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游泳指導師崗位職責游泳指導師職責任職要求

游泳指導師崗位職責游泳指導師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5 閱讀 4777

游泳指導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獨立開展0-12歲游泳教學,維護課上秩序,保證游泳教學質量;

2.課后及時填寫學員學習檔案記錄,并對學員的維護及反饋;

3.負責泳池內的水溫及環境衛生。

任職要求

1.身體素質良好,游泳運動專業優先;

2.持救生指導員,國家游泳教練員兩證者優先;

3.有早教經驗優先,喜歡孩子,無經驗可培訓上崗。

包住宿和午餐

篇2:游泳池安全衛生管理作業指導書

小區游泳池安全衛生管理作業指導書

此指導書旨在規范小區泳池管理,確保泳池在開放期間安全、衛生、有序,使其在小區文化和業主生活中起到健康積極的作用。

安全管理、水質管理(循環、加藥、清理、檢驗)是泳池管理的關鍵,既要保證池水潔凈又要保障泳客安全,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泳池管理經營規范有序。

一、前期準備

1、每個泳池在正式開放前,須到衛生局辦理《衛生許可證》,所有從業人員須持有衛生防疫站頒發的〈健康證〉救生員上崗證。

2、泳池開放時間:每年的四月下旬至十月下旬,具體日期可根據當年的氣溫變化情況而定。

3、泳池在開放期間,必須配備一名持證救生員,負責泳池的救生、吸塵加藥及水循環管理等工作。

二、游泳池水消殺消毒管理:

1、正常開放的泳池,應每天投放消毒藥(也可根據不同藥的效能不同處理),用量為每1000立方水加40~50公斤漂白水(次氯酸鈉),或每立方水2~3克三氯異氰尿酸片劑,同時可根據游客多少適度的增量或減量。

2、每星期投放2~3次聚合氯化鋁(沉淀藥),用量每1000立方水加5~10公斤。施藥應在泳池收場后進行,開循環泵進行循環,并保證有足夠的靜止時間,第二天早上吸塵。

3、及時注意青苔的出現,約每半個月加一次硫酸銅。

4、當PH值偏低時,適量投放碳酸鈉(蘇打),使PH值合乎水質標準。

三、游泳池水保潔循環管理

1、根據池水加藥和沉淀的情況,及時(每天或隔天)對池底進行吸塵清理工作,吸塵必須做到細心徹底。

2、每天清理池邊及周邊陸地,保證地面無塵,以免污染池水。

3、每天開循環泵8~10小時(或視池水清潔度),讓池水循環過濾。

4、每次放水后要徹底有效的清理池底。加的新水要特別注意加藥清理工作,消毒藥、硫酸銅、沉淀藥、蘇打四藥并加,并要足量。

四、游泳池水檢測工作

每日分幾次時間分別檢驗水質的PH值和余氯值,水質的標準余氯0.3~0.5,PH值7.1~8.0為正常。

篇3:會所游泳池救生應急處理作業指導書

小區會所游泳池救生應急處理作業指導書

1.0目的

為加強游泳場安全管理,杜絕安全隱患的存在和安全事故的發生。

2.0適用范圍

適用于**居會所游泳池。

3.0職責

3.1管理處主任助理負責泳池應急處理措施的培訓與執行監督。

3.2泳池救生員負責對泳池內及周邊人員活動的觀察與應急處理措施的實施。

3.3監控中心隊員負責應急事件的報警及內外聯系。

4.0作業用具

4.1標識牌

4.2救生圈

4.3竹竿

5.0作業內容

5.1安全預防措施

5.1.1按規定時間段進行開放,定時進場和清場,不是泳池開放時間任何人不能進場游泳。

5.1.2救生員應持證上崗,并自始至終不離場,對無大人陪同的小孩和酗酒者嚴禁入場,清場后確認最后一名游客走完,負責關燈鎖門。

5.1.3救生員應全神貫注地觀察,保證在每一分鐘以內觀察泳池一遍,特別注意游泳者下池時的情況,對個別水性不好者注意重點保護或提醒游客到淺水區游泳,泳池旁放竹竿兩根,救生圈兩個,以便發生事故時使用。

5.1.4做好各種標牌,如水深標識,禁止爬越跳入等安全標識。

5.2救生應急措施

5.2.1泳池區發生險情時,由泳池救生員親自進行搶救處理。

5.2.2救生員以最快的時間內將事故通知監控中心。

5.2.3監控中心接到險情報告后,立即與醫院聯系派救護車,要說清楚地點、發生事故的情況并提出要求,如遇特殊情況(指電話打不通或派不出救護車時)可與公司司機聯系,或叫其他車輛代替。救生員應跟車到醫院,溺水者沒喘氣時,在車上不能停止做人工呼吸。

5.2.4通知管理處公司負責人前來處理。

5.2.5門崗及管理處人員必須堅守崗位,制止本崗位發生混亂現象,并防止發生盜竊和破壞等情況,其他人員(包括游泳者及家屬)必須服從醫務人員安排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