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施工方案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施工方案

2024-07-25 閱讀 2252

職業健康安全

ZHIYEJIANKANGANQUAN

管理方案

GUANLIFANGAN

**天然氣輸配工程項目部

目錄

一.項目部安全健康目標(2)

二.安全健康教育培訓(2)

三.施工中可能的危險源……………………………………………..3-11

四.主要危險源的預防措施…………………………………………12-14

五.項目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組織機構圖…………………...12-14

六.安全健康管理職責………………………………………………15-17

七.職業安全健康檢查制度…………………………………………17-18

八.項目部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規定……………………………19-23

九.附件(施工用電系統設計圖)…………………………………24-30

安全施工組織管理方案

XX市天然氣輸配工程主要在XX市區展開,該工程主要工作內容為管道的防腐、管溝開挖、管道運輸、吊裝、組對焊接、管溝回填,管道試壓、通球等工序。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保護職工的身體健康,實現公司的安全目標,在《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編制本安全施工組織,以指導工程安全施工。

一、項目部安全健康目標:

1、杜絕重大傷亡、中毒、火災事故;

2、輕傷事故頻率低于X‰;

3、職業病年發生率控制在X‰;

4、安全達標工地100%,

5、安全健康教育覆蓋率100%。

二、安全健康教育培訓

1、項目部定期不定期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健康教育培訓,工程開工

前,須進行一次職工健康普及教育和安全交底,安全交底要對施工人員覆蓋面達100%,接受交底人員需進行簽字確認。

2、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安全法規、法律、一般事故的應急響應方法,如

觸電事故的現場搶救救護,一般性外傷的現場自救等。

3、每辦一次培訓或宣傳安全的教育,均要進行試題測試,以便加深、鞏

固職工安全健康意識。

三、施工中可能的危險源

根據XX輸配工程的具體情況,找出該工程可能的危險源,以便于施工中針對這些危險源采取相應對策及預防措施。(危險源見下表)

危險源辨識與危險評價表

四、主要危險源的預防措施

(一)管道防腐場生產安全:

1、專業電氣施工員進行電氣線路及配電設施的設計,并由專業電工進行

敷設安裝,電源電線須按TN-S標準進行設計和安裝,電動設備須進行重復接地,同時仍須裝設漏電保護。

2、配電箱柜要有門鎖,防止任何人均可開啟,同時配電箱中要留有足夠

數量的插座,以備臨時用電方便,防止違章亂扯亂接臨時線路;保險絲須按標準選用,嚴禁用鋁絲、銅絲代用。

3、防腐場車間鋼架須納入接地保護,且接地點不少于兩處。

4、防腐場瀝青熱加工有有毒氣體產生,現場施工人員除按規定配戴防毒

面具外,應在場地內設兩臺強力風扇,以排除或減少有毒氣體。同時有利于夏季防暑降溫。

5、除銹工段為了減少銹塵對施工人員產生可能的傷害,現場人員須在施

工中戴防塵口罩,并設風機進行排塵,以減少空氣中銹塵濃度。6、防腐涂敷工段施工中,所有人員應使用防護手套,腳蓋、圍裙等勞動

保護用品,防止瀝青飛

篇2:龍門吊安全管理規定拆裝施工方案

龍門吊安全管理規定及拆、裝施工方案

一、升降機技術參數

型號規格:SS100D

架體高度:27米

最大提升質量(T):1

額定提升速度(m/min):28

卷揚機的功率(KW):7.5

二、技術要點及安裝程序:

1、該物料提升機采用型鋼結構,由基礎、電機、離合器,鋼結構,傳動器、監控系統,配重塊及導軌,操作平臺,避雷器等組成。

2、安裝程序由基礎→型鋼結構→傳動橫桿→避雷器→電機→離合器→操作臺→監控系統→調實→運行。

3、該工程物料提升機井架總高度為30m。

4、基礎由鋼筋混凝土梁組成(砼強度為C30)長4.5m,寬2.2m,高0.6m,采用固定螺栓ф16與落地架連接,詳見附圖1、2。

5、安裝前,先調整校正并與底架螺栓扣緊,安裝第一節井架時,先連接立桿,繼將橫桿、斜桿、導軌連接。然后自下而上搭設,橫桿間距1.2-1.4m,四面均設井架剪力撐桿,吊籃內空尺寸4m×1.33×2m,據軸心受壓承載力計算,最大起重量為1000kg,搭設高度為30M,物料提升機每層與建筑物之間采用剛性連接,桿件做到方正平直,立桿垂直度偏差不超過高度的1/400。最底層落地,進料口和出料口的凈空為4.8m。進料口在公路地坪上與吊藍平面相平,每層出料口與樓面平行,出料口與建筑物中間采φ48鋼管架與外架相連,作為來回通道。導軌垂直度及間距尺寸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

三、安全防護措施

1、物料提升機架體與建筑物連接,采用ф48鋼管與預埋采管剛性連接,每層橫向間距4m設一個連接點,與架體直邊為45°,并按規范埋設。

2、首層進料口三側上方搭設上下間距為300mm,長5m,寬為3m的雙層防護棚。竹離板成投影垂直狀綁扎,其四側用高為1m欄桿和竹離板做檔腳,除進出道口外,四方設安全網,用18號鋼絲扎在外架橫桿上。

3、每層卸料平臺設防護門,兩側設防護檣桿和擋腳板。

4、吊藍進出料口設自動安全門,高為1.2m,定托桿采用定型裝置,運行中不準乘人。

5、導間滑輪與鋼絲繩,上橫梁的連接牢固可靠,上橫梁的傳動輪與最高一層上部卸料平臺的垂直距離為6m,設上、下限位裝置,吊藍上升最高位于上部傳動輪間的垂直距離為2m,滑輪位置端正且潤滑靈活。

6、卷揚機安裝牢固可靠,上方設雨蓬和防落折的堅固防護棚,傳動部位設必須有防護罩。

7、配電見《施工臨時用電方案》,并設防雷裝置。

四、檢查及維護

1、項目部安全檢查小組,每半月一次全面檢查,安全員及班組長必須每天每時檢查,尤其對危險部位時時觀測維修。

2、按施工方案及驗收標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全部合格并辦妥驗收手續后方可啟用。在驗收中發現部分不符合標準,必須限期改正,改正完畢后再檢查,完全符合要求并辦妥驗收手續后方可啟用。分段搭設的物料提升機架,應分段驗收,嚴禁邊搭邊投入使用。對于分段搭設的物料提升機架,不允許下部在使用的同時在上部搭設。

3、物料提升機架的保養和檢查:

每天在使用前和下班后,都要對架體,電源、傳動部位等進行保養及檢查。如有風、雷陣雨等惡劣天氣前后要做全面檢查。除操作者要進行規定的保養和檢查外,還應設有專業人員進行保養和檢查,每周一次一級保養,每天一次三級保養。檢查的重點是架體的垂直度、基礎、架體與建筑物結構的連接、腳手架的連接件、鋼繩、吊藍的安全設施等。發現隱患應立即消除。絕對不能有臨時觀念,即使在最后一次使用前發現隱患也應消除后方可使用。在拆除前發現隱患也應消除后方可拆除。隱患消除完畢幸免應認真檢查并辦妥驗收手續。

4、對物料提升機的施工人員的管理:參加搭設和拆除物料提升機的施工人員事先要進行體檢,對不適合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安排從事搭設和拆除腳手架。對適應者在搭設和拆除時都必須栓好安全帶。對從事物料提升機作業的人員要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在物料提升機施工前要對他們交底。要經常對操作人員進行業務教育,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

五、拆卸施工方案

1、準備工作

準備好拆卸工具、卸具、繩具、存放螺栓的容器,現場道路通暢,有一定的堆放面積,在拆卸現場的周圍做好圍護設施,有"施工現場嚴禁入內"的警示牌,并設有值班人員,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2、拆卸程序

⑴將吊籠提升到高處,并停放在由頂架向下數第三排的橫桿上,并用腳手架鋼管架固定后拆除曳引機和對重籠的圍欄。

⑵拆除對重箱

對重箱用手拉葫蘆拉緊,搬去水泥試塊,卸鋼絲繩卡,用手拉葫蘆放下對重箱,拆二節對重導軌,一起將對重箱搬移安全場地,收好緩沖彈簧。

⑶拆卸曳引繩、吊籠

按序將四根曳引機繩收盤捆扎在吊籠頂上。用曳引機的卷筒提升吊籠抽去腳手架鋼管,后將吊籠降至在底橫上,并用腳手架鋼管架固。

⑷切斷主電源,拆除電控箱的電源線和控制線等,并分類收藏。將吊籠搬移安全空地,收好緩沖彈簧。

⑸拆卸中間滑輪,對重滑輪和上下輪,可用專用擺桿吊下,有條件的可用塔吊。

⑹卸天梁、頂橫梁、橫桿、斜桿、吊籠導軌和對重導軌,立角鋼、附墻裝置、井架門和柱等直至井架底橫梁,并分類堆放。

⑺拆除曳引機。

3、清理場地

清理場地,將高出地面的預埋件等割去。

六、附圖

篇3:龍門吊安全管理規定及拆裝施工方案

一、升降機技術參數

型號規格:SS100D

架體高度:27米

最大提升質量(T):1

額定提升速度(m/min):28

卷揚機的功率(KW):7.5

二、技術要點及安裝程序:

1、該物料提升機采用型鋼結構,由基礎、電機、離合器,鋼結構,傳動器、監控系統,配重塊及導軌,操作平臺,避雷器等組成。

2、安裝程序由基礎→型鋼結構→傳動橫桿→避雷器→電機→離合器→操作臺→監控系統→調實→運行。

3、該工程物料提升機井架總高度為30m。

4、基礎由鋼筋混凝土梁組成(砼強度為C30)長4.5m,寬2.2m,高0.6m,采用固定螺栓ф16與落地架連接,詳見附圖1、2。

5、安裝前,先調整校正并與底架螺栓扣緊,安裝第一節井架時,先連接立桿,繼將橫桿、斜桿、導軌連接。然后自下而上搭設,橫桿間距1.2-1.4m,四面均設井架剪力撐桿,吊籃內空尺寸4m×1.33×2m,據軸心受壓承載力計算,最大起重量為1000kg,搭設高度為30M,物料提升機每層與建筑物之間采用剛性連接,桿件做到方正平直,立桿垂直度偏差不超過高度的1/400。最底層落地,進料口和出料口的凈空為4.8m。進料口在公路地坪上與吊藍平面相平,每層出料口與樓面平行,出料口與建筑物中間采φ48鋼管架與外架相連,作為來回通道。導軌垂直度及間距尺寸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

三、安全防護措施

1、物料提升機架體與建筑物連接,采用ф48鋼管與預埋采管剛性連接,每層橫向間距4m設一個連接點,與架體直邊為45°,并按規范埋設。

2、首層進料口三側上方搭設上下間距為300mm,長5m,寬為3m的雙層防護棚。竹離板成投影垂直狀綁扎,其四側用高為1m欄桿和竹離板做檔腳,除進出道口外,四方設安全網,用18號鋼絲扎在外架橫桿上。

3、每層卸料平臺設防護門,兩側設防護檣桿和擋腳板。

4、吊藍進出料口設自動安全門,高為1.2m,定托桿采用定型裝置,運行中不準乘人。

5、導間滑輪與鋼絲繩,上橫梁的連接牢固可靠,上橫梁的傳動輪與最高一層上部卸料平臺的垂直距離為6m,設上、下限位裝置,吊藍上升最高位于上部傳動輪間的垂直距離為2m,滑輪位置端正且潤滑靈活。

6、卷揚機安裝牢固可靠,上方設雨蓬和防落折的堅固防護棚,傳動部位設必須有防護罩。

7、配電見《施工臨時用電方案》,并設防雷裝置。

四、檢查及維護

1、項目部安全檢查小組,每半月一次全面檢查,安全員及班組長必須每天每時檢查,尤其對危險部位時時觀測維修。

2、按施工方案及驗收標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全部合格并辦妥驗收手續后方可啟用。在驗收中發現部分不符合標準,必須限期改正,改正完畢后再檢查,完全符合要求并辦妥驗收手續后方可啟用。分段搭設的物料提升機架,應分段驗收,嚴禁邊搭邊投入使用。對于分段搭設的物料提升機架,不允許下部在使用的同時在上部搭設。

3、物料提升機架的保養和檢查:

每天在使用前和下班后,都要對架體,電源、傳動部位等進行保養及檢查。如有風、雷陣雨等惡劣天氣前后要做全面檢查。除操作者要進行規定的保養和檢查外,還應設有專業人員進行保養和檢查,每周一次一級保養,每天一次三級保養。檢查的重點是架體的垂直度、基礎、架體與建筑物結構的連接、腳手架的連接件、鋼繩、吊藍的安全設施等。發現隱患應立即消除。絕對不能有臨時觀念,即使在最后一次使用前發現隱患也應消除后方可使用。在拆除前發現隱患也應消除后方可拆除。隱患消除完畢幸免應認真檢查并辦妥驗收手續。

4、對物料提升機的施工人員的管理:參加搭設和拆除物料提升機的施工人員事先要進行體檢,對不適合高空作業的人員不得安排從事搭設和拆除腳手架。對適應者在搭設和拆除時都必須栓好安全帶。對從事物料提升機作業的人員要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在物料提升機施工前要對他們交底。要經常對操作人員進行業務教育,提高他們的操作水平。

五、拆卸施工方案

1、準備工作

準備好拆卸工具、卸具、繩具、存放螺栓的容器,現場道路通暢,有一定的堆放面積,在拆卸現場的周圍做好圍護設施,有"施工現場嚴禁入內"的警示牌,并設有值班人員,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2、拆卸程序

⑴將吊籠提升到高處,并停放在由頂架向下數第三排的橫桿上,并用腳手架鋼管架固定后拆除曳引機和對重籠的圍欄。

⑵拆除對重箱

對重箱用手拉葫蘆拉緊,搬去水泥試塊,卸鋼絲繩卡,用手拉葫蘆放下對重箱,拆二節對重導軌,一起將對重箱搬移安全場地,收好緩沖彈簧。

⑶拆卸曳引繩、吊籠

按序將四根曳引機繩收盤捆扎在吊籠頂上。用曳引機的卷筒提升吊籠抽去腳手架鋼管,后將吊籠降至在底橫上,并用腳手架鋼管架固。

⑷切斷主電源,拆除電控箱的電源線和控制線等,并分類收藏。將吊籠搬移安全空地,收好緩沖彈簧。

⑸拆卸中間滑輪,對重滑輪和上下輪,可用專用擺桿吊下,有條件的可用塔吊。

⑹卸天梁、頂橫梁、橫桿、斜桿、吊籠導軌和對重導軌,立角鋼、附墻裝置、井架門和柱等直至井架底橫梁,并分類堆放。

⑺拆除曳引機。

3、清理場地

清理場地,將高出地面的預埋件等割去。

六、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