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鄉人民代表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工作辦法

鄉人民代表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工作辦法

2024-07-25 閱讀 4441

冷水關鄉人民代表大會議案審查委員會工作辦法

一、鄉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鄉人民政府可以提出屬于鄉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

5人以上的代表聯名,可向鄉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鄉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主席團決定不作議案的,轉為建議批評意見,按建議批評意見來辦理。

二、鄉人大代表聯名向鄉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應寫明案由、案據和解決方案,并由大會秘書組統一印發專用紙,一事一案書寫。

三、10人以上的鄉人大代表聯名,可以提出對鄉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的質詢案。

提出質詢案必須寫明質詢的對象、內容、和要求。質詢案由主席團決定,交由受質詢的負責人在大會期間負責答復。質詢案以書面答復的,受質詢機關負責人應當簽署姓名。

四、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經主席團同意,對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質詢案在受質詢機關負責人答復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質詢即行終止。

五、提出議案、質詢案的截止時間為大會主席團所規定的時間。超過截止時間提出的議案作為建議批評意見處理。

六、鄉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議案,交付表決時,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贊成通過。

七、代表對各項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意見,除應由鄉人大主席團直接處理的外,由主席團交鄉人民政府組織研究處理并答復代表。會議期間不能辦理的,會后由鄉人大主席團和鄉人民政府交有關機關和組織辦理。從會議閉會之日起一般2個月內書面答復代表,特殊情況不超過4個月。

答復要用語禮貌,符合實際,有說服力。答復件可一式多份,一份交代表,一份交人大主席團。

八、辦理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凡符合法律和政策規定應該解決而又有條件解決的,要抓緊解決;因條件限制暫時不能解決的要積極創造條件解決;確實難以辦到的,要向代表耐心做好解釋。

九、議案審查委員會在大會閉會前作代表建議批評意見的說明,并請主席團和政府負責人當場答復代表。在閉會期間,辦理和督促辦理建議批評意見,在主席團會議上作代表建議批評意見辦理和督辦的報告。

篇2: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

市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議事規則

為了健全市總經審會會議制度,提高會議質量,更好地履行全委會職責,特制定本規則。

第一章會議的內容

第一條審議《經審工作報告(草稿)》。

第二條審查本級工會經費預算及預算執行情況。

第三條依照有關標準和辦法,對下級工會開展經審工作的情況進行考核、評比,確定考核結果。

第四條對在經審工作規范化建設中做出成績的單位和個人做出表彰獎勵決定。

第五條審查市總本級工會經費預算調整及追加追減事項。

第六條討論有關經審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項,做出決定。

第二章會議的舉行

第七條市總經審辦根據上述會議內容需要提出會議的日期等建議,經過經審會主任同意后做好會議的籌備工作并發出會議通知。

第八條經審會全委會議由經審會主任主持或由主任委托副主任主持召開。

第九條經審會全委會議須有2/3以上委員參加方能召開。委員因特殊情況不能出席會議,須在會前向經審會主任請假。

第十條根據會議內容需要,可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全委會議。

第三章議題的表決和決定

第十一條參加會議的委員要對會議議題進行充分的討論,表達自己的意見。經審會主任對大家的意見進行歸納總結后做出會議決定。也可以采取舉手或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議題進行表決,根據表決結果做出會議決定。

第十二條市總經審辦的工作人員負責做好會議記錄。會議記錄作為檔案資料保存。

第十三條本規則從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辦法

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下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暫行辦法

第一條為加強對下一級工會經費的審計監督,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工會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縣級以上(含縣級)工會。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對下一級工會經費審計監督,是指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對下一級工會經費的收繳、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審計。必要時,對下一級工會有投資、撥款補助的直屬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財產管理情況進行審計。

下一級工會遇有重大或必要的審計事項需要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審計時,由下一級工會或下一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向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對其進行審計。

第四條審計依據

(一)國家有關法律、法規;

(二)工會有關規章制度。

第五條審計內容

(一)經費收人。是否真實、完整、合法、合規、有無截留或轉移收入、漏欠應解經費問題。

(二)經費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工會有關規定,有無違法、違紀、違規及工會資產流失等問題。

(三)上級工會補助資金和救濟、救災、送溫暖等專項資金的使用。有無挪用或改變用途等問題。

(四)當地政府撥款、補助資金。使用是否符合撥款用途的規定。

(五)借款的使用及效益。使用是否符合借款用途,借款償還狀況及償還能力。

(六)下一級工會的直屬企業、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和資產管理。是否合法合規及經濟效益狀況。

(七)其他需要審計的事項。

第六條審計時限一般為上一年度。如有特殊需要,可追溯以往年度。

第七條審計程序

(一)經費審查委員會根據審計計劃,制定審計方案,組成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前3個工作日,向下一級工會(以下簡稱被審計單位)發送審計通知書。被審計單位應當在接受審計時,向審計組提供以下審計資料:

1.經費預、決算會計報表;

2.全部會計賬簿、憑證;

3.上級工會財務部門撥款批復;

4.與上級工會財務部門簽訂的借款協議;

5.本級工會有關財務開支的規定、辦法及審計所需的其他資料。

被審計單位應當配合審計工作,并對其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實施承諾。

(二)審計組按照本辦法第四、五、六條要求實施審計。通過審查會計賬簿、會計憑證、會計報表,查閱與審計事項有關的文件、資料,向有關人員詢問等方式,取得證明材料。

(三)審計組在實施審計后15個工作日內,向經費審查委員會提出審計報告并發送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

(四)被審計單位自收到審計報告之日起30日內,提出書面意見。在規定時間內未提出書面意見的,視為無意見。

(五)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提出的意見進一步核實,根據核實情況對審計報告作必要修改。

(六)經費審查委員會審核審計報告,對審計事項作出評價,出具審計意見書。審計意見書報經費審查委員會主任審批后,發送被審計單位。

(七)被審計單位收到審計意見書后,應當在30日內將整改結果報上級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

(八)審計意見書及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意見的整改結果,應當報同級工會委員會。

第八條本辦法由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