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電氣標準規范之低壓配電設計規范1

電氣標準規范之低壓配電設計規范1

2024-07-25 閱讀 1527

第一章總則

第1.0.1條為使低壓配電設計執行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電可靠、電能質量合格、節約電能、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和安裝維護方便,制訂本規范。

第1.0.2條本規范適用于新建和擴建工程的交流、工頻500V以下的低壓配電設計。

第1.0.3條低壓配電設計應節約有色金屬,合理地選用銅鋁材質的導體。

第1.0.4條低壓配電設計除應執行本規范外,尚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第二章電器和導體的選擇

第一節電器的選擇

第2.1.1條低壓配電設計所選用的電器,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電器的額定電壓應與所在回路標稱電壓相適應;

二、電器的額定電流不應小于所在回路的計算電流;

三、電器的額定頻率應與所在回路的頻率相適應;

四、電器應適應所在場所的環境條件;

五、電器應滿足短路條件下的動穩定與熱穩定的要求。用于斷開短路電流的電器,應滿足短路條件下的通斷能力。

第2.1.2條驗算電器在短路條件下的通斷能力,應采用安裝處預期短路電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當短路點附近所接電動機額定電流之和超過短路電流的1%時,應計入電動機反饋電流的影響。

第2.1.3條當維護、測試和檢修設備需斷開電源時,應設置隔離電器。

第2.1.4條隔離電器應使所在回路與帶電部分隔離,當隔離電器誤操作會造成嚴重事故時,應采取防止誤操作的措施。

第2.1.5條隔離電器宜采用同時斷開電源所有極的開關或彼此靠近的單極開關。

第2.1.6條隔離電器可采用下列電器:

一、單極或多極隔離開關、隔離插頭;

二、插頭與插座;

三、連接片

四、不需要拆除導線的特殊端子;

五、熔斷器。

第2.1.7條半導體電器嚴禁作隔離電器

第2.1.8條通斷電流的操作電器可采用下列電器

一、負荷開關及斷路器;

二、繼電器、接觸器;

三、半導體電器;

四、10A及以下的插頭與插座。

第二節導體的選擇

第2.2.1條導體的類型應按敷設方式及環境條件選擇。絕緣導體除滿足上述條件外,尚應符合工作電壓的要求。

第2.2.2條選擇導體截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線路電壓損失應滿足用電設備正常工作及起動時端電壓的要求;

二、按敷設方式確定的導體載流量,不應小于計算電流;

三、導體應滿足動穩定與熱穩定的要求;

四、導體最小截面應滿足機械強度的要求,固定敷設的導線最小芯線截面應符合表2.2.2的規定。固定敷設的導線最小芯線截面表2.2.2

注:L為絕緣子支持點間距。

第2.2.3條沿不同冷卻條件的路徑敷設絕緣導線和電纜時,當冷卻條件最壞段的長度超過5m,應按該段條件選擇絕緣導線和電纜的截面,或只對該段采用大截面的絕緣導線和電纜。

第2.2.4條導體的允許載流量,應根據敷設處的環境溫度進行校正,溫度校正系數可按下式計算:

第2.2.5條導線敷設處的環境溫度,應采用下列溫度值:

一、直接敷設在土壤中的電纜,采用敷設處歷年最熱月的月平均溫度;

二、敷設在空氣中的裸導體,屋外采用敷設地區最熱月的平均最高溫度;屋內采用敷設地點最熱月的平均最高溫度(均取10年或以上的總平均值。)

第2.2.6條在三相四線制配電系統中,中性線(以下簡稱N線)的允許載流量不應小于線路中最大不平?負荷電流,且應計入諧波電流???影響。

第2.2.7條以氣體放電燈為主要負荷的回路中,中性線截面不應小于相線截面。

第2.2.8條采用單芯導線作保護中性線(以下簡稱PEN線)干線,當截面為銅材時,不應小于10mm2;為鋁材時,不應小于16mm2;采用多芯電纜的芯線作PEN線干線,其截面不應小于4mm2。

第2.2.9條當保護線(以下簡稱PE線)所用材質與相線相同時,PE線最小截面應符合表2.2.9的規定。

PE線最小截面表2.2.9

相線芯線截面S(mm2)PE線最小截面(mm2)

S≤16S

16<S≤3516

S>35S/2

注:與采用此表若得出非標準截面時,應選用與之最接近的標準截面導體。

第2.2.10條PE線采用單芯絕緣導線時,按機械強度要求,截面不應小于下列數值:

有機械性的保護時為2.5mm2:

無機械性的保護時為4mm2。

第2.2.11條裝置外可導電部分嚴禁用作PEN線。

第2.2.12條在TN-C系統中,PEN線嚴禁接入開關設備。

注:TN-C系統--在TN系統中,整個系統的中性線與保護線是合一的。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的規定。

TN系統--在此系統內,電源有一點與地直接連接,負荷側電氣裝置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則通過PE線與該點連接。其定義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交流電氣裝置接地設計規范》的規定。

篇2:高層住宅低壓配電系統設計規定

1、高層公共建筑的低壓配電系統,應將照明、電力、消防及其他防災用電負荷分別自成系統。

2、對于容量較大的用電負荷或重要用電負荷,宜從配電室以放射式配電。

3、高層公共建筑的垂直供電干線,可根據負荷重要程度、負荷大小及分布情況,采用下列方式供電:

1)可采用封閉式母線槽供電的樹干式配電;

2)可采用電纜干線供電的放射式或樹干式配電;當為樹干式配電時,宜采用電纜T接端子方式或預制分支電纜引至各層配電箱;

3)可采用分區樹干式配電。

4、高層公共建筑配電箱的設置和配電回路的劃分,應根據防火分區、負荷性質和密度、管理維護方便等條件綜合確定;

5、高層公共建筑的消防及其他防災用電設施的供電要求,應符合本規范第13章的有關規定;

6、高層住宅的垂直配電干線,應采用三相配電系統。

篇3: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低壓配電一般規定

1、配電系統設計應根據工程規模、設備布置、負荷容量及性質等綜合考慮確定。

2、確定低壓配電系統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1)供電可靠和保證電壓質量;

(2)系統接線簡單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3)操作安全、檢修方便;

(4)節省有色金屬消耗、減少電能損耗。

3、自變壓器二次側至用電設備之間的低壓配電級數不宜超過三級,但對非重要負荷供電時,可超過三級。

4、各級低壓配電屏或低壓配電箱,應根據發展的可能性留有適當的備用回路。

5、變電所的低壓配電系統之間,在下列情況下宜設聯絡線;

(1)為節日、假日節電和檢修的需要。

(2)有較大容量的季節性負荷。

(3)周期性用電的科研單位和實驗室等。

(4)由于供電可靠性的要求。

6、由公用電網引入建筑物內的電源線路,應在屋內靠近進線點便于操作維護的地方裝設電源開關和保護電器。如由本單位配變電所引人建筑物內的專用電源線路,可裝設不帶保護的隔離電器。

由放射式線路供電的配電箱,其進線開關宜采用不帶短路保護和過負荷保護的隔離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