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煤氣爐安全操作要點

煤氣爐安全操作要點

2024-07-24 閱讀 6179

煤氣爐安全操作要點:

1、點火前先打開爐門、煙道閘門和每個燒嘴上的空氣閥,鼓風機進行吹爐,待爐內剩余煤氣吹盡后,再關上爐門、閘門和各空氣閥(對于有坩堝的鹽浴爐,須打開時間長一些,以便將剩余煤氣徹底吹盡)。

2、點火前先將空氣和煤氣總閥門打開,檢查煤氣壓力,要求在106.5Pa以上,而且要求壓力盡量穩定,如壓力過低則不能點火使用,否則將因燃燒速度大于煤氣噴出速度而造成回火,引起事故。

3、點火時,爐門口不得站人,點火人必須站在燒嘴的側面,以免火焰噴出傷人,并應使固定在長桿上的火把送到燒嘴口再開啟燒嘴上的煤氣閥。嚴禁長桿火把未插入點火孔之前先擰開煤氣閥,以免發生爆炸。點火時,先供給少量煤氣,當煤氣點燃后,再逐漸增加供應量,直到火焰穩定燃燒為止,空氣供應量逐漸增加,直到煤氣達到完全燃燒。燒嘴點燃的順序是:先上后下,由里向外逐個進行,不得將所有燒嘴同時開啟點燃。

4、已經點燃的燒嘴發生熄滅,或者個別燒嘴點不著火時,先關閉燒嘴的煤氣,再關閉風門,待查明原因修復后,重新點火。

5、停止煤氣爐時,也應先關閉每個燒嘴上的煤氣閥,再關煤氣總閥,最后關上鼓風機,并關閉爐門及煙道閘門。

6、工作中如遇停電、風機故障、設備回火等情況,要緊急停爐,迅速關閉煤氣總閥,并進行其他處理。

7、煤氣管路及閥門的檢漏應使用肥皂水,不得用明火。

8、車間應有良好的通風排氣裝置。

篇2:貫通式煤氣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遵守一般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車間應備有防毒面具及通風裝置。

2.開爐前,檢查電源、儀表、傳動機械、油泵及潤滑是否正常,煤氣、油、水管道及閥門是否安全可靠,煤氣噴嘴閥門是否關閉。檢查漏氣時要用肥皂水,禁止用火試驗。

3.先打開前后爐門,后開煤氣總閥門及放散管(1~2分鐘后關閉),再用壓縮空氣吹刷爐膛5~10分鐘。

4.點燃引火棒放入點火孔,開煤氣噴嘴閥門,點燃后再慢慢開空氣閥門到正常,嚴禁風壓油。

5.提高溫度時,先加大煤氣量,再加大空氣量。降溫時先減少空氣量,再減少煤氣量。

6.不同溫度或不同周期的零件,要歸類進行生產。在托盤上堆放工件不得超高、超寬。

7.回火溫度不同的零件,應及時從淬火液槽中取出,并分類存放。換淬火液時,應將淬火液槽清理干凈。

8.開爐期間,在爐子附近禁止睡覺。

9.保溫時,可關小煤氣閥門,關閉或關小空氣閥門。

10.停爐時,先關空氣閥,后關煤氣閥,然后關好各總閥門、儀表和切斷電源。禁止打開爐門和吹風降溫。

11.入爐檢修之前要關閉煤氣總閥,吹盡爐內煤氣,檢修人員戴上防毒面具,并設入監護。

篇3:煤氣爐操作工崗位:安全作業指導書

一、崗位名稱:煤氣發生爐

二、作業人員數:4人

三、崗位性質:特種作業

四、工作范圍:煤氣發生爐操作層、三段閥上煤層、鼓風機房和煤氣爐區域

五、操作設備與工器具:1#2#3#4#發生爐,1#2#3#鼓風機,1#2#3#4#三段閥;大掃把2把、小掃把2把、鐵鍬2把

六、工作內容:所屬設備的操作、點檢、潤滑與監護,發生爐區域衛生清掃與維護

七、安全作業標準:

崗位煤氣操作防護器具勞保服、防砸鞋、防靜電鞋、棉手套、co檢測儀、co報警儀作業人員4人使用工具探火鉛10根、大錘3把、鐵鍬1把、大掃把1把、小掃把1把作業名稱作業內容存在危險源可能造成的傷害安全作業標準設備點檢1.按規定穿戴好本崗位勞動保護用品,工作服的上衣扣子必須從下到上扣好,不得敞胸露背;2.冬季不得穿下擺過長的防寒服或棉衣;3.點檢設備時,嚴禁靠近運轉部位,轉動部位衛生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4、點檢隱蔽或煤氣易泄露區域時,必須寫到co檢測儀并有專人監護作業;1.由于工作服不系扣或上衣下擺過長被皮帶轉動的部位帶入2.點檢設備時不小心衣服被轉動部位卷入;3、點檢隱蔽或煤氣易泄露區域時單人作業;機械傷害、煤氣中毒、其它傷害1.按規定穿戴好本崗位勞動保護用品,工作服的上衣扣子必須從下到上扣好,不得敞胸露背2.冬季不得穿下擺過長的防寒服或棉衣;3.點檢設備時,嚴禁靠近運轉部位,轉動部位衛生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4、點檢隱蔽或煤氣易泄露區域時,必須攜帶co檢測儀并有專人監護作業;煤氣爐探火一、準備:1、班長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2、準備好探釬工器具;3、檢查蒸汽壓力是否具備探釬條件;

二、聯絡:1、與豎爐操作工、煤壓工聯系,說明煤氣爐準備探釬;2、與鍋爐工聯系,穩定蒸汽壓力;

三、蒸汽密封:1、打開蒸汽閥門并調節蒸汽大小,確保發生爐內煤氣不外泄,但蒸汽開度也不宜過大;2、吹掃完畢后段開蒸氣管,關閉泄水閥;

四、打開探火控:要求使用專用開探火孔工具,并確認蒸汽和二級電捕出口壓力;

五、插釬探火:1、將1根標準探釬插到第二層風帽上,另外一根插到第六層風帽上;2、秒表開始記錄探釬時間;3、2min后迅速將探釬拔出;4、迅速關閉探火孔及蒸汽閥門;5、測量爐內各層次的厚度;1、無作業方案,安全措施安全交底和工具不符合要求,確認不到位;2、聯系不清、確認不到位;3、負責人現場指揮不好;4、蒸汽開度過小;5、蒸汽罐頭脫落、開度過大;6、煤氣爐出口壓力不夠;7、蒸汽壓力低、煤氣泄漏;8、蒸汽壓力過高;9、二級電捕出口壓力不夠;10、探釬溫度過高;11、誤操作、現場確認不夠;煤氣泄漏中毒、著火、爆炸、機械傷害、人體燙傷1、作業前必須進行安全交底,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2、所使用工器具必須符合安全要求;3、檢查確認探火孔周圍是否有熱作業動火。4、檢查蒸汽氣管線及閥門是否完好,無泄漏。

5、檢查二級電捕出口壓力是否滿足探火要求;6、與主控室、煤壓工、鍋爐工聯系確定具體的點火時間;7、確認蒸汽壓力滿足探火要求,蒸汽閥門開度能密封好煤氣,并用co檢測儀檢測;8、確認二級電捕壓力,并派專人進行監控、調整;9、確認蒸汽壓力不低于3kg;10、蒸汽壓力不得低于4kg,二級電捕壓力不得低于1200帕,爐底壓力不得高于5500pa;11、將標準探釬插到第一層風帽上;12、用秒表開始記錄探釬時間;13、2min后在確認作業周圍無人后迅速將探釬拔出,并蓋好探火孔,關閉蒸汽閥門。14、測量爐內各層次的厚度,并做好記錄;煤氣管道清理積料1、作業負責人向全體作業人員交底(施工方案、安全措施);2、鐵架梯、洋鎬各、鐵鍬、安全帶、短麻繩、手電、氧氣呼吸器、、警示牌準備就緒;材料、備件檢查落實;3、與主控室操作工聯系聯絡電工,辦理鼓風機、煤壓機三牌兩票事宜;4、作業負責人用co檢測儀檢測管道內co含量,合格后方可下達清挖指令;5、作業人員穿上防護服、配戴好氧氣呼吸器,拿好清理工具進入煤氣管道;6、作業使用清理工具進行清挖工作;7、將挖出的料清理出管道;8、將作業現場清理干凈;9、將現場使用的工具收齊,放好;10、將警示牌摘下,所有開關合上,聯系主控室聯絡電工送電和封閉人孔手續;1、無作業方案、無安全措施或工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規定;2、鼓風機、煤壓機不卡開關、不掛警示牌,導致設備人為或非人為誤啟動;3、通風設施不合理無效,以導致人窒息;4、作業無負責人,進入管道清挖前不進行蒸汽吹掃和co檢測,或進入管道不帶氧氣呼吸器,容易造成煤氣中毒;

5、鼓風機、煤壓機不卡開關、不掛警示牌,導致設備人為或非人為誤啟動,機械傷人;6、倒料不檢查周圍是有人作業,易發生砸傷人員;7、將人孔附近的積料清理干凈,防止人員進入管道滑道跌落;8、梯子擺放不牢固,易發生人員墜落摔傷、砸傷;9、不配戴氧氣呼吸器,容易造成煤氣中毒;10、清挖時作業不規范容易造成清挖工具誤傷自己;11、單人作業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窒息;12、由于管道活動空間小,容易造成碰頭;13、現場物料過多導致滑倒;14、工具高空墜落傷人;煤氣中毒、高空墜落、其它傷害、機械傷害、物體打擊1、所有人員必須了解施工方案、安全措施;2、檢查工器具種類有無損壞,所用材料是否齊全;3、所使用的工具必須符合安全要求或規定;4、鼓風機、煤壓機,主控室副操作工聯系聯絡電工停電、卡事故開關掛警示牌;5、檢查通風設施是否合理有效;6、作業負責人必須由作業班組的班組長或班組兼職安全員擔任,需要進入管道清挖前,由負責人確認現場安全后方可進入;7、鼓風機、煤壓機,主控室操作工聯系聯絡電工停電、卡事故開關掛警示牌;8、將人孔附近的雜物、集料清理干凈;9、梯子擺放,必須牢固安全可靠;10、佩戴好氧氣呼吸器;11、每人作業時間每次不得超過30分鐘;12、時用清挖工具清理時,由于活動空間小,一定要認真、小心;13、清理下的積料,裝入籮筐內,使用麻繩拖拉到人孔處;14、在確認人孔周圍無人作業的前提下,將積料往地面卸出;15、現場清理干凈,確認現場作業用的工具收齊,擺放在安全的地方,檢查篩上有無遺留物;16、填寫好送電票,聯絡主控室、封閉管道和鼓風機、煤壓機送電;煤氣發生爐熱備一、準備:1、班長向作業人員安全交底;2、檢查最大放散閥是否暢通;3、準備好熱備工器具;4、探火檢查檢查煤氣爐爐況是否具備熱備條件;

二、聯絡:1、與豎爐操作工、煤壓工聯系,說明煤氣爐準備探釬、熱備;2、與鍋爐工聯系,穩定蒸汽壓力;

三、煤氣爐熱備:1、插釬;2、檢查豎管最大放散閥;3、將爐內溫度適當降低,減少給風量;4、停止出灰、停止加煤,停加煤前上段溫度在60℃以下,檢查一段、二段、三段閥是否關嚴;5、封豎管水封,關一級電捕排污閥,進口大閥門加水,水位加至溢流處應關閉閥門,同時慢慢拉起最大放散,維持爐底有一定壓力1kpa;6、慢慢關空氣閥門和飽和蒸汽閥門,直至全關為止,然后稍開自然通風口;7、關豎管循環水(應保持一定的溢流),停洗滌塔、豎管水泵;

四、掛熱備標識牌:將熱備爐標示牌掛在指定位置;1、無作業方案,安全措施安全交底和工具不符合要求,最大放散閥不暢通爐況不具備熱備條件;2、聯系、監護不到位;3、爐況不正常進行熱備;4、最大放散閥不通暢;5、雙豎管水封沒有加水;6、自然通風閥沒有開;7、雙豎管水封水閥門常開;8、不掛熱備標識牌,誤操作打開熱備爐探火孔;煤氣泄漏中毒、著火、爆炸、渣盤突破、爐篦炸裂、

渣盤突破、

負壓爆炸1、作業前必須進行安全交底,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2、所使用工器具必須符合安全要求;3、檢查最大放散閥是否暢通;4、熱備前必須進行插釬,檢查爐況是否具備熱備條件;5、檢查確認探火孔周圍是否有熱作業動火;6、檢查蒸汽氣管線及閥門是否完好,無泄漏;

7、檢查二級電捕出口壓力是否滿足探火要求;

8、通過插釬檢查爐況是否具備熱備條件;9、與豎爐主操工、鍋爐工聯系,確定熱備時間;10、凡是改為熱備用爐必須是合格爐,灰層在規定范圍(邊灰450mm,中灰150——200mm);11、檢查豎管最大放散閥是否暢通;12、將爐內溫度適當降低,減少給風量;13、停止出灰、停止加煤,停加煤前上段溫度在60℃以下,檢查一段、二段、三段閥是否關嚴;

14、封豎管水封,關一級電捕排污閥,進口大閥門加水,水位加至溢流處應關閉閥門,同時慢慢拉起最大放散,維持爐底有一定壓力1kpa;15、慢慢關空氣閥門和飽和蒸汽閥門,直至全關為止,然后稍開自然通風口;16、關豎管循環水(應保持一定的溢流),停洗滌塔、豎管水泵;在指定位置掛好熱備標識牌;電捕焦作業一、準備:1、檢查所有防爆膜、防爆閥是否可靠。2、通知儀表工、電工檢查電器、儀表、信號是否正常。3、打開電捕焦放散,用蒸汽吹掃。4、通知化驗工化驗,當含氧量0.5%時,關閉放散閥,打開出口閥門。5、給絕緣子通電加熱,保持絕緣箱內溫度為70~90℃;

二、聯絡:與電工聯系聯系,說明電捕焦準備工作完成情況;

三、電捕焦投電:1、送電后,崗位工先自檢,合格后啟動運行,電流電壓逐漸由低到高,30千伏以上時,每升一次要停留5分鐘。直到加到40千伏以上電流在100毫安左右。2、檢查工作壓力,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內,電流、電壓每小時記錄一次。3、進入焦油器煤氣溫度應在100℃左右,而絕緣子箱始終在70~90℃左右;

四、電捕焦退電:1、電壓調節開關由高往低逐步關到0千伏;2、電捕焦退電;3、絕緣子停止加熱;4、故障電捕焦總電源斷電;1、防爆膜或防爆閥損壞;2、不打開放散管吹掃;3、不用蒸汽吹掃4、氧含量超標;5、絕緣子溫度控制不合適;6、聯系不到位私自啟動電捕焦;7、送電時,電壓由高往低送電;8、電捕工作電流波動幅度較高,發現不及時;9、絕緣子溫度自動控制失控;10、退電時,電壓由低往高腿電;

11、故障電捕焦總電源不斷電;電捕焦爆炸、其他傷害1、檢查所有防爆膜、防爆閥是否可靠;2、通知儀表工、電工檢查電器、儀表、信號是否正常;3、打開電捕焦放散,用蒸汽吹掃;4、通知化驗工化驗,當含氧量0.5%時,關閉放散閥,打開出口閥門;5、給絕緣子通電加熱,保持絕緣箱內溫度為70~90℃;6、與電工聯系,確定具體的開機時間;7、送電后,崗位工先自檢,合格后啟動運行,電流電壓逐漸由低到高,30千伏以上時,每升一次要停留5分鐘。直到加到40千伏以上電流在100毫安左右;8、檢查工作壓力,電流是否在規定范圍內,電流、電壓每小時記錄一次;9、進入焦油器煤氣溫度應在100℃左右,而絕緣子箱始終在70~90℃左右;10、斷開與鼓風機聯鎖;11、切斷故障煤壓機電源;12、關閉故障煤壓機進出口眼鏡閥,打開放散閥,用蒸汽吹掃;

13、備用煤壓機放散取樣點取樣化驗,含氧小于0.6%,停止蒸汽吹掃;豎爐正常放風煤氣爐操作1、班長通知煤壓工根據豎爐要求進行降壓。2、若雙煤壓機運行,先將壓力降低2kpa(壓力不得低于12kpa),而后停一臺煤壓機。

3、煤氣司爐工根據二級電捕出口壓力變化,調整空氣閥門,始終保持二級電捕出口壓力在1.2—1.4kpa,操作要保持平穩。4、第二臺豎爐放風前,煤壓工將出口壓力逐步降到10kpa,而后通知豎爐放風。5、司爐工根據二級電捕出口壓力調整空氣閥門,始終保持二級電捕出口壓力在1.2—1.4kpa,操作要保持平穩;6、豎爐兩臺爐放風完畢以后,聽從豎爐指示,煤壓機是否停機。7、停煤壓機時司爐工觀察自己本臺爐、爐底壓力、上段、下段出口壓力必須保證爐底壓力大于爐出壓力。幾臺爐底壓力基本相同。1、煤壓機不降壓;2、操作不穩,大幅度調整;3、第二臺豎爐放風時,出口壓力在10個以上;爆炸、火災其他傷害1、班長通知煤壓工根據豎爐要求進行降壓。2、若雙煤壓機運行,先將壓力降低2kpa(壓力不得低于12kpa),而后停一臺煤壓機。

3、煤氣司爐工根據二級電捕出口壓力變化,調整空氣閥門,始終保持二級電捕出口壓力在1.2—1.4kpa,操作要保持平穩。4、第二臺豎爐放風前,煤壓工將出口壓力逐步降到10kpa,而后通知豎爐放風。5、司爐工根據二級電捕出口壓力調整空氣閥門,始終保持二級電捕出口壓力在1.2—1.4kpa,操作要保持平穩;6、豎爐兩臺爐放風完畢以后,聽從豎爐指示,煤壓機是否停機。

7、停煤壓機時司爐工觀察自己本臺爐、爐底壓力、上段、下段出口壓力必須保證爐底壓力大于爐出壓力。幾臺爐底壓力基本相同。豎爐緊急放風煤氣爐操作1、煤壓工根據進口、出口壓力調整煤壓機進口閥門(如進口壓力低,關進口閥門,關閥門要觀察壓力變化情況操作;如進口、出口壓力高、出口壓力大于18kpa,打開高壓平管放散,根據進口、出口壓力調整煤壓機進口閥門。2、豎爐緊急放風時,電捕焦必須全部退電。3、司爐工根據二級電捕變化調整空氣閥門,開空氣閥門時用力不要快,觀察爐底壓力,出口壓力,保持爐底壓力大于爐出壓力,當爐底壓力達到5.5kpa,空氣量仍不夠時增加飽和蒸汽。1、煤壓工調整進口閥門時,調整不到位;2、電捕焦未及時退電;3、調整空氣閥門時幅度過大;爆炸、火災、觸電、爐底水封突破、其他傷害1、煤壓工根據進口、出口壓力調整煤壓機進口閥門(如進口壓力低,關進口閥門,關閥門要觀察壓力變化情況操作;如進口、出口壓力高、出口壓力大于18kpa,打開高壓平管放散,根據進口、出口壓力調整煤壓機進口閥門。2、豎爐緊急放風時,電捕焦必須全部退電。3、司爐工根據二級電捕變化調整空氣閥門,開空氣閥門時用力不要快,觀察爐底壓力,出口壓力,保持爐底壓力大于爐出壓力,當爐底壓力達到5.5kpa,空氣量仍不夠時增加飽和蒸汽。煤壓機突然停機,司爐工操作1、拉起最大放散閥、操作時必須保持爐底壓力、爐出壓力為正壓。根據豎爐放散情況調整最大放散閥開度,同時電捕焦全部退電;2、關小空氣量,爐底壓力不能低于1.3kpa;3、檢查最大放散閥水封情況;4、班長聽從豎爐指示,煤氣是否過低壓,如煤氣不送低壓,司爐工封雙聯豎管、一級電捕水封;煤氣爐改熱備,執行熱備爐技術操作規程;1、拉起最大放散時用力過猛;2、爐出壓力大于爐底壓力;3、未檢查最大放散及水封情況;4、改熱備爐時操作不當;爆炸、火災、觸電、爐底水封突破、其他傷害1、拉起最大放散閥、操作時必須保持爐底壓力、爐出壓力為正壓。根據豎爐放散情況調整最大放散閥開度,同時電捕焦全部退電;2、關小空氣量,爐底壓力不能低于1.3kpa;3、檢查最大放散閥水封情況;

4、班長聽從豎爐指示,煤氣是否過低壓,如煤氣不送低壓,司爐工封雙聯豎管、一級電捕水封;煤氣爐改熱備,執行熱備爐技術操作規程;煤氣發生爐停電應急措施1、加大爐底飽和蒸汽,防止煤氣倒流。2、關空氣閥門,關閉時要關嚴,同時拉最大放散閥,為了防止放散閥不暢通,再把豎管上放散閥同時打開,注意保持后續系統的壓力為正壓。3、關鼓風機出口閥門,停電半小時內不封豎管水封,上段水封,不用打開自然通風閥,保持爐底壓力大于上段、下段出口壓力。4、半小時以上停電,煤氣爐轉熱備。5、打開空氣總管放散。1、爐底飽和蒸汽壓力不足;2、關空氣閥門或拉起最大放散時后續系統壓力為負;3、操作時爐底壓力小于上段、下段出口壓力;4、改熱備爐時操作不當;爆炸、火災、觸電、爐底水封突破、其他傷害1、加大爐底飽和蒸汽,防止煤氣倒流。2、關空氣閥門,關閉時要關嚴,同時拉最大放散閥,為了防止放散閥不暢通,再把豎管上放散閥同時打開,注意保持后續系統的壓力為正壓。3、關鼓風機出口閥門,停電半小時內不封豎管水封,上段水封,不用打開自然通風閥,保持爐底壓力大于上段、下段出口壓力。4、半小時以上停電,煤氣爐轉熱備。5、打開空氣總管放散。軟化水缺水處理1、一臺爐缺軟化水時,打開汽包手動放散閥,關閉蒸汽聯通閥,降低蒸汽壓力為最小。(直至能加入軟化水為止);2、適當降低爐內汽化溫度。3、可控制其它發生爐用水。4、經過上述處理還沒有軟化水,可短時間加生水補充(48小時)若生水依然加不進去必須將生產爐轉為熱備用爐進行處理。5、全部缺水時,立即改為自來用水,檢驗軟化水供水系統情況,軟化水停用時間過長,或自來水也加不進去,應立即加大飽和蒸汽,停爐改冷備。6、軟化水壓力正常,汽包軟化水閥門全部關嚴,1小時內汽包水位保持在1/2處,應立即查明原因,一般情況下是汽包通往水套內循環管堵塞,發現此種情況應立即熱備改冷備。1、打開汽包放散時沒有確認汽包放散口有無人員作業;2、轉熱北路時操作不當;3、汽包通往水套內循環管堵塞;汽包爆炸、其他傷害1、一臺爐缺軟化水時,打開汽包手動放散閥,關閉蒸汽聯通閥,降低蒸汽壓力為最小。(直至能加入軟化水為止);2、適當降低爐內汽化溫度。3、可控制其它發生爐用水。4、經過上述處理還沒有軟化水,可短時間加生水補充(48小時)若生水依然加不進去必須將生產爐轉為熱備用爐進行處理。5、全部缺水時,立即改為自來用水,檢驗軟化水供水系統情況,軟化水停用時間過長,或自來水也加不進去,應立即加大飽和蒸汽,停爐改冷備。6、軟化水壓力正常,汽包軟化水閥門全部關嚴,1小時內汽包水位保持在1/2處,應立即查明原因,一般情況下是汽包通往水套內循環管堵塞,發現此種情況應立即熱備改冷備。排污操作1、當班人員每班對雙聯豎管和水套排污一次。2、排污時應密切注意水位。3、雙豎管排污時應兩人進行,并攜帶co檢測儀,遇到有事故時,應立即停止排污,關閉排污閥門,嚴禁兩臺爐同時排污。4、排污完成后,檢查閥門關閉是否正常。1、當班人員未進行雙聯豎管和水套排污;2、排污時不觀察水位情況;3、單人作業;4、不攜帶co檢測儀;5、兩臺爐同時進行排污;6、排污后未確認閥門是否關嚴;爆炸、煤氣中毒、煤氣外泄、其他傷害1、當班人員每班對雙聯豎管和水套排污一次。2、排污時應密切注意水位。3、雙豎管排污時應兩人進行,并攜帶co檢測儀,遇到有事故時,應立即停止排污,關閉排污閥門,嚴禁兩臺爐同時排污。4、排污完成后,檢查閥門關閉是否正常。發生爐改熱備爐操作1、熱備爐熱備前,首先進行電捕退電。凡是改為熱備用爐必須是合格爐,灰層在規定范圍內(邊灰450mm,中灰150——200mm)2、檢查最大放散閥和豎管放散發是否暢通。3、將爐內溫度適當降低,減少給風量。4、停止出灰、加煤,停加煤前上段溫度控制在60℃以下,并檢查三段閥是否關嚴。5、封上下段水封,同時慢慢拉起最大放散,使爐內保持正壓(1kpa以上)。6、逐步關閉空氣閥門和飽和蒸汽閥門,直至全關,同時打開空氣放散閥。7、停鼓風機后,稍開自然通風口。8、關豎管循環水(應保持上下段水封溢流),停洗滌塔、豎管水泵。1、操作前未進行電捕退電;2、發生爐為不合格爐;3、未確認最大放散和豎管放散為合格;4、拉起最大放散時爐內產生負壓;觸電、爆炸、其他傷害1、熱備爐熱備前,首先進行電捕退電。凡是改為熱備用爐必須是合格爐,灰層在規定范圍內(邊灰450mm,中灰150——200mm)2、檢查最大放散閥和豎管放散發是否暢通。3、將爐內溫度適當降低,減少給風量。4、停止出灰、加煤,停加煤前上段溫度控制在60℃以下,并檢查三段閥是否關嚴。5、封上下段水封,同時慢慢拉起最大放散,使爐內保持正壓(1kpa以上)。6、逐步關閉空氣閥門和飽和蒸汽閥門,直至全關,同時打開空氣放散閥。7、停鼓風機后,稍開自然通風口。8、關豎管循環水(應保持上下段水封溢流),停洗滌塔、豎管水泵。熱備用爐管理1、熱備用爐由專人管理,并做好運行記錄。

2、不得打開探火孔,不得啟動加煤機和灰盤。各處水封保持溢流。3、熱備時間超過8小時,放下自然通風閥,打開飽和蒸汽40分鐘(飽和溫度為60℃),以防爐內結渣,同時啟動灰盤松渣(15分鐘300轉)4、熱備用爐超出24小時,應按規定處理一次(插釬、加煤、出灰)保持爐內各層次正常。5、鼓風前應先開飽和蒸汽再開空氣閥門。6、熱備用爐嚴禁負壓。7、熱備用爐必須進行交接班檢查,檢查設備及水位、水封是否正常。8、在熱備爐爐體掛牌標注。1、熱備用爐為設專人管理;2、打開探火孔時啟動加煤機或灰盤;3、達到8小時和24小時未進行處理;4、鼓風時先開了空氣閥門后開飽和蒸汽;5、熱備爐爐體未掛牌標注;爆炸、其他傷害1、熱備用爐由專人管理,并做好運行記錄。

2、不得打開探火孔,不得啟動加煤機和灰盤。各處水封保持溢流。3、熱備時間超過8小時,放下自然通風閥,打開飽和蒸汽40分鐘(飽和溫度為60℃),以防爐內結渣,同時啟動灰盤松渣(15分鐘300轉)4、熱備用爐超出24小時,應按規定處理一次(插釬、加煤、出灰)保持爐內各層次正常。5、鼓風前應先開飽和蒸汽再開空氣閥門。6、熱備用爐嚴禁負壓。7、熱備用爐必須進行交接班檢查,檢查設備及水位、水封是否正常。8、在熱備爐爐體掛牌標注。正常停爐熄火操作1、停爐前電捕必須退電。關閉三段閥。根據燃燒情況將上段溫度控制在150℃以下,封上、下段水封,同時拉起最大放散或打開豎管放散。3、關空氣閥門和探火孔蒸汽總閥門。4、加大爐底蒸汽進行熄火。5、上下段水封保持溢流。6、降低下段溫度至300℃時,可進行出灰。7、關汽包蒸汽閥,并打開汽保放散及軟化水閥門。1、停爐前電捕未退電和關閉三段閥;2、操作持續混亂;回火爆炸、煤氣中毒、其他傷害1、停爐前電捕必須退電。關閉三段閥。根據燃燒情況將上段溫度控制在150℃以下,封上、下段水封,同時拉起最大放散或打開豎管放散。3、關空氣閥門和探火孔蒸汽總閥門。4、加大爐底蒸汽進行熄火。5、上下段水封保持溢流。6、降低下段溫度至300℃時,可進行出灰。7、關汽包蒸汽閥,并打開汽保放散及軟化水閥門。站內蒸汽吹掃1、打開一級電捕吹掃閥門,同時打開電捕放散,使蒸汽從放散放出15分鐘,關閉放散閥門。2、打開眼鏡閥,打開低壓總管兩端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關閉低壓總管放散。3、打開洗滌塔放散,蒸汽放出20分鐘,關閉洗滌塔放散。4、打開二級電捕放散,同時打開二級電捕吹掃閥門,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關閉二級電捕放散閥。5、打開低壓管末端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后關閉低壓管末端放散。6、打開加壓機進口閥,關閉低壓管末端放散。打開加壓機放散閥,放出蒸汽15分鐘后關閉煤壓機放散。7、打開高壓總管放散,打開加壓機出口閥門,高壓總管上的兩個蝶閥也同時打開,總管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8、關閉高壓總管放散。打開捕滴器放散,放散必須放出蒸汽15分鐘。站內吹掃完畢。1、吹掃次序混亂;2、吹掃時間不夠,煤氣管道內殘留有氧氣;爆炸、其他傷害1、打開一級電捕吹掃閥門,同時打開電捕放散,使蒸汽從放散放出15分鐘,關閉放散閥門。2、打開眼鏡閥,打開低壓總管兩端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關閉低壓總管放散。3、打開洗滌塔放散,蒸汽放出20分鐘,關閉洗滌塔放散。4、打開二級電捕放散,同時打開二級電捕吹掃閥門,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關閉二級電捕放散閥。5、打開低壓管末端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后關閉低壓管末端放散。6、打開加壓機進口閥,關閉低壓管末端放散。打開加壓機放散閥,放出蒸汽15分鐘后關閉煤壓機放散。7、打開高壓總管放散,打開加壓機出口閥門,高壓總管上的兩個蝶閥也同時打開,總管放散放出蒸汽15分鐘。8、關閉高壓總管放散。打開捕滴器放散,放散必須放出蒸汽15分鐘。站內吹掃完畢。送低壓煤氣1、從煤氣爐上段、下段取樣點取樣化驗分析。o2含量≤0.6%時,方可送氣。2、打開站內煤氣設置上的所有放散(一級電捕、低壓總管、洗滌塔、二級電捕、低壓管、加壓機、高壓總管捕滴器)3、解除上、下段水封、煤氣從所有放散閥放出。4、逐段化驗分析合格后(含o2量在0.6%以下),逐段關閉放散閥。5、打開加壓機進出口閥門,向豎爐送低壓煤氣。1、取樣化驗不準確或含氧量超標;2、煤氣放散時間過短;爆炸、其他傷害1、從煤氣爐上段、下段取樣點取樣化驗分析。o2含量≤0.6%時,方可送氣。2、打開站內煤氣設置上的所有放散(一級電捕、低壓總管、洗滌塔、二級電捕、低壓管、加壓機、高壓總管捕滴器)3、解除上、下段水封、煤氣從所有放散閥放出。4、逐段化驗分析合格后(含o2量在0.6%以下),逐段關閉放散閥。5、打開加壓機進出口閥門,向豎爐送低壓煤氣。清掃衛生1、清掃衛生前檢查好工具合格2、清掃時身體禁止靠近運轉部位;3、清理衛生時要配戴防塵口罩;1、由于工具不合格而造成作業者手刺傷2、清掃衛生時身體距運轉部位太近;3、清掃衛生時不佩戴防塵口罩工具刺傷、機械傷害、矽肺病1、清掃衛生前檢查好工具合格2、清掃時身體禁止靠近運轉部位;3、清理衛生時要配戴防塵口罩;照明更換作業1、準備鐵梯、試電筆、燈泡;2、向主控室匯報聯系互保人員;3、確認燈頭無電后,擰下燈頭更換新燈泡;4、在高墻照明下架梯子;5、一人扶梯,一人攀爬;6、確認燈頭無電后擰下燈頭更換新燈泡;(如果燈泡破碎,燈頭留在燈座內則由電工處理)1、無作業方案、安全措施和工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2、無人監護、3、未確認和清除腳踩部位有油、水或粘料。4、作業前未確認試電筆是否可靠、靈活;5、未使用專用工具;6、換下舊燈泡隨手亂扔;7、接換燈泡配合不當;8、作業前未檢查梯子是否有開焊、斷裂;9、無人扶梯或扶梯人接答手機;10、未將扶梯下角沿死;電擊傷害、高空跌落、機械傷害、其他傷害1、準備鐵梯、試電筆、燈泡;2、向主控室匯報聯系互保人員;3、確認燈頭無電后,擰下燈頭更換新燈泡;4、在高墻照明下架梯子;5、一人扶梯,一人攀爬;6、確認燈頭無電后擰下燈頭更換新燈泡;(如果燈泡破碎,燈頭留在燈座內則由電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