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進中的安全規定
1鉆進中遇有鉆進回轉吃力、動力機響聲異常、泥漿泵泵壓升高、孔口循環沖洗中斷、鉆具上提或下放遇阻、提鉆后鉆具有泥包現象等情況時應及時處理,不得湊合作業。
2提下鉆遇阻要進行掃孔,不準強拉、硬墩。鉆進、擴孔、掃孔阻力過大時,不準強行開車。當發現卡鉆、埋鉆、燒鉆等事故征兆時,應立即竄動或轉動鉆具,嚴禁關泵斷水。
3合金鉆進不得使用鉆粒卡取巖心。鉆粒鉆進換合金鉆進時,要撈凈孔內鉆粒和巖粉;合金換鉆粒鉆進時,開始要用舊鉆頭、小鉆粒,并減少投粒量和水量。
4用三牙輪鉆頭鉆進或擴孔,必須配備保徑接頭,要根據地層情況盡量滿足鉆頭的鉆進參數,合理控制回次鉆進時間,防止鉆頭直徑嚴重磨損或掉牙輪事故。提鉆后必須測試鉆頭直徑,磨損大于3mm,則下入新鉆頭時要注意下鉆遇阻時掃孔。
5中途停鉆,必須將鉆具上提和提鉆后向孔內灌注沖洗液以及保持孔底清潔等要求,要按照本規程有關鉆進操作要求中的規定,認真執行。
6要隨時蓋好孔口,謹防小工具或其他物件掉入孔內。
篇2:常規鉆進安全技術規程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石油及天然氣鉆井工程常規鉆進作業過程中的開鉆前檢查、鉆進、接單根、起下鉆、換鉆頭、鉆水泥塞、鉆開油氣層等方面的安全技術規程。本標準適用于陸地鉆井作業。淺海鉆井作業也可參照使用。2引用標準GB?J232—8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8978—8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3096—82?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SY?5048—84?石油鉆機用190系列柴油機安裝、操作和維護規程SY?5198—87?鉆具螺紋指SY?5172—87?直井下部鉆具組合設計推薦方法SY?5313—88?鉆井工程常用名詞術語SY?5369—88?石油鉆具使用與維護SYn?5225—87?石油與天然氣鉆井、開發儲運防火防爆安全理規定SY?5333—88鉆井設計格式3開鉆前檢查開鉆前應由施工監督單位組織鉆井隊和有關部門專業人員,對路、井場、設備安裝質量、鉆井設計、通訊、井場安全防護設施及環境保護措施進行全面檢查、驗收。3.1道路3.1.1必須滿足在整個建井周期內大型運輸車輛和特殊作業車輛的安全行駛要求。3.1.2無道路的地區(如沙漠、森林、草原、海灘)的探井可修筑能滿足通行條件的簡易道路。3.2井場3.2.1井場的有效使用面積不小于表1的要求(不包括井場附屬設施的占地面積)。表1鉆機級別井場面積,㎡長度,m?寬度,m151500?50?3020?1800?60?3032?2100?70?30?45?2800?80?3560?3325?95?3580?4200105?403.2.2井口至井場邊緣的坡度為0.5%~1.0%。井場的排水性能良好,基礎四周應用混凝土封閉。方井底部應有排水措施。3.2.3井口位置必須符合地質設計要求。3.2.4井場位置應符合下列條件,否則應移動井位:a.井場邊緣應距鐵路、10KV以上、高壓電路及其它永久性設施不少于50m;b.井口距居民住宅不少于100m。3.2.5井場布置應考慮風頻、風向。井架大門方向盡量朝南或朝東。3.2.6井場設備應根據地形條件和鉆機類型合理布置,利于操作和管理。3.3設備安裝3.3.1鉆機設備安裝質量技術要求3.3.1.1井架及底座安裝質量技術要求。a.井架底座的上平面允許水平偏差應±3mm;b.塔形井架及底座組裝后四個柱角的頂板應在同一平面內,平面度公差為5mm,對角線尺寸差應小于10mm。c.井架立柱組裝后的直線公差不超過0.5/1000;d.井口導管預埋時必須垂直,井架底座中心對井眼中心的同軸度偏差為±10mm;e.轉盤中心與天車中心的同軸度偏差應小于20mm;f.轉盤轉臺平面對天車至井眼軸心線的垂直度偏差應小于3mm;g.繃繩應符合GB1102的規定,繃繩抗拉強度應大于繃繩載荷的2.5倍,錨固力不小于100kN.3.3.1.2傳動系統安裝質量技術要求:a.傳動系統底座的平面度公差應小于3mm;b.采用萬向軸聯接時,安裝誤差其法蘭端面平面度小于1mm,柴油機萬向軸傾斜度為3°~5°,鉆井泵萬向軸傾斜度為5°~8°;c.采用法蘭聯接時,平行度安裝誤差小于1mm,同軸度安裝誤差小于0.5mm;d.采用帶傳動和鏈傳動時,兩傳動輪應在同一垂直平面內,帶傳動平行度安裝誤差小于3mm,鏈傳動同軸度安裝誤差小于2mm;e.單根三角膠帶的張緊度按兩皮帶輪的中心距下垂尺寸來計算,米小于15mm,測力應垂直兩皮帶輪的中心,力的大小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N三角膠帶型號?ABCDE測量力?25?30?75?135?180f.單根鏈條的張緊度按兩鏈輪間鏈條的下垂尺寸計算,水平傳動鏈條應小于兩鏈輪間切線長度的2%~3%,爬坡鏈條應小于切線長度的2%;g.采用氣離合器聯接時,同軸度誤差為1.0~1.5mm,未充氣離合器間隙為2~3mm;h.絞車的剎車鼓與剎車塊的間隙應均勻,通常為6mm。3.3.1.3循環系統安裝質量技術要求:a.鉆井泵應安裝在同一水平面上,平面偏差為3mm;b.鉆井泵吸入管徑應大于泵液力端吸入管尺寸,吸入管應安裝過濾器、檔板閥和緩沖器;c.高壓管匯必須進行剛性固定;d.鉆井泵空氣包的充氣壓力應調整在鉆井泵工作壓力的1/3;e.水龍帶與井架之間應有足夠的距離,并應采取防止水龍帶打扭的措施,水龍帶與立管相接部分要有正常的彎曲半徑,水龍頭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表3規定。?表3?mm水龍帶內孔直徑5063.5~76.2?90?最小彎曲半徑9001200?13903.3.1.4鉆井儀表固定應有避震器和減振措施。其安裝位置不得妨礙司鉆觀察井口操作視線。3.3.1.5供給系統安裝質量技術要求:a.油罐和水罐位置應有適當壓頭,輸油罐的進出口應安裝流量計;b.油、水、氣輸送管線安裝后應用空氣進行試壓,試驗壓力為其輸送壓力的1.25倍,穩壓3min,不允許有滲漏。3.3.2動力柴油機安裝參照SY5084第一章的規定。3.3.3其他輔助設備安裝質量應符合有關規定。3.3.4電氣裝置安裝應符合GBJ232中第七篇”低壓電器”、第十篇”母線裝置”、第十一篇“電纜線路”、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電線路”、第十三篇“配線工作”,第十四篇“電器照明裝置”、第十五篇“接地裝置”等的有關規定。3.4鉆井設計3.4.1鉆井設計格式必須符合SY5333的規定要求。3.4.2開鉆前必須有經過審批的鉆井設計。3.5通訊3.5.1井場通訊設施應符合有關規定。3.5.2必須滿足24h與生產指揮機構的正常通訊聯絡。3.6安全防護3.6.1井場防火消防器材的配備應符合SYn5225中的9.3.2.4的規定。3.6.2機械、電機設備的所有傳動、轉動部分必須裝好護罩并固定牢靠。3.6.3鉆機提升系統的制動、防碰裝置必須靈敏、可靠。3.6.4井場照明設施和電路安裝應符合SYn5225中2.2.1,2.2.6,2.2.7的要求。3.6.5地處海灘、河灘的井場,在洪、潮汛季節應修筑防洪防潮堤壩和采用其它相應預防措施,經安全防汛部門認可后方能施工。3.6.6井場火源、易燃易爆物源的安全防護應符合SYn52252.2.3~2.2.7的要求。3.6.7井隊主要崗位人員必須持有操作合格證,其他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教育合格后才能上崗。個人安全防護用具必須完好,上崗必須穿戴齊全。3.6.8井架天車臺、二層臺、立管臺、鉆臺、機房、泥漿罐等周圍必須安裝護欄,梯子必須有扶手。3.7環境保護3.7.1井場應配備污水處理裝置和污水儲存坑(罐)。污水排放必須達到GB8978和當地政府規定的排放標準。3.7.2油、氣放噴管線出口應避開居民住宅、森林、經濟作物區和其他重要設施。3.7.3工業垃圾、鉆屑、生活污物的排放,應有適當的收集容器和處理措施。3.7.4井場應配備足夠的鉆井液儲備罐(池)、池(罐)應做到不垮不漏。居民區和飲用水源區50m內必須用金屬鉆井液儲罐。3.7.5井場有毒物品應單獨儲存,設有明顯標志區別,并有專人保管和發放。3.7.6在城鎮及居民區附近鉆井、井場機器噪音控制應符合GB3096的規定。3.7.7在平原、森林、耕地處的井場完井后應按規定恢復地貌。4?鉆進4.1第一次鉆進是指埋設導管后,下表層套管前的第一次鉆進.4.1.1鼠洞的位置、鼠洞管的斜度與出露鉆臺高度,應有利于方鉆桿的起放和摘掛水龍頭操作方便。各型鉆機的鼠洞管安裝技術要求見表4。表4鉆?機?級?別?距井口距離,m?鼠洞管斜度,°60~80?2.2~2.56~7452.2~2.56322.5~2.75?7~820?---------------15?--------?--------4.1.2開孔鉆頭直徑與導(套)管直徑配合尺寸見表5。表5mm(in)660?445400?346~311鉆頭直徑(26)(171/2)(153/4)(135/8~121/4)?508?339.7324?273~245導(套)管直徑(20)?(133/8)(121/4)?(103/4~95/8)4.1.3第一次鉆進井眼要直,入井鉆具必須符合SY5369要求的質量標準。4.1.4第一次鉆進開始,控制鉆壓不超過鉆鋌柱質量的60%。4.1.5執行定深測斜制度,對易斜地層應采取滿眼鉆具或鐘擺鉆具組合等控制井斜措施。4.1.6用減振器以減輕跳鉆的危害,提高鉆頭和鉆具的使用壽命。4.1.7鉆井液性能及其使用管理應符合鉆井設計要求。4.1.8鉆進中應根據井下情況變化和地面設備、儀表采集的信息變化,分析判斷,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實現安全鉆進。4.1.9鉆達下表層套管深度應及時進行測井和固井等作業。4.2再次鉆進指封固表層套管后的各次鉆進。4.2.1再次鉆進前必須先安裝好井口裝置,并找正天車、轉盤和井口中心,固定牢靠。4.2.2鉆完固井水泥塞,再次恢復鉆進,應對套管采取保護措施:a.在鉆鋌未出套管鞋前,鉆壓不超過鉆鋌質量的60%,轉盤速度采用低轉速。b.技術套管下入較深、再次鉆進井段較長的井,應在鉆桿柱上加橡皮護箍。4.2.3鉆具組合應滿足噴射鉆井和防斜打直井技術要求,符合SY5172有關規定。4.2.4使用PDC鉆頭和噴射鉆頭應根據實際情況,每次鉆進進尺不超過500m或純鉆進時間不超過40h進行短程起下鉆,起出長度應超過新鉆進井段,以防縮徑卡鉆。4.2.5鉆井液的選擇:a.必須使用優質鉆井液,其性能應符合鉆井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b.應按照地質設計提供的地層孔隙壓力,選擇鉆井液密度,并根據隨鉆監測的地層壓力值及時調整,油層附加0.05g/cm3,氣層附加0.07g/cm3;c.對長段泥巖地層,應進行礦物組份分析,并依此選擇具有相應抑制性的鉆井液體系。d.鉆井液必須進行凈化處理,按鉆井設計要求控制固相含量。固控設備配備應有振動篩、除砂器和除泥器(或清潔器)。e.鉆井液性能應能滿足測井、測試要求,除特殊高礦化度鉆井液體系外,鉆井液濾液的電阻率值應符合測井要求。4.2.6鉆進中應根據井內情況變化(鉆速、鉆井液性能、鉆屑性能、鉆井液體積和進出口流量等)和地面設備運轉、儀表信息變化,判斷分析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4.2.7新牙輪鉆頭入井開始鉆進時應采用輕壓(10~20kN)、適當轉速(50~60r/min)鉆進0.2~1.0m或10~30min,再逐漸增至正常鉆壓和轉速,禁止加壓啟動轉盤。4.2.8新金剛石鉆頭入井開始鉆進時,應在鉆頭接觸井底前0.5~1.0m先開大排量清潔井底,然后采用輕壓(10~20kN)、適當轉速(40~50r/min)鉆進0.5-1.0m或10~30min,再逐漸恢復到正常鉆壓或轉速。4.2.9鉆進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終止鉆頭使用:a.鉆頭在井底工作有異常,如突發性跳蹩鉆、鉆速突降、轉盤扭矩增大等,經處理無效;b.鉆頭在井底工作正常,但鉆頭經濟曲線率變化超過允許范圍;c.鉆井泵泵壓突變,已判斷為循環短路、鉆頭噴嘴脫落或堵塞;d.發生嚴重溜鉆。4.2.10使用金剛石鉆頭時井底必須無金屬落物。不允許用金剛石鉆頭劃眼。4.2.11長井段的劃眼或擴眼時應采用銑齒牙輪鉆頭。如用鑲齒鉆頭劃眼時,轉速應控制在60r/min以下。4.2.12鉆具在井內靜止時間不得超過3min,防止粘附卡鉆。4.2.13安全鉆達下技術(油層)套管深度后,應根據鉆井設計要求,及時進行測井、固井等其他作業。5?接單根5.1接單根前應作好單根和井口工具、材料的檢查準備。5.2卸方鉆桿必須用雙吊鉗(或動力吊鉗)旋松螺紋后,再用轉盤低速(10~12r/min)卸開螺紋。不允許只用單吊鉗轉盤沖擊松開螺紋。5.3采用小鼠洞接單根時,必須用吊鉗按規定力矩旋緊連接螺紋,操作時應注意防止單根和方鉆桿的連接螺紋操作退松。5.4接單根時必須有防落物入井措施。5.5接好單根和方鉆桿連接螺紋后,應先開泵建立正常循環,才能下放鉆柱恢復鉆進。6起下鉆6.1起下鉆前應按照操作崗位專責分工,作好儀表、工具、器材和安全防護設施的檢查,井口操作必須有防落物入井措施。6.2起鉆前應根據井眼條件、機械鉆速、鉆井液性能和地質錄井資料要求,充分循環洗井,清潔井筒。6.3起下鉆應根據鉆機載荷、鉆柱質量、井眼條件,采用雙吊卡或卡瓦操作。在井深大于1000m或大鉤載荷大于300kN時,用雙吊卡加小方補心或用長鉆桿卡瓦。6.4起下鉆鋌必須同時使用提升短節(或提升接頭)、卡瓦和安全卡瓦提升短節和鉆鋌連接螺紋必須用吊鉗(或動力吊鉗)旋緊。安全卡瓦應卡在距卡瓦上部0.05~0.10m處。禁止用轉盤旋卸鉆鋌螺紋。6.5鉆具聯結螺紋應按SY5369規定的最佳扭矩值旋緊。應采用帶有直讀扭矩儀的動力吊鉗旋卸鉆具螺紋。6.6連接鉆具螺紋必須采用符合SY5198規定性能指標的潤滑脂。6.7螺紋連接前必須保持螺紋清潔完好。6.8起鉆應定時定量向井內灌注鉆井液,可采用自動平衡灌注裝置或每起出3~5立柱鉆具注入與起出鉆具體積相當的液量。若灌不進時應接方鉆桿循環。6.9在油、氣、漏層部位及其以上200m井段必須降低提放鉆具的速度,其值應不大于0.5m/s。6.10下鉆應采用限速措施。下鉆大鉤載荷超過300kN應掛上水剎車(或用電碰剎車制動)。6.11鉆柱裝有止回閥下鉆時應定深度向鉆具內灌入鉆井液,每下500~1000m灌滿一次。6.12起下鉆在復雜卡阻井段應降低速度。阻卡載荷超過當時鉆具懸重50~100kN時,要及時采取措施,徹底消除阻卡后才能恢復正常作業。6.13井下不正常或深井段下鉆應根據情況分段進行循環鉆井液。6.14鉆具下完接方鉆桿后,先開泵循環正常再轉入正常作業。7?換鉆頭7.1上卸鉆頭應用吊鉗和專用鉆頭裝卸器。鉆頭螺紋先用人工引扣,再用吊鉗旋緊,不得猛拉猛繃,防止損壞鉆頭。卸鉆頭先用吊鉗旋松螺紋,再用轉盤低速(10~12r/min)卸開。不得用轉盤繃開螺紋。7.2連接鉆頭螺紋必須用標準螺紋潤滑脂,并按規定螺紋扭矩值上緊。7.3應根據起出鉆頭磨損情況和使用效果,結合鉆進巖石可鉆性選擇入井鉆頭類型和鉆頭工作參數。7.4牙輪鉆頭入井前應檢查鉆頭直徑、軸承間隙、牙輪平面度、牙齒、連接螺紋質量、焊縫質量。噴射鉆頭應檢查噴嘴安裝質量和儲油囊儲油情況。7.5刮刀鉆頭入井前必須檢查鉆頭直徑、連接螺紋質量、刀片高度差、合金塊及刀片焊接質量、噴嘴質量等。7.6金剛石鉆頭入井前必須檢查鉆頭直徑、胎體與鋼體焊縫質量、金剛石或切削塊燒結質量、水眼套管安裝質量和連接螺紋質量。7.7出入井鉆頭應進行鉆頭直徑檢查,起出鉆頭磨損嚴重時應及時采取劃眼措施。8鉆水泥塞8.1鉆水泥塞宜用尖鉆頭或銑齒牙輪鉆頭,鉆具結構可采用加重鉆桿或加1~2柱鉆鋌。8.2鉆水泥塞和套管附件,鉆壓1.5~2kN/cm2,轉速低于60r/min,并保持環空上返密度:244.5mm(9?5/8in)以上井眼不低于0.6m/s;244.5mm(9?5/8in)以下井眼不低于0.8m/s。8.3鉆完套管金屬附件后,應采用強磁打撈器加鉆具打撈杯清理井底。8.4鉆水泥塞的鉆井液應具有抗鈣污染性能。8.5鉆水泥塞出套管鞋后,應根據鉆井設計要求,進行套管鞋地層破裂壓力試驗。8.6鉆完水泥塞恢復鉆進,在鉆鋌未出套管鞋前應采取輕壓(2~3kN/cm2),轉速不超過60r/min,環空上返速度:244.5mm(9?5/8in)以上井眼不低于0.6m/s;244.5mm(9?5/4in)以下井眼低于0.8m/s。9?鉆開油、氣層9.1鉆開油氣層的準備9.1.1鉆開油氣層前必須按鉆井設計要求和SYn5225規定的有關內容逐項檢查合格。9.1.2井口防噴器和配套的井控系統應符合鉆井設計要求,其壓力等級應和地層壓力匹配,防噴器芯子尺寸必須與井內鉆具一致。9.1.3井控設備的安裝質量必須滿足油氣層安全鉆進需要。防噴管線布局要考慮當地季節風向、居民區、道路和其他重大設施情況,應接出井口不少于75m,管線彎度夾角不小于120°,每隔10~15m應打水泥基墩,用卡子固定牢靠。9.1.4井口設備應定期采用堵塞器清水整體試壓,并作穩壓檢查。環形防噴器試壓到額定工作壓力的70%,節流壓井管匯、閘板防噴器及其以下部件,試壓到閘板防噴器額定工作壓力。9.1.5鉆井隊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掌握井控設計和井控安全操作規定。9.1.6鉆井液性能符合設計要求,要有足夠的鉆井液加重劑和處理劑的儲備。9.1.7各種井控設備、專用工具、消防設施、電路系統配備齊全,運轉正常。9.1.8落實關井程序、操作崗位和鉆井隊干部24h值班管理制度。井隊上崗人員必須具有井控操作證。9.1.9鉆井隊每個生產班要進行防噴井控演習,并達到規定的演習要求。9.2油氣層正常鉆進9.2.1應配備方鉆桿上、下旋塞閥和鉆具止回閥。9.2.2鉆進中應進行油氣層壓力監測預報工作,遇到鉆速突然加快、放空、并漏、蹩鉆、跳鉆、氣測異常、油氣水顯示等情況,應立即停鉆循環觀察或關井觀察。9.2.3鉆開油氣層后,應根據顯示情況進行相應的短程起下鉆。起下鉆應控制速度。起鉆要及時灌滿鉆井液,并校核灌注量。9.2.4應定期進行井控裝備檢查和井控防噴演習,檢測演習頻率不少于每月二次。每次起下鉆應開關閘板防噴器一次。9.2.5鉆進中要專人觀察和記錄鉆井液體積變化,發現溢流應按規定的關井程序迅速關井。關井壓力不得超過井控裝備額定工作壓力、套管抗內壓強度、地層破裂壓力三者中最小值的80%。根據關井壓力值確定重建井筒平衡的壓井液密度。9.2.6應定深、定時采集鉆井數據和鉆井液性能參數,發現油氣顯示應加密各種參數信息的采集。9.2.7定期測試取得低沖數排量下的循環泵壓,作為溢流井噴壓井時計算循環壓力的依據。9.2.8冬季鉆進、寒冷地區必須采取防凍措施,特別要防止防噴器系統及節流壓井管匯凍結失靈。9.2.9嚴格執行發現和保護油、氣產層措施和有關規定。
篇3:鉆進作業安全規定
1、開鉆前準備
(1)按照安裝標準對鉆井設備的安裝質量進行認真的檢查驗收工作,安裝設備應達到平、穩、正、全、牢、靈、通、“五不漏”,安全護罩及各種安全設施必須齊全完整,電路安裝要符合標準,井場電線嚴禁觸鐵、拖地,必須按安全用電規定架設。
(2)鉆鼠洞和下鼠管
a根據本油田地表土質情況,鼠洞可用水力沖蝕的方法鉆成。鉆井中,鉆臺與泵房要配合協調,不要因開泵過早或摘泵過晚,刺傷鉆臺操作人員。
b接方鉆桿
①大門前場地上的方鉆桿兩端分別系好長鋼絲繩套,上端繩套套在大鉤上,下端繩套掛在繃繩滑輪上。繩套與滑輪要按標準選用,不得湊合。操作中,由司鉆操作剎把,副司鉆操作貓頭拉繃繩,用大鉤和繃繩把方鉆桿抬到鉆臺上。當方鉆桿上端母接頭拉進鉆臺1m-2m時,輕輕放下,中間墊平。
②上提水龍頭,用繃繩繃住中心管與方鉆桿上接頭對扣,用鏈鉗人力上緊。注意操作平穩,不要將繃繩猛拉猛放。
③上提方鉆桿接鉆頭并用大鉗上緊,做鉆(沖)鼠洞的準備工作。
c鉆(沖)鼠洞
①上提方鉆桿,慢慢下放至鼠洞口,鉆大鼠洞必須保證方鉆桿軸線與井眼中心線的夾角為8°-10°。繩套要拴牢。
②沖鼠洞時,鉆臺操作人員要用鏈鉗慢慢轉動方鉆桿下沖,并注意與司鉆、副司鉆配合,不要被繃繩或水龍頭等磕、拉傷。
③沖完鼠洞,上提方鉆桿置于大門邊,中間墊平。推方鉆桿時不要用肩扛,人離方鉆桿距離約半米為佳。
④收好方鉆桿后立即下入鼠洞管。
⑤鼠洞上口高度要適當。
2、正常鉆進
(1)安全鉆井規定
a下鉆到底泥漿循環正常以后,分別對兩臺泵的排量(沖數)與泵壓進行校核并做好記錄,以便在泵壓異常時對比分析。
b鉆進中司鉆應注意泵壓的變化。無泵壓自動記錄的,司鉆應指定專人每小時觀察記錄一次泵壓。發現泵壓下降達1MPa時,應檢查地面設備與泥漿,如無問題應立即起鉆檢查鉆具。
d泵壓達不到工程設計要求不能鉆進。
e鉆進中停泵、倒泵一定要先通知司鉆,待鉆具提起后再進行以上操作。倒泵倒閘門放回水要注意泥漿倒流情況,發現泥漿倒流不正常,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持管內外平?,不能任其倒流。
f采取雙泵鉆進時,打完單根先停一臺泵,提起方鉆桿再停另一臺泵,接好單根先開一臺泵,泥漿返出后再開另一臺外泵,操作人員待泵壓正常后才能離開氣門。
g鉆具在裸眼內時,禁止將水龍頭坐在轉盤上進行修理。
h在正常鉆進或循環泥漿時,鉆臺上必須留一名鉆工值班。
i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采用減震器,以減少跳鉆保護鉆具和延長鉆頭使用壽命?
j當井下出現蹩鉆的時候,應立即調調鉆井參數。直到消除或把蹩跳鉆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據轉盤負荷的變化分析井下情況。牙輪鉆頭發生蹩鉆,應及時分析,不能湊合反復試驗,特別是鉆頭使用后期。
(2)正常鉆井安全注意事項
a各工種人員不得串崗、亂崗。司鉆必須持證操作,堅守崗位。學習人員學習操作司鉆不得離崗,并做好監護。
b崗位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保用品,上鉆臺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并系帶,上井架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系好保險帶,但不許戴安全帽。
c高空作業使用的工具必須系尾繩,尾繩一端與作業者身體相連,井架上不允許放未固定好的工具和物品。
e卸扣時嚴禁用轉盤繃扣,上扣時不許用轉盤緊扣。
f井隊要指定專人拉貓頭繩(只允許一開下表層套管使用),做到游車擺動不拉,棕繩在貓頭上未纏好不拉,棕繩未理順不拉,大鉗未咬緊不拉,大鉗鉗柄與貓頭繩的夾角不合適不拉,對井口人員不安???不拉。不得使用打結、易斷和毛刺多的棕繩做貓頭繩。
g如絲扣過緊不好卸,拉貓頭繩時必須先摘掉總離合器,利用絞車慣性松扣。嚴禁用鋼絲繩拉貓頭。
h在絞車運轉過程中,嚴禁打開護罩加注潤滑脂和潤滑油。如需要進入絞車內部工作時,要把鉆機氣路的總閘門關死,司鉆操作臺上的各控制開關一律放在放氣位置。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安全警示牌,司鉆必須在操作臺上監護。
i處理卡鉆事故時,在強行上提下放鉆具前,必須用合適的鋼絲繩捆牢大鉤口,防止水龍頭脫鉤。強行轉動鉆具時,應鎖好轉盤大方瓦和方補心的銷子,拴好方補心的保險繩,防止方補心飛出傷人。
j起吊重物
①氣葫蘆要指定專人操作,起吊重物時操作者必須集中精力,在有關人員離開被吊重物,并有明確起吊信號后方可起吊。
②用大門繃繩起吊重物時,必須有專人指揮,不得超載起吊。
③起吊鉆桿、鉆鋌和套管時,必須使用專用的吊裝帶。
k禁止用貓頭吊人進行高空作業。嚴禁任何人隨同重物或游動系統升降。嚴禁高處作業人員沿鉆具或大繩死繩下滑,嚴禁鉆臺工作人員沿梯子欄桿下滑。
l在設備運動部位處于工作狀態時,嚴禁進行檢查保養、在上面傳遞物件、在危險部位爬上爬下、在鉆機鏈條下面通過或在護罩上站人。
3、起下鉆作業
(1)起下鉆前檢查與準備
a由司鉆檢查大繩的磨損與斷絲情況,倒繩標準為每個扭距斷絲不超過6絲。
b司機要認真檢查剎車系統、大繩兩端的固定、剎帶調節螺絲的調節情況。
c檢查指重表是否靈敏,懸重與鉆具的實際重量是否相符,自動記錄曲線是否清晰,有無異常記錄。
d要認真地檢查氣路與防碰天車裝置是否可靠。
e內外鉗工檢查傳動及鉆機各檔和低速鏈條?井口工???要靈活好用,規格符合要求。
f下井工具、鉆具必須由工程技術員檢查、丈量(長度、外徑、內徑),特殊工具要畫出草圖。
(2)下鉆
a鉆頭尺寸、類型、噴嘴截面積要認真執行設計。
b鉆具絲扣清洗干凈,并涂好標準絲扣油,戴好絲扣膜。
c鉆頭絲扣與配合接頭磨損情況技術員或平臺經理要親自檢查。
d鉆鋌與無臺肩的下井工具,下井時必須用安全卡瓦,安全卡瓦距卡瓦手柄5cm。安全卡瓦鉸鏈要靈活,卡瓦牙能上下活動,上緊時不宜重錘敲打。
e鉆具重量超過40kN要掛輔助剎車,轉盤內放小補心。有冷卻水的剎車箍應早通水,防止剎車箍龜裂。
f下鉆遇阻不能超過100kN,否則應把鉆頭提到遇阻井段以上小排量頂通,逐漸增加排量,循環劃眼,消除遇阻后才能下鉆。
g卡瓦在以下四種情況下不能使用:
①鉆具懸重超過卡瓦工作負荷的80%。
②卡瓦牙與鉆具的規范不符。
③卡瓦牙不全,卡瓦牙磨損嚴重,卡瓦本身有缺損或錐面變形。
④卡瓦卡住鉆具后,手把快接觸轉盤(大方瓦磨損極限:大慶型鉆機圓錐D328+0.5-D258磨損后不能超過D336+0.5-D263)。
h下鉆、接單根、接下井工具,液壓大鉗緊扣,按不同規范的鉆具要求的力距值緊扣。
i起(下)鉆,內外鉗工要檢查鉆具,有問題的鉆具及時更換。為促進這一工作落實,在班報表中應注明本班下鉆的立柱數。
j根據不同井深、井徑、鉆具結構、泥漿流變指數計算激動壓力,確定下鉆速度,防止激動壓力過大造成井漏。
k有以下七種情況之一,下鉆要中途分段頂通或循環泥漿。
①停工1天以上。
②井深超過2500m。
③井內泥漿性能不好。
④井下要進行特殊作業。
⑤起鉆時井下有遇卡現象。
⑥泥漿密度在1.30以上。
⑦發生過井漏。
l下鉆中發現鉆桿內返噴或下鉆一柱不返泥漿,及時按下列措施處理:
①井口液面正常,可小排量頂通,再逐步增加排量循環。
②井口液面下降,先向環形空間注滿泥漿,鉆頭起到正常井段,小排量頂通,逐漸增加排量,必要時處理好泥漿后再下鉆。
③繼續下鉆時,仍有泥漿從鉆桿內返噴或環形空間不返泥漿,應起到正常井段,經循環無效,進行劃眼。在明化鎮井段需要劃眼時,劃眼措施要特別慎重,以免劃出新眼。
④鉆具靜止后,環空液面繼續下降,應立即向環空灌滿泥漿,把鉆具起到套管鞋,研究處理辦法。
m下鉆開泵前,應先轉動鉆具,破壞泥漿結構力,再小排量開泵,泵壓要根據泥漿流變性及當時排量、環空壓耗計算,防止憋漏地層。
n開泵后,泥漿返出不正常,轉盤負荷變重,停泵后立管有余壓,在活動鉆具的同時應有控制地放回水。如發現井漏,沒有井噴危險時,立即起鉆,憋漏泥漿不得超過5m3。
o下到最后一柱鉆桿,下放要特別注意遇阻,離井底10m應提前開泵循環劃眼到底。
(3)起鉆
a.起鉆前要充分循環,正常情況下不少于一個循環周,鉆屑基本循環干凈,泥漿性能合格,經泥漿人員同意后才能起鉆。
b在新井眼、遇阻遇卡井段、上部松軟地層,堅持用一檔車起鉆。
c.起鉆的速度應考慮所產生的抽吸壓力,通過計算不致使地層流體進入井筒,造成井涌或井噴。
d起鉆時要連續灌泥漿。
e自動記錄卡片每天要進行分析。
F起鉆時井口應加刮泥器。
(四)電測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1、井場應有良好的照明設施。
2、井口起吊儀器時必須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員要按規定手勢指揮,操作人員要絕對聽從指揮。
3、使用絞車貓頭或氣動絞車吊升設備時,繩套、掛鉤必須牢固可靠。拉貓頭由司鉆或副司鉆操作。操作氣動絞車要先檢查剎車情況,按操作規程操作。
4、井口滑輪固定牢靠,在轉盤上安裝滑輪要求將轉盤銷子銷死,以防轉盤轉動;在法蘭盤上安裝滑輪,固定螺絲必須從上往下穿,以防螺絲掉入井內。
5、看井口必須站在滑輪兩側,看井內情況,頭部要遠離滑輪,以防被鋼絲繩斷頭刺傷。
6、電纜運行時嚴禁跨越,不準在滑輪附近用手觸摸電纜,不準安裝、拆卸井口設備,不準使用繩索等物纏在電纜線上。
7、嚴禁在井口附近吸煙或使用明火。司鉆要在鉆臺上值班配合工作。
8、井內發生遇卡,井隊干部要與測井單位共同研究處理措施。
9、在油、氣井測井時,嚴格執行井場防火安全制度,充分做好防噴準備,嚴防鐵器碰撞或電氣發生火花,并派專人觀察井內情況,發現溢流,必須通知電測隊將下井儀器慢速起過高壓地層后,快速起出井口。
10、超深井、定向井、復雜井的測井工作必須嚴格執行施工技術措施。
11、電測時,井場不得使用電焊和啟動電機。絞車總離合器及轉盤離合器摘掉并捆綁牢靠。
12、井隊人員不得進入測井車內。發現測井人員上鉆臺不戴安全帽或由坡道滑下等違章行為,井隊工人有權制止。
13、在測井過程中,井隊不得在井架上高空作業,在鉆臺、井場作業應不影響測井施工安全。
14、在高壓油、氣井測井,井隊應做好防噴工作,并有專人觀察井口,發現溢流,應立即向值班干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