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發藍處理工
1.工作前穿戴好規定防護用品并打開通風較量,通風10~15分鐘。發藍槽應有獨立的抽風設備。
2.工作中應按工藝要求調整好發藍液的成份。調整時加入燒堿每塊重量不應超過1kg,并應吊掛溶液,不應直接加入槽中,且不得在高溫下進行。
3.加水調整發藍槽的體積時,冷水應沿槽壁緩慢加入,防止堿液濺出。
4.零件出入槽應先拉閘斷電。零件出入槽時,要夾緊扎牢,輕拿輕放,防止溶液濺出傷人。
5.發藍液表面的浮渣應隨時清除。
6.發藍后的工件應立即沖洗干凈。
7.廢液要集中回收或經中和后統一處理,經化驗合格后方能排放。
8.工作完畢,應立即將設備附近地面沖洗撓干凈.關閉開關,整理工作場所。做好交接班記錄。
篇2:發藍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在工作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眼鏡、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圍裙、工作服和長統膠鞋。
2.發藍槽應有獨立的抽風設備,工作時應將風機全部打開。
3.工作前應檢查設備接地狀況及測溫儀表是否良好。
4.加水調整發藍槽的溫度時,冷水應沿槽壁緩慢加入,防止堿液濺出。
5.當堿液濺到衣服或皮膚上,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干凈。
6.發藍液表面的浮渣應隨時清除。
7.發藍后的工件應立即沖洗干凈。
8.工作完畢,應將設備附近的地面沖洗干凈。
9.廢液應集中回收或經中和后統一處理。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發藍處理工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穿戴好規定防護用品并打開通風較量,通風10~15分鐘。發藍槽應有獨立的抽風設備。
2.工作中應按工藝要求調整好發藍液的成份。調整時加入燒堿每塊重量不應超過1kg,并應吊掛溶液,不應直接加入槽中,且不得在高溫下進行。
3.加水調整發藍槽的體積時,冷水應沿槽壁緩慢加入,防止堿液濺出。
4.零件出入槽應先拉閘斷電。零件出入槽時,要夾緊扎牢,輕拿輕放,防止溶液濺出傷人。
5.發藍液表面的浮渣應隨時清除。
6.發藍后的工件應立即沖洗干凈。
7.廢液要集中回收或經中和后統一處理,經化驗合格后方能排放。
8.工作完畢,應立即將設備附近地面沖洗撓干凈.關閉開關,整理工作場所。做好交接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