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系統運行管理崗位職責系統運行管理職責任職要求

系統運行管理崗位職責系統運行管理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4727

系統運行管理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1.負責公司管理服務系統業務發展研究,根據市場狀況拓展現有系統功能模塊;

2.參與設計.開發.優化公司管理服務系統的體系架構;

3.負責管理服務系統運維項目的系統升級.擴容需求與資源落實,配合開發需求測試.調整運維平臺;

4.負責管理服務系統運維相關流程的規劃.設計.推行.實施和持續改進;

5.負責日常系統維護及監控,保證系統穩定;

6.負責相關故障.疑難問題排查處理,編制匯總故障.問題分析報告;

7.負責與管理服務系統使用人員溝通協調,支持業務需求快速響應。

任職資格:

1.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計算機及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

2.具備IT系統開發、運行維護工作經驗;

3.具備證券從業資格;

4.精通證券行業業務流程和系統架構,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5.精通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統,具備一定操作系統日常管理維護經驗;

6.精通JAVA、C、C++等開發語言;

7.熟悉Shell、Python、Perl等一種或多種腳本語言;

8.熟悉Apache、Tomcat、Weblogic、JBOSS、Nginx等應用服務技術;

9.熟悉Oracle等數據庫體系結構及PL/SQL開發,對視圖、存儲過程、SQL語句編寫及相關工具和技術的應用有較為熟練的掌握;

10.具有較強的文檔編寫能力;

11.思維嚴謹、清晰、敏捷,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

12.不屬于公司規定的親屬回避的對象。

篇2:EAM系統運行管理制度

1.嚴格執行公司關于《神東煤炭分公司企業資產管理(EAM)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2.嚴禁EAM系統內部用戶相互交換使用用戶名稱及密碼。

3.班次及班次人員的調整,由隊里計劃在系統內進行相應操作。

4.隊內所有設備維修活動,包括:日常維修、大修、項修等,及各種物料領取等相關信息,都要以工單方式在EAM系統中完成。

5.所有工單的管理均執行相應的工單管理流程。

6.計劃員必須按要求填寫工單,如實記錄維修活動各執行環節。

7.7、檢修人員對自己所發現的問題均可提出維修申請,并按規定格式填寫工單維修申請表,由MRC審核員進行判斷是否需要進行維修。

8.審核員必須每天按時檢查自己的INBO*(收件箱)和KPI(關鍵性能指標),及時處理維修工作申請以及上級MRC駁回的上報申請。

9.制定工單的人員要認真按照維修工作的要求進行工單填寫,不得出現工單內容與實際工作不符現象。

10.人員在執行工單過程中,要按工單要求進行維修、維護工作,如果發現工單要求與實際工作有差異,差異較大的要及時與計劃員溝通,對工單進行調整或重新安排。

11.所有工作所領物料必須憑工單進行領用。

12.所作工單工作結束后,要及時關閉工單。

篇3:安全避險六大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提高礦山安全生產保障能力,貫徹落實公司關于“安全避險六大系統”要發揮實效的指示和精神,結合磷礦現場實際情況,制定運行管理辦法。

一、總則

1、確保每位入井人員均能正確使用緊急避險設施和選擇正確的避災線路逃生。

2、加強監管,達到“系統可靠、設施完善、管理到位、運轉有效”的要求。

3、11磷礦是監督管理“六大系統”的責任主體,礦長是第一責任人。各工區是分管負責人和運行管理部門。做到職責明確、制度完善,確保“六大系統”的正常運行。

4、安技科負責日常運行監管。各工區負責對轄區內的日常檢查與維護。

二、管理機構及職責

第一責任人:111負責后灣磷礦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二責任人:111負責轄區內設備設施的維護和運行管理。

第三責任人:111負責跟蹤卡的發放及管理;監控室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及運用;出現故障、報警等相關情況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安技科:負責“六大系統”運行檢查及設備設施保護的督察工作。

三、實施辦法

(一)、緊急避險系統管理

1、指派專門人員對緊急避險系統進行維護和管理,保證其始終處于正常待用狀態。

2、定期對避險設施及配套設備進行維護和檢查,并按期更換產品說明書規定需要定期更換的部件及設備。

3、井下配備的自救器外包裝應明確標示保質日期和下次更換時間。

4、每3個月對配備的自救器、避災線路標志牌進行1次檢查,失效的自救器要及時更換,標識牌損壞的要及時更新。

5、每月對對礦井備用電源進行1次檢查和測試,確保備用電源能在緊急情況下啟用。

6、每年對避災系統的所有設備、設施進行1次全面檢查,確保避災系統設施設備運轉正常。

7、井下作業工人未佩戴自救器、井下作業點附近未設備用自救器,采掘作業點不得進行采掘作業。

8、建立緊急避險系統的技術檔案,準確記錄緊急避險系統設備、設備安裝、使用、維護、配件配品更換等相關信息。

(二)壓風自救系統管理

1、指定人員負責壓風自救系統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工作。

2、繪制壓風自救系統布置圖,并根據井下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布置圖應標明壓風自救裝置、三通及閥門的位置,以及壓風管道的走向等。

3、定期對壓風自救系統進行巡視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處理。

4、配備足夠的備件,確保壓風自救系統正常使用。

5、對入井人員進行壓風自救系統使用的培訓,確保每位入井人員都能正確使用。

6、相關圖紙、技術資料應歸檔保存。

7、壓風工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三)供水施救系統管理

1、指定人員負責供水施救系統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工作。

2、繪制供水施救系統布置圖,并根據井下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布置圖應標明三通及閥門的位置,以及供水管道的走向等。

3、定期對供水施救系統進行巡視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處理。

4、配備足夠的備件,確保供水施救系統正常使用。

5、對入井人員進行供水施救系統使用的培訓,確保每位入井人員都能正確使用。

6.相關圖紙、技術資料應歸檔保存。

(四)監測監控系統管理

1、制定監測監控系統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及監測監控人員崗位責任制、操作規程、值班制度等規章制度。

2、指定人員負責監測監控系統的日常檢查與維護工作。

3、監測監控設備應定期進行調校,傳感器經過調校檢測誤差仍超過規定值時,應立即更換。

4、系統發出報警信息時,監測監控中心值班人員應按規定程序及時處置,處置結果應記錄備案。

5、建立以下臺賬及報表:

——監測監控設備臺賬;

——監測監控設備故障登記表;

——監測監控檢修記錄表;

——監測監控巡檢記錄表;

——傳感器調校記錄表;

——報警記錄月報表。

6、報警記錄月報表應包括打印日期和時間、傳感器設置地點、所測物理量名稱、報警次數、對應時間、解除時間、累計時間、每次報警的最大值、對應時刻及平均值、每次采取措施時間及采取措施內容等。

7、繪制監測監控系統布置圖,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布置圖應標明傳感器、分站等設備的位置,以及信號線纜和供電電纜走向等。

8、每3個月應對監測監控數據進行備份,備份的數據保存時間應不少于2年,視頻監控的圖像資料保存時間應不少于1個月。

9、相關圖紙、技術資料應歸檔保存。

(五)人員出入井管理系統管理

1、指定人員負責人員定位系統的日常檢查、維護佩戴督查工作,并將佩戴情況納入月度安全考核。

2、識別卡發放及信息變更應由專人負責管理。

3、定期對人員定位系統進行巡視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處理。在故障期間,若影響到對井下人員情況的監控,應采用人工監測,并做好記錄。

4、建立以下帳卡及報表:

——設備、儀表臺賬;

——設備故障登記表;

——檢修記錄。

5、繪制井下作業人員位置示意圖,并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示意圖應標明作業人員數量、工種及作業面的工藝及作業方法等。

6、每3個月對人員出入井管理系統信息資料、數據進行備份,備份數據應保存6個月以上。

7、相關圖紙、技術資料應歸檔保存。

(六)通信聯絡系統管理

1、指定人員負責通信聯絡系統的日常檢查和維護工作。

2、繪制通信聯絡系統布置圖,并根據井下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更新。布置圖應標明終端設備的位置、通信線纜走向等。

3、系統維護人員經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4、應定期對通信聯絡系統進行巡視和檢查,發現故障及時處理。

5、系統控制中心應有人值班,值班人員應認真填寫設備運行和使用記錄。

6、控制中心備用電源應能保證設備連續工作2小時以上。

7、建立以下帳卡及報表:

——設備、儀器臺賬;

——設備故障登記、檢修表;

——報警、求救信息報表。

8、相關圖紙、技術資料應歸檔保存。

四、考核辦法

安全避險“六大系統”的考核,納入工區月度綜合大檢查及年終考核。

1、工區未確定“六大系統”責任人的,扣5分。

2、責任人未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及保養的,扣5分。

3、轄區內系統運行不正常,未及時處理和報告的,扣3分。

3、無日常維護、檢查、運行記錄的,扣3分;記錄不完善的扣1分。

4、設備設施人為破壞的,肇事者原價賠償;扣工區管理責任5分。

5、未按規定佩戴跟蹤識別卡的,一人次扣1分。

6、躲避硐室環境不整潔、食品過保質期、后勤物質補給不及時、設備設施運行不正常的,每項扣2分。

7、壓風、供水不按規定值班的,每次扣2分。

8、不經礦部允許,隨意拆出設備設施的,每次扣3分。

9、拆除的設備設施交后灣磷礦監控室,造成設備設施流失或損壞的,每次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