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農村小鍋爐安全技術與管理規范

農村小鍋爐安全技術與管理規范

2024-07-25 閱讀 5793

前言

本標準全文強制。

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中心、衢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金華市特種設備檢測中心、衢州市特種設備檢驗中心、武義海特鍋爐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趙欣剛、鄭慶有、杜斌、方正中、徐駿、吳慶杰、鄧遠忠。

農村小鍋爐安全技術與管理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小鍋爐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水為介質、用于農村作坊的固定立式蒸汽小鍋爐。

本標準不適用于二手鍋爐和同一用戶或同一地點使用超過兩臺小鍋爐情況。

其他人口稀疏場所家庭、個體經營戶使用的小鍋爐可參照本標準,公共浴室、學校及人口密集場所使用的鍋爐不適用于本標準。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勞部發〔1996〕276號《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11號《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監察規定》

質技監局鍋發[1999]202號《鍋爐定期檢驗規則》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小鍋爐

3.1.1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1MPa且額定蒸發量不大于0.3t/h的鍋爐;

3.1.2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4MPa且額定蒸發量不大于0.1t/h的鍋爐;

3.1.3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7MPa且水容量不超過50升的鍋爐(即小型蒸汽鍋爐)。

3.2

作坊

有固定場所從事生產、加工的家庭或個人,不包括生產加工企業。

4基本要求

4.1標準適用范圍內的農村小鍋爐及鍋爐范圍內管道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應當符合本標準。本標準未明確的其它要求應當執行《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監察規定》。

4.2農村小鍋爐產品的設計文件(圖樣、強度計算書等)應當通過經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機構的鍋爐設計文件鑒定。

4.3農村小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和維修單位必須取得國家質檢總局或省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農村小鍋爐制造單位可以安裝、改造和維修本單位生產的鍋爐。

4.4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安裝、使用、改造、維修未取得《鍋爐制造許可證》的單位制造的鍋爐。

4.5農村小鍋爐不得安裝在農居臥室內及其下面。農村小鍋爐若安裝在輕型簡易結構的半露天無鍋爐房時,其建造設計方案無需經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核準。

4.6農村小鍋爐由鍋爐制造單位或由其書面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裝。

4.7農村小鍋爐在安裝前,安裝單位應當向鍋爐安裝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施工告知,并約請檢驗機構。告知方式可采用傳真、電子郵件或網上告知等快捷方式。

4.8農村小鍋爐安裝完畢后,由安裝方、使用方和檢驗機構共同參與,進行一次總體驗收。驗收合格后30日內,由鍋爐制造單位或其委托人持鍋爐出廠資料、有關安裝及驗收資料,安裝單位資質、鍋爐作業人員證書或考核合格證明、用戶書面不改裝保證書,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辦理鍋爐使用登記手續,領取使用登記證。

4.9農村小鍋爐操作人員應當通過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機構對農村小鍋爐操作項目的考核,考核內容應當以實際操作為主,首次考核原則上應在安裝總體驗收時進行。對于考核合格者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發予有農村小鍋爐操作項目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操作人員應當持證上崗并至少每兩年應當參加一次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組織的復審。

4.10各鄉鎮政府應當掌握轄區內鍋爐分布狀況和作業人員持證情況,協助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做好鍋爐安全監察工作。

篇2:小鍋爐運行操作規程

1目的

鍋爐是小區的重要設備,為了確保鍋爐的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完好率,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內鍋爐運行操作的管理。

3職責

小區維修負責人在公司維修中心的領導下負責對本小區鍋爐操作的管理,包括機房設施設備和工作環境的統一管理。

3.2當班維修人員具體負責鍋爐房設備運行操作、設施設備和機房工作環境的維護。

3.3維修中心負責對各小區鍋爐運行作業規程的確定、培訓和組織實施,并對實施情況進行有計劃的檢查。

3.4小區管理處負責監督維修人員對鍋爐房的維修養護和工作環境的維護。

4.1點火前檢查

4.1.1對于長期停用和檢修的鍋爐,點火前必須進行全面檢查或水壓試驗,檢查內容有:爐內檢查、燃燒檢查、煙道檢查、給水系統檢查、油系統檢查、三大安全附件檢查、輔機檢查以及熱工儀表檢查和校驗,并做試運行。

4.1.2打開水泵進、出水閥門并放空,采用“手動”啟動水泵,使用鍋爐水位超過最低水位5cm。

4.1.3啟動油泵進滿日用油箱,打開進油管,回油管雙聯閥門,打開過濾器上放空螺絲進行放空,檢查油泵、進油管是否完全載滿油。

4.1.4關閉定期排污閥,打開放空閥,其余閥門應處于相應位置;保持煙氣暢通。

4.2.1打開總電源開關,燃燒調節開關撥到“小火”位置。

4.2.2切上燃燒器工作開關;操作燃燒器控制開關,首先“復位”,然后撥到“運行”位置,自動按啟動程序進行:預定吹掃預定噴油點火燃燒,對長期停用的鍋爐,應先使燃燒器控制開關撥到“吹掃”位置進行強制通風,然后再撥到“運行”位置進行點火。

4.2.3火焰開成后,燃燒器啟動程序仍然自控一段時間來鞏固火焰。

4.2.4正常點燃后,燃燒器應保證10―15分鐘的“小火”燃燒,待爐溫正常后再把燃燒調節開關撥到“自動”。如冷爐啟動,應至少保持半小時“小火”燃燒才可“自動”,切不可強制“大火”燃燒。

4.2.5待鍋爐放空閥有蒸汽冒出,關閉放空閥。

4.3升壓

4.3.1密切注意鍋爐水位。當壓力上升到0.05―0.1MPa時,沖洗水位表,檢查水位表是否靈敏、正確

4.3.2當氣壓到0.1―0.15MPa時,沖洗壓力表。

4.3.3在氣壓到0.2―0.3MPa時,檢查受壓部件各聯結處有無泄漏現象,可對修過的閥門,入孔,法蘭連接螺絲再緊一次。

4.3.4當氣壓到0.3―0.4MPa時,排污并校驗高低水位報警。

4.4并爐、供汽

4.4.1打出主汽管上的排水閥,排出冷凝水以防水擊,當氣壓上升到低于系統壓力0.2―0.5MPa時,緩慢開啟主汽閥半圈進行暖管、蒸汽管道預熱后,關閉排水閥,然后逐漸開大閥門,開足后應倒回半圈。

4.4.2操作鍋爐水位略低于正常水位,啟動鍋爐給水泵至“自動”位置。

4.4.3憑用汽部門規定時間,在確知管線正常情況時方可開啟分汽缸上的相應閥門,操作時就緩慢開啟半圈至一圈,應保持10分鐘,以減少水擊現象,開足后應倒回半圈,并應做好記錄。

4.5運行

鍋爐投入正常運行供氣后,為確保安全經濟運行,司爐工做好下列工作。

4.5.1保持鍋爐正常水位,水位應有微微波動,每班沖洗水位表一次。

4.5.2保持鍋爐正常燃燒,維持生產所需要的壓力,每班沖洗水位表一次。

4.5.3根據水質化驗結果,做好定期排污工作,保持規定的爐水標準,每班至少排污一次,排污應在低負荷時進行。

4.5.4每班必須對鍋爐全面巡檢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及時向部門或值班經理報告,每班應認真做好鍋爐運行記錄。

4.5.5操作人員應經常監視水位控制器,火焰感應器和蒸汽壓力控制器,并按《鍋爐維修保養規范》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4.6停爐

將燃燒器控制開關按到“停機”檔,然后依次關閉進油閥門、主蒸汽閥,采用“手動”控制水位,最后關掉總開關。

4.7熱交換器操作規范

4.7.1開啟熱交換器之前,應先排放其內部的殘水。

4.7.2開啟熱交換器水閥。

4.7.3停機后5―10分鐘才能停止所有水泵的運行。

4.7.4逐步放開蒸汽閥門。

5相關文件

《鍋爐房管理制度》

《鍋爐維修保養規范》《鍋爐房管理制度》

熱電技術聯盟交接班記錄本

鍋爐房每班燃油消耗表

篇3:農村小鍋爐安全技術與管理規范

前言

本標準全文強制。

本標準的附錄A為規范性附錄。

本標準由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浙江省特種設備檢驗中心、衢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本標準參與起草單位:金華市特種設備檢測中心、衢州市特種設備檢驗中心、武義海特鍋爐有限公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趙欣剛、鄭慶有、杜斌、方正中、徐駿、吳慶杰、鄧遠忠。

農村小鍋爐安全技術與管理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小鍋爐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以水為介質、用于農村作坊的固定立式蒸汽小鍋爐。

本標準不適用于二手鍋爐和同一用戶或同一地點使用超過兩臺小鍋爐情況。

其他人口稀疏場所家庭、個體經營戶使用的小鍋爐可參照本標準,公共浴室、學校及人口密集場所使用的鍋爐不適用于本標準。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勞部發〔1996〕276號《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11號《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監察規定》

質技監局鍋發[1999]202號《鍋爐定期檢驗規則》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

小鍋爐

3.1.1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1MPa且額定蒸發量不大于0.3t/h的鍋爐;

3.1.2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4MPa且額定蒸發量不大于0.1t/h的鍋爐;

3.1.3額定蒸汽壓力不大于0.7MPa且水容量不超過50升的鍋爐(即小型蒸汽鍋爐)。

3.2

作坊

有固定場所從事生產、加工的家庭或個人,不包括生產加工企業。

4基本要求

4.1標準適用范圍內的農村小鍋爐及鍋爐范圍內管道的生產(含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使用、檢驗檢測及其監督檢查應當符合本標準。本標準未明確的其它要求應當執行《蒸汽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監察規定》。

4.2農村小鍋爐產品的設計文件(圖樣、強度計算書等)應當通過經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機構的鍋爐設計文件鑒定。

4.3農村小鍋爐的制造、安裝、改造和維修單位必須取得國家質檢總局或省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頒發的資格證書。農村小鍋爐制造單位可以安裝、改造和維修本單位生產的鍋爐。

4.4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安裝、使用、改造、維修未取得《鍋爐制造許可證》的單位制造的鍋爐。

4.5農村小鍋爐不得安裝在農居臥室內及其下面。農村小鍋爐若安裝在輕型簡易結構的半露天無鍋爐房時,其建造設計方案無需經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核準。

4.6農村小鍋爐由鍋爐制造單位或由其書面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裝。

4.7農村小鍋爐在安裝前,安裝單位應當向鍋爐安裝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施工告知,并約請檢驗機構。告知方式可采用傳真、電子郵件或網上告知等快捷方式。

4.8農村小鍋爐安裝完畢后,由安裝方、使用方和檢驗機構共同參與,進行一次總體驗收。驗收合格后30日內,由鍋爐制造單位或其委托人持鍋爐出廠資料、有關安裝及驗收資料,安裝單位資質、鍋爐作業人員證書或考核合格證明、用戶書面不改裝保證書,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辦理鍋爐使用登記手續,領取使用登記證。

4.9農村小鍋爐操作人員應當通過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試機構對農村小鍋爐操作項目的考核,考核內容應當以實際操作為主,首次考核原則上應在安裝總體驗收時進行。對于考核合格者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發予有農村小鍋爐操作項目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操作人員應當持證上崗并至少每兩年應當參加一次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組織的復審。

4.10各鄉鎮政府應當掌握轄區內鍋爐分布狀況和作業人員持證情況,協助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做好鍋爐安全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