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風筒工技術操作指導規程

風筒工技術操作指導規程

2024-07-24 閱讀 5346

一、一般規定

1、風筒工負責所管轄區域內風筒的安裝、運送、維修和拆除等工作。及時將不用或損壞的風筒回收上井,并及時修補井上下破損的風筒。

井下風筒的安裝、拆除和維修

2、入井必須帶足必要的用具和材料、必須熟悉自己分管地區掘進工作面情況,如風筒直徑、長度、巷道掘進速度或貫通日期等。

3、風筒吊掛要平、直、緊、穩,避免車剮、炮崩,必須逢環必掛。鐵風筒每節吊掛兩點,每節風筒末端兩側的掛勾應用鐵絲系在巷道幫壁上。

4、要求風筒之間接口嚴密。膠質風筒可用雙反邊接頭或三環接頭,插接時要順接。

5、使用膠質風筒時,局部通風機和膠質風筒之間要有一節鐵風筒過渡。局部通風機和鐵風筒的接頭處要加墊圈,要上緊螺絲;鐵風筒與膠質風筒套接處要用鐵絲箍緊。

6、一列風筒的直徑要一致;如果直徑不統一,要有過渡節。

7、風筒末端距工作面的距離,按各礦務局的規定執行,但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8、經常檢查井下風筒,如有破口要隨時修補,做到不漏風。

9、風筒在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彎頭,不準拐死彎。分岔處要設三通。

10、斜巷和立井掘進時,風筒接頭、風筒的綁扎要特別牢固。

11、更換風筒時,不得隨意停局部通風機;必須停機時,應與掘進工作面的班組長和司機聯系,待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后方可更換。當巷道內瓦斯涌出量大時,必須把工作面人員撤到安全地點后再更換風筒。

12、巷道掘進完工后,應在通風區的指揮下及時把風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風筒要裝車運至井上,進行沖洗、曬干和修補。

13、拆除風筒時,應由里往外依次拆除。拆除獨頭巷道風筒時,不準停局部通風機。

安裝、拆除風筒的注意事項

14、應注意防止運行中的礦車撞、擠、剮壞風筒。

15、跨帶式輸送機、刮板機操作時,必須先同輸送機司機聯系好,必要時可暫停輸送機運轉,以保證操作安全。

16、大巷高頂操作時要設臺架,工作時要站穩;在電機車運行的巷道中吊掛風筒時,要設安全警戒,嚴防被電車剮、撞,并應注意防止架空線觸電傷人。

二、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1、采用抽出式通風方式時,風筒可用硬質風筒和帶鋼絲骨架的橡膠或塑料可伸縮風筒。塑料或橡膠風筒必須具有抗靜電和阻燃的安全性能。

2、安裝鋼絲骨架風筒時,在裝卸過程中應注意輕裝輕放,切勿徑向擠壓和被鋒利雜務碰撞等,以免變形損壞。

3、用快速接頭軟帶連接風筒時,兩節風筒的端圈要對正、接攏、披風布搭好后,再用快速接頭軟帶將兩端圈卡緊。

4、在風筒末端(入風口)加接風筒時,應先將加接的風筒吊掛于鋼絞線上,再對正接頭接好,避免風筒彎曲、折疊堵塞風道。

5、風筒急拐彎處必須用硬質弧形彎頭連接。

6、處理風筒內積水時,在風筒長度超過500m時,可以直接解開快速接頭軟帶進行放水;在處理500m以內的風筒積水時,須先打開局部通風機安全窗,然后才能解開接頭進行放水。

三、地面修補風筒

1、風筒上井后,首先應刷洗、曬干,檢查風筒損壞情況及耐用程度,再根據檢查情況分別處理。

2、修補風筒時,粘補風筒的膠漿應按要求配制。根據破口大小裁剪補釘,補釘以圓形為好;補丁壓邊應大于破口尺寸20mm;為防止補釘補后翹邊,補釘邊應裁成斜面;補釘和破口應刷凈至露出膠質風筒本色,晾干后才能涂上膠漿進行粘合,補丁粘合后用木手錘砸實,使其粘合嚴密,保證不漏風;粘好的風筒應再涂上滑石粉。

3、對100mm以上的大破口,必須先用線縫合再進行粘補。

4、風筒上的吊環應齊全,吊環間距應保證風筒吊掛平直,兩端鐵圈要縫牢。如果需要加長風筒時,風筒之間壓邊粘合的寬度一般為200mm。

5、修補好的風筒應妥善保存,存放的風筒每季度應晾曬一次。

6、制作三通、彎頭及過渡節時,要根據風筒的形狀和直徑制作,要注意平直。過渡節長度不應少于2m。

7、焊接風筒時,要按電焊工的有關規定進行。圈要焊牢固,并要砸平調圓。

8、晾曬、沖洗、清掃風筒時要戴口罩,風筒必須在晾干或吹干后方能粘補。

9、修補后的舊風筒,應按規格尺寸分別存放在指定地點,并做好標志,以取用方便。

10、裝卸風筒時應注意安全,要防止鐵絲劃手、扎腳和碰傷眼睛。

篇2:風筒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范本

一、適用范圍

第一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全國各類煤礦的風筒工。

第二條?風筒工應完成下列工作:

1、負責所管轄區域內的風筒的運送、安裝、維修和拆除。

2、不用的或已經損壞的風筒及時回收上井。

3、及時修補更換現場破損的風筒。

4、及時整理、接好脫節的風筒。

二、上崗條件

第三條?風筒工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第四條?風筒工需要掌握以下知識:

1、學習《煤礦安全規程》并掌握對局部通風和局部通風機開停的有關規定。

2、掌握《煤礦安全規程》對選用風筒的有關規定。

3、掌握風筒安裝、使用的有關規定和技術要求。

4、熟悉所分管區域的掘進工作面的情況。

5、了解有關煤礦瓦斯、煤塵爆炸的知識。

6、了解井下各種氣體超限的危害及預防知識。

7、掌握下井須知等有關安全規定。

三、安全規定

第五條?風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離,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必須保證工作面有足夠的風量。

第六條?風筒必須使用有”煤安”標志的合格產品。

第七條?風筒拐彎處要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

第八條?一臺風機不允許同時向兩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第九條?風筒管理要做到”五不讓”:即不讓風筒落后工作面的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不讓風筒脫節破裂、不讓別人改變風筒的位置和方向、不讓風筒堵塞不通、不讓風筒浸在水中。

四、操作準備

第十條?入井時要攜帶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了解工作地點的風筒直徑、長度、是否需要新接風筒。

五、操作順序

第十一條?本工種操作應遵照下列順序進行:

安裝時:運輸→吊掛→檢查。

拆除時:拆除→運輸→檢查(晾曬)→修補→保存。

六、工常操作

第十二條?風筒的吊掛做到”兩靠一直”(靠頂、靠幫、吊掛平直),并避免風筒被刮破、擠扁、爆破崩破。

第十三條?風筒吊掛要逢環必掛,盡量靠近巷道一幫,高度符合設計要求。

第十四條?吊掛風筒要采取由外向里的方向,逐節連接、吊掛。

第十五條?風筒之間接口要嚴密。膠質風筒可用雙反邊接頭或三環接頭,插接時要順接,無反接頭。

第十六條?鐵風筒與膠質風筒連接處要加軟質襯墊,并用鐵絲箍緊,確保不漏風。

第十七條?風筒的直徑要保持一致,如果不一致,需使用過渡節連接。應先大后小,不準花接。

第十八條?斜巷和立井施工時,應設吊掛風筒的麻繩、鐵絲、鋼絲繩、鋼絞線(根據使用距離及載風筒重量選型),不應使風筒自負重。風筒更要注意接頭牢固,防止脫落。

第十九條?經常檢查風筒的質量,發現有破口、漏風,要及時修補。

第二十條?更換風筒時,不得隨意停風。確需停風時,應按照批準的停風計劃執行。

第二十一條?在工常工作中,如果風筒突然斷開、大破裂,影響到正常供風時,應及時通知受影響地點的人員撤出,并盡快修復、更換。在更換過程中要注意檢查有害氣體的積聚情況,按照有關規定操作。更換完畢后,要向調度室和通防部門匯報。

第二十二條?巷道掘迸完成以后,應在通防部門的指揮下及時把風筒全部拆除。拆除的風筒要運至井上,沖洗、曬干、修補完好。

第二十三條?拆除獨頭巷道的風筒時,不得停風,要由里向外依次拆除。

第二十四條?在帶式輸送機、刮板輸送機附近操作時,必須先和輸送機司機聯系好,必要時可以停止輸送機運轉,保證操作者的安全。

第二十五條?在電機車運行的巷道中吊掛風筒時,要設安全警戒,嚴防被車刮、撞。在架線電機車巷道中施工時要停電。在巷道高處吊掛風筒時要設臺架,操作時要站穩。

第二十六條?風筒過風門時,要加接硬質過渡風筒通過風門,不得用軟質風筒直接過風門。

第二十七條?在巷道中開挖水溝時,要用掩護物遮擋風筒,以防止爆破崩壞風筒。

第二十八條?風筒吊掛一般應避開電纜、各種管線,以免相互影響。

第二十九條?地面修補風筒:

1、修補風筒時,粘補風筒的膠漿應按要求配制。根據破口大小,裁剪補丁(以圓形為好);補丁四周應大于破口2cm以?上;補丁邊應裁剪成斜面;補丁和破口處應刷凈露出風筒原色,晾干后涂上膠漿進行粘貼,粘貼后應用木錘砸實,使其粘貼嚴密;最后應再涂上滑石粉。

2、l0cm以上的破口,應先用線縫合后,再進行粘貼。

3、風筒上的吊環應齊全,能保證風筒吊掛平直;兩端鐵圈?要縫牢。

4、修補好的風筒應妥善保存。

5、制作過渡節風筒時,長度應大于2m。

6、修補風筒時,應準備1臺局部通風機,用來吹干風筒。

7、汽袖、膠水必須單獨存放,應保持嚴密,周圍嚴禁煙火。

8、風筒修理室內不得使用火爐取暖。

9、風筒修理室內需配備滅火器材,做好防火工作。

七、特殊操作

第三十條?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的風筒安設。

1、風筒必須使用硬質風筒或帶有鋼絲骨架的橡膠或塑料可伸縮式風筒。橡膠或塑料風筒必須具有抗靜電、阻燃的性能。

2、安裝有鋼絲骨架的風筒時,在裝卸過程申應注意輕裝輕放,不要徑向擠壓和被鋒利雜物碰撞,以免損壞。

3、用快速接頭軟帶連接風筒時,兩節風筒的端圓要對正、接攏,用披風布搭好后,再用快速接頭軟帶將兩端圓卡緊。接頭軟帶的收緊力要適當,以不漏風、不拉脫為好,接頭軟帶的手把位置應在風筒的側下方。

4、風筒末端加接風筒時,應先將加接段風筒吊掛在鋼絞線上,對正接頭接好,避免產生風筒彎曲、折疊。

5、風筒拐彎處要加接硬質弧形彎頭連接。

6.在處理風筒內部的積水時,可先打開局部通風機的安全窗,然后解開接頭,排除積水。

第三十一條?采用抽出式局部通風機的通風方式時,須設專人進行風機、風筒管理。

八、收尾工作

第三十二條?整修完畢的風筒,要交存保管

第三十三條?記錄好風筒臺賬。

篇3:預熱器旋風筒堵塞清理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用于指導預熱器旋風筒異常堵塞清理作業,確保作業安全,避免傷害事故發生。

2適用范圍:

制造分廠預熱器崗位

3引用標準:

《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4.作業中的安全風險:

4.1空氣炮所處狀態,防止意外工作。

4.2被飛濺出來的物料燙傷。

4.3確保通道(包括逃生線路)暢通。

4.4確保所有區域有足夠的照明。

4.5清理現場可能產生灰塵的料堆如預熱器框架各級平臺及篦冷機附近。

4.6周遍及該級旋風筒以下平面的電纜防止被燙壞

5.堵塞判斷與消除:

5.1旋風筒錐部壓力上升趨于0。

5.2分解爐及窯尾溫度急速上升。

當出現上述現象時中控操作員應立即通知預熱器工確認是否出現堵塞。

5.3如果確認出現堵塞執行以下程序。

5.3.1操作員釋放空氣炮3~5次,如果無效,立即止料,止尾煤(送煤風機不停),止頭煤,停窯開啟輔傳轉窯,并通知相關人員(值班主任,回轉窯巡檢工,質控部),減拉風(高溫風機轉速減至30%,風門關小到50%,保證預熱器系統負壓以便進行安全清堵作業),開啟點火煙囪帽,保證預熱器出口溫度<400℃。

5.3.2調尾排風機轉速和風門,保持高溫風機出口壓力在-0.3~-0.5kpa,并通知生料磨和煤磨操作員。

5.3.3篦冷機篦速減至1~1.5次/分,降低篦冷機4,5,6室冷卻風機轉速到0,2,3室冷卻風機風門開度50%,1室冷卻風機風門開度20%,調控頭排風機轉速,保持窯頭罩壓力在-20Pa。

5.3.4停止窯筒體冷卻風機。

5.3.520分鐘后停篦冷機,間斷運轉(每隔10分鐘啟動一次)關閉2,3室冷卻風機風門,調控頭排風機轉速,保持窯頭罩壓力在-20Pa。

6.清堵作業程序:

6.1所有直接清堵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高溫防護服、頭盔、鞋、手套等高溫防護用品。

6.2確認旋風筒堵塞的部位。

6.3確認好逃生路線,并保持其通暢。

6.4安全隔離的區域劃分,并用安全帶隔離,并掛警示牌或派人值守,禁止人員通過。

6.5通知熟料輸送機地坑人員全部撤離。

6.6觀察周圍有無易燃物品,電纜上做好防護,消防器材準備好。

6.7清堵工具檢查,確保其安全可靠。

6.8將空氣炮電源斷電,進氣閥關閉并鎖定,空氣炮內殘留氣體排空,并將排放閥常開。

6.9禁止人員正面對著捅料孔。

6.10禁止同時打開兩個以上(含兩個)捅料孔

6.11禁止從下方往上方捅堵

6.12將此級旋風筒下料翻板閥吊起,并綁好.

6.13統一聽從一個人員的指揮。

7.清堵完成:

7.1核實所有閥門開度與中控室一致并靈活調節。

7.2各傳感器檢查包括:溫度、壓力、氣體分析儀。

7.3入孔門、捅灰孔觀察孔關閉或封閉。

7.4檢查空氣炮、環吹是否正常。

7.5按窯預熱啟動程序重新開窯。

8相關文件:

8.1《勞動安全衛生國家標準》

8.2《員工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