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供電管理制度

供電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9400

為了提高我礦供電質量,合理使用電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地面供用電管理

1、地面所有用電單位(包括施工單位)的用電負荷增減,須到機電管理部填寫增(減)電力負荷申請簿,并由機電管理部安排按指定地點、位置接線,經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送電。凡未申請自行增減用電負荷或未經檢查驗收擅自送電的單位,一經查出,根據增減負荷容量40KW以下扣款500元,40KW(含40KW)以上按每KW加扣50元累計。

2、用電申請單位必須寫明設備容量、電壓等級、電纜型號、規格、長度、使用地點等。機電管理部負責審批供電系統圖,并進行繼電保護整定計算,用電單位必須嚴格按增(減)電力負荷申請簿接入負荷,機電管理部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送電,并計量。

3、地面所有線路(35KV、10KV、1140V、660V、380V)變電所及配電點均應分片到單位,責任到人。

4、地面所有變壓器(不含箱變)點均必須有合格的柵欄及圍墻,一處沒有扣責任單位200元,防護不起作用扣責任單位100元/處,并限期完成整改,限期完不成者加倍處罰并停止供電。

5、所有配電點的配電箱(柜)及無人值班的變電所均須上鎖,配電箱、變電所的門、窗均應完好無損。檢查發現無鎖(或不起作用)每次扣款100元,配電箱及門窗損壞扣款50-100元。

6、地面所有電氣設備及電纜均應完好無損,檢查發現一處不完好扣款50元,一處明接頭扣款100元。

7、機電管理部每月定期組織對地面供電情況進行大檢查,查出問題立即下三定表。凡不按要求及時處理或復查時重復發生的問題每條扣款100-500元。

8、35KV、10KV線路每月至少檢查一次,1140/660V、380V線路每周至少檢查一次,各變電所、配電點每月至少檢查三次,并建立巡回檢查記錄簿,發現一次不檢查扣款100元,不記錄一次扣款50元,記錄簿記錄不全一處扣款50元,無記錄簿扣單位領導100元,并罰單位500元。

9、所有高壓配電柜、開關的各種保護齊全,靈敏可靠,整定要符合要求。

10、地面主要用電單位、主要電氣設備及施工單位均應安裝電度表,每月計量考核。

11、所有220V用電設備、用電場所及臨時用電均應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按期進行漏電試驗。

12、機電管理部負責各用電單位的驗收、移交,并落實用電單位的職責。

二、井下供用電管理

(一)職責劃分

1、機電管理部負責井下新增綜采、綜掘工作面的供用電設計計算;高壓線路負荷的整定計算工作;對井下供電的負荷增減審核工作;對井下主付接地極、軌道絕緣、雜散電流的測試進行監督考核;對每周瓦斯斷電試驗進行監督檢查。

2、各單位負責本單位的低壓系統計算整定(包括本單位移動變電站和干變),并將整定結果報機電管理部資料員處存檔,并負責各種漏電保護試驗和每周的風電閉鎖試驗,并將結果于每周報機電管理部。

3、各單位負責本單位所屬的低壓電氣設備的各種保護的整定計算、試驗、測試工作。

4、試驗單位每周負責將瓦斯斷電試驗、風電閉鎖試驗結果報通風管理部。

(二)電氣試驗管理

1、各單位每季度要對井下接地電阻測試一遍,每月做一次遠方漏電試驗,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有關隊組處理,測試結果存檔備案。

2、機電隊每年要對主付接地極至少檢查測試一遍,每天對所屬井下變電所的檢漏繼電器,做一次跳閘試驗,并將試驗結果存檔備案。

3、各隊組每班機電工要對其維護范圍內的接地系統檢查一遍,檢查試驗要有記錄。

4、各隊組要對所屬的檢漏、選漏裝置每天試驗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留有記錄。

(三)電氣管理

1、用電申請管理

井下新增綜采、綜掘工作面和其它10KV設備,機電管理部要繪制出供電系統圖和設備布置圖;開拓、普掘工作面要由本單位技術員繪制的供電系統圖和設備布置圖,(圖中要有設備型號、容量、電纜型號、截面、長度、整定計算,短路計算等),并嚴格按審批程序進行審批。需接火時由安裝單位提前三天提出申請,機電管理部核定,方可進行接火。

2、正常生產中新增設備的用電申請

正常生產中新增負荷,由用電單位提出申請,并在申請單中標明使用地點,新增容量、設備型號、電纜截面、長度、型號等,經機電管理部審批后并存檔后方可施工。

3、拆除設備的減荷申請

拆除設備或施工完畢,拆除單位要填寫減荷申請,減荷申請中要注明拆除設備的容量、型號,機電管理部審批后并存檔后方可拆除。

需移交的設備,移交單位要填寫減荷申請,接收單位要填寫增荷申請。

4、各單位填寫增減負荷申請后,機電管理部電氣管理員要根據實際供電情況,及時督促相關單位和負責人對相關線路上各種保護做相應的整定計算,并通知有關單位及時調整整定值并備案。

(四)考核辦法

各單位出現有違《供用電管理辦法》的事件時,嚴格按以下條款進行處罰:

1、無申請計劃隨意增減電力負荷,每次扣責任單位或責任者100元。

2、電力線路、電氣設備超負荷使用,每臺(條)扣責任單位100元。

3、不按規定對電氣設備各級保護進行整定計算,扣責任者100元/次。

4、處理供電事故不執行指令,每次扣責任單位100元。

5、不按規定組織電氣試驗(無試驗報告單或測驗記錄)或不按期報結果,均視同無試驗,扣責任人100元/次處。

6、對電氣試驗查出的問題不及時處理或弄虛作假者,每處扣責任單位100元,每一處保護失靈者,扣責任單位200元,甩掉各種電氣保護者每臺扣責任單位500元。

三、辦公、生活用電管理

(一)所有施工單位、各生活辦公場所必須遵守本制度。

(二)礦所屬范圍內辦公、生活場所除可以使用飲水機、空調外,一律不允許使用超過300瓦以上的大功率的取暖、做飯、燒水等電器。

(三)辦公場所如果遇到特殊情況需要使用取暖、燒水電器時,必須拿申請和安全措施到相關部門辦理審批手續領取使用許可證,并將使用許可證及安全措施張貼到電器使用處醒目位置,使用前還必須經機電管理部、保衛科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四)使用審批程序如下:

1、使用單位寫申請(一式兩份)由單位負責人(項目經理)簽字并加蓋單位公章報機電管理部申請批準;

2、使用單位到保衛科憑簽字后的申請領取使用許可證,并辦理有關手續;

(五)公寓在無人的情況下要及時關閉照明燈、電視機,同時礦區供電范圍未經許可使用電熱水器、電飯鍋、電磁灶、電爐等用電設備,一經發現沒收用電設備,并對責任人扣款500元。

(六)辦公室、接班室晚上無人后要將照明燈、電腦、飲水機等用電設備及時關閉,白天在能達到可見度的情況下不得開照明燈。若發現未按要求及時關閉用電設備的單位,對單位罰款500元,單位負責人罰款100元。

篇2:煤礦供電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1、認真開展定期安全大檢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檢復檢制度,利用多種手段及時發現和處理各種事故隱患。2、各級領導、各職能部門領導、各采掘承包隊負責人,必須經常深入井下生產現場,及時發現和查處本區域本業務范圍內的事故隱患,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的處理,要有計劃、有步驟、有措施。3、安瓦員必須貫徹巡回檢查制度,發現事故隱患當場指出,并要求現場施工單位立即進行整改,如果有重大事故隱患必須向有關領導匯報,升井后,還必須填定好匯報記錄。4、安監部門或其它職能部門對檢查出來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下達整改通知單,并注意跟蹤檢查,確保安全隱患的及時有效處理。對于處理隱患不及時的要查出原因,如果是主觀因素的要追究責任。5、施工單位或者隱患處理負責人,必須無條件處理各種安全隱患,處理隱患時要指定人員現場指導,并把整改通知單及時反饋到安監部門。6、安監部門要隨時追蹤各種安全隱患的處理情況,對于難度較大的,要派專人負責監察,甚至下達停產整改意見通知書。7、對于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礦安監站必須追蹤檢查整改完成情況,本礦無法排查的事故隱患,由安監站書面匯報礦務局協助處理。8、重大事故隱患處理后,要依照事故處理的“三不放過”原則,進行分析和總結。

篇3:供電設計驗算制度

為保證礦井生產供電的可靠性,防止事故發生,減少投入提高經濟效益,指導各級供電單位工作,制定本制度。

(一)職責劃分

1、地機變電站和供電系統的設置由集團公司設計處負責。

2、地面變電站35kv系統供電設計、驗算及調整由集團公司電力公司負責。

3、礦屬地面6kv系統供電設計、驗算及調整由機電科負責。

4、井下6kv系統供電設計、驗算及調整由機電科負責。

5、大型設備機房峒室內電氣設備的供電整定、驗算及調整由機房所屬單位負責。

6、井下生產系統(包括6kv、1140v、660v)供電的設計、整定及驗算由機電科負責。

(二)供電設計原則

1、地面高壓供電設計應考慮礦井長遠規劃和近期要求,本著經濟、適用和安全的原則。

2、井下變電所的設置、供電系統設計應考慮礦井生產銜接、采掘設備向大功率方向發展的因素,采取采掘分開供電的原則,局扇專供的原則。

3、掘進工作供電應考慮開切眼擴幫所需設備功率,應考慮運距離供電短路電流變小時短路保護方式。掘進巷道超過300米時應加設分路開關。

4、井下660v供電系統一般為一臺變壓器輸出一路,若一臺變壓器輸出多路時,應加設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

5、井下變電所必須保證雙回路供電,一回路為主供回路,另一回路為備用回路。當兩變電所共用兩回路供電時,可選一回路為主供回路,并為另一變電所備用。局扇專供應設在備用回路電源側。

6、井下低壓供電設計應遵守《井下低壓電網短路保護裝置的整定細則》。

7、當供電系統的負荷有變更時,要由使用單位填寫負荷變更卡,報機電科審核批準后方可執行。

8、井下開掘隊的臨時配電點6kv系統必須有兩電源供電,即動力一趟,風機專供一趟,以確保雙風機雙電源的可靠性。

(三)供電設計有關程序和業務要求

1、回采工作面在安裝前一個月,由礦生產礦長、機電礦長組織有關單位召開一次專題會確定以下問題:

1)機電科設備組提供工作面的有關所有設備的資料1份。

2)生產科提供有關工作面的相關圖紙。

3)由機電科繪制本工作面的供電系統圖,分送生產科1份,由生產科負責分發各有關單位。

4)由機電科進行1140v及660v系統的設計整定計算,并將整定卡或書面形式或表格分別發給隊組1份。

2、各盤區配電點的設計由各使用單位提出要求由機電科負責確定及相應位置選擇。

3、所有的高低壓供電設計、負荷調整表及檢查資料由機電科負責保存。

4、所有的供電設計要逐級審批、編制,審批單位為:機電科、礦機電礦長。

5、所有的供電設計要分送施工單位,機電科及有關單位。

6、各生產單位每月把本范圍內的高低壓供電系統(包括電纜的長度)匯總報機電科。

7、機電科根據供電設計對每條供電線路至少每月進行一次檢查和不定期抽查,這項工作由機電科承擔。

8、機電科根據井下的供電系統變更卡隨時變更外,每季度編制供電系統并發放各單位。

9、機電科有權對井下無設計施工的單位停止供電,供電實際與設計不相符要限期整改并立即給予罰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