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電瓶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電瓶維修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5467

第一條作業場所應強制排風,及時排出有毒氣體。

第二條作業時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車間。

第三條在進行電瓶封口時,焊接極柱、板柱連接鉛條時,除強制通風外,要戴好防毒面具。

第四條焊接作業時,要仔細檢查所用設備,防止漏電。

第五條在配制、使用環氧樹脂膠時,防止中毒。

篇2:電瓶車駕駛員安全操作規程

1.電瓶車應有專人駕駛。并經訓練和考核合格,持證開車。禁止無證駕駛。

2.開車前,應檢查剎車、轉向機、音響、燈光等裝置要完好。否則不準開車。

3.行駛時應遵守廠區交通安全規則和制度。廠區道路時速10公里以下;出入車間、倉庫、拐彎時不得超過5公里;車間、庫房內不得超過3公里。不準隨意超速、超車。不準駛出廠門。

4.裝運物件不得超重、超長(伸出車尾1米內)、超寬、超高(地面起2米)。滾動物件要捆扎牢固。

駕駛室不準超額做人。在行駛中禁止人爬上爬下。

5.把式電瓶車,駕駛員應在后方駕駛,如有影響視線而必須在前面駕駛時,不得超過一檔行車。

6.電瓶車出入車間、倉庫、拐彎和十字路口時,應鳴號、減速、靠右行。必須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不準強行通過。嚴禁進入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

7.在行駛中發生故障或有異常時,應立即停車。不的“帶病”開車。

8.工作完畢后,必須做好電瓶車的維護保養工作,保持車輛完好。

篇3:電瓶叉車充電安全操作規程

一、目的公司電瓶叉車數量多,充電較頻繁,為搞好充電時的安全管理,防止充電時發生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應范圍適應于公司電瓶叉車充電時的安全管理

三、細則

1、一般安全要求

1.1、充電房安全設計符合要求,防曝設施要健全,通風設施要良好,防止氧氣、氫氣輸出超量,引起火災。

1.2、充電房及周圍禁止吸煙,嚴禁從事明火作業,如確實有需求,需停止充電作業2天以上并對充電設施轉移方可作業。

1.3、做到充電時有人值班,值班人員要經常檢查電壓、電流、電液比重溫度的變化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4、充電房須配備足量的消防器材,且完好可用。

1.5、充電房周圍禁止堆放易燃、可燃物質,需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且確保有適當的間距。

1.6、充電結束后,應先關閉電源,再去掉電瓶夾子。

1.7、充電機操作者應具體到專人,不經領導同意他人不得擅自操作。

2、充電作業規程

2.1作業前

2.1.1應檢查電源的接零(地)裝置,必須牢固可靠,導線、儀表、開關等正常完好。

2.1.2必須穿戴好耐酸個體防護用品,戴好防護眼鏡,及規定的其它防護用品。

2.2作業中

2.2.1充電前,應檢查電瓶有無破裂或漏出電解液,確認無問題后,再開始充電,充電或檢查電瓶時嚴禁將金屬工具等物件放在電瓶上,以防電瓶短路而引起爆炸。

2.2.2充電使用的導電夾子必須夾緊,以免松動發生火花;連接的導線必須絕緣良好,防止短路。

2.2.3充電時的電壓、電流不允許超過工藝規定值,電解液的溫度超過45℃時應暫停充電。

2.2.4充電時應按順序操縱各開關,不得顛倒、調整供給的電壓、電流,不得超負荷。

2.2.5充電場所嚴禁煙火,并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和食品;充電過程要加強通風,及時排出有害氣體。

2.2.6電瓶充電后,必須經過1-2小時方可將電瓶蓋子蓋好,以防氣體將電瓶爆破。

2.2.7向電瓶內裝電解液時,工作人員需戴防護用具,須小心謹慎,防止滿液或濺出。

2.2.8廢硫酸必須妥善處理,做好回收利用和凈化處理,禁止任意倒入下水道,而造成污染。

2.2.9充電結束應放好電線,切斷電源,沖洗電瓶,并復查導線接頭位置,防止錯接引起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