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齒軌車檢修技術規范

齒軌車檢修技術規范

2024-07-25 閱讀 1657

1機車

1.1車架及司機室無裂紋和明顯變形,各連接件緊固有效;齒輪轉動靈活無卡阻,無斷齒,磨損量不大于20%。內架和外架之間采用橡膠彈簧減震結構。主副司機室應設有座椅、儀表盤、照明燈、滅火器、喇叭、急停開關、瓦斯報警儀,喇叭齊全可靠,急停開關工作可靠。

1.2緩沖裝置(碰頭)固定牢靠。彈簧無裂紋,伸縮長度不小于30mm。連接裝置可靠,碰頭銷孔、連接器的磨損量不超過原尺寸的20%,剛性碰頭不超過25%。

1.3防爆部分不失爆。柴油機表面溫度不超過150℃,排氣溫度不超過70℃,冷卻水溫度不超過95℃或設計值。油箱的最大容油量不得超過8h的用油量。排出的尾氣中CO濃度不超過1000ppm,氮氧化物濃度不超過800ppm。燃油的閃點應高于70℃。進氣系統空氣濾清器、進氣柵欄完好不阻塞。單臺機車風量不小于360m3/min。

1.4采用干式離合器,符合防爆要求,靈活可靠。離合器分離撥叉與分離軸承之間間隙為(1.5~2.5)mm;離合器踏板應具有(10~30)mm行程。變速箱、分動箱、差速箱、驅動箱箱體無裂紋或變形,結合面配合緊密不漏油,運行平穩,無異響,油脂清潔,油量適當。

1.5采用手動制動器,制動器摩擦片無油污、燒焦,操作靈活可靠,制動平穩。

1.6傳動軸無裂紋、損傷或銹蝕,運行時無異常振動。軸承磨損不超過規定,定期注潤滑油脂。花鍵軸的油封必須完整。花鍵軸與滑動叉花鍵的齒側最大間隙為0.3mm。萬向節軸與軸承座孔的最大間隙為0.052mm。

1.7液壓系統各油管連接處不滲油,各類閥體和齒輪泵密封可靠,無滲油、漏油現象,制動可靠。手動閥手柄操作靈活,停車制動器、摩擦片間隙不大于7mm。

1.8電氣系統防爆發電機、啟動電機、照明、蓄電池不失爆。電氣監測系統靈敏,各類指示儀表完好、指示準確。照明距離不小于40m。

2安全制動車液壓系統密封良好,無泄漏,壓力穩定。制動爪動作可靠,無嚴重磨損。

3載重車和人車兩車軸均能在水平面內回轉360°,前軸能在垂直平面內回轉5°。

4齒條和護軌齒軌坡度大于3°時鋪設齒條,坡度大于5°時鋪設護軌;齒條無變形,無嚴重磨損。

5附件

5.1水箱、油箱的液量符合說明書要求,油路、水路無滲漏。

5.2柴油機風扇、發電機、水泵傳動帶完好,張緊合適。

5.3各軸承及其它運動零部件潤滑良好。

篇2:礦車檢修作業技術規范

一、輪對

1、車輪不得有裂紋,踏面光潔,轉動靈活。

2、車輪踏面的幾何尺寸應符合GB4695的規定,踏面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的45%,輪緣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的35%。

3、同一輪對兩輪踏面直徑差不得超過2mm。

4、軸承

(1)單列向心球軸承磨損,其徑向間隙不得超過0.5mm。

(2)同一輪對新舊軸承不得混合使用。大修礦車不得使用舊軸承。

5、軸承的配合

(1)車軸與軸承內徑采用m6級公差配合。當軸承為G級精度時,其配合過盈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

(2)車輪與軸承外徑采用N6級公差配合。當軸承為G級精度時,其配合過盈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1車軸與軸承內徑的配合過盈量

軸承內徑

配合過盈量

>15~50

0.009~0.037

>50~80

0.011~0.045

表2車輪與軸承外徑的配合過盈量

軸承外徑

配合過盈量

>80~120

0.001~0.038

>120~150

0.002~0.045

>150~180

0.005~0.045

6、車軸裝配后,同側車輪的擺動量不得超過2mm(量輪緣)。

7、車軸軸頸磨損不得采用滾花或鑲套修理。車軸最大彎曲不得超過1mm。

8、輪對的輪距應符合本規范4.3.1.4.6的規定。

9、輪對固定在車架上,擋箍與軸座的間隙不得大于5mm。軸距允差不得超過2mm。兩軸應垂直于車架縱向中心線。

10、礦車放在水平軌道上檢查,四個車輪中有一個不接觸的最大間隙不得超過1mm。

11、車輪軸承潤滑良好,油脂符合要求。

二、連接裝置

1、連接裝置的鉤、環、鏈、銷、孔不得有變形,其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尺寸的10%。彎曲的銷子、鏈環不得冷直。

2、碰頭各部完整齊全,不得有裂紋。彈性碰頭的話活動范圍為10~30mm,彈簧不得有斷裂。

3、連接裝置的鏈環,必須以2倍于最大靜載荷的拉力進行試驗。

三、車廂與底梁

1、底梁不得有裂紋、開焊,碰頭鉚釘不得有松動。其他各部鉚釘松動不得超過總數的5%。各連接螺栓應加彈簧墊圈。

2、車廂上口兩對角線長度差不得大于35mm。車廂各面凸凹深度不得大于50mm,不得有裂紋和破損。

3、車廂縱向中心線與底梁中心線(在車廂兩端測量)的偏差不得大于8mm。

四、底卸礦車的卸載部分

1、車底與車廂應接合嚴密。

2、托輪組平直,托輪轉動靈活。相鄰兩個托輪高低差不得大于2mm,相鄰五個托輪必須有三個托輪在一條直線上。

五、試驗

1、大修后的礦車應進行試驗,其運行阻力系數不得超過表3的規定。

表3礦車運行阻力系數

礦車載重t

單臺空車運行阻力系數(滾動軸承)

1

0.0095

2

0.0085

3

0.0075

篇3:無極繩絞車檢修技術規范

一、滾筒裝置

1、滾筒無裂紋、破損或變形,無嚴重銹蝕,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滾筒表面。

2、輪襯固定牢靠,余厚不小于綱絲繩直徑。

二、閘和閘輪

1、閘把及杠桿系統動作靈敏可靠,施閘后工作行程不得超過全行程的75%。

2、拉桿螺栓、叉頭、閘把、銷軸無損傷變形,拉桿螺帽有背帽緊固。

3、閘帶無斷裂,磨損余厚不小于4mm,鉚釘不得磨繩輪,鉚接可靠不松動;松閘狀態下,閘瓦間隙不得大于2mm。制動時,閘帶與閘輪緊密接觸,接觸面積不小于70%、制動可靠。

4、閘輪磨損深度不大于2mm,閘輪表面無油跡。

5、閘帶與閘皮應用銅或鉚釘鉚接,鉚釘埋入閘帶深度不得少于閘帶厚度的30%,閘帶與閘皮鉚接后應緊貼,不得有間隙。閘帶與閘輪的接觸面積不小于閘帶面積的70%。

6、安全閘制動可靠。

三、機座和基礎

1、機座無變形損壞。

2、基礎的規格和螺栓、壓板符合設計,緊固可靠,基礎無變形、開裂、松碎現象。

3、各基礎保持整潔,無積水。

四、電氣通訊系統

電控系統、保護裝置及信號通訊系統完好、無失爆、靈敏暢通,聲光齊全,吊掛整齊。

五、行走裝置

1、運行平穩,在水平軌道上四個車輪有一個不與輪面接觸時,其軌道面與輪踏面間隙不大于2mm。

2、車輪不得有裂紋,輪緣磨損余厚不小于13mm,踏面磨損余厚不小于7mm。

3、車輪定期注油,轉動靈活,車輪端面擺動量不超過2mm。

六、連接裝置

1、鑄鋼碰頭無裂紋,彈簧無斷裂和永久變形。彈性碰頭伸縮長度為10~30mm,連接器防脫裝置齊全有效。

2、車架不得有開焊和裂紋,碰頭鉚釘無松動,其它鉚釘、螺栓松動數不超過總數的10%。

3、鋼絲繩鎖具可靠,無損壞。雙向制動器靈活可靠,閉鎖裝置可靠。

七、儲繩裝置

1、儲繩滾筒轉動靈活,不磨側護板。螺栓、軸銷固定可靠,緊固有效。

2、儲繩滾筒無裂紋破損和變形,固定可靠,轉動靈活,閉鎖裝置可靠。

八、張緊裝置

1、活動滑輪上下移動靈活,不卡輪軸,不歪斜。支架無開焊、變形,固定牢固可靠。

2、配重上下運動靈活,不卡不擠不碰支撐架,雙配重時重量一致、均衡。

九、繩輪裝置

改向輪、尾輪、導繩輪、拖繩輪和壓繩輪不脫繩,無缺損,轉動靈活,固定可靠。

十、鋼絲繩

1、鋼絲繩的安全系數、鋼絲繩的使用和檢驗和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要求。

2、鋼絲繩插接長度不小于繩徑的1000倍。

3、鋼絲繩不得有與軌道、軌枕、道岔、繩輪架或其它異物摩擦的現象。

十一、試驗和安裝

1、安裝地點平整,便于操作、檢查、檢修和瞭望。

2、空載試運轉15min,工作正常,無異響、無甩油。

3、設備檢修后必須經驗收合格方可投用,有試驗記錄和驗收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