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水力發電廠設備評級管理

水力發電廠設備評級管理

2024-07-25 閱讀 8869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凌津灘水力發電廠(以下簡稱電廠)設備評級管理,根據《發電企業業績評估指南》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所稱的設備是指電廠范圍內的所有設備。

第三條本制度適用于電廠設備評級管理。

第二章管理機構和職責

第四條廠部成立設備評級領導小組,由廠長(主持工作的副廠長)任組長,副廠長、總工程師任副組長,安全生產部、綜合部負責人任成員。

第五條設備評級領導小組為設備評級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

第六條設備評級工作歸口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為:

(一)研究解決設備評級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二)指導、督促各部門、各工區開展工作;

(三)負責對設備評級工作進行驗收。

第七條安全生產部具體組織并負責設備評級的日常工作。

第八條各工區按職責分工負責本單位的設備評級工作。

第三章設備評級辦法

第九條各工區每年一季度制定本年度設備評級計劃報安全生產部,經安全生產部審查和主管廠領導審批后實施。

第十條設備評級周期:

(一)主、輔設備每半年一次。

第十一條設備評級范圍:

(一)全廠所有在用的主輔設備;

(二)正在檢修的設備按檢修前的狀況評級;

(三)停用一年以上的設備不參加評級;

(四)設備大修后或設備技術狀況有明顯變化時,應重新評級。

第十二條設備評級標準:

(一)主要標準:

1、主設備完好率100%,其中一類率≥90%,輔助設備完好率≥90%;

2、密封點滲漏率≤0.2‰;

3、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投入率100%,正確動作率100%;

4、設備完好率:完好設備臺數/參評設備總臺數×100%;

5、設備評級分為(一)(二)三類,其中(一)(二)類設備為完好設備。

(二)一般標準(見附件1)。

第十三條設備評級方法:

(一)工區設備評級由主任、專責工程師與設備專責一起,對所管轄設備逐臺進行評定;

(二)安全生產部由負責人主持,召集安監、各技術專責參加,在工區評定的基礎上,依照設備評級標準對全廠設備進行綜合評定,評定結果報設備評級領導小組批準。

(三)對評為三類的設備,安全生產部應督促有關工區提出整改措施,限期消除。

(四)安全生產部將評定結果報上級主管部門。

第四章監督檢查和獎懲

第十四條對設備完好的專責和工區,將根據廠部有關文件進行獎勵。

第十五條對設備評級工作應付了事的設備專責和工區,將根據廠部有關文件進行考核。

第五章反饋

第十六條本制度應根據執行情況和反饋意見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一般一年審查一次,三年全面修訂一次。

第六章附則

第十七條電廠各工區可根據本制度,制定相應的設備評級管理辦法。

第十八條本制度由電廠設備評級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生效,其他相關規定同時廢止。

篇2:某電站主要設備評級管理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光伏電站設備管理,全面掌握設備技術狀況,用好、修好、管好設備,制定本制度。

2職責

2.1光伏電站主要職責

光伏電站負責組織對場內主要設備的評級工作。

3管理內容與要求

3.1總則

3.1.1設備評級過程自始至終應貫徹高標準、嚴要求、實事求是的精神,防止走過場,以運行狀況好壞作為評價設備的主要依據,準確反映設備的技術狀況,全面考慮主機和附屬設備的技術狀況(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及其對光伏發電系統安全運行和出力的影響。

3.1.2設備分為一、二、三類,其中一、二類統稱完好設備。完好設備數量(即一、二類設備數量之和)與參與評級的設備數量(即一、二、三類設備數量之和)之比稱“設備完好率”。

3.2光伏電站主要設備

1光伏發電系統。

2變電站設備(電容器、電抗器、高壓開關柜、斷路器、隔離刀閘、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避雷器)。

3箱式變壓器。

3.3主要設備評級時間

3.3.1新設備正式移交生產前,由光伏電站與工程部共同進行評級。

3.3.2設備大小修后或設備技術狀況有明顯變化時,由光伏電站進行評級。

3.3.3光伏電站每年年底對所有主設備進行一次全面評級。

3.4主要設備評級標準

3.4.1一類設備是經過運行考驗,技術狀況良好,能保證安全、經濟、滿發的設備,主要條件如下:

3.4.1.1能持續達到額定出力。

3.4.1.2各種主要運行指標及性能參數符合設計或者有關規程的規定。

3.4.1.3設備本體沒有影響安全運行的缺陷,部件和零件完整齊全,腐蝕、磨損輕微。

3.4.1.4附屬設備技術狀況及運行情況良好,能保證主設備出力、效率和安全運行。

3.4.1.5保護裝置、信號及主要測量儀表等完整良好,指示正確,動作正常。

3.4.1.6主要自動裝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3.4.1.7主要的標志、編號能滿足生產要求。

3.4.1.8設備及周圍環境清潔,無滲漏。

3.4.2達不到一類設備標準,個別部件有一般性缺陷,但能經常滿發的設備為二類設備。

3.4.3三類設備是有重大缺陷的設備,不能保證安全運行,出力降低,效率差或滲漏嚴重。

注:僅有個別儀表或非主要自動裝置準確程度或可靠程度較差,且對安全、經濟運行沒有顯著影響,可以不評為三類設備。

3.4.4光伏發電系統評級標準

3.4.4.1一類設備

a在標準額定條件下,能達到額定出力的95%以上。

b光伏發電系統在各種光照強度下的出力不小于功率曲線對應值的95%。

c光伏發電系統各種指標、參數符合設計要求及《運行規程》中對設備的基本要求。

d光伏發電系統沒有影響安全運行的缺陷,零部件完整齊全。

e保護裝置完整良好,指示正確,動作正常。

f自動裝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g利用系數不小于90%。

h沒有較嚴重滲漏現象,設備清潔衛生。

3.4.4.2二類設備

a在標準額定條件下,能達到額定出力的90%。

b光伏發電系統在各種光照強度情下的出力不小于功率曲線對應值的90%。

c光伏發電系統各種指標、參數不能滿足一類設備的要求,但可以安全運行。

d存在不影響安全運行的缺陷。

e保護裝置完整良好、指示基本正確。

f自動裝置能正常投入使用。

g可利用系數小于90%,大于80%。

h有較嚴重滲漏現象。

3.4.4.3三類設備:不能滿足二類設備要求或有下列情況

a有重大設備缺陷,部件不完整或不齊。

b保護裝置不完整,影響安全運行。

c自動裝置不能保證正常投運。

d有嚴重滲漏現象,設備表面銹蝕嚴重。

3.4.5變電站設備評級標準

3.4.5.1電容器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定期進行試驗,并符合規程要求。

瓷件完好無損。

密封良好,外殼無滲油、無油垢、無變形、無銹蝕、油漆完好。

資料齊全、正確,與現場實際相符。

設備標志齊全、清楚、正確。

設備安裝場地通風良好。

b二類設備

試驗數據稍有變化,但仍符合規程規定。

瓷件雖有小塊損傷,但不影響安全運行。

外殼有輕微滲油和輕微變形。

c三類設備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

3.4.5.2電抗器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定期進行試驗,符合規程要求。各項參數符合實際運行需要。

線圈無變形,混凝土支柱無裂紋、瓷件無損傷。

通風良好,通道清潔,無積水,無雜物。

本體清潔,油漆完好,標志正確清楚。

資料齊全,正確,并與實際相符。

b二類設備

達到一類設備第一條規定的標準。

線圈稍有變形,混凝土支柱稍有裂紋,瓷件稍有損傷,但不影響安全運行。

通風基本良好,資料齊全。

c三類設備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

3.4.5.3高壓開關柜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預防性試驗合格,油質、FS6氣體合格,真空開關真空度符合要求。

各項技術參數滿足實際運行需要。

開關安裝地短路容量小于開關實際開斷容量,不過負荷。

導電回路接觸良好,無發熱現象。

部件完好,零件齊全,瓷件無損,接地良好。

操作機構靈活,無卡阻現象。

油位、氣壓、油色正常。

無漏油,漏氣現象。

開關整潔,油漆完整,標志齊全、正確、清楚,分、合標志正確、清楚。

資料齊全、正確,與實際相符。

b二類設備

能達到一類設備1-7條標準。

有輕微的滲油、漏氣。

油質呈微酸性。

c三級設備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

3.4.5.4主變壓器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持續達到額定出力或上級批準的出力,溫升符合設計的數值或上層油溫不超過85℃。

繞組、套管和絕緣油等試驗均符合《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試驗規程》規定。

部件和零件完整齊全;分接頭開關的電氣和機械性能良好,無接觸不良或動作卡澀現象。

冷卻裝置運行正常,散熱裝置齊全。

電壓表、電流表、溫度表等主要表計部件完好、準確。差動保護、過電流保護、瓦斯繼電器、防爆裝置等主要保護和信號裝置部件完好,動作可靠。

一次回路設備絕緣及運行情況良好。

變壓器本身及周圍環境整潔,照明良好,必要的標志、編號齊全。

不漏油,或稍有輕微的滲油但外殼及套管無明顯油跡。

b二類設備

經常能達到額定出力或上級批準的出力,溫升符合設計的數值或上層油溫不超過95℃。

繞組、套管試驗符合《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試驗規程》的規定,絕緣油的介損比規程規定稍有增大或呈微酸反應。

部件和零件齊全,分接頭開關的電氣和機械性能良好,無接觸不良或動作卡澀現象;接觸電阻稍有變化,但不影響安全運動。

冷卻裝置運行正常,不影響變壓器出力。

電壓表、電流表、溫度表等主要表計部件完好、準確,差動保護、過電流保護、防爆裝置等主要保護和信號裝置部件完好,動作可靠,瓦斯繼電器重瓦斯未投入跳閘。

一次回路設備運行正常。

c三類設備:不能滿足二類設備要求或有下列情況

部件、零件不全,影響出力或安全運行。

分接開關的電氣或機械性能不良,接觸電阻不合格或有卡澀。

差動保護或過電流不可靠。

有其他威脅安全的重大缺陷。

3.4.5.5斷路器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電壓、電流遮斷容量能足設計要求或廠家指標,環境污穢時有防污措施。

外觀整潔,部件完整,零件齊全,瓷件無損,標志清晰,接地良好。

操動機械性能、參數達到規程或制造廠家規定,機械靈活無卡阻現象,電氣回路、氣動、液壓系統技術狀態良好。

油位、油壓、油色和氣壓正常。油質和六氟化硫符合廠家或規程規定。

密封良好,無滲油現象,漏氣率不超過廠家規定,電氣箱無進水現象。

附屬表計,加熱裝臵,指示器件完好齊全、準確。

基礎、支架無變形、下沉或露筋、剝落,鐵件無嚴重銹蝕,場地整潔,遮欄完整。

按期進行預防性試驗、項目齊全合格。

技術資料齊全、正確,與實際相符。

b二類設備

不完全具備一類設備標準,但設備基本良好,能保證安全運行。

不存在三類設備標準的缺陷。

c三類設備:凡具有下列狀況之一者

斷路器本體或套管的絕緣不合格,絕緣油或六氟化硫不滿足運行規程要求。

遮斷容量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和廠家指標。

操動機械卡滯,不靈活,造成元件異常磨損未消除者。

嚴重漏油、漏氣嚴重到三個月內就需要進行補氣補油才能運行者。

液壓機械油泵啟動頻繁超過廠家規定。

故障遮斷超過規定次數或機械操作循環已超過規定次數未能進行檢修者。

運行中曾發生誤動、拒動,屬斷路器及其附屬設備缺陷造成、未能消除者。

預防性試驗未能按期進行,且已超過半年。

3.4.5.6隔離刀閘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定期進行檢修試驗,符合規程的要求。

各項參數滿足實際運行需要。

帶電部份的安全距離符合規程要求。

高壓熔斷器無腐蝕現象,接觸可靠,動作靈活。

刀閘操作機構靈活,輔助接點、閉鎖裝置良好,三相同期、轉開度符合規范要求。

母線接頭無過熱現象。

部件完整,瓷件無損傷,接地良好。

資料齊全、正確,與實際相符。

b二類設備

試驗數據基本符合規程規定,各項參數基本能滿足運行需要。

帶電部份的安全距離符合規程要求。

刀閘操作機構不太靈活,三相同期稍有不一致,但輔助接點閉鎖裝置良好,轉開角度符合安裝要求。

瓷件雖有損傷,但不影響安全運行。

c三類設備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

3.4.5.7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各項參數滿足實際運行要求。

部件完整,瓷件無損傷,接地良好。

油質、絕緣良好,各項試驗項目齊全,符合規程要求。

油位正常,無滲油現象。

整體清潔,油漆完整,標志正確清楚。

資料齊全,數據正確,與現場實際相符。

b二類設備:能達到一類設備1-3項標準,但有下列缺陷之一為二類設備。

油位低于正常油位線,有輕微滲油但無漏油現象。

油漆輕微脫落,有銹蝕現象。

資料不齊,但滿足運行分析要求。

c三類設備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

瓷套嚴重損壞,絕緣水平降低。

嚴重滲漏油,看不到油面。

3.4.5.8避雷器評級標準

a一類設備

防雷接線及過電壓保護各項裝置裝設符合過電壓保護規程和安裝標準要求。

防雷設備預防性試驗項目齊全,試驗合格,接地裝置接地電阻測試合格;避雷計結構完整,并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瓷件完整無損傷,密封、接地良好。

放電記錄器完好,指示正確。

避雷針引線及接地良好。

避雷器支架牢固。

清潔,油漆完好,標志正確清楚。

設計、安裝和運行資料齊全。

b二類設備

僅能達到一類設備1~5條標準的。

c三類設備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

3.4.6箱式變壓器評級標準

3.4.6.1一類設備

a能持續達到額定出力或上級批準的出力,回路電阻、油溫符合設計要求。

b繞組、套管和絕緣油等試驗符合《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試驗規程》規定。

c部件和零件完整齊全;壓力釋放閥、負荷開關、接地開關、低壓配電裝置、避雷裝置等電氣和機械性能良好,無接觸不良和卡澀現象。

d冷卻裝置運行正常,散熱器及風扇齊全主要表計、顯示部件完好準確;熔絲保護、防爆裝置和信號裝置等部件完好,動作可靠。

e一次回路設備絕緣及運行情況良好。

f變壓器本身及周圍環境整潔,照明良好,必要的標志,編號齊全。

g不滲油,或稍有輕的滲油但外殼及套管無明顯油跡。

3.4.6.2二類設備

a經常能達到額定出力或上級批準的出力,回路電阻、溫升符合設計要求,上層油溫不超過85℃。

b繞組、套管試驗符合《電力設備交接和預防試驗規程》。

c部件和零件齊全,分接頭開關的電氣和機械性能良好,無接觸不良或動作卡澀現象;接觸電阻稍有變化,但不影響安全運動。

d冷卻裝置運行正常,不影響變壓器出力。

e電壓表、電流表、溫度表等主要表計部件完好、準確,差動保護、過電流保護、防爆裝置等主要保護和信號裝置部件完好,動作可靠,瓦斯繼電器重瓦斯未投入跳閘。

f一次回路設備運行正常。

3.4.6.3三類設備:不能滿足二類設備要求或有下列情況

a達不到銘牌出力或上級批準的出力。

b繞組或套管絕緣不良,因而需降低預防性耐壓試驗標準的。

c漏油嚴重。

d部件、零件不全,影響出力或安全運行。

e壓力釋放閥、符合開關、接地開關的電氣或機械性能不良,接觸電阻不合格或有卡澀。

f保護不可靠。

g其他威脅安全的重大缺陷。

3.5主要設備評級結果

評級工作結束后,光伏電站填寫附表59“主設備評級記錄”,送站長核定。

3.6缺陷整改

3.6.1對于二類設備及三類設備中的缺陷應按《設備檢修管理制度》規定及時處理,防止不安全運行狀態擴大,以提高設備等級。

3.6.2在提高設備完好率的工作中,必須貫徹增產節約、增收節支的原則,分清主次,首先要提高主力光伏發電系統、經濟性好的的設備健康水平。對新舊設備應區別對待,如對某些老設備的效率和技術裝備水平不必要求過高,以清除影響安全運行的重大缺陷和隱患為重點,避免片面追求外觀和設備升級而不惜工本,不加分析地盲目拆換零件。

4檢查與考核

4.1本制度由光伏電站貫徹執行。

4.2本制度的實施由發電公司生產技術部檢查與考核。

篇3:設備評級管理辦法規定

設備評定級是供電所生產設備管理的重要內容,供電所應根據設備評定級標準,按10kV電力線路、配電設備、配電室(箱)、低壓線路、接戶線、集表箱為單元的基本統計單位,定期進行設備評定級,全面掌握設備運行狀況,保證配電設備安全運行。

一、設備定級的級別界定

1、一類設備:設備符合運行標準要求,標志及運行、檢修、試驗等基礎資料齊全并與實際相符。

2、二類設備:設備存在一般缺陷,但不影響安全運行,基礎資料基本齊全。

3、三類設備:設備存在重大缺陷,直接影響運行和人身安全,必須盡快處理的設備。

二、設備評定級周期

1、10kV線路及10kV配電設備、配電變壓器及臺架,評級周期為一季度一次,季度初對上一季度進行設備評定級工作,由生產技術部組織,鄉村電管部、客戶中心及各供電所配合實施。

2、對農村低壓電力設施(配電室、低壓線路、接戶線、集表箱),評級周期為每年一次,在秋季或冬季進行。由鄉村電管部、客戶中心組織,供電所負責實施。

三、設備評定級的原則

1、設備評定級單元劃分原則

1.110kV配電線路條為單元(包括支線),雙回線路應按二個單元計數,但雙回路公用一個出線開關者按一個單元計數。

1.2配電變壓器(臺架)以臺為一個單元。

1.3配電室(箱)以個為單元。

1.4農村低壓電力線路以條為單元。架空線路的條數是指從配電室(箱)外,第一基電桿的出線回路數。同桿架設的多回路線路,以每一回路為評級單元。地埋線路的條數是指從配電室(箱)直接引出的回路數。按公里計算完好率。

1.5接戶線:以條(回路數)為單元,按公里計算完好率。

1.6集表箱:以只為單元。對每個單元按照標準進行評價。

2、一個單元內重要設備元件同時有一、二類者應評為二類設備。

1、一個單元內重要設備元件同時有二、三類者,應評

為三類設備。

4、下列主要元件均屬評級范圍

4.1電桿和基礎以基為單位。

4.2、導線以公里為單位。

4.3鐵橫擔以副為單位,瓷橫擔以條為單位。

4.4懸垂以串為單位,瓷瓶以只為單位。

4.5、金具以件(或只)為單位。

4.6拉線以條為單位。

4.7接地裝置以處為單位。

4.8避雷器以組為單位。

4.9分段開關、聯絡開關:以臺為單位;路落開關、負荷開關、隔離開關以組為單位;

4.10電容器以組為單位。

四、設備評定級標準

1、配電線路

1.110kV架空線路

1.1.1一類架空線路

a、桿塔構架基礎完好,鐵件僅有局部輕微銹濁,水泥桿僅有輕微裂紋,桿塔傾斜符合規程要求,拉線裝置完好。桿塔全部聯接緊密牢固,螺絲完整無缺;

b、導線、地線僅有局部輕微腐蝕,弛度正常,有斷股已做處理,電氣聯接良好,能在額定容量下安全運行;

c、絕緣子良好,金具無變形損傷,鐵件的鋅層、漆層僅有輕微脫落和腐蝕現象;

d、導線對地距離,對桿塔構件的空間距離,相間距離及交叉跨越距離符合規程要求。防雷、防震設施健全良好,接地裝置完好,接地電阻符合要求;

f、已采取有效的防污措施,絕緣子泄漏比距滿足規程要求的數值,并按規定的周期進行了清掃;

g、各項預防測試檢查都已按規定周期進行;

h、線路標志齊全、正確、醒目;

i、線路圖紙、資料、記錄齊全、正確。

1.1.2二類架空線路

a、桿塔結構完好,鐵塔及橫擔雖有腐蝕,水泥桿雖有裂紋但對強度影響不大,尚能安全運行。桿塔傾斜稍超規程要求,但不致造成倒桿,拉線腐蝕不甚嚴重;

b、導線、架空地線有一般性腐蝕,不影響安全運行;

c、絕緣子有輕微損傷,絕緣子串順線偏斜不超過15度,泄漏比距基本上滿足防污閃的要求;

d、防雷、接地裝置基本完好,接地電阻基本符合規程要求;

e、導線對地距離,對桿塔構件距離,相間距離基本符合規程要求,個別交叉跨越距離雖不符合規程要求,但對線路安全運行無重大影響;

f、圖紙資料、記錄基本齊全。

1.1.3三類架空線路

a、鐵塔、橫擔及其它鐵件銹蝕嚴重,水泥桿彎曲、裂紋、水泥脫落嚴重,桿塔基礎沉陷被沖刷嚴重又未采取加固措施,桿塔傾斜度超過規程規定,不能保證安全運行;

b、導線、架空地線及拉線嚴重斷股或腐蝕超過規程要求;

c、導線對地,對周圍建筑物的距離與電力線、通訊線等交跨物的距離小于規程規定,隨時有發生故障的可能;

d、絕緣子破損、瓷釉龜裂、老化,鐵件、金具銹蝕變形,對強度有較大影響,污穢嚴重,未采取措施,威脅安全運行;

e、銅鋁相接未使用銅鋁過渡線夾,弓子線引下線,未使用合格的聯接金具;

f、接地裝置破壞嚴重,接地電阻大于規程規定,輸電線中防雷、防振措施不全;

g、超過檢修、測試周期、圖紙資料不全。

1.210kV電力電纜

1.2.1一類電力電纜

a、型號及技術參數能滿足運行需要,無過熱現象;

b、外皮無機械損傷,接地正確可靠;

c、絕緣良好,各項試驗符合規程要求,不超試驗周期;

d、電纜頭中間接線盒無漏膠滲油現象,套管完整無損;

e、電纜的固定和支架完好,聯接可靠;

f、電纜的敷設途徑和中間接頭位置有標志;

g、電纜頭分相顏色正確清楚;

h、技術資料完整正確。

1.2.2二類電力電纜

a、僅能達到一類設備a~d條標準的;

b、試驗未超過周期;

c、主要技術資料具備且基本與實際相符。

1.2.3三類電力電纜

達不到二類設備標準的設備。

2、配電設備

2.1配電變壓器

2.1.1一類配電變電器

a、能持久達到銘牌出力;

b、變壓器額定電壓等級不低于運行電壓;

c、線圈套管和絕緣油試驗符合規程要求;

d、接地線連接良好,熔絲配置正確;

e、上層油溫不超過85度;

f、技術資料正確齊全;

g、油位正常,無漏油現象;

2.1.2二類配電變壓器

a、能達到一類a~e條標準;

b、技術資料基本齊全;

c、設備檢修超周期,但不超過三個月者;

d、油位偏低,滲油較嚴重,但仍能看到油位。

2.1.3三類配電變壓器

達不到二類配電變壓器標準的。

2.2配電臺架

2.2.1一類配電臺架

a、防雷設備齊全,接地良好,測試合格;

b、高低壓導線截面滿足負荷要求,無過負荷現象,相序標志準確明顯;

c、絕緣子完整無缺損,無閃絡現象;

d、高低壓控制設備齊全,高壓熔絲選用正確;

e、臺架距地面高度應為2.5M以上;

f、技術資料正確齊全;

g、結構牢固,橫擔無銹蝕現象,架子無傾斜;

h、高低壓布線整齊,清晰。

2.2.2二類配電臺架

a、能達到一類配電架a一e條標準;

b、架子雖有缺陷,但能安全運行;

c、電氣試驗雖超周期,但不足三個月者;

d、技術資料基本齊全,且與實際基本相符。

2.2.3三類配電臺架

達不到二類配電架標準的。

2.3柱上開關

2.3.1一類開關

a、各種參數滿足安裝地點要求,滿負荷運行時無過熱現象,能可靠分合閘;

b、各項試驗符合規程規定,主要參數符合廠家要求;

c、部件完整,零件齊全,瓷件無損傷,接地良好,保護裝置完好正確;

d、操作機構靈活,無卡澀,彈簧無銹蝕,分合閘指示清晰、正確,輔助開關良好,動作可靠,機構箱密封良好,端子箱標志明顯清晰;

e、無滲油。各種油位指示正常,開關外觀整潔,無銹蝕,油漆完好,各部分結構嚴密無進水,低型布置的開關,遮攔完整可靠;

f、技術資料正確齊全。

2.3.2二類開關

達不到一類設備標準,但設備基本完好,能保證安全運行,且不存在三類設備缺陷者。

2.3.3三類開關

a、開關參數不能滿足安裝地點的要求;

b、分、合閘不可靠;

c、關鍵部件如套管、均壓電容、回路電阻、絕緣拉桿、絕緣油、同期、分合閘速度、時間等項目有一項和試驗標準或出廠標準相差懸殊者;

d、開關遮斷能力不能滿足運行要求,又無保證安全的措施;

e、故障跳閘次數已超過規定或無依據的大修超過半個周期以上,而沒有進行解體檢修;

f、滲、漏油嚴重,看不清油位和標志;

g、存在其它威脅安全的重大缺陷。

2.4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2.4.1一類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a、開關或跌落式熔斷器選擇符合規程規定,安裝工藝符合要求;

b、各項參數,滿足實際運行需要,無過熱現象;

c、部件完整,零件齊全,瓷件無損傷,接地良好;

d、絕緣良好,彈簧壓力符合要求;

e、標志明確清楚,拉桿無嚴重銹蝕;

2.4.2二類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a、跌落式熔斷器,熔絲選擇合格;

b、各項參數,滿足實際運行的需要;

c、部件完整,零件齊全,絕緣良好;

d、操作機構不太靈活,三相同期稍有不一致,但輔助接點閉鎖裝置良好,轉開角度符合安裝要求;

e、瓷件(硅橡膠)雖有損傷,但不能影響安全;

2.4.3三類隔離開關和熔斷器

滿足不了二類設備要求或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a、熔斷器熔絲選擇不合格或用銅、鋁線代替,影響安全運行;

b、瓷件(硅橡膠)大面積損傷;

c、操作機構卡澀或失靈。

2.5電容器

2.5.1一類電力電容器

a、按照規定,定期進行了試驗,并符合規程要求;

b、瓷件完好無損;

c、密封良好,外殼無滲油,無變形,無銹蝕,油漆完好;

d、資料齊全、正確,與現場實際相符;

2.5.2二類電力電容器

a、試驗數據稍有變化,但符合規程規定;

b、瓷件有小塊損傷,但不影響安全運行;

c、電容器有輕微滲油和輕微變形。

2.5.3三類電力電容器

達不到二類設備或有下列情況之一者。

a、瓷件大面積損傷;

b、介質絕緣不良,超出試驗標準;

c、漏油嚴重或有明顯變形。

2.6接地裝置

2.6.1一類接地裝置

a、接地引線和接地體連接緊固,接地體不外露殘缺;

b、接地電阻定期測試,測試結果符合規程要求。

2.6.2二類接地裝置

a、接地引線一般銹蝕,未固定牢固;

b、接地電阻基本符合規程要求,不危及人身、設備安全。

2.6.3三類接地裝置

達不到一、二類標準的。

a、接地引線嚴重銹蝕或殘缺不全;

b、接地電阻大于規程規定。

3農村低壓電力設施

3.1配電室(箱)

3.1.1一類配電室(箱)

a、門窗完整,室內走道合乎要求;

b、進出線電氣距離合格,導線絕緣良好,固定牢固;

c、一、二次配線整齊,截面合格,絕緣良好;

d、開關、熔斷器容量配套,接觸良好,元件無損壞;

e、接地裝置合格;

f、漏電保護器靈敏可靠;

g、表計齊全,接線正確,計量準確;

3.1.2二類配電室(箱)

不夠一類標準,又不存在三類缺陷者

3.1.3三類配電室(箱)

a、漏雨、缺門窗;

b、進出線絕緣老化、露芯、對地距離低于2m;

c、一、二次配線露芯,接頭裸露,截面不符合要求;

d、閘刀開關無把手,瓷底膠蓋破損,接觸點嚴重燒傷,螺栓無法緊固;

e、保護設施不合格,影響人身、設備安全;

f、應接地部分未接地;

3.2低壓電力線路

3.2.1一類低壓電力線路

3.2.1.1架空線路

a、水泥電桿混凝土無嚴重脫落、露筋;

b、導線截面和弧垂符合要求,每檔內一根導線的接頭只能有一個;

c、橫擔符合規程要求,上下傾斜不超過30mm,橫擔無嚴重銹蝕;

d、瓷瓶無破損和歪斜,綁線無松脫;

e、拉線無嚴重銹蝕、斷股、有拉線絕緣子;

f、線間、交叉跨越及對地距離符合要求。

3.2.1.2地埋線路

a、分線箱安裝牢固,所裝設備符合要求;

b、露出地面部分有保護。

3.2.2二類低壓電力線路

達不到一類標準,又不存在三類缺陷者。

3.2.3三類低壓電力線路

3.2.3.1架空線路

a、水泥電桿混凝土嚴重脫落、露筋;

b、導線用破股線或鐵線,導線斷股一處超過兩股,弧垂不平衡,有混線的可能;

c、拉線斷股并嚴重腐蝕,未裝絕緣子或絕緣已破損失去絕緣作用;

d、導線對地距離低于規定值的80%,交叉跨越不符合規程要求。

3.2.3.2地埋線路

a、接線箱漏雨,電器設備破損;

b、出土外露部分無保護。

3.3接戶線

3.3.1一類接戶線

a、導線截面符合標準,絕緣良好;

b、橫擔牢固,絕緣子完好;

c、檔距、線間距離及導線對地距離符合標準。

3.3.2二類接戶線

達不到一類標準,又不存在三類缺陷者。

3.3.3三類接戶線

a、導線截面小于2.5mm2,絕緣老化并有露芯;

b、無支持絕緣子,或絕緣子破損;

c、線間或與廣播線、有線電視線、電話線等有搭連;

d、導線對地距離小于2m,又無防護措施;

e、掛鉤接線。

3.4集表箱

3.4.1一類集表箱

a、表箱固定牢固,無銹蝕,距地面距離合格,接地良好;

b、表計齊全,接線正確,計量準確;

c、配線整齊,導線截面合格,導線敷設固定可靠,標志清晰,絕緣良好;

d、漏電保護器動作靈敏可靠;

e、刀閘、熔斷器容量配套,接觸良好,元件無損壞。

3.4.2二類集表箱

達不到一類標準,又不存在三類缺陷者。

3.4.3三類集表箱

a、表箱銹蝕嚴重、漏雨;

b、配線絕緣老化、露芯、接頭裸露,截面不符合要求;

c、刀閘開關,接觸點嚴重燒傷,螺栓無法緊固;;

d、漏電保護器動作不可靠,影響人身、設備安全;

e、應接地部分未接地。

五、設備評定級的程序及注意的事項

1、供電所按縣公司下發的設備評定級工作計劃和評定級標準,在生產技術部、鄉村電管部組織下,由所長、技術員、安全員等組成的設備評定級小組,按周期對所管理的高、低壓設備進行評定級。

2、根據設備狀態情況填寫設備定級記錄,其主要內容有:

2.1配電線路評定級記錄內容包括桿塔及基礎個數、導線長度、絕緣子數目、橫擔及金具、拉線、柱上設備、隔離開關、分支保險、接地裝置、電容器等數量及狀態情況;

2.2配電設備評定級記錄內容包括高、低壓進出線的電氣設備、高低壓控制設備、變壓器、跌落保險、避雷器、接地裝置、變壓器臺構架、絕緣子等數量及狀態情況;

2.3低壓配電裝置評定級記錄內容包括低壓電力線路長度、配電室、配電箱、接地裝置、接戶線長度、集表箱等數量及狀態情況;

2.4評定級記錄及臺帳中所有線路設備參數必須與實際相符,并與現場保持一致。

3、每個設備單元評定結束后,根據設備評定級記錄按照《定級管理辦法》的定級標準對設備進行定級。

4、設備評定級時要充分考慮設備實際運行狀態,使一、二、三類設備與定級管理辦法中標準保持一致(如設備上存在緊急、重大類缺陷的則不能評為一類等)。

5、在設備評定級時如果發現三類設備,要及時消除(上報三類設備明細表)或上報升級計劃。

6、設備評定級結束后,及時對設備完好率、設備缺陷進行統計,并與有關設備評定級報表及時上報縣公司主管部門,報表應與記錄中內容相一致。

7、根據設備評定級中發現的設備缺陷,編制升級計劃上報縣公司,縣公司綜合平衡后下達升級計劃,供電所根據縣公司下達的升級計劃,組織有關人員對設備進行升級,使設備完好率達到100%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