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機械工安全操作規程

機械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9876

1修理各種機械時,首先要了解機械的性能、作用及各機件的技術要求。

2修前要明確主修人,制定修理方案,安排拆卸順序,準備使用工具及設備、機修工安全操作規程指定拆卸部件存放地點。

3裝卸螺帽和螺栓時要用扳手或套筒扳手,不準使用克絲鉗裝卸。

4手錘柄要安裝牢固,錘頭、錘柄有裂痕的不得使用,錘頂不得有油脂。

5使用小直徑的絲攻和鉆頭時,要垂直均勻用力,以免損壞工具和工件。

6使用電鉆時,要戴絕緣手套,并要有接地線路,工作手提燈電壓不準超過24V。

7修理車輛機械要架墊穩固,千斤頂不得長時間支撐車輛。在未墊穩牢之前,嚴禁進入車底檢修或拆卸部件。

8修理車輛時嚴禁起動發動機,并應掛有“車輛修理嚴禁發動”的牌子。

9拆卸的機件不得隨地亂放,應放在鋼盤、木箱或架子上,分類為:能用、需修、更換三類,并應標記,以便識別。

10裝卸缸體、變速箱、差連器等機器時,要特別注意防止掉進螺帽等雜物。

1l機器運轉時要有專人指揮,先檢查有無障礙物,冷卻水、潤滑油是否良好,先用手盤數轉后,再發動試車。

12清洗機器另部件的油盤,要離火爐一定距離,使用汽油要距5米以外。

13車間的機械設備如:高壓油泵校正臺、噴油器試驗臺、搪缸機等要有專人保管,并定期檢修和保養。

14工作時,不得赤膊、赤腳和穿拖鞋,高空和船上作業要特別注意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篇2:庫車段機械車輛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公路施工機械設備大量增加,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機械設備使用保養和修理等環節的技術安全工作非常重要,只有遵守操作規程,操作方法按規定保養,才能延長機械使用壽命,提高工作率,利用率,取得交好的經濟效益,因此特制定本制度。

1、全體機械車輛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道路交通管理法規》、安全法規及操作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設置安全檢查員,經常對機械車輛操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糾正違規違章等不良現象。

3、要求操作人員在機車設備運行前,必須對各自駕駛的設備制動,轉向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認真的檢查,保證正常運行。

4、按照機車設備的保養規程,定期進行例保和一、二、三級保養、保持機車設備清潔,防腐除垢,堅固、潤滑、調整等工作,充分提高完好率。

5、嚴禁無證開車、酒后開車、開疲勞車、開故障車、駕駛室超員等不良現象,發現后,嚴格處罰,調換工作,以上行為若發生交通事故或其他事故,一切費用及后果由操作人員負責。

篇3:某某機械部車輛運輸安全規定措施

一、嚴禁駕駛員帶病、車輛“帶病”運輸作業。駕駛員長途運輸每天不得超過6小時,兩個司機不得超過12小時,確保運輸安全。

二、駕駛員在行車前、行車中禁止飲酒,杜絕疲勞駕駛,在行駛中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三、對拌合站的分解部件,超高、超長、超寬、超重部分裝運時要求再次分解,對確實無法分解的要辦理有關手續,否則,駕駛員有權拒絕裝運。

四、在裝運現場及運輸途中要及時瞭望、規避空中的障礙物,如:電線、通訊電纜、繩索、橋涵、門樓及廣告牌等。

五、在行駛中對不明路段、路況(如:鄉村路段、山區彎道路段、河床臨時路段、塌方后臨時修建的路段及進出現場臨時修建的路段)駕駛員要下車觀察,必要時要有一人在前引導通過。

六、在行駛途中要對車輛及所拉貨物的捆綁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對自己不能處理的問題應及時上報部門負責人,如發生意外事故時應及時報警求助。

七、對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事故視情節對駕駛員處以100-2000元的罰款。

八、誰讓駕駛員違規拉運,如造成事故誰承擔責任并處以100-5000元的罰款。

九、為了確保設備及所有車輛轉場的安全,增強駕駛員的安全意識和工作積極性,年終進行安全評比,未發生大小事故者,板車司機獎勵3000元,卡車司機獎勵2000元,其他車輛司機獎勵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