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氣瓶間安全操作規程

氣瓶間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1266

1.嚴禁吸煙與帶入火種。明火區應遠離10m以上,禁止用油手套開動閥門。

2.氣瓶閥必須將各種氣瓶按規定分開存放,氫、乙炔氣瓶禁止放在氧氣瓶存貯間、充氧間或氧氣站內。氣瓶應直立放置并標有明顯標記。放置必須整齊,并設有欄桿或支架加以固定,防止發生滾動。存放區要留有適當寬度的通道。

3.操作人員必須定期巡查壓力表,氣體管路,發現不正常時,立即采取適當措施處理并向有關人員報告。

4.冬季氣瓶出口處結冰時,只許用蒸汽、熱水加熱溶解。嚴禁使用明火烘烤。

篇2:氣瓶車安全管理制度

1.氣瓶車駕駛員職責

1)、駕駛員須嚴格遵守交通法規與行車紀律。

2)、堅持車輛“三檢查制度”,保證安全設備齊全有效,并做好行車記錄。

3)、因司機違章受到交通管理部門處理,致使執照吊扣、車輛停運或車輛損壞者,公司將按規定追究當事人責任,并賠償經濟損失。

4)、愛護車輛及裝備,及時檢查、保養車輛,保持車容整潔、車況良好。

5)、車用滅火器由司機負責管理,安全員負責月檢。

6)、隨身攜帶駕駛證,不準駕駛與準駕車種不符的車輛,不準駕駛機件失靈、違章乘載的車輛,不準搭乘無關人員,嚴禁將車輛交給非駕駛員駕駛。

7).駕駛車輛時要精力集中,嚴禁疲勞駕車、酒后駕車。

8).不超速行駛,不強行超車,不闖單、禁行線。

9).行經人行橫道、汽車站、繁華街道時,要減速慢行或停車避讓。

10).安全禮讓禮賓車隊,嚴禁穿插禮賓車隊。

11).停放車輛要遵守規定,嚴禁亂停、亂放;停車時要關閉電路,拉緊駐車制動,鎖好車門,確保安全。

12).出車時,如隨車托運物品或文件,駕駛員必須對托運物品進行

檢查,如屬違禁品,駕駛員有權拒絕,收車后應及時向委托人答復。

13).對車輛必備證件司機須在到期一個月前報車輛相關管理部門辦理檢審手續。

14).駕駛員必須配備移動電話,不論節假日、休息日,都要二十四小時開機,做到呼之必應、隨叫隨到。

15).服從上級的臨時調度。

2、車輛的維修保養與檢查制度

1).自行清洗車輛,確保車輛內外整潔,車內不得零亂堆置雜物等。

2).檢查潤滑油、燃油儲量,不足時添注。

3).檢查電瓶液位高度和冷卻水存量,不足時添注。

4).檢查有無漏油、漏電、漏水、漏氣現象。

5).隨時檢查輪胎表面有無傷痕,氣壓是否符合要求。

6).檢查儀表、燈光、雨刷器、喇叭工作是否正常。

7).檢查發動機底盤有無異響。

8).檢查制動、轉向機件有無松動。

9).發現車輛操作異常應立即檢查維修,以免擴大損壞范圍。

10).隨時防范車輛及備件失竊或損壞。

11).隨時注意里程數,按規定里程數更換機油、齒輪油。

12)所有車輛隨車均附有車輛保養手冊,應熟記詳記,保持最佳車況。

13).對于按車輛尾號年檢的車輛應及時安排年檢。

14).檢查核對養路費、保險費等相關手續是否到期,如到期立即續辦。

篇3:氣瓶充裝運輸安全制度

一、氣體車間在充裝前必須有專人對氣瓶進行檢查,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事先進行妥善處理,否則嚴禁充裝氣體:

1、漆色、字樣和所裝氣體不符合規定,漆色或字樣脫落不易識別氣瓶種類;

2、安全附件不齊、損壞或不符合規定;

3、未判明裝進何種氣體或瓶內沒有余壓;

4、鋼印標記不全或不能識別;

5、超過檢驗期;

6、瓶體外觀檢查有缺陷,不能保證安全使用;

7、氧氣瓶或強氧化劑氣瓶的瓶體或瓶嘴沾有油脂。

二、氣瓶在充裝壓縮氣體時,充裝終了時的壓力不得超過氣瓶的設計壓力。

三、氣瓶應盡量專用,若需將氣瓶改裝其他氣體時,必須取得充氣單位的同意。這種氣瓶的設計壓力,不得低于改裝后的氣體規定使用氣瓶的設計壓力。同時,充氣單位對這種氣瓶在充氣以前,必須進行專門清洗,換裝相應的附件和更改漆色。

四、運輸氣瓶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旋緊瓶帽,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碰擊;

2、氣瓶裝在車上應妥善加以固定,汽車裝運氣瓶一般應橫向放置,頭部朝向一方,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

3、夏季要有遮陽設施,防止曝曬;

4、車上禁止煙火。運輸可燃、有毒氣體氣瓶時,車上應備有滅火器材或防毒用具。在運輸途中,車上不得帶人;

5、易燃品、油脂和帶有油污的物品,不得與氧氣瓶或強氧化劑氣瓶同車運輸;

6、所裝介質相互接觸后,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瓶不得同車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