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第一節一般規定
1.1冷作工作業前,應對所用機工具進行全面檢查。正確、合理使用機工具。
1.2構件擺放及拼裝,必須卡牢、移動、翻身時撬杠支點要墊穩,滾動或滑動時前方不可站人。
1.3鋪設臨時鋼平臺,必須做防電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10Ω。
1.4在砧于上或平臺上克料的人員不得超過兩人。料塊接近克斷時,應輕打錘,防止料頭崩遠。盡量避免在鉆子或平臺上打空錘。
1.5大錘的木把應材質堅實,安裝牢固。錘頭必須平整,無缺棱、裂紋、卷邊等缺陷。
1.6打錘嚴禁戴手套,二人以上同時打錘不得對站,掌平錘頭部要避開,要用工具指示打錘。
1.7作業中,應隨時清理角余料,半成品和成品均應堆放在指定地點,并進行狀態標識。
1.8搬抬大件材料或校正工件時,應有專人指揮,動作應一致,并注意腳下的障礙物。
1.9卷板展開時,拉伸索具必須牢固。展開方向兩側及板上不準站人,松索或切板時嚴防鋼板回彈。
1.10在高空作業,必須搭設鋼腳手架作業平臺,操作人員必須戴安全帶,所用工具應放入工具袋內。
1.11容器組對,應遵守下列規定:
a、點固焊接時,作業人員應戴防護眼鏡;
b、組對用的卡具應與容器點固焊牢;
c、低合金高強鋼,點固焊前應按要求預熱壁板,防止斷裂;
d、不得使用工具強力組對。
1.12在塔與容器內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a、應有良好的通排風設施,及時排除有毒煙塵;
b、在火熱季節,應盡量避開高溫時刻;
c、在寒冷季節不得在塔、容器內用明火取暖;
d、使用電動工具,必須接至漏電保護器;
e、在塔、容器內吊裝附件或充填物時,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f、在塔、容器內作業使用照明必須接至安全電壓,電壓值不超12V。
1.13鋼結構施工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a、柱、梁吊裝前,應預先設置金屬架、三角架、直梯和腳手板等高處安裝作業用具。高處作業嚴禁走單梁和踩踏沒有固定的平臺,防止踩翻;
b、高處構件吊裝時,應放平墊穩、支撐牢靠;
c、高、窄構件(如屋架等)制成后,應加支撐不使之傾倒;
d、不得攀登沒有緊固地腳螺栓的框架和立柱;
e、構件組對時,不得將手放在對口處;
f、組裝大型構件,速接螺栓必須緊固,點焊部位必須焊牢。
1.14用氣壓頂升法組裝油罐,應遵守下列規定:
a、風機應有專人操作,在頂升過程中,應聽從指揮,不得中途停風,并應有效地控制風量,保證起升平穩,防止吹偏;
b、每節壁板頂升前,應校驗限位螺桿,保證限位高度。頂升時,倒鏈或花籃螺栓松緊要一致,防止移動傾倒。遇有停車事故,應立即關閉進風門調節檔板,使氣罐緩縵下降;
c、所用限位卡具應點固焊牢,使其有足夠強度;
d、罐體頂升中,作業人員應分段負責罐內密封膠皮板的鋪放與調整;
e、在罐體頂升過程中,應隨時調整罐體中心位置;
f、罐內加固圈應安裝牢固;
g、利用吊裝機具圍板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
h、在罐內與罐外應采用電鈴或其它聯絡信號。
1.15在浮頂油罐施工中,作業人員應注意浮頂上的預留孔洞和罐壁與浮頂的間隙,預防人員落水。
1.16容器水壓試驗,要用校驗合格的壓力表,嚴禁超壓。充水時,先打開頂部放空閥,要緩慢升壓,同時不準敲擊容器。
1.17容器氣密性試驗,應先將罐內的水放凈,清除油污、雜物,頂部要設置安全閥,試驗時要以每小時0.2Mpa左右的壓力緩慢升壓。接頭、閥門、儀表等有異常現象要及時停壓處理。
第二節鉚、鏟、冷作業
2.1鉚、鏟、冷作業中,作業人員應戴防護眼鏡、手套、圍裙,并應防止鉚、鏟、冷作業中的鐵屬傷人。
2.2鉚釘人與頂釘人應錯開站立,打銃時,應輕打過孔,并用專用工具接銃子。
2.3鉚接時,扔釘人應與接釘人密切配合,扔釘通道不得有人,嚴禁坐著接釘。
2.4高處鉚接,其垂直下方周圍不得有可燃物。
2.5停鉚時,應將風動工具的風門關閉,取出風膽并用小繩子將其綁在架子上。
2.6作業時,風錘、風鏟的頭部應頂牢在工作物上,防止飛出。
2.7風鏟風管接頭、閥門等應完好,鏟頭有裂紋禁止使用,操作中及時清理毛刺。鏟頭前方木不準有人。更換鏟頭,槍口必須朝地,禁止面對風槍口。
2.8兩人不得面對面的進行鏟或捻,鏟捻到終端時風門應關小,防止跑鏟傷人。未鏟掉的鐵屬應用手錘,打掉或鏟除。
2.9受錘出的手鏟或捻子的頂端,不得誶火,防止碎裂飛出。
篇2:攪拌操作工安全操作規程
1.送電檢查:
a.各類設備內外及地面清潔,無油污、無積水,無影響機器運轉的異物,過道暢通無阻。
b.按潤滑點在各部位加足潤滑脂或潤滑油。
c.各電器組件、電氣開關應完好無損,位置正確,電線接頭無接觸不良現象。
d.易受震動的連接和緊固件應無松動。
2.作業前送電檢查:
a.操作工詢問各系統檢查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合上總電源開關,檢查電源應正常。
b.貯料倉骨料與物料指示器顯示一致。
c.開空壓機,檢查氣壓0.5—0.7MPa,氣路系統應無泄漏,閥門位置正確。
d.接通操作臺電源,選擇開關位置;
e.檢查出混凝土門、集料斗、稱量斗各氣動閥開啟是否靈活到位。
f.開主機,攪拌葉片和襯板應無磨擦聲。
3.作業操作
a.輸入混凝土配合比,須復核無誤。
b.按各型攪拌樓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c.密切檢查攪拌主軸自動加注潤滑脂情況,每隔2小時對空壓機儲氣罐、油水分離器放水。
4.設備運轉中的巡視內容
巡視中發現異常現象立即報告有關人員處理或修理,嚴禁對運轉中的設備進行修理。
a.各管路系統和設備注油口等處有無泄漏。
b.地倉門是否被卡、皮帶有無跑偏、破損、接頭脫落等情況。
c.氣候異常,設備檢修后重新投入運行及每次開盤后等情況下應加強巡視。
5.緊急停車
在設備運轉中如發生威脅人生安全,危及設備、火災等嚴重情況,可不按正常操作,不經請示立即停車。
6.正常停機
a.各部分停止運行,斷開有關的空氣開關。
b.清洗主機,在主機清洗后對主機軸端加注潤滑脂。
c.關微機及監視器。
d.對系統各機組進行保養,作好下次開盤的準備。
e.斷開總電源開關,鎖上門窗。
7.事故檢修
a.斷開檢修設備對應的電源開關,并在開關把上持“有人工作,禁止合閘”警告牌,并派專人進行安全監護。
b.當班操作工應負責安全監護工作或鎖上門窗,檢修工作結束后,拆除警告牌。
8.在使用焊接時,零線不得利用攪拌樓金屬結構作地線,以免損壞傳感器。
9.故障處理
a.出現報警情況,首先按暫停鍵,查明原因后再處理故障
b.出現機械或電器故障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并通知修理人員進行處理。若修理時間過長,要及時清除罐內混凝土。
10.維護保養
a.攪拌機回轉件及行星軸承每月加黃油一次;
b.皮帶機減速器每半年換一次20號工業齒輪油,托輥半年加一次潤滑脂;
c.稱量皮帶機電動滾筒加50號工業齒輪油,半年換油一次;
d.空壓機加13號壓縮機油,根據油量和油質決定加油或換油;
e.氣動系統油霧器內經常加滿20號機械油;
f.各電機及支座軸承每年清洗換油一次;
g.攪拌機每班工作完畢后,操作人員必須做好工作及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后方可下班。
11.安全注意事項
a.操作人員須經過專業學習培訓和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崗進行操作。
b.設備投料正式運轉之前,必須進行空運轉(確認無安全隱患時方可啟動機械),檢查各部位及部件運行是否正常及可靠,之后方能開盤運行。
c.操作人員在工作期間,除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外,還需全神貫注,加強日常檢查及維護,按攪拌樓日運行記錄逐項進行檢查并記錄,發現隱患應實時報告、處理。
d.設備運轉期間,混凝土出料口下方嚴禁站人,嚴禁向下拋丟物品。
e.衡器和電器箱不得淋雨、受潮,以免漏電和影響計量精度。
f.凡配合攪拌樓進行工作的其它員工,必須嚴格服從操作人員統一指揮,不得隨意進入各種旋轉或正在動作之設備所規定的安全區域內。
g.禁止閑雜人員進入控制室,不得在控制室內聊天、接待客人或嬉戲打鬧,不允許操作人員擅離職守或交他人操作,離開時須關掉電源,關好門窗。
篇3:電熱干燥操作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電熱干燥操作工的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者對電爐、操作機構、配電柜等設備操作規程必須熟悉,方可使用設備。
2.送電前必須檢查電熱器有無缺損,儀表有無異常現象,線路接頭有無松動放火花現象,接地(零)線有無脫落損壞,水冷系統是否循環良好。
3.裝出爐推送車輛及運鐵板時要注意安全,以防碰傷手腳。
4.進入爐內推車或檢修應切斷電源,并在外面設人監護。爐溫太高時不得入內。
5.下班后要切斷電源,方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