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設計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建筑工程設計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根據部門工作計劃,編制本專業工作計劃,并執行落實;
2、編制和完善專業管理流程與制度,并負責貫徹執行;
3、參與部門管理及相關決策。
4、分析行業整體水平,研究行業產品發展趨勢,總結和分析已完成產品的設計缺陷和問題,開展各類產品研究;
5、跟蹤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設備發展動態,收集有關信息及數據,并在可研階段和定位階段提出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應用建議;
任職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學歷,結構設計或建筑設計專業
2、5年以上建筑設計院工作經驗,有一定的方案創作能力,具有項目場地設計(總圖設計)、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等方面的能力
3、熟悉國內現行建筑設計規范,規程及規定等
4、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CAD制圖軟件和相關軟件操作
建筑工程設計師崗位
篇2:某建筑工程公司無人員傷亡交通事故處理程序
1.機動車輛駕駛員發生事故后,駕駛員和有關人員必須協助交管部門進行事故調查、分析,參加事故處理。事故單位應及時向安委辦報告,一般在24小時內報告,大事故或死亡事故應即時報告。事后,需補寫“事故經過”的書面報告。肇事者應在兩天內寫出書面報告交給單位領導。肇事單位應在七天內將肇事者報告隨本單位報告一并送交安委辦。
2.加強員因公駕車肇事,應根據公安部門裁定的經濟損失數額之10%對事故責任者進行處罰,處罰款項原則上由肇事個人到財務部繳納。處罰的最高款額以不超過上年度公司人平生產性獎金總額(基數1.0計)為限。
3.凡未經交管部門裁決而私下協商解決賠償的事故。如公司的經濟損失超過保險公司規定免賠額的,其超出部分由肇事者自負。
4.擅自挪用車輛辦私事而肇事的,按第2款規定加倍處罰;可視情給予扣發一年以內的獎金或并處行政處分。
5.凡因私事經主管領導同意借用公車而肇事的,參照第2款處理。
6.發生事故隱瞞不報(超時限兩天屬瞞報),每次加扣當事人三個月以內的獎金。
7.開“帶病車”,或將車輛交給無證人員,或未經行政部批準駕駛公司車輛的人駕駛,每次扣兩個月的獎金。
篇3:建筑工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調查處理制度
1職工發生傷亡事故后,負傷者或最早發現者,應立即向直接領導報告,直接領導接到報告后,用電話或其它快速方法立即將事故簡況報告公司質量安全部、主管經理;公司視傷害程度分別報告上級主管和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事故的正式快速報告須在事故發生后的2小時內報到公司質量安全部,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工程與傷亡人數及人員情況,簡要經過,初步原因及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等。
2項目部、公司對已發生的事故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嚴肅認真、及時準確的調查報告,并對事故調查的全過程負責。
2.1輕傷事故:由項目部負責組織調查,公司視情況派員參加。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填寫《傷亡事故登記表》將登記表及時報到公司。
2.2重傷事故:由公司負責組織,項目部派員參加調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確定事故責任,提出處理意見,擬定整改措施。由項目部填寫《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7日內報公司,公司呈報市安監站及有關部門。
2.3死亡事故:公司會同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等有關部門進行調查。調查組必須對事故現場進行勘察,拍照或者錄像。搜集傷亡事故當事人和現場有關人員的陳訴和證言,索取有關當事人、生產、技術和診斷資料。分析事故原因,查清事故責任,擬定整改方案,提出處理意見。項目部(廠)填寫《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于事故發生后15日內報公司。公司按程序上報有關部門。
3發生事故的單位領導和現場人員必須嚴格保護好現場。如因搶救負傷人員或為防止事故擴大而必須移動現場設備、設施時,現場領導和現場人員要共同負責能清楚現場情況,作出標記、記明數據,并畫出事故的詳圖。對故意破壞、偽造事故現場者要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4事故現場調查結束,依照程序批準后方可清理現場。
4.1輕傷事故現場清理,由項目經理報公司主管經理批準。
4.2重傷事故現場清理,由項目部報公司總經理批準。
4.3死亡事故現場清理,由公司報有關部門批準。
5對事故的處理,必須堅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對事故的有關領導和責任者不查處不放過的“四不放過”原則進行。
5.1真實、客觀的查清事故原因。
5.2公正、實事求是的查明事故的性質和責任。
5.3嚴肅認真地制定并落實預防類似事故重復發生的防范措施。
6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事故情節及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分別給予經濟處罰、行政處分,對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6.1經濟處罰:按公司《安全生產獎懲制度》的規定執行。
6.2行政處分:行政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留廠查看、開除。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事故責任者,應給予處罰或處分,對觸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7.1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而造成事故的。
7.2扣壓、拖延執行“事故隱患通知書”造成事故的。
7.3對新工人或新調換崗位的工人不按規定進行安全培訓、考核而造成事故的。
7.4組織臨時性任務,不制定安全措施,也不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的。
7.5分配有職業禁忌癥人員到其作業崗位工作而造成事故的。
7.6因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而造成事故的。
7.7因不按規定發放和使用勞動保護用品而發生事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