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述職報告
金嶺集團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基礎化工、熱電聯產為主導產業的國家大型企業,現擁有總資產40億元,員工3000余名。多年來,公司立足化工領域,實施科技興業,優化產品結構,拉長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了企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已形成年產甲烷氯化物25萬噸、燒堿23萬噸、有機硅12萬噸、環氧丙烷10萬噸、苯胺6萬噸、氯丙烯2萬噸的生產規模,熱電裝機容量10萬KW,是中國化工500強、中國石油和化工綜合效益百強、行業納稅百強、全國工業重點行業效益十佳企業之一。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優秀企業、全國行業誠信經營示范單位、山東省AAA特級信譽企業、山東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東營市突出貢獻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十七年發展歷程中,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則,嚴抓特種設備管理,督查整改設備缺陷,有力地保障了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確保了生產安全無事故。
為了認真落實省質監局《關于印發山東省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和市質監局《關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進一步規范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行為,保障在用特種設備安全,落實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主體責任,依照《實施方案》的相關安排,緊緊圍繞“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一預案”(即:落實管理機構、落實管理人員、落實管理制度;設備有使用證、人員有操作證;設備依法檢驗合格;有應急預案并演練,有演練記錄)的工作要求,我公司在接到相關資料和上級有關的指示精神后立即行動起來,使全體干部員工思想上強化認識,機構上積極組織,材料上詳細準備,行動上認真落實。到目前為止,整個準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具備了驗收條件。
下面就我公司準備情況作簡要匯報如下:
一、組建管理機構,落實管理人員
近年來,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和全體干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在生產經營和規模膨脹方面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隨著公司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產品鏈條的不斷拉長,各車間生產裝置的安全運行對整個集團公司生產連續性的影響也日漸突出,進而對各裝置生產設備――尤其是特種設備――的運行性能和備用狀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公司領導對設備管理相當重視。針對這次特種設備標準化管理評比活動,我們按照相關各相關部門的工作細則進一步明確了職責范圍,確立了分管領導和專/兼職工作人員,對重要崗位的管理人員實現竟聘上崗,按照專業特長和工作能力進行擇優錄用,形成了以法人代表趙曰嶺總裁為首,各部門副總為分支的三級設備管理網絡:一級是設備管理委員會,二級是生產管理部,三級是專職設備管理員隊伍,從而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齊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網絡。各個特種設備使用和運行崗位都配備了業務能力強、技術精湛、專業對口的工作人員,真正形成了網絡化、系統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不僅從技術上保證了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行,杜絕了設備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為整個集團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設備保障。
二、落實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加強責任追究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新的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形勢下,落實管理制度,表彰先進典型,加強責任追究,才是鼓舞士氣、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我公司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要求,制訂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崗位職責、特殊崗位操作規程等具有指導性的管理文件和技術文件。另外,上到公司高管,下至一線職工,每個崗位還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細則,細則明確了每個崗位的工作范圍、工作程序、工作標準和工作獎罰。同時我們還對每一臺設備都按照統一的格式制作了設備標示牌,標牌不僅標明了設備名稱、位號、生產廠家和投運日期,同時還明確了設備管理責任人,使每一臺設備都有自己固定的主人。全體干部員工嚴格按照工作細則規定的條款和設備管理責任制開展工作,本著“不越位,不錯位,要到位”的三“位”工作原則,橫向到邊,豎向到底,誰出問題誰負責。同時還強化了責任追究制度,職工出現問題,直管領導負兩倍以上的連帶責任。這樣層層關聯,不僅使各設備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更加強了領導嚴管職工,職工監督領導的相互監督機制,有效地減少了設備事故的發生。
三、特種設備辦證及時,人員持證率100%
公司的每臺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的30日內,我們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關條款的規定,準備好特種設備原始出廠竣工資料,并填寫特種設備登記卡,向市、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辦理使用登記,及時領取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符合特種設備管理要求的,都要嚴格按程序辦理使用登記、注冊。到目前為止,我公司沒有發生一次特種設備漏報、瞞報事件。
為了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要求,對特種設備必須強化管理,“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的規定,我公司行政人事部門每年根據各部門申請提報的專業技能內/外部培訓計劃,編制當年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報領導批準后實施;同時,在各級有關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我們還根據從事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崗位變動情況,及時進行了各種特種設備操作專業知識培訓和新員工的取證和舊證到期人員的換證工作,實現了人人持證上崗,使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始終保持著100%的高度。
四、嚴格落實特種設備檢驗制度,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
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特種設備使用部門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好記錄。
每年初,我們都按照上述要求并根據公司在用或擬用特種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認真編制特種設備年度定檢計劃,并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內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然后認真組織檢驗,使全公司的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率始終保持在110%,沒有一臺超期或漏檢。對于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我們立即從生產系統中切除,停止繼續使用,然后根據檢驗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裝維保單位進行維修,消除設備缺陷并復檢合格后進行重新啟用。
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可操作性強,演練實施有序
今年以來,我公司針對各車間的生產性質和特種設備的性能要求成功地組織多次包括氯氣泄漏和全廠失電等在內的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公司組織這樣的活動,其目的一是為了增強全體干部職工的防范意識,二是為了驗證既定事故救援預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讓參演人員進一步的熟悉有關特種設備的基本特性和非正常狀態下的操作要點,提高全體員工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演練中,參加的員工完全能夠按照要求認真對待,行動迅速,操作有序,部門領導組織到位,各種車輛、消防設施、防護器具、救援器械等基本設施保障有力,保證了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成功。同時,針對每次演練中發現的問題,認真總結,及時完善事故救援預案,使各項事故救援預案都具有了持續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為真正事故狀態下及時、合理的救援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技術保障。
生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始終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管理理念,以創建“平安金嶺”、“和諧金嶺”、“文明金嶺”為中心,從規范管理和落實責任抓起,從重點防范和整改隱患入手,重點狠抓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切實把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把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系統化,制度化,標準化。也正是為此,公司才不斷強化包括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在內的專業知識培訓和安全意識教育,制定并落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充分利用公司內部報紙《金嶺人》、宣傳欄、黑板報和“每日一題”活動等載體,宣傳安全知識,定期組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全體員工及企業周邊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了集團公司的生產安全與穩定。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我們只有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工作中腳踏實地,盡職盡責,積極打破傳統落后的定期維修和被動的失效后維修,全面推行先進的預知性維修和主動維修,在首先保證包括特種設備在內的生產設備的穩定正常運行的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整體的正常生產和經營活動。
“事故無情,生命無價,安全第一,預防為先”。作為危化品生產企業,我們決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以這次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活動為契機,在前期特種設備規范化管理成績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評價活動的各項具體要求為標準,在全公司掀起一次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活動的宣傳和落實高潮,使我公司的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更好地為安全生產服務。
篇2:設備管理人員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20**年,本人在公司的正確領導下,立足本職,真抓實干,團結部門同事,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深入生產作業現場,嚴格落實各項管理規章制度,以確保完成公司質量、安全、環保目標和生產經營任務。通過一年來的努力,公司設備運行狀態良好,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公司下達的各項工作指標也已全面完成。
下面,我就一年來的工作述職如下:
一、學習方面: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努力提升個人素養20**年我首先從業務知識學習入手,重點學習了有關設備管理的國家法律法規、行業相關規定和公司設備管理辦法,解決了業務能力不精等問題。其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了學習計劃,不斷加強專業技術的學習,努力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工作方面:20**年,公司設備管理工作緊密圍繞**公司設備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并結合20**年公司設備管理工作安排,以貫徹落實**公司設備管理工作安排和部署為重點,強化基礎資料,加強現場管理,完善**公司設備管理系統信息庫,不斷提高設備利用率,促進公司設備管理水平踏上新臺階。
(一)20**年設備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進入20**年以來,為了保證設備安全、穩定和高效運行,在管理上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明確職責,轉變觀念,強化基礎建設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組織機構。依照公司生產運作結構的調整情況,及時調整了公司設備管理委員會和各單位設備管理小組成員,并制定了相關職責,保證了設備管理“專管成線,群管成網”。二是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和標準,強化基礎資料管理。根據**公司和**事業部相關管理辦法,編制下發了公司《設備管理實施細則》,進一步規范了公司的設備管理。三是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打造**設備管理特色模式。按照**公司統一要求,對公司設備臺帳、設備技術檔案、設備運轉記錄等技術資料進行了更新和完善。
2、持之以恒抓設備的現場管理,促進設備現場管理工作上水平。一是加強月度考核與現場指導,不斷提升基層管理水平。二是加大設備現場標準化管理,嚴格落實“三定”制度、“十字”作業規定,做好設備定期維護保養定期。三是嚴格落實現場巡回檢查制度,確保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四是嚴格落實定期檢查制度。根據公司設備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公司每季度定期組織開展一次設備管理專項檢查活動,以檢查促整改,不斷促進公司設備管理水平踏上新臺階。五是根據**公司《關于印發******公司設備基礎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相關要求,開展了對設備管理現場標準化宣貫學習及推進工作,重點對設備、管線、設備管理牌的顏色及規格進行了規范整頓,為形成**特色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企業形象打下基礎。
3、加強特種設備檢驗與監測裝置的校驗工作,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根據年初工作安排和年度檢定計劃,組織對公司管轄范圍內所有的安全閥、壓力表、報警器、電壓表、電流表等829只(塊)監視和測量裝置進行了校驗,并組織對4臺蒸汽鍋爐和2臺熱水鍋爐進行年度檢驗,有效保證了公司設備安全穩定運行。
4、加強設備動靜態管理,做好新舊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對接工作。根據**公司《關于加強設備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為推進**服務事業部與**公司設備管理信息系統的整合,我公司先后組織18人分別參加了**公司和我公司組織的培訓班,有力保證了我公司設備管理系統推進工作。目前,公司設備數據庫基本信息錄入已到收尾階段。
5、認真組織開展設備管理先進集體及先進個人的評選工作,不斷提升設備管理工作人員積極性和主動性。20**年,公司共評選出了“設備管理先進集體”2個,“設備管理先進個人”10人,“設備操作能手”16人。設備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評選,有效提升了公司及各單位設備管理人員及操作人員工作積極性,為公司今后設備管理工作順利開展和進步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二)2010年公司設備管理重點工作安排
1、加強領導,充分發揮設備管理網絡的作用。公司將根據《設備管理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和公司生產實際,建立和完善隊站級設備管理網絡,明確網絡內每一位成員的職責和管理范圍,要充分發揮設備管理小組的作用,特別是班組長的作用,管好、充分利用好班組所管理的設備,分班組制定設備管理目標,確保設備管理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
2、進一步夯實基礎工作,逐步實現精細化管理。一是進一步完善并嚴格落實設備管理制度和標準。20**年公司將從設備管理的實際需要出發,進一步完善并嚴格落實設備潤滑管理制度、設備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等相關制度和標準,確保設備管理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是繼續加強落實公司設備維護保養制度、油水管理制度、巡回檢查制度、交接班制度、“三定制度”、“五級檢查制度”、現場“十字”作業要求等各項制度、標準,確保設備管理各項規定、標準落到實處。
3、狠抓現場管理,加大監督檢查力度。設備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設備的使用壽命。設備現場管理堅持“誰使用,誰負責”的管理模式,設備出現故障落實到人頭,設備交接銜接到人頭。采取專項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督查現場管理。公司每季度將組織一次設備專項檢查,設備管理崗位人員每月至少一次到各中心檢查指導工作。要求各中心每周至少開展一次設備檢查,班組每天對管理范圍內的設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設備操作人員每兩小時巡回檢查一次。
4、推廣應用**公司設備系統,促進設備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學化建設。一是根據20**年**公司及**服務事業部統一安排,繼續對公司設備管理信息系統所有設備基礎數據進行完善,并對基層單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切實提高基層單位種設備管理管理水平。二是進一步推廣設備管理系統在基層單位的應用,不斷提升公司設備管理信息化水平。
5、繼續推廣應用“三新”技術,提高物業設備創效能力。20**年公司將繼續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推廣應用,不斷提升物業設備創效核心能力。鼓勵各單位結合工作實際,本著確實提高物業服務水平、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原則,廣泛進行技術交流和技術引進,大膽推廣應用“三新”技術。
篇3: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述職報告
金嶺集團創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基礎化工、熱電聯產為主導產業的國家大型企業,現擁有總資產40億元,員工3000余名。多年來,公司立足化工領域,實施科技興業,優化產品結構,拉長產業鏈條,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了企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現已形成年產甲烷氯化物25萬噸、燒堿23萬噸、有機硅12萬噸、環氧丙烷10萬噸、苯胺6萬噸、氯丙烯2萬噸的生產規模,熱電裝機容量10萬KW,是中國化工500強、中國石油和化工綜合效益百強、行業納稅百強、全國工業重點行業效益十佳企業之一。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優秀企業、全國行業誠信經營示范單位、山東省AAA特級信譽企業、山東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東營市突出貢獻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
在十七年發展歷程中,公司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管理原則,嚴抓特種設備管理,督查整改設備缺陷,有力地保障了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確保了生產安全無事故。
為了認真落實省質監局《關于印發山東省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規范(試行)的通知》和市質監局《關于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進一步規范公司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行為,保障在用特種設備安全,落實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主體責任,依照《實施方案》的相關安排,緊緊圍繞“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一預案”(即:落實管理機構、落實管理人員、落實管理制度;設備有使用證、人員有操作證;設備依法檢驗合格;有應急預案并演練,有演練記錄)的工作要求,我公司在接到相關資料和上級有關的指示精神后立即行動起來,使全體干部員工思想上強化認識,機構上積極組織,材料上詳細準備,行動上認真落實。到目前為止,整個準備工作已經基本結束,具備了驗收條件。
下面就我公司準備情況作簡要匯報如下:
一、組建管理機構,落實管理人員
近年來,在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關心關懷和全體干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公司在生產經營和規模膨脹方面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隨著公司規模的日益擴大和產品鏈條的不斷拉長,各車間生產裝置的安全運行對整個集團公司生產連續性的影響也日漸突出,進而對各裝置生產設備――尤其是特種設備――的運行性能和備用狀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公司領導對設備管理相當重視。針對這次特種設備標準化管理評比活動,我們按照相關各相關部門的工作細則進一步明確了職責范圍,確立了分管領導和專/兼職工作人員,對重要崗位的管理人員實現竟聘上崗,按照專業特長和工作能力進行擇優錄用,形成了以法人代表趙曰嶺總裁為首,各部門副總為分支的三級設備管理網絡:一級是設備管理委員會,二級是生產管理部,三級是專職設備管理員隊伍,從而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齊抓共管的安全管理網絡。各個特種設備使用和運行崗位都配備了業務能力強、技術精湛、專業對口的工作人員,真正形成了網絡化、系統化、標準化的管理模式,不僅從技術上保證了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行,杜絕了設備事故的發生,同時也為整個集團公司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設備保障。
二、落實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加強責任追究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新的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形勢下,落實管理制度,表彰先進典型,加強責任追究,才是鼓舞士氣、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我公司嚴格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條款要求,制訂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崗位職責、特殊崗位操作規程等具有指導性的管理文件和技術文件。另外,上到公司高管,下至一線職工,每個崗位還都制定了自己的工作細則,細則明確了每個崗位的工作范圍、工作程序、工作標準和工作獎罰。同時我們還對每一臺設備都按照統一的格式制作了設備標示牌,標牌不僅標明了設備名稱、位號、生產廠家和投運日期,同時還明確了設備管理責任人,使每一臺設備都有自己固定的主人。全體干部員工嚴格按照工作細則規定的條款和設備管理責任制開展工作,本著“不越位,不錯位,要到位”的三“位”工作原則,橫向到邊,豎向到底,誰出問題誰負責。同時還強化了責任追究制度,職工出現問題,直管領導負兩倍以上的連帶責任。這樣層層關聯,不僅使各設備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更加強了領導嚴管職工,職工監督領導的相互監督機制,有效地減少了設備事故的發生。
三、特種設備辦證及時,人員持證率100%
公司的每臺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或使用后的30日內,我們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相關條款的規定,準備好特種設備原始出廠竣工資料,并填寫特種設備登記卡,向市、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辦理使用登記,及時領取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符合特種設備管理要求的,都要嚴格按程序辦理使用登記、注冊。到目前為止,我公司沒有發生一次特種設備漏報、瞞報事件。
為了保證特種設備的安全運行,保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要求,對特種設備必須強化管理,“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的規定,我公司行政人事部門每年根據各部門申請提報的專業技能內/外部培訓計劃,編制當年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培訓計劃,報領導批準后實施;同時,在各級有關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我們還根據從事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崗位變動情況,及時進行了各種特種設備操作專業知識培訓和新員工的取證和舊證到期人員的換證工作,實現了人人持證上崗,使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持證上崗率始終保持著100%的高度。
四、嚴格落實特種設備檢驗制度,特種設備檢驗合格有效
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特種設備使用部門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好記錄。
每年初,我們都按照上述要求并根據公司在用或擬用特種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認真編制特種設備年度定檢計劃,并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內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然后認真組織檢驗,使全公司的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率始終保持在110%,沒有一臺超期或漏檢。對于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我們立即從生產系統中切除,停止繼續使用,然后根據檢驗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裝維保單位進行維修,消除設備缺陷并復檢合格后進行重新啟用。
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可操作性強,演練實施有序
今年以來,我公司針對各車間的生產性質和特種設備的性能要求成功地組織多次包括氯氣泄漏和全廠失電等在內的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公司組織這樣的活動,其目的一是為了增強全體干部職工的防范意識,二是為了驗證既定事故救援預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更重要的是讓參演人員進一步的熟悉有關特種設備的基本特性和非正常狀態下的操作要點,提高全體員工的事故應急處理能力。演練中,參加的員工完全能夠按照要求認真對待,行動迅速,操作有序,部門領導組織到位,各種車輛、消防設施、防護器具、救援器械等基本設施保障有力,保證了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的成功。同時,針對每次演練中發現的問題,認真總結,及時完善事故救援預案,使各項事故救援預案都具有了持續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從而為真正事故狀態下及時、合理的救援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技術保障。
生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自公司成立以來,我們始終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管理理念,以創建“平安金嶺”、“和諧金嶺”、“文明金嶺”為中心,從規范管理和落實責任抓起,從重點防范和整改隱患入手,重點狠抓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切實把特種設備管理工作放在了重中之重的首要位置,把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系統化,制度化,標準化。也正是為此,公司才不斷強化包括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在內的專業知識培訓和安全意識教育,制定并落實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充分利用公司內部報紙《金嶺人》、宣傳欄、黑板報和“每日一題”活動等載體,宣傳安全知識,定期組織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從而有效地保證了全體員工及企業周邊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維護了集團公司的生產安全與穩定。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我們只有在日常一點一滴的工作中腳踏實地,盡職盡責,積極打破傳統落后的定期維修和被動的失效后維修,全面推行先進的預知性維修和主動維修,在首先保證包括特種設備在內的生產設備的穩定正常運行的基礎上才能更進一步地進行整體的正常生產和經營活動。
“事故無情,生命無價,安全第一,預防為先”。作為危化品生產企業,我們決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以這次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活動為契機,在前期特種設備規范化管理成績的基礎上,嚴格按照評價活動的各項具體要求為標準,在全公司掀起一次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活動的宣傳和落實高潮,使我公司的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更上一個新臺階,更好地為安全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