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規程

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規程

2024-07-17 閱讀 5961

1、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和管理

1.1施工現場的防火要求

1.2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圖,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均應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1.3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倉庫、垃圾堆放站和生活區

1.4施工現場的道路應暢通無阻,夜間應設照明,并加強值班巡邏。

1.5不準在高壓架空線下面搭設臨時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1.6土建開工前應將消防器材和設施配備好,也應敷設好室外消防水管,備足消防栓、砂、鐵鍬等。

1.7焊、割作業點與氧氣瓶、電石桶和憶乙炔發生器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10M,易燃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得小于30M

1.8乙炔發生器和氧氣瓶的存放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2M,使用時兩者的距離不得小于5M

1.9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焊割設備上的安全附件完整有效,否則嚴禁使用。

1.10施工現場的焊割作業,必須符合防火要求,嚴格執行"十不燒"規定: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者不進行焊割作業;

(2)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未經辦理動火審批手續,不準進行焊工作業;

(3)不了解焊割現場周圍情況,不得進行焊割;

(4)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時,不得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學徹底清洗,或未排除危險之前,不得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做保溫層、冷動層、隔音、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的前方,在未采取切實可靠的安全措施之前,不準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焊割;

(8)切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和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前,不準焊割;

(9)與明火作業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時,不得焊割;

(10)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有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措施之前,不得焊割;

1、冬季施工不得采用煤炭取暖,也不得采用電爐。

2、施工現場火災事故的管理

2.1在火災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和業主應共同作好現場保護,并會同消防單位進行現場勘察工作。

2.2對火災事故的處理提出建議,并提出和落實防范的措施。

3、施工現場倉庫的防火

3.1易燃倉庫的設置

(1)易著火的倉庫應設在水源充足、消防車能到的地方,并應設在下風方向。

(2)易燃露天倉庫四周應有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作為消防通道,通道上禁止堆放障礙物。

(3)儲量大的易燃倉庫,應設兩個以上的大門,應將生活區、生活輔助區和堆場分開布置。

(4)有明火的生前輔助區和生活用房至易燃堆垛之間,至少應保持30M的防火距離。有飛火的煙囪布置在倉庫的下風地帶。

(5)易燃倉庫堆料場與其他建筑物、架高電線的間距,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6)易燃倉庫堆料場應分堆垛和分組設置,每個堆垛面積為:木材(板材)不得大于300M2,稻草不得大于150M2,鋸末不得大于200M2。堆剁與堆剁之間應留3M寬的消防通道。

(7)對易引起火災的倉庫,應將庫房內、外按每500M2的區域分段設立防火墻,把建筑平面劃分為若干個防火單元,以便失火后阻止火勢的擴散。

3.2貯存

(1)對貯存的易燃貨物經常進行防火檢查,發現火險隱患,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稻草、鋸末、煤等燃料堆放垛,應保持良好的通風,并應經常注意堆垛內的濕溫度變化。

(3)在易燃物堆垛附近不準生火燒飯,不準吸煙。

篇2: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疏散規定

1在建工程應設置安全疏散通道,滿足人員在火災或其它緊急事件發生時,自作業場所安全疏散到安全地帶的要求。

作業場所距安全疏散通道入口的間距不應大于30m。

2疏散通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疏散通道可利用在建工程結構已完的水平結構、建筑樓梯,也可采用不燃及難燃材料于在建工程洞口位置或外側搭設附著式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0.5h;

2)室內疏散通道、在建工程外側附著式疏散通道的最小凈寬不應小于0.9m,室外地面疏散通道的寬度不應小于1.5m;

3)疏散通道的坡度不宜大于200,如受場地限制,坡度大于200時,應修建樓梯或臺階踏步,踏步的高寬比不得大于1:1;

4)疏散通道的側面如為臨空面,須沿臨空面設置高度不小于1.5m的防護欄桿。

5)疏散通道出口不應設置大門和門檻,且出口1.4m范圍內不應設置臺階或其它影響人員正常疏散的障礙物。

如確需設置大門,應保證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且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6)疏散通道應設置引導疏散的明顯指示標識,相鄰兩道指示標志的最大距離不應超過20m,且疏散通道的轉彎處、疏散通道與其它通道交匯處及疏散通道出、入口必須設置。

疏散指示標志不應設置在可開啟的門、窗扇上或其它可移動的物體上;

7)疏散通道應設有夜間照明,無自然采光的疏散通道應增設有應急照明。

8)疏散通道內不得堆放任何材料、設備、機具及建筑垃圾,不得敷設有礙人員疏散的管線,不應敷設除低壓照明線以外的其它電源線和可燃氣體管道。

9)施工現場疏散通道不應隨意更改。

3用作在建工程疏散通道的建筑樓梯應與同層水平結構同期施工。

4施工用電梯不應作為安全疏散設施。

5在建工程外側附著式疏散通道如搭設在外腳手架上,疏散通道所在位置的上、下方及左右5m范圍內的外腳手架,須采用不燃、難燃材料搭設。

6在建工程作業場所應設置明顯疏散指示標志,其指示方向指向最近的疏散通道入口,中央疏散指示標志應標示雙向指示方向。

7建筑裝飾裝修階段,應在作業層的醒目位置設置安全疏散示意圖。

篇3:施工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要求

第一條施工現場的消防工作,應遵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開展消防安全工作。

第二條項目部應在開工前15日內備齊相關資料,到當公安局消防科報審備案,并辦理《消防施工許可證》。

第三條項目部應建立消防規章制度和消防組織,施工現場要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施工現場的義務消防人員,要定期組織教育培訓,并將培訓資料存入內業檔案中。

第四條施工必須設置臨時消防車道。其寬度不得不于3.5米,并保證臨時消防車道的暢通,禁止在臨時消防車道上堆物、堆料或擠占臨時消防車道。

第五條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消防器材,做到布局合理。要害部位應配備不少于4具的滅火器,要有明顯的防火標志,并經常檢查、維護、保養,保證滅火器靈敏有效。

第六條施工現場消火栓應布局合理。消防干管直徑不小于100毫米。消火栓處晝夜要設有明顯標志。配備足夠的水龍帶,周圍3米內不準存放物品。地下消火栓必須符合防火規范。

第七條高度超過24米的建筑工程,應安裝臨時消防豎管。管徑不得小于75毫米,每層設消火栓口,配備足夠的水龍帶。消防供水要保證足夠的水源和水壓,嚴禁消防豎管作為施工用水管線。消防泵房應使用非燃材料建造,位置設置合理,便于操作,并設專人管理,保證消防供水。消防泵的專用配電線路,應引自施工現場總斷路器的上端,要保證連續不間斷供電。

第八條電焊工、氣焊工從事電、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用火前,要對易燃、可燃物清除,采取隔離等措施,配備看火人員和滅火器具,作業后必須確認無火源隱患后方可離去。用火證當日有效,用火地點變換,要重新辦理用火手續。

第九條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小于5米,兩瓶與明火作業距離不小于10米。建筑工程內禁止氧氣瓶、乙炔瓶存放,禁止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

第十條施工現場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符合防火要求。臨時用電必須安裝過載保護裝置,配電箱內不準使用易燃、可燃材料。嚴禁超負荷使用電氣設備。施工現場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庫房、木工加工場所、油漆配料房及防水作業場所不得使用明露高熱強光源燈具。

第十一條易燃易爆物品,必須有嚴格的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

第十二條施工材料的存放、使用應符合防火要求。庫房應采用非燃材料支搭,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電符合防火規定。不準在工程內、庫房內調配油漆、稀料。

第十三條工程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準存放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工程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進度限量進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廢棄材料應及時清除。

第十四條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網、密目式安全網、密目式防塵網、保溫材料,必須符合消防安全規定,不得使用易燃、可燃材料。

第十五條施工現場嚴禁吸煙。不得在建設工程內設置宿舍。

第十六條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未經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嚴禁工程中明火保溫施工及宿舍內明火取暖。

第十七條從事油漆粉刷或防水等危險作業時,要有具體的防火要求,必要時設專人看護。

第十八條生活區的設置必須符合消防管理規定。嚴禁使用可燃材料搭設,宿舍內不得臥床吸煙。

第十九條生活區的用電要符合防火規定。用火要經審批,食堂使用的燃料必須符合使用規定,用火點和燃料不能在同一房間內,使用時要有專人管理,停火時要將總開關關閉,經常檢查有無泄漏。

第二十條本制度如與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北京市地方法規不符,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北京市地方法規執行。

第二十一條本制度自簽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