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車檢修作業技術規范
一、輪對
1、車輪不得有裂紋,踏面光潔,轉動靈活。
2、車輪踏面的幾何尺寸應符合GB4695的規定,踏面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的45%,輪緣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的35%。
3、同一輪對兩輪踏面直徑差不得超過2mm。
4、軸承
(1)單列向心球軸承磨損,其徑向間隙不得超過0.5mm。
(2)同一輪對新舊軸承不得混合使用。大修礦車不得使用舊軸承。
5、軸承的配合
(1)車軸與軸承內徑采用m6級公差配合。當軸承為G級精度時,其配合過盈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
(2)車輪與軸承外徑采用N6級公差配合。當軸承為G級精度時,其配合過盈量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1車軸與軸承內徑的配合過盈量
軸承內徑
配合過盈量
>15~50
0.009~0.037
>50~80
0.011~0.045
表2車輪與軸承外徑的配合過盈量
軸承外徑
配合過盈量
>80~120
0.001~0.038
>120~150
0.002~0.045
>150~180
0.005~0.045
6、車軸裝配后,同側車輪的擺動量不得超過2mm(量輪緣)。
7、車軸軸頸磨損不得采用滾花或鑲套修理。車軸最大彎曲不得超過1mm。
8、輪對的輪距應符合本規范4.3.1.4.6的規定。
9、輪對固定在車架上,擋箍與軸座的間隙不得大于5mm。軸距允差不得超過2mm。兩軸應垂直于車架縱向中心線。
10、礦車放在水平軌道上檢查,四個車輪中有一個不接觸的最大間隙不得超過1mm。
11、車輪軸承潤滑良好,油脂符合要求。
二、連接裝置
1、連接裝置的鉤、環、鏈、銷、孔不得有變形,其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尺寸的10%。彎曲的銷子、鏈環不得冷直。
2、碰頭各部完整齊全,不得有裂紋。彈性碰頭的話活動范圍為10~30mm,彈簧不得有斷裂。
3、連接裝置的鏈環,必須以2倍于最大靜載荷的拉力進行試驗。
三、車廂與底梁
1、底梁不得有裂紋、開焊,碰頭鉚釘不得有松動。其他各部鉚釘松動不得超過總數的5%。各連接螺栓應加彈簧墊圈。
2、車廂上口兩對角線長度差不得大于35mm。車廂各面凸凹深度不得大于50mm,不得有裂紋和破損。
3、車廂縱向中心線與底梁中心線(在車廂兩端測量)的偏差不得大于8mm。
四、底卸礦車的卸載部分
1、車底與車廂應接合嚴密。
2、托輪組平直,托輪轉動靈活。相鄰兩個托輪高低差不得大于2mm,相鄰五個托輪必須有三個托輪在一條直線上。
五、試驗
1、大修后的礦車應進行試驗,其運行阻力系數不得超過表3的規定。
表3礦車運行阻力系數
礦車載重t
單臺空車運行阻力系數(滾動軸承)
1
0.0095
2
0.0085
3
0.0075
篇2:H礦礦車安全檢查檢修制度
一、礦車包括材料車管理要嚴格執行完好標準及檢修標準禁止帶病運轉。
二、生產技術部礦車管理組設專人負責礦車管理每輛礦車要編號、建卡建立管理臺帳對礦車的檢查、檢修記錄要詳細建檔案以便隨時掌握車輛狀況。
三、把鉤工要認真負責發現不完好礦車要作記號在指定地點由專人負責挑出不準繼續運行。四、嚴格執行礦車定期檢查檢修制度1t礦車小修每月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大修一年一次對矸石山翻斗車每日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其他各種礦用車輛參照1t礦車檢修制度執行。五、定期檢查日檢內容包括1.鉚釘、螺栓、銷子、墊圈、油堵及開口銷是否齊全、完整、緊固。2.碰頭彈簧有足夠的彈性橡膠碰頭碰頭與鴨嘴平行碰頭伸出鴨嘴1030mm嘴變形不超10mm鉤環銷子和銷孔磨損不超過原尺寸的15。3.車廂上對角線長度誤差不大于35mm各部位凸凹深度不大于50mm無破洞、無銹蝕脫層。4.底盤無變形、扭曲車輪無松動、缺油等。
六、定期檢查月檢內容包括
1.檢查車輪軸承失效情況轉動是否靈活磨損是否超限。
2.檢查車輪磨損情況車軸彎曲情況。
3.檢查碰頭、插銷、車廂底盤及輪對變形情況。
七、定期檢修內容包括
1.對礦車全部鉚釘損壞和松動的螺栓、銷子、墊圈、油堵等進行檢修。
2.校正變形的車廂并焊補漏洞和破裂車縫。
3.更換不轉動的車輪及損壞的碰頭。
4.輪軸組與車架固定點上擋箍與軸座的間隙不大于5mm兩軸垂直于車架縱向中心線其平行度偏差不大于軸距的0.5。
5.檢修磨損的車軸軸頸和彎曲的車軸其彎曲不超過0.5mm修復后的車軸最大彎曲量不得超過1mm。
6.車箱底盤與車箱中心線在車輛兩端偏差不得超過15mm大修后不大于8mm。
7.滾動軸承最大徑向磨損不得超過0.5mm新舊軸承不得混合使用軸承使用期為一年半時間逾期應及時更換。8.定期注油礦車潤滑周期為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