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誡勉談話制度
黨員誡勉談話制度
為了切實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進一步增強黨員先進性意識,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誡勉談話對象
對下列情況之一的黨員,應予以誡勉談話:
1、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思想退化,偶爾參與宗教、封建迷信活動,造成一定影響的黨員;
2、在大是大非面前原則性不強,與違背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行和違法違紀現象作斗爭不夠堅定的黨員;
3、宗旨觀念淡化,不關心群眾疾苦,雖有幫助群眾致富的能力和條件,但不愿意帶領群眾致富的黨員;
4、在思想道德方面有不良反映,造成一定影響的黨員;
5、無故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連續三次以上的黨員;
6、無正當理由,不按時足額交納黨費,連續時間滿三個月的黨員;
7、不帶頭履行公民義務,造成不良影響的黨員;
8、不能正確行使黨員權利,參與集體上訪,造成一定影響的黨員;
9、群眾思想工作方式不當,引發黨群、干群矛盾,造成黨群、干群關系緊張的黨員;
10、不安心工作,得過且過,缺乏進取心、責任心的黨員;
11、有反映或舉報,經查有問題但不構成違紀處分的黨員;
12、工作中存在一定失誤的黨員;
13、黨內民主評議不合格率在20%-30%之間(或群眾民主評議不合格率在30%-50%之間)的黨員;黨內民主評議優秀率與合格率之和低于50%(或群眾民主評議優秀率與合格率之和低于40%),且尚未被評定為不合格的黨員;
14、其他情況需要誡勉談話的黨員。
二、誡勉談話形式
主要采取個別談話的形式進行。
三、誡勉談話程序
1、黨支部(或黨總支)委員會在調查、核實上述情況的基礎上,經討論,初步提出被誡勉對象名單,報上級黨組織審定;
2、經上級黨組織審定后,一般由黨支部(或黨總支)負責人或委派專人負責進行誡勉談話。若被誡勉對象為黨支部(或黨總支)負責人,則由上級黨組織派專人負責談話。
3、具體負責誡勉談話的人員應提前通知被誡勉對象,約定談話具體時間、地點及有關要求;
4、黨支部(或黨總支)委員會要根據被誡勉對象存在問題的性質和認識問題的態度,提出整改的具體要求;
5、誡勉談話時要有專人做好記錄。
四、誡勉談話內容
1、向被誡勉對象指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應引起注意的有關事項。
2、對被誡勉對象存在的錯誤進行批評教育,明確整改期限和要求。
3、幫助被誡勉對象明確努力方向,制定整改措施。
五、誡勉談話工作管理
1、黨支部(或黨總支)要安排專人負責了解被誡勉對象的整改情況,對誡勉談話之后有所改進、表現較好的黨員,黨組織要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對無明顯轉變的黨員,黨組織應提出具體處理意見。
2、誡勉談話有關資料由所在黨組織保管,作為考察考核干部、黨員的依據。
中國共產黨**市委組織部
篇2:黨支部黨員干部誡勉談話制度
1、實行誡勉談話要堅持從嚴治黨治政的方針,實事求是,立足于教育,著眼于防范,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最大限度地教育、保護和挽救干部。
2、談話誡勉的對象:信訪或者其他渠道反映存在輕微違紀行為,一般不需給予紀律處分的單位各級領導干部。
3、談話誡勉適用于以下凡種事項:
(1)信訪或者其他渠道反映的一般性問題,經核查后結果需要與被舉報人見面的;
(2)信訪或者其他渠道反映意見相對集中的問題,需要與被舉報人核實并督促糾正的;
(3)領導干部存在可能釀成嚴重違紀的苗頭性問題,需要進行教育幫助并引以為戒的;
(4)其他需要實施談話誡勉的事項。
4、誡勉談話的目的及懲處。通過談話,了解和澄清事實真相。對確有不規范行為或輕微違規違紀的,談話對象必須寫出書面檢查報紀檢組(紀委)審核備案,并提出整改措施;對違規違紀行為認識不到位、糾正不徹底,或重新犯類似錯誤的,要通過第二次誡勉談話,進行組織處理。經過談話發現案件線索的,進入案件檢查程序。
5、誡勉談話的組織實施。由紀檢組(紀委)根據黨組織決定或舉報線索,提出談話對象和談話內容,經紀檢組長(紀委書記)審批后實施。
6、誡勉談話對象確定后,應提前通知所在部門(科室)負責人和本人。談話對象必須按通知的時間、地點接受談話,無特殊原因,不得變更。
7、誡勉談話人要將談話內容和要求明確告訴談話對象,談話對象對要求談話的內容如實說明情況,并可以舉出證據,但不得隱瞞歪曲真相,不得出具偽證。
8、誡勉談話人不準向談話對象泄露舉報人的姓名和單位,不準將舉報信件交給談話對象閱看;談話對象不準報復舉報人。談話人和談話對象違反本規定,要追究紀律責任
9、誡勉談話由黨組織或紀檢組(紀委)指定或委托兩人或兩人以上組織實施,并作好筆錄,填寫廉政誡勉談話登記表,經領導審閱后,由紀檢組(紀委)立卷歸檔。
篇3:J質監局黨員干部誡勉談話制度
質監局黨員干部誡勉談話制度
為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勤政廉政意識,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與權威性,強化對黨員、干部的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促進黨員、干部廉潔自律,防范和遏制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特制定本制度。
一、誡勉談話的目的
針對黨員、干部存在的不正之風,違反紀律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及信訪舉報和其他渠道掌握的輕微的,一般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問題,通過開展誡勉教育,促使他們警醒、自律、正視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改糾正,防范和遏制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生,達到教育、保護和挽救干部的目的。
二、誡勉談話的對象
1、違反《*中央、國務院關于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為的若干規定》,情節輕微,未受紀律處分的黨員、干部;
2、在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中,對職責范圍內發現的違紀行為未及時制止,而應負領導責任的黨員干部;
3、信訪舉報或其他渠道反映存在的一般性問題,經核查后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但必須及時整改糾正的黨員、干部;
4、重點股室、重點崗位以及存在違紀傾向性、苗頭性問題的黨員、干部;
5、群眾反映的意見相對集中,需要對群眾反映問題引起高度重視及時整改、糾正的黨員、干部;
6、存在工作作風、工作方法問題導致群眾意見大、反映強烈的黨員、干部;
7、其他情形組織上需要談話的黨員、干部。
三、誡勉談話的形式
誡勉談話采取指定誡勉談話人與被誡勉談話對象面對面談話教育的方式進行,一般按照被誡勉談話對象的職級,指定高于被誡勉談話對象職級的領導干部為談話人,并做好談話記錄。
四、誡勉談話的內容
1、談話人向被談話對象通報群眾舉報或其他渠道掌握的被談話對象存在的問題,并講述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
2、被談話對象可以就談話人所通報的問題作出解釋、說明、檢討,并負責對需要澄清的問題提供有關材料;
3、談話人根據被談話人的陳述、解釋,結合所掌握的問題,對被談話人提出有關要求或給予批評教育;
4、被談話人對談話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示明確的態度和糾正的決心。
五、誡勉談話應注意事項
1、誡勉談話應堅持思想教育為主,“治病救人”的原則,談話人應注意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2、誡勉談話應保持保密性原則,注意為舉報人和反映問題的人保密,不得泄露舉報人、反映人的姓名、單位等,切實保護好舉報人、反映人的合法權益。
3、對可能涉及構成違法違紀線索的問題,不得采用誡勉談話的形式向當事人泄露。
4、談話人要允許被談話人對有關問題進行解釋、說明或澄清。
5、對需要進行誡勉教育的對象,談話人應事先通知時間、約定地點。被誡勉談話對象無故不得拒絕參加談話,確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參加談話的應事先說明原因,由談話人另行約定時間。
6、誡勉談話應做好談話記錄,作為被誡勉教育對象今后整改糾正的對照依據,并存入黨員、干部廉政檔案。
吉首市質量技術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