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改造更新管理規范

設備改造更新管理規范

2024-07-25 閱讀 8972

一、總則

企業的設備改造和更新,是提高企業素質、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增強企業內在的發展能力和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的需要。通過設備改造更新,必然會為企業的產品生產不斷增加品種、提高質量、增加產量、降低消耗、節約能源、提高效率等方面帶來極大的收益。為了使伊新煤業該項工作能夠得到規范運作,避免管理失誤,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職責

企業的技術改造更新(含設備),是企業經營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工作,它同時也是一項綜合性、全局性、科學性很強的工作,既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統一指揮,還需要相關各部門的協作配合。因此,企業應成立由總經理、總工程師、機電副總經理、機電副總師、機運室分管主任為主負責的技改領導小組,以加強對工作的協調和技改統一的指揮領導。技改領導小組的工作職能中關于設備改造更新方面應包括以下內容:

1、負責設備改造更新的計劃管理。

2、組織對項目的技術經濟論證。

3、對項目方案進行決策。

4、批準項目費用的預算,審查資金使用情況。

5、督察項目實施情況,協調部門間工作配合事項。

f.對已完成交付使用的項目進行效益考核。

三、設備改造的項目決策

企業的設備改造,應有步驟地進行,即要有長期的總體規劃,又要有各年需要進行的具體項目實施計劃。對選定的更新改造項目,必須經過可行性研究,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對多種備選方案進行比較,選擇投資少、工期短、收效快、效益高、能適宜企業長期發展需要的項目。企業的設備技術改造,不要追求形式,要講求實效,對需要改造的陳舊落后設備,在具體方案制定時,應從企業發展的需要考慮,同時還要從設備本身的投資改造價值考慮,即通過改造后能給企業帶來哪些方面的收益。一般來說應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1、節約能源,節約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2、促進安全生產,改善環境保護。

3、便于生產控制,提高生產效率。

4、改善勞動條件,減輕勞動強度。

四、設備更新的項目決策

設備更新,包括生產設備、工藝裝備和計量測試手段的更新,是企業技術改造的一項重要內容。更新設備不是原樣翻版,而是要盡可能用先進的設備代替原有的落后設備。在進行決策過程中,應根據需要和可能,量力而行,講求實效。由于設備更新是要進行大量的資金投人,同時還將會使原有某些設備被淘汰廢棄。所以在具體項目選擇時一定要慎重。一般來說,屬于下列情況的設備,應該優先予以更新:

1、已超過使用役齡,且大修在經濟上不如更新合算的設備。

2、設備陳舊,結構簡單,技術落后,效率低下,即便進行改造也很難改變以上落后特征的。

3、設備本身設計制造有嚴重缺陷,故障多,可靠性差、維修不方便,而且具有較大的安全隱患。

4、設備性能落后,污染環境,如果兩三年內所浪費能源的價值超過購置新設備費用時,應堅決更新。

五、設備改造更新的計劃報批程序

1、項目申請

一般設備的改造和更新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關鍵的設備改造和更新由機電總工程師提出。內容包括申請的理由,改造后的設備性能、精度對產品工藝的滿足情況,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等要求,并提出改造和更新的初步方案和意見。

2、項目調研

該項工作主要由機電安裝運輸部進行,根據項目申請,調出所需改造更新設備的檔案,察看設備的原始資料及歷年來匯集的各種報表、記錄資料,了解大修次數、使用役齡、精度劣化程序、以往的故障、對滿足工藝要求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安全、節能、效率、結構缺陷等問題情況。在通過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定,提出對比方案,報技改領導小組。

3、項目論證:

項目的可行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是設備改造項目還是設備更新項目,都要進行技術經濟方面的論證,以便為項目的決策提供依據。

正常情況下零星的、投入的資金不大的改造更新項目,以技改小組為主,計劃、生產、工藝技術、財務等部門參加組織論證。特殊情況下的,投資規模大的重大關鍵項目,報集團公司論證。論證工作應從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可行性兩方面進行,要用數據說話,使項目論證結果準確可靠。論證所形成的報告應及時報技改領導小組。

4、項目審批

設備改造更新的項目申請通過調研和分析論證后,公司技改領導小組負責人應召集小組會議作出最后的決策,如果沒有其他不周之處,在總經理批準后,即可列人年度技改計劃,并由總工程師辦負責編制具體的“實施計劃書”,交設備動力科或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六、設備改造更新的實施要點

設備改造更新工作應嚴格按照“實施計劃書”的內容規定,有計劃、有步驟、按進度、按要求地進行。具體實施過程中應注意以下環節:

1、實行資金的歸口管理

企業改造更新項目,一般由生產技術部門或設備管理部門提出,而更新改造資金來源,則由財會部門負責提出和籌集。為了使用錢的部門和管錢的部門都能關心改造更新項目,使資金有計劃地、合理地使用,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應實行資金歸口管理、專款專用,根據批準的計劃,將每個項目使用改造更新資金的限額,下達到有關部門,由負責執行項目的部門量財為用,實行資金預算控制,同樣也便于費用支出的核算。

2、抓好物資供應的保障工作

企業的設備改造更新,需要得到物資供應的保障。如果物資、配件供應不落實,改造項目需要的材料或零配件購不到,更新項目的新設備也買不回,就會造成工程期限延長、計劃進度打亂,更新改造的資金也不能發揮其效益。因此,當改造更新項目計劃批準之后,即應按照其所需的材料、配件物資及需要引進的設備型號、規格、要求,組織供應渠道,洽談訂貨事宜,保證按時供應。

3、實行項目責任制,抓好設備改造的過程管理

對確定的每個改造項目,都要有專人全面負責。因設備改造過程常常與很多部門的工作相關聯,需要統一的指揮管理。不能實現工作上的協調配合就很難保證工程按期完成,不強調責任制,技術上的合理性、經濟上的效益性也就得不到保證。因此在設備改造的整個過程中,從圖紙設計、工藝技術準備、零部件加工和裝配等環節均要求作業人員有高度的責任心,要加強對工作的檢查,對項目執行情況實行責任考核,并要規定必要的獎懲。

4、做好設備引進的相關工作

企業設備更新工作,需要從外部引進性能和精度能滿足產品工藝、技術先進、生產效率高的設備來取代已被淘汰的陳舊落后的設備。這是一項重要、嚴肅的工作,必須根據公司制定的發展規劃和技術發展趨勢,按照公司技改項目要求,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在具體引進過程,工作人員必須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堅持綜合考慮“質量、價格、交貨期、售后服務”四個方面,擇優選取。對于需要通過招標或詢價的引進項目,可根據不同設備的專業實際需要,臨時吸收相關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招標和談判,確保引進項目符合要求的水準。

5、處理好閑置報廢設備

對于更新后淘汰的舊設備,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技術鑒定,確定不再使用的,必須組織入庫處理。

處理有兩種方式,一是還有一定使用價值的舊設備,可削價出售。處理時會同財務、技術部門根據舊設備的凈值、成色、性能精度等情況來確定合理的價格,不得以殘值計價出售。二是對已無使用價值的舊設備,可拆除其可利用的零部件,以備維修使用,其余部分作廢品收回殘值。舊設備處理后所得款項,按規定用于設備的改造更新,不準挪作他用。對于報廢了的受壓容器、鍋爐、汽車等國家有專門規定的設備,不能轉售給其他的單位繼續使用。

(掃描上方二維碼關注設備管理網微信平臺)

篇2:焊接設施安全管理規范

1.氣瓶庫(1)壓縮與液化氣瓶庫?氣瓶庫應為一層建筑,其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一般是指承重,墻、柱、尾面均為非燃燒物質的建筑物)。貯存氣體的爆炸下限<10%時,氣瓶庫房應設置泄壓裝置(易掀開的輕質屋頂蓋、易于泄壓的門,窗和墻等),其泄壓面積與庫房容積之比一般應達到0.14m2/m3,如配制有困難時可適當縮小,但不應小于0.1m2/m3。泄壓裝置應靠近爆炸部位,不得面對人員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作為泄壓用的窗不應采用雙層玻璃。氣瓶的門窗均應向外開啟。庫房應有直通室外,或通過帶防火門的走道通向室外的出入口。出入口應位于事故發生時能迅速疏散的地方。氣瓶庫和相鄰的生產廠房、公用和居住建筑以及鐵路、公路之間的距離應符合表17.9的規定。表17.9裝有壓縮或液化氣體的氣瓶倉庫與建筑物等的間距表倉庫容量(換算為40L的氣瓶數)距離對象間距(m)不少于≤500瓶裝有其它氣體的氣瓶倉庫及生產廠房20>500至≤1500瓶同上25>1500瓶同上30無論倉庫容量多大住宅50無論倉庫容量多大公共建筑物100無論倉庫容量多大鐵路干線50無論倉庫容量多大場內鐵路10無論倉庫容量多大公用公路15無論倉庫容量多大場內公路5庫內溫度不得超過35℃,可燃易燃氣瓶庫嚴禁明火采暖。地板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材料(如瀝青混凝土),庫房高度自地板至垛口不得少于7.5m。氣瓶倉庫的最大容量不應超過3000瓶,并正并用耐火墻分隔成若干小間,每間限貯存可燃氣體500瓶,氧氣及不燃氣體1000瓶。兩個小間的中間可開門洞,每間應有單獨的出口。??互相接觸后有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瓶(如氫氣,液化石油氣)及油質一類物品,不得與氧氣瓶一起存放。如需在同一建筑物內存放時,應以無門、窗、洞的防火墻隔開。存放可燃和易燃氣體氣瓶的庫房,按照電力裝置的火災和爆炸危險場所劃分,屬0-2級(即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因此,安裝于庫內的照明燈具、開關等電器裝置,應采用防爆安全型。(2)乙炔瓶庫乙炔瓶庫與建筑物和屋外變電站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7.10的規定。?表17.10乙炔氣瓶與其它建筑物的防火措施乙炔實瓶貯量(個)其它建筑民用建筑,屋外變、配電站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乙炔瓶庫的氣瓶總貯量(實瓶或實瓶,空瓶貯量)不應超過3000個,并且應以防火墻分隔,每個隔間的氣瓶貯量不應超過1000個。乙炔瓶庫嚴禁明火采暖。集中采暖時其熱管道和散熱器表面溫度不得超過130℃,庫房的采暖溫度應≤10℃。?當氣瓶與散熱器之間的距離小于1m時,應采取隔熱措施,設置遮熱板以防止氣瓶局不受熱。遮熱板與氣瓶之間,和遮熱板與散熱器之間的距離均不得小于100mm。乙炔瓶庫可與氧氣瓶庫布置在同一座建筑物內,但應以無門、窗、洞的防火墻隔開。(3)電石庫根據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和爆炸性分類,電石庫屬甲類物品庫房(指存放受到水氣中冰蒸氣的作用,能產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氣體的固定物質),它在廠區的布設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a.電石庫房的地勢要高且干燥,不得布置在易被水淹的低洼地方,b.嚴禁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作為電石庫房,c.電石庫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區域和主要交通要道處,d.企業設有乙炔站時,電石庫宜布置在乙炔站的區域內。e.電石庫的總面積不應超過750m2,并應以防火墻隔成數間,每間的面積不應超過250m2。f.電石庫應是單層不帶悶頂的一、二級耐火建筑。庫房泄壓裝置及泄壓面積的要求與氣瓶庫相同。g.電石庫可與氧氣瓶庫、可燃和易燃物品倉庫布置在同一座建筑物內,但應以無門、窗、洞的防火墻隔開。電石庫與其它建構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7.11的規定。表17.11電石庫的防火間距表名稱防火間距(m)≤1.0t貯量>1.0t貯量明火、散發火花的地點3030居住、公共建筑2530其它建筑物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室外變電站、配電站3030其它甲類物品庫房2020注:①距人員密集的居住區和正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②兩座庫房(或電石庫與廠房)相鄰兩面的外墻為非燃燒體且無門、窗、洞口和外露的燃燒體屋檐,其防火間距可拄按本表減少25%;③電石庫與相鄰企業的建筑物的防火間距應按本表規定適當增加。?在乙炔站區內的電石庫,當與制氣站房相鄰較高一面的外墻為防火墻時,其防火間距可適當縮小,但不應小于6m。電石庫與鐵路、道路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下列規定:廠外鐵路線(中心線)40m;廠內鐵路線(中心線)30m;?廠外道路(路邊)20m;廠內主要道路(路邊)10m;廠內次要道路(路邊)5m;電力牽引機車的廠外鐵路線的防火間距可減為20m。至電石庫的裝卸專用鐵路線和道路的防間距,可不受上列規定的限制。庫房地坪須高出潮水淹沒最高水位40cm以上。庫房內電石桶應放置在比地坪高20cm的墊板上。電石庫應設置電石桶的裝卸平臺。平臺的高度應根據電石桶的運輸工具確定,一般應高出室外地坪0.4~1.1m,平臺寬度不宜小于2m。庫房的室內地坪,應比裝卸平臺的臺面高出0.05m。如果不設裝卸平臺時,室內地坪應比室外地坪高出0.25m。根據電力裝置的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劃分,電石庫屬Q—2級(即在正常情況下不能形成而在不正常情況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因此,安裝于庫內的照明燈具,開關等電器裝置應采用防爆安全型。電石庫房嚴禁敷設給水、排水、蒸汽和凝結水等管道。庫內嚴禁裝設采暖設備。電石庫房應備有干黃砂、二氧化碳滅火器或干粉滅火器等滅火器材,禁止使用水,泡沫滅火器及四氯化碳滅火器等消防器材。2.乙炔站根據乙炔生產和貯存物品的火災危險與爆炸性分類,乙炔站屬甲類(使用或產生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氣體)。它在廠區的布設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1)嚴禁布置在易被水淹沒的地方,?(2)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區和主要交通要道處,(3)宜靠近主要用戶處,(4)應有良好的自然通風,(5)乙炔站應布置在工廠區域內有明火地點(指室內外有外露火焰和赤熱表面的固定地點),或散發火花地點(指有飛火的煙囪和室外的砂輪、電焊、氣焊和電氣開關等固定地點)的全年主導風向上風側。乙炔站與建、構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7.12的規定。表17.12乙炔站與建、構筑物的防火間距表防火間距(m)?乙炔站?名稱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原有)其它建筑物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121414161618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居住、公用建筑室外變電站,配電站303025253030注:①防火間距應按相鄰廠房外墻的最近距離計算,如外墻有凸出的燃燒體,則應從吐出部分外緣算起;②兩座廠房相鄰較高一面的外墻為防火墻,其防火間距不限;③兩座廠房相鄰兩面的外墻均為非燃燒體且無門窗洞口和外露的燃燒體屋檐,其防火間距可按本表減少25%;④距人員密集的居住區或重要的公共建筑不一小于50m乙炔站與架空電力線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1)架空電力線的輔線與外墻上無門窗的乙炔站和渣坑的外邊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2)架空電力線的軸線與外墻上有門窗的乙炔站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電桿高度的1.5倍,并加1m,(3)在特殊情況下,對架空電力線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后,可適當減小距離。氣態乙炔站的總安裝量不超過10m3/h時,其制氣站房可與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其它生產廠房毗連建造,但應符合下列要求:(1)毗連的墻應為無門、窗、洞的防火墻,在靠近制氣站房的生產廠房外墻上的門窗、洞,與制氣站房有門、窗、洞的外墻、渣坑的邊緣和室外乙炔設備的外壁的距離,不應小于4m。(2)制氣站房與生產廠房相毗連的防火墻上,嚴禁穿過任何管線。同一企業有氧氣站時,乙炔站及電石渣堆與空氣設備吸風口的間距不應小于表17.13的規定。表17.13乙炔站及電石渣堆與空分設備吸風口之間的最小水平間距表乙炔發生器型式乙炔站的安裝容量m3/h制氧工藝種類空分塔具有乙炔凈化措施,且制氧流程內具有硅膠、鋁膠吸附干燥裝置制氧流程內具有分子篩吸附凈化裝置最小水平間隔(m)水入電石式≤1010050>10至<30200≥30300電石入水式≤3010050>30至<90200≥300乙炔站與道路的間距應不小于下列規定:廠外鐵路線(中心線)30m;廠內鐵路線(中心線)20m;?廠外道路?(路邊)15m;廠內主要道路(路邊)l0m。?乙炔站在以下部位應禁設回火防止器:由數臺乙炔發生器共同供氣時,在匯氣管與每臺發生器之間,必須裝設回火防止器,防止一臺發生器事故影響其它發生器;站內乙炔管道在通往廠區管道前應設置回火防止器,防上廠區管道網發生事故影響乙炔站。?發生器間,應符合下列安全規定:(1)發生器間地坪至屋架下弦的高度應根據發生器的高度,發生器維護檢修的方式,發生器加料裝置的結構型式等因素確定,但不應小于4m。?(2)發生器間嚴禁貯存電石。?(3)發生器間的每臺發生器及其附屬設備的乙炔放散管,應單獨通至室外,并應高出乙炔站屋脊lm以上。乙炔設備的排污管亦應接至室外。每臺發生器不同部位的事故排放管(裝在泄壓膜上)應分別通至室外,排放管口距室外地坪高度不應小于3.6m。?(4)發生器間的給水總管上,應裝設壓力表。在每臺發生器的給水管上,應裝設止回閥。(5)發生器的排渣宜采用排渣管或有蓋板的排渣溝。?(6)發生器間嚴禁明火采暖,集中采暖時,廠房的采暖溫度應≤15℃。?(7)中間電石庫與發生器間之間可門、洞相通。?中間電石庫的電石貯存量應符合下列規定。總生產能力不超過20m3/h的乙炔站,一般不超過三晝夜的電石消耗量。?總生產能力超過20m3/h的乙炔站,不應超過一晝夜的電石消耗量。電石庫位于乙炔站區域內時,中間電石庫應減少電石貯存量或不設置中間電石庫。(8)乙炔匯流排間可與氧氣匯流排間布置在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同一座建筑物?剛但應以無門、窗、洞的防火墻隔開。室內應通風良好,挽氣次數不少于3次/時。(9)乙炔貯氣缸,應符合下列安全規定。?乙炔貯氣缸應布置在室外。如總容積不超過5m3的固定容積式貯氣缸或總容積不超過20m3的水槽式貯氣缸,可布置在乙炔站房內單獨的房間里,在寒冷地區,貯氣缸的水槽和排水管,應采取防凍措施。氣缸間嚴禁明火采暖。集中采暖時的室內溫度應≤5℃。露天設置的水槽式貯氣缸必須接地。容量小于500m3的水槽式乙炔貯氣缸與建、構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7.14的規定。表17.14水槽式乙炔貯氣罐的防火間距表名稱防火間距明火或散發火花的地點,居住、公共建筑、易燃、可燃液體貯罐,易燃材料堆場,甲類物品庫房25建筑物耐火等級一、?二級三級四級121520室外變電站、配電站25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水槽式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貯缸的半徑,干式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貯缸直徑的2/?3水槽式乙炔貯氣缸與干式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其中較大者確定。乙炔貯氣缸間應裝設事故排放管(裝在泄壓膜上),不同設備的排放管應分別通至室外,排放管口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不應小于3.6m。乙炔站設備布置應緊湊合理,應便于安裝,維修和操作。發生器間的主電石渣坑應是敞開的,不用板覆蓋。電石渣應綜合利用,嚴禁排入江、河、湖、海、農田、工廠區和城市排水管溝。澄清水應盡量循環使用。澄清水經綜合治理達到現行的《工業“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的要求時,才能排出廠外。3.廠區的乙炔管道和氧氣管道乙炔和氧氣管道應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乙炔和氧氣管道不得通過生活間、辦公室。也不應穿過使用乙炔和氧氣的建筑物和房間。乙炔和氧氣管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但與設備,閥門和附件的連接處,可采用法蘭或螺紋連接。廠區及車間架空氧氣管道、乙、炔管道與其他管線之間的凈距應符合表17.15的要求。在分層布置時,乙炔管道應布置在最上層,其固定支架不應固定在其它管道上,氧氣管道應布置在外側。表17.15車間架空氧氣乙炔管道與其它管線之間的凈距表序號其它管道名稱平行敷設(m)交叉敷設(m)氧氣管乙炔管氧氣管乙炔管1給排水管0.250.250.10.252熱力管0.250.250.10.253煤氣管0.250.250.10.254非燃燒氣體管0.250.250.10.255通風管0.250.250.10.256滑處線1.53.01.01.07裸母線1.02.01.01.08絕緣電線及電纜0.51.00.30.59電線管0.51.00.30.510插接式母線,懸掛式干線1.53.00.51.011開關、插座、配電箱等1.53.01.53.012焊接鋼管配線0.10.250.10.25廠區架空乙炔、氧氣管道與建、構筑物的水平凈距應符合表17.16的要求。乙炔和氧氣管道不應與導電線路敷設在同一支架上。表17.16廠區架空乙炔、氧氣管道與建、構筑物的水平凈距表序號建、構筑物名稱最小水平凈距(m)乙炔管氧氣管1一、二級耐火等級丁戊類車間允許沿外墻允許沿外墻2一、二級耐火等級車間(有爆炸危險的車間除外)2允許沿外墻3三、四級耐火等級車間334有爆炸危險的車間445鐵路中心線3.83.86道路路面邊緣、邊溝邊緣或路堤坡腳1.01.07架空電線外側邊緣1KV以下1~20KV35KV1.5341.534架空氧氣、乙炔管道與鐵路、道路電線之間的支叉垂直凈距應符合表17.17的要求。表17.17架空氧氣、乙炔管道與鐵路、道路電線之間的交叉垂直凈距表序號鐵路、道路和電線名稱最小交叉凈距(m)1非電氣化鐵路軌頂6.02電氣化鐵路軌頂6.23道路路面4.54人行道路面2.25架空電線1KV一下:電線在上面(1)?管道上有人通過(2)?管道上無人通過1~20KV;電線在上面35KV;電線在上面2.51.03.04.0

篇3:煉鋼廠供電電氣設備安全管理規范

1煉鋼廠供電應有兩路獨立的高壓電源,當一路電源發生故障或檢修時,另一路電源應能保證車間正常生產用電負荷。

2計算機應設置不間斷電源(UPS)。

3產生大量蒸汽、腐蝕性氣體、粉塵等的場所,應采用密閉電氣設備;有爆炸危險氣體或粉塵的工作場所,應采用防爆型電氣設備。

4轉爐傾動設備應設有可靠的事故斷電緊急開關;氧槍、副槍驅動,應設有事故電源(直流驅動采用蓄電池,交流驅動采用UPS電源),供事故斷電時,將氧槍、副槍提出爐口。

5設在車間內部的變壓器室,應設置100%變壓器油量的儲油設施。

6煉鋼車間,應根據工藝設備布置,適當配置安全燈插座;行燈電壓不應超過36V;在潮濕地點和金屬容器內使用的行燈,其電壓不應超過12V。

7工作場所的照明,應遵守GB50034的規定。

8電爐和LF精煉爐,其變壓器室外墻短網開孔和支撐變壓器母線排的主變壓器墻,應采取防電磁感應發熱的措施。

9電纜不應架設在熱力與氣管道上,應遠離高溫、火源與液渣噴濺區;必須通過或鄰近這些區域時,應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電纜不得與其他管線共溝敷設。

10車間變電所與有火災、爆炸危險或產生大量有毒氣體、粉塵的設施之間,應有足夠的安全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