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公司安全、文明生產(辦公)、勞動紀律的管理,嚴肅公司勞動紀律,強化員工的自我約束能力,提高崗位工作效率,確保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運作,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實現各級領導和全體員工齊抓共管、人人遵守的目的,特制定本守則。
第二條:本守則參照國家、省、市有關勞動法規而制訂,是公司全體員工日常工作行為的一般準則,是公司對內部員工進行勞動獎懲的基本依據。公司每位員工必須嚴格遵守本規定,各級管理人員要起模范帶頭作用。
第三條:本守則由本公司各分廠及部門負責人組織貫徹、執行,由人事行政部監督、考核,由駐公司保安協助執行。
第二章考勤管理制度
第四條:公司員工上班時間不得遲到、早退和不請假離開工作崗位,不得出現曠工現象(包括開會、業余時間學習、公司安排其他活動等)及擅自中途怠工停產。
1.進入本公司工作的員工,按時上下班,不得遲到或早退。每遲到、早退一次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A、B、C、D類扣罰標準見本守則第十七條,下同),超過30分鐘作曠工半天處理(無法及時通知等特殊原因除外);
2.凡上班時間需要中途離崗、離廠,必須向所屬單位負責人請假,否則,半小時內按早退處理,超過半小時按曠工處理。因離崗、離廠造成損失的視情節輕重予以相應處罰;
3.公司員工因病、因事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按時上下班的應請假,未經批準而不按時上下班的作曠工處理。請假辦法按《員工勞動和考勤管理標準》QG/KK18.11-02規定執行;
4.對擅自中途怠工停產的組織者和鼓動者,將作嚴厲處置,其他跟隨者視同曠工處理;
5.曠工一天,扣罰當月工資10%;連續曠工三天以上或全年累計曠工十天以上,視作自動離職,公司予以解聘。
第三章生產現場管理制度
第五條:員工上班時間,必須遵守公司有關管理規定,違反者按下列規定處理:
1.未經主管領導同意批準,不得接待私人探訪,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的視具體情況按A類―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2.工作時間不準吃食物,違者按D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3.不準使用公司電話長時間聊天,違者視情節輕重按B類-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4.工作時間不得閱讀與工作無關的書報雜志、買賣保險以及干與工作無關的事,違者按C類扣罰
標準進行扣罰;
5.不得在上班時間上網玩游戲,凡發現每次按A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不得在上班時間上網從事
非工作范圍活動,一經發現按B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6.上班要自覺樹立企業形象,時常保持辦公環境整潔,辦公臺面文件擺放整齊。不準躺或坐在辦公臺上,違反者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第六條:生產車間員工工作時間必須精神飽滿,積極工作,否則按下列規定處理:
1.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員工,一律不準在產品上坐、躺、休息,不準隨意踩踏工裝板及生產線開動后不準打私人電話,違反規定的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2.不準聚賭或違法亂紀,違反者視情節輕重進行扣罰,并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3.廠內機動專用的鏟車、叉車、手推車在運輸工件過程中,要安全操作限速行駛。不準站在或坐在車上,違者按B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4.車間載貨電梯不準搭乘人員上落(送貨人員除外),不準用手推車碰撞電梯門及轎箱。損壞電梯
安全的要負責賠償并按A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阻塞電梯門前走火通道的按C類扣罰標準進
行扣罰;
5.使用過的運輸車必須按指定地點存放,不得隨意亂丟棄車輛,如違反者每人次按C類扣罰標準
進行扣罰;
6.茶具器皿必須放在設置的茶具定置位內,不準放在崗位內或放在流水線下;消防箱及電柜內不
得放其它物品,違者沒收器皿并按D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7.如因特殊情況提前下班的工人,立即收拾現場和工具后,應迅速離開,不得干擾他人工作,違反者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8.員工崗位的工作箱、工具箱不放與工作無關的物品,要保持清潔,并按定置要求擺放,違反者每人每次按D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第七條:除規定的吸煙區外,其它區域一律禁止吸煙,否則一經發現按A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第八條:嚴禁員工上班時間飲酒或酒后上崗操作,如有發現則按A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并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第九條:公司員工必須注意廠區、辦公室及洗手間的環境清潔衛生,廠區內不準隨地吐痰、亂丟廢棄物及便后不沖水,否則一經發現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第十條:在公司飯堂就餐的員工,應嚴格遵守就餐時間和秩序,自覺排隊取飯,注意節約用水。凡外購
飯盒在辦公室內進餐者,午餐后要將飯盒及殘渣等物送到衛生間廢紙簍內,由清潔工上班后負
責清理;晚餐后要將飯盒及殘渣等物送到辦公大樓指定大膠桶內并蓋好蓋。違反者按C類扣罰
標準進行扣罰。
第五章能源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公司員工應養成節約能源的良好習慣,如有發現浪費能源現象的,則按下列規定處理:
1.公司辦公樓、通道、衛生間及各車間、倉庫等,白天在光線充足情況下要自覺關燈;各辦公室、會議室沒有人工作時,應自覺做到人離熄燈并關上風扇、冷氣電源開關;微機、終端機、打印機、復印機等辦公設施在一小時內不使用時要關閉電源;使用完衛生間后,要關閉水籠頭等水源設施。凡違反者將視其浪費程度按A類―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處理;
2.各分廠、部門負責區域內的門、窗、燈、水籠頭及電源等一切生產、生活設施,凡發現有損壞的,應及時反饋并進行修理,否則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區域負責人;
3.使用空調時請勿打開窗門,違反者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冬季氣溫不到5℃時嚴禁啟用暖氣,違反者按A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第六章員工著裝管理制度
第十三條:公司員工每日上班必須按要求穿著工作服(特殊情況例外),著裝整齊,違者按下列規定處理:
1.進入廠區內必須在左上胸正確佩戴廠牌,衣冠齊整。凡不佩戴或佩戴不正確的,或衣冠不齊整,員工、組長級違反按D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科長級違反按C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部長級違反按B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2.穿拖鞋進廠者,值班保安有權拒絕其進入廠區或驅逐其出廠,并按D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3.機修車間、熱交換車間沖壓組及焊接組、噴涂車間作業組及特殊工種員工上班不準穿涼鞋,違者每次按D類扣罰標準進行扣罰。
篇2:企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交通安全檢查制度
1、為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交通安全檢查采取“周一”安全活動、回場檢查、月度檢查相結合的形式。
2、檢查人員要認真負責,保證所檢車輛的使用安全性。
3、做好檢查記錄,積累資料,為交通安全工作提供具有指導性的信息。
4、對查出的安全隱患,提出處理意見或建議。
5、對查出的問題,屬司機整改的,司機整改后要復查,合格后才能安排使用。
(二)停車場(庫)管理規定
1、停車場(庫)是中心車輛停放的集中場所,為使車場(庫)管理規格化、標準化,車輛停放實行定位管理。
2、車場(庫)車輛停放區域必須劃停車線,噴定位車輛號碼,做到線齊、號清。
3、車輛要在劃定的車位內按號停放,不準亂停亂放,并且做到停車看齊。
4、車輛進出停車場(庫)時,時速不得超過5Km/h;不準在車場內試剎車。
5、嚴禁任何人在停車場(庫)用汽油清洗物件或隨意潑倒廢油。
6、任何車輛若不接送或檢修儀器,不得在工房門前停放。
7、進入車場嚴禁吸煙。
(三)行駛車輛管理規定
1、施工班組車輛實行隊車行駛。絞車在前工程車在后,工程車與絞車距離應保持為夜間50米至150米,白天150米至300米以內。
2、車輛乘坐。一般情況絞車、工程車副駕駛座分別由所在班組的班組長和操作工程師乘坐,特殊情況由駕駛人提名,副駕駛座乘員不準睡覺,所有司乘人員有安全帶的必須系安全帶。
3、乘車人有責任幫助駕駛人觀察道路交通情況,提醒駕駛人注意行車安全,乘車人對駕駛人的違章行為有權進行制止和反映。
4、施工班組使用的儀器,不得用工程車運輸。由于特殊原因,確需工程車運輸的儀器,必須進行可靠的固定和有效的減震,其它雜物不得用工程車運輸,避免客貨混裝。
5、車輛行駛在沒有限速標志、標線的道路上,不得超速:沒有道路中心線的道路。城鎮、鄉村30Km/h;公路40Km/h。道路中間有一條單黃線。城鎮、鄉村40Km/h;公路60Km/h。高速公路最高時速不能超過80Km/h。
6、現場作業完畢在夜間12:00后的車輛,在次日6:00前不得駛離井場。
7、外部返回車輛未進行回場檢查,不得安排出車。
(四)冬季交通安全行車預案
冬季,雨、霧、雪天氣、冰雪道路將不時出現,道路通行條件和行車環境都會由于天氣變化而受到影響,為做好冬季道路交通事故的預防工作,特制定本預案。
1、交通安全工作組要結合冬季氣候特點,在任務下達到派車前要早計劃,早準備,制定切實可行的行車方案,預防交通事故發生。
2、加強冬季道路交通安全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廣大駕駛人遵紀守法的意識和禮貌行車、文明駕駛的素質。
3、嚴格把好控制關,堅持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不消除就不派車或出車的原則,確保行車安全。
4、開展交通安全專項自檢自查活動,加強車輛的維護保養工作,消除車輛故障,提高車輛安全技術狀況。
5、加強對長途車輛駕駛人的管理,保證長途車輛駕駛人符合安全行車要求。
6、嚴格執行絞車在前工程車在后隊車行駛制度,并就實際情況進行出車前的安全教育。
篇3:企業廠內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與范圍
1.1為了規范企業交通運輸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控制交通事故,確保企業生產經營、物流運輸、公務活動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規定了廠內機動車駕駛員、廠內機動車輛、廠內交通道路及廠內交通事故處理的程序、管理要點和內容。
1.3本制度適用于企業內廠內機動車駕駛員、廠內機動車輛、廠內交通道路及廠內交通事故處理等。
2職責
2.1安技部負責企業交通安全工作的統一管理,負責組織交通安全工作檢查,組織或參與廠區道路交通事故的調查、統計、分析及考核,組織廠內機動車輛檢驗及駕駛人員安全培訓。
2.2運輸部負責廠內交通事故的調查和處理,負責廠內機動車輛的資產管理和日常檢查,負責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人員的日常安全管理。
2.3行政事務部負責廠區道路的隱患整改。
3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
3.1廠內機動車輛必須保持車容整潔、車身周正。車輛的裝備、安全防護裝置及附件應齊全有效。
3.2新增以及經大修或者改造的廠內機動車輛,投入使用前,應當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驗。遇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或者發生設備事故后的廠內機動車輛,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再次使用的廠內機動車輛,進行大修后,應當進行驗收檢驗。
3.3全車各部位在發動機運轉及停車時應無漏油、漏水、漏電、漏氣現象。
3.4車輛轉向應輕便靈活,行駛中不得輕飄、擺振、抖動、阻滯及跑偏現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車輛直線行駛,轉向后能自動回正。
3.5行車制動裝置的制動力、儲備行程、踏板的自由行程及制動完全釋放時間等指標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及該車整車有關技術條件。氣壓制動系統技術指標應符合有關標準及規定,必須裝有放水裝置和限壓裝置。
3.6車輛的制動距離、跑偏量、駐車制動性能要求等應符合有關標準及規定。
3.7車輛照明及指示燈具應安裝牢固、齊全有效。燈泡要有保護裝置,不得因車輛震動而松脫、損壞、失效或改變光照方向。所有燈光開關應安裝牢固,開關自如,不得因車輛振動而自行開關。
3.8運輸部每月必須組織對廠內機動車輛的技術狀況進行檢查并作出記錄,車輛駕駛員應對所駕車輛進行“一日三檢”(即:出車前、行車中、收車后),以確保車況良好。
3.9機動車輛進行危險化學品運輸時,應到政府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危險化學品準運證,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配備應急處理器材。
3.10外出執行長途任務的駕駛員,出車前應接受安全教育,并對車輛狀況進行嚴格的檢查。凡車輛技術狀況不好或未進行安全教育的駕駛員,不予派車。
3.11重要節假日和長假期間除工作用車、值班用車和生產用車外,其它車輛應一律暫時封存。
3.12廠內機動車輛由運輸部逐臺建立安全技術管理檔案,其內容包括:
(1)車輛出廠的技術文件和產品合格證;
(2)使用、維護、修理和自檢記錄;
(3)安全技術檢驗報告;
(4)車輛事故記錄。
3.13廠區內車輛的清洗廢水需經處理后達標排放;燃油機動車輛尾氣和噪聲排放,應達到排放標準。
4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安全管理
4.1廠內機動車輛駕駛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駕駛證(操作證)方準駕駛與駕駛證相符的機動車輛,嚴格禁止無證駕駛。駕駛人員必須隨身攜帶駕駛證,禁止將車輛交給無駕駛證的人駕駛。
4.2駕駛人員的基本條件:
(1)工作認真負責,作風正派。
(2)身體健康、沒有妨礙從事駕駛人員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具有本專業所需的安全生產專業技術知識及實踐經驗。
4.3駕駛人員必須遵守交通規則,禁止超速行駛、酒后開車。進入廠區內行駛的各種車輛嚴禁超高、超載、超速行駛,超車時不準妨礙被超車輛行駛和行人安全。
4.4各種車輛均按規定乘人,未經有關部門同意,廠區機動車不得擅自開出廠外。
4.5各類車輛必須遵守廠區內劃分的交通標志和交通標線的指示行駛,廠內機動車輛應按規定的工作路線行駛。
4.6使用*車作業時,凡無副駕駛員座位的*車禁止攜帶人員行駛。
4.7在無劃分交通標志和交通標線的廠區道路上行駛時,機動車輛在中間行駛,非機動車和行人*右邊行駛。機動車輛行駛時遇有非機動車和行人橫過車道時必須停車或減速讓行。
5廠區道路
5.1廠區主要通道要設立明顯的交通標志,車輛停放不能影響廠區交通安全,且不得在廠大門周圍20米、車間進出口周圍10米以及消防通道的拐彎處停放。
5.2廠區交通限速為15公里/小時,*車不得超過10公里/小時,轉角處、十字路口、進入車間的汽車不得超過5公里/小時,*車不得超過3公里/小時。
5.3廠區道路應保持平整、完好,廠區植樹、綠化和架空管道不應妨礙機動車輛正常通行。在廠區道路的交*路口、跨越道路的架空設施和重要路段處應設置必要的反光鏡、限高標志、限速標志等交通安全設施或標志。
5.4廠區道路實施養護、維修時,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路段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廠區主要道路斷路施工,必須到安技部辦理手續,且通知保衛消防部。
5.5所有進出廠區的機動車輛必須接受門衛管理人員的檢查和登記。
6交通事故處理
6.1事故報告
a.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當事人在做好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企業財產的同時,要立即報告當地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等待處理。
b.當事人應及時將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情況等向單位領導和安技部報告。
c.在工廠區域內發生事故后,除保護好現場外,應報告安技部。
6.2事故處理
a.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及其主要負責人應及時趕赴現場,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態擴大,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做好事故原因和經過的調查,妥善處理有關善后工作。發生重大以上的交通事故時,安技部應趕赴事故現場或委托有關單位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事故調查。
b.對于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的人員,按照工傷事故進行統計上報。
c.工廠區域內發生的交通事故,由安技部組織運輸部、事故單位按照《職工傷亡事故管理制度》進行調查和處理。
7考核
對忽視廠內交通安全,違反安全生產制度、規程,違章作業的有關責任者,按考核規定執行。
本制度由企業安全生產委員會提出;
本制度由安技部歸口管理;
本制度由安技部負責起草;
本制度由安技部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