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壓力容器爆破的預防措施(2)
4.5新建機組壓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壓力容器,使用單位必須依照相關標準,對壓力容器出廠同時提供的技術文件進行審查。出廠壓力容器技術文件必須有產品質量證明書(包括原材料質量證明書、制造廠復檢、NDT、性能試驗等)、制造廠所在地質檢部門監檢合格證書。
4.6新建機組壓力容器和更新改造壓力容器,使用單位必須依照相關標準,完成注冊登記后,方可投入使用。
4.7根據在役壓力容器特點和系統的實際情況,制定每種用途壓力容器的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中應明確異常工況的緊急處理方法,確保在任何工況下壓力容器不超壓、不超溫運行。
5定期檢驗
1壓力容器外部檢查。在役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必須按相關標準進行定期外部檢查。
2壓力容器安全閥應定期進行校驗,校驗后進行鉛封。
3壓力容器使用指示表計,必須按規定周期檢驗,并按指定位置粘貼標明檢定期限的檢定合格證。
6.4停用超過2年以上的壓力容器重新啟用時,要進行安全性檢驗,評定級別后,經耐壓試驗確認合格方可啟用,并報上級備案。
6檢修、運行管理
6.1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排污閥、監視表計、聯鎖、自動裝置等)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設有自動調整和保護裝置的壓力容器,其保護裝置需臨時退出時,應經總工程師批準。保護裝置退出后,實行遠控操作并加強監視,且應限期恢復。
6.2壓力容器安全閥的總排放能力,應能滿足壓力容器在最大進汽工況下不超壓。
6.3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修理或螺栓緊固工作。
6.4在役壓力容器應結合設備、系統檢修,按照《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質技監局鍋發[1999]154號)、《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DL612-1996)、《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TSGR7001-2004)、《電站鍋爐壓力容器檢驗規程》(DL647-2004)進行定期檢驗。
6.5火力發電廠熱力系統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時,應對與壓力容器相連的管系進行檢查,特別應對蒸汽進口附近的內表面熱疲勞和壓力容器疏水管段沖刷、腐蝕情況進行檢查。
6.6禁止在壓力容器上隨意開孔和焊接其他構件。若必須在壓力容器筒壁上開孔,則應先核算其結構強度,并參照制造廠工藝制定技術工藝措施,經鍋壓監督工程師審定、總工程師批準后,嚴格按工藝措施實施,并報上級備案。
7電站壓力式除氧器
7.1單元制的給水系統,除氧器上應配備不少于兩只全開啟式安全閥,除氧器必須裝有自動調壓和報警的裝置。
7.2除氧器的運行操作規程應符合《電站壓力式除氧器安全技術規定》(標火[2003]21號)的要求。進入除氧器的兩段抽汽的切換點,應依據《電站壓力式除氧器安全技術規定》進行核算后在運行規程中明確規定,并在運行中嚴格執行,嚴禁高壓汽源直接進入除氧器。
7.3除氧器正常運行時,禁止將不合格的水(如疏水箱或低位水箱的水)打入除氧器。
7.4在除氧器運行中,特別是在進行重大操作時,應監視水位的變化,并要防止由于玻璃管水位計堵塞或上、下小閥門(或旋塞)的通向位置不正確等而出現假水位所引起的誤判斷。
7.5將母管制給水系統的除氧器投入時,宜先開汽平衡閥,將除氧器壓力逐步提高至接近相鄰除氧器的壓力,然后適當提高相鄰除氧器的水位,利用水平?管向除氧器充水(如無水平衡管,則利用下水管充水),直至與相鄰除氧器的水位一致時為止。在除氧器充水過程中,應保持壓力和水位平衡上升,避免發???劇烈波動。
兩臺除氧器需并列運行時,應先使兩者的壓力、溫度和水位盡可能一致,然后依次開啟汽平?閥、水平?閥及其他母管聯絡閥,同時應保持水位平穩。
7.6母管制給水系統的除氧器運行時,其所有的聯絡汽水管道均應投入。如因檢修必須解列運行,則應及時調節壓力和水位,防止急劇變化,當重新并列時,應按第7.5條規定執行。母管制給水系統的除氧器不應長期解列運行。
7.7除氧器安全閥每季度應進行一次放汽試驗。
8用于壓力容器的焊接材料
8.1壓力容器檢修和維護的焊接材料的購入,必須依據國家相關標準,經質量驗收后按焊接材料種類分別保管。用于壓力容器焊接材料的貯存庫房須保證恒溫條件。
8.2壓力容器檢修和維護的焊接材料使用前,必須核對焊接材料的牌號和產品質量證明書,確認焊接材料的化學元素成分符合被焊材料的化學元素成分,方可使用。
9壓力容器操作、焊接和焊接熱處理人員
9.1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經理論知識培訓和跟班見習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級別資格,持證進行相應級別操作,不得越級操作;焊接和焊接熱處理人員必須經理論知識培訓和實際考核合格,取得相應項目級別資格,方可從事焊接和焊接熱處理工作,不得超項和越級進行焊接和焊接熱處理工作。
9.2壓力容器操作、焊接和焊接熱處理人員的資格證書必須在有效期內,不得以任何理由安排資格證書超期的壓力容器操作、焊接和焊接熱處理人員從事相關操作。
篇2:防止除氧器等壓力容器超壓爆破事故措施范本
1、機組A級檢修后或根據壓力容器安全門定期校驗的有關規定進行除氧器、輔助蒸汽聯箱及各加熱器等壓力容器的安全門整定校驗工作,各安全門定值符合設計要求。
2、各壓力容器的壓力表,必須指示正確。
3、各壓力容器的壓力高報警裝置必須好用。
4、各壓力容器的壓力自動調節器應好用,有問題及時聯系處理。
5、機組啟動前應試驗除氧器進汽門、排汽門開關靈活。
6、除氧器正常運行采用滑壓運行方式。調整輔助蒸汽聯箱壓力在0.8~1.27MPa之間。
7、當汽輪機四段抽汽壓力大于0.147MPa時,檢查輔助蒸汽到除氧器供汽門關閉。
8、正常運行時,經常監視除氧器壓力調節門的工作情況,除氧器壓力不得大于汽輪機四段抽汽壓力。
9、嚴禁在任何一個安全門不嚴密或誤動情況下,閉鎖安全門。
10、每班至少進行一次除氧器就地和遠方壓力儀表的校驗工作。
11、機組在停機狀態下,除氧器排汽門必須在開啟位置,除氧器各輔助供汽門在關閉位置。
12、機組正常運行中,要經常檢查高加疏水至除氧器調整門的工作情況,防止高加無水位運行,高加疏水門自動失靈造成除氧器超壓。
13、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檢修或緊固工作。
14、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門、排污門、監視表計、聯鎖、自動裝置等)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設有自動調整和保護裝置的壓力容器,其保護裝置的退出應經公司生產副中或總工程師批準,保護裝置退出后,實行遠控操作并加強監視,且必須在24h內恢復,否則應退出壓力容器運行。
篇3:起重設備設備作業危害分析防止壓力容器爆破事故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防止壓力容器爆破事故的發生,根據原能源部和國家電力公司關于《防止電力生產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和《國家電網公司發電廠重大反事故措施(試行)》,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1防止超壓
1.1壓力容器在投運、停用時,應嚴格按照《運行規程》規定控制壓力在允許范圍內,以防焊縫拉裂,引起爆破。異常工況應按《運行規程》規定進行緊急處理,確保任何工況下壓力容器不超壓運行。
1.2各壓力容器安全閥應結合機組大小修進行定期校驗和排放試驗。
1.3運行中的壓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閥、排污閥、監視表計、聯鎖、自動裝置等)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若因故需退出壓力容器保護裝置時應經總工程師批準,保護裝置退出后,實行遠方操作并加強監視,且應限期恢復。
1.4使用中的各種氣瓶嚴禁改變涂色,防止錯裝、錯用;氣瓶立放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傾倒;放置液氯、溶解乙炔氣瓶場所的溫度要符合要求。使用溶解乙炔氣瓶者必須配置防止回火的裝置。
1.5壓力容器內部有壓力時,嚴禁進行任何修理或緊固工作。
1.6壓力容器上的壓力表計必須每年校驗一次,確保壓力表計完好準確。
1.7結合機組大修進行壓力容器定檢工作。
2在役壓力容器應結合機組大小修,按照《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和《電力工業鍋爐壓力容器監察規程》(DL612-1996)的規定,實行定期檢驗制度。
2.1壓力容器進行定檢時,應對與壓力容器相連的管路系統進行檢查。
2.2結合機組大修,委托經資格論證合格的單位對壓力容器內外部進行檢驗。小修的安全附件檢查由本公司維護部機械專責工程師(班組技術專責)和檢修人員進行,檢查情況報安生部。突發事故的無損探傷工作由本公司委托試驗、檢測方面有相應資格證的人員進行。
2.3禁止在壓力容器上隨意開孔和焊接其他構件。若必須在壓力容器上開孔或修理,應先核算其結構強度,并參照制造廠工藝制定相應的技術處理措施,經安生部機械專責工程師審定、公司主管生產副總(總工程師)批準后,嚴格按處理措施實施。
2.4壓力容器及其附件的施焊,必須由取得Ⅱ類焊接資格證的焊工施焊,按技術措施要求,需進行無損探傷檢查的,由取得Ⅱ級資格證的檢驗員進行相應的超聲波、射線、磁粉、著色等項目探傷,檢查結果送交生技部機械專責工程師審查。
2.5停用超過2年以上的壓力容器重新啟用時要進行再檢驗,經耐壓試驗確認合格才能啟用。
2.6因故需更換壓力容器時,應對設計單位和制造廠的資格進行審核,其供貨產品必須附有“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和制造廠所在地鍋爐壓力容器監檢機構簽發的“監檢證書”。要加強對所購容器的質量驗收,特別應參加容器水壓試驗等重要項目的驗收見證。
2.7對在役壓力容器檢驗中,安全狀況等級評定達不到監督使用標準(三級)的,要在最近一次檢修中治理升級。檢驗后定為五級的容器應按報廢處理。
3嚴格按照《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對壓力容器進行登記使用。
3.1壓力容器壓力表計的校驗結果由校驗人員直接填寫到壓力容器登記薄上,維護部經理和生技部電氣專責簽字認可方才有效。
3.2壓力容器的安全閥經解體檢修后,應按技術要求進行校驗,其開啟壓力、回座壓力和提升高度應由校驗負責人詳細記入壓力容器登記薄。
3.3壓力容器重大改造和定期的常規檢查結果,均應由項目負責人填寫到壓力容器登記薄上,建立和完善長期的監察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