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化學清洗工藝控制
1化學清洗工藝設計
1.1堿洗:用0.05%洗滌劑+0.05%Na3PO4+0.2%Na2HPO4溶液循環清洗12h,清洗溫度為80-90℃。
1.2堿洗后水沖洗:用除鹽水沖洗至出水PH=8.4,水質透明,放盡沖洗水,檢查系統中有否焊接口泄漏或其它缺陷,如有應立即消除。以減少化學清洗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并準備足夠的除鹽水。
1.3酸洗:在5%HCI+0.3%TP-1緩蝕劑+0.5%酸脲+0.5%NaF溶液中循環清洗8~10h,酸洗液溫度為50(5℃,酸洗滌過程應加強酸液濃度和鐵離子濃度的分析。檢查是否達到了平?并取下監視管檢查酸洗效果。當酸洗過程中鐵離子濃度趨穩定,監視管內基本清洗,再循環1h左右便可停止酸洗。
1.4酸洗后水沖洗:酸洗后如有較多的未溶解沉渣堆集在清洗系統的死角時,可在酸洗液排盡后,用水沖洗至出水pH=4~5時排放,用人工清理汽包、集箱和下集箱手孔內的沉渣。
1.5鈍化:鈍化液維持N2H4濃度為200~300mg/L,pH=9.5~10,在90(5℃的鈍化液中循環24h后熱爐放水,與此同時,在廢液處理池中放入NaCl溶液進行分解,處理到N2H2<10ug/L。
2化學清洗過程的監督
由于現場施工時對拌熱管線管徑未經計算,管徑過細且鍋爐入口管線未加保溫層,實際清洗過程溫度偏低,堿洗時溫度最高只有43℃,酸洗時清洗箱液體溫度滿足不了酸洗的工藝要求,只有35℃左右,因此整個酸洗過程基本是在室溫下進行的。
篇2:清洗鍋爐安全措施
一、情況介紹:
我礦現使用的鍋爐由于使用時間過長,出現了結垢現象。鍋爐結垢會帶來浪費燃料、降低熱效率、堵塞管道,破壞水循環、縮短鍋爐壽命等影響。為此我們必須對鍋爐進行除垢,為保證除垢過程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本措施。
二、使用地點:鍋爐房
三、除垢工序:
將鍋爐中的舊水排出,將系統上滿水,建立循環,
加熱,當進出口水溫度都達到60℃時,通過水箱向鍋爐內加鍋爐除垢劑。
保持加熱24小時后,將鍋爐內的藥水排出。
4、使用清水再清洗一遍鍋爐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三、安全技術措施:
1、鍋爐房內應照明充足、并掛有警示牌,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2、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勞動紀律,服從專業人員的指揮。
3、各工種人員要佩戴好各自的勞保防護用品,工作前嚴禁飲酒。
4、作業前,先對鍋爐進行全面檢查,各閥門、各保護完好,各管道無泄漏。
5、現場工作人員在加熱鍋爐時要時刻注意保持鍋爐水溫不超過80℃。
6、工作人員輪番倒班對鍋爐進行看守,及時補水。
7、在工作中,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匯報有關領導。
總負責人:楊建秀
現場負責人:呼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