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線電工技術操作規程(二)
第13條外線高空作業
1.高空作業必須使用保險帶(對地3米以上為高空),登桿前應檢查登桿工具是否安全可靠;桿根部是否牢固可靠。木桿腐朽嚴重者,應采取可靠的防倒措施,方可登桿。
2.新立的電桿,在基坑沒有填平夯;實以前不準上桿作業。
3.保險帶應系在電桿或牢固的構件上,不得系在電桿端頭上。
第14條高低壓電氣設備維修作業
1.在變壓器、電容器臺上工作時,至少應由兩人進行。
2.更換變壓器或調整相序后,應檢查電壓和相位是否正確。
3.拉合高低壓熔斷器,必須使用絕緣工具,不許赤手摘掛高壓熔斷器。
4.變壓器臺上的預防性試驗工作應有專人監護。
5.落地式變壓器臺,應設遮欄并加鎖。
6.在停電的電容器臺上,應放電后再開始工作。
第15條線路施工與運輸
1.運輸長、大件時,應參照起重工操作規程。
2.運輸前指定專人對運輸道路進行調查,以確定運輸路線。對易發生事故的坡路,彎路、冰雪路等處,應向運輸人員及司機交待清楚。
3.裝運貨物,必須綁扎牢固。裝運重物或超高超長大件時,車箱內不準坐人,禁止客貨混裝。
4.運輸及裝卸貨物,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安全,起吊物下面不得站人,運輸過程中防止重心偏斜。
5.用繩子牽引電桿及其它重物上坡時,必須將電桿及其它重物綁牢,繩子不得觸磨地面。電桿兩側5米內不得有人。用專用運桿車運輸時,車廂兩旁不準坐人。
第16條基礎施工
1.挖掘松軟土質或流沙時,應保持其自然坡度,或用擋板、沉箱以防倒塌。此項工作至少有兩人在一起操作。
2.桿坑的邊緣不準堆放重物,以防壓塌基坑。坑深超過1.5米時應戴安全帽。
3.巖石基礎打眼時,掌釬人應戴安全帽,手套、眼鏡,打錘人不得戴手套,防止脫手傷人。
4.同一地點的炮眼,待全部打完后,方可裝藥。
5.放炮地點周圍建筑物,不符合安全距離時,應采取保護措施。
6.土石方坑放炮前,應將工具材料全部撤離現場,所有
工作人員撤到放炮的反方向,石坑100米,土坑50米以外隱蔽。如深孔加大藥量時,可適當增加安全距離。
7.放炮人員應由專職工種或受過爆破專業培訓的人員擔任,并設專人監護。采用電雷管放炮時,連線與放炮必須由同一人進行。
8.雷管與導火索連接要緊密,禁止碰擊雷管部分。
9.放炮人員應根據導火索燃燒速度,確定其長度,一般不少于600毫米。
10.往炮眼內裝藥時,必須使用木棍夯實,不準使用釬子。
11.放炮時遇有瞎炮時,需等待20分鐘后,再進行處理,可在孔內灌水使炸藥失效,輕輕取出雷管。放炮工作結束后,剩余雷管應當場銷毀或作妥善處理,嚴禁個人收藏。
12.點炮人在同一地點不能同時點炮4個以上,必要時可集體連接導火索。在坑內點炮時,須有撤離現場措施。
13.不準在瞎炮處繼續打眼。重新打眼時要離開瞎炮處600毫米以外。
第17條立桿、撤桿
1.立桿、撤桿要有專人指揮。立、撤桿前現場負責入向全班人員講明分工、立撤桿方法、注意事項,詳細說明指揮信號,并檢查工作人員熟悉信號程度。
2.在居民區和交通道路上立、撤電桿時,應設專人看守。
3.組立桿塔所設的地錨,根據不同的地質及受力情況加
以確定,利用樹樁和大石塊代替地錨時,必須經現場負責人
檢查后方可使用。
4.起重桿塔應使用合格的起重設備,當起立的桿塔稍離開地面時,起吊暫停,對各受力點進行檢查,確認無問題后繼續起吊。
5.起立桿塔前,應清理場地。主牽引地錨、桿塔中心、桅桿頂、尾繩應在一條直線上。
6.桿塔起立過程中,除指揮人員和指定人員外,其他人員―律撤出桿塔高度的1.2倍以外。
7.起立桿塔用的桅桿,應受力均勻,不得左右傾斜。
8.桿塔起立過程中,不準下坑找正,如要下坑,應暫停起立。工作人員必須站在起立電桿的兩側,并有專人監護。
9.在起立過程中,不準攀登桿塔。當桿塔起立60°后,應
減緩速度,注意各側拉繩。
10.使用吊車立、撤電桿時,鋼絲繩套應吊在電桿的適當位置,防止電桿突然傾倒。
11.在撤桿工作中,拆除桿上導線前,應先檢查桿根,采取防止倒桿措施。在挖坑前應先綁好拉繩。
12.已經立起的電桿,只有在桿基回土夯實、完全牢固后,方可撤去叉桿及拉繩。桿下工作人員應戴安全帽。
第18條放線、撤線、緊線
1.放線、撤線和緊線工作,均應設專人統一指揮,有統一信號,緊線工具及設備應保持性能良好。
2.交叉跨越各種線路、鐵路、公路、河流等放撤線時,應先取得主管部門的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跨越架、在路口設專人持信號旗看守等。
3.放線要有專人領線,并時刻注意信號。放線用的滑車要轉動靈活。放線軸應有防止被拉跑的措施,并設專人看守。
4.放線、緊線遇有障礙時,工作人員應站在導線外側,并發出信號。
5.放、緊,撤線過程中,跨越架必須設專人看守,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發出停止過線信號。
6.爆破壓接時,工作人員離開現場30米以外,一般在市區繁華地帶不準爆破壓接。
7.跨越需停電的高壓線時,停電后驗電掛地線,地線應在導線兩端分別掛起。
8.搭跨架必須牢固,比新建線路的橫擔長3米,并和線路中心位置一致,跨高壓線路應可靠封頂。
9.搭架用的繩索一般用麻繩和棕繩,但要防止導線磨斷繩索。接近帶電體部分,禁止使用鐵線綁扎。
10.在帶電線路上搭跨越架的操作人員應站在架子外側。
11.跨越架與帶電體最小距離:
電壓等級3~10千伏、35~110千伏
水平與垂直距離1.0米、1.5―2.0米
對地線距離0.5米
12.搭跨越架時人身、工具材料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
3~10千伏0.6米
35千伏1.0米
110千伏1.5米
13.跨越架與鐵路、公路,通訊線路、低壓線路的距離:
鐵路公路低壓通訊線
水平2.5米0.6米0.6米
垂直6.0米5.5米0.6米
第19條掛接地線
1.線路經過驗電確認無電壓后,各工作班(組)應立即
在工作地段兩端掛接地線。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線路的分支線也要掛接地線。如有電壓感應到停電線路上時,應加掛接地線。
2.同桿架設多層電力線路接地線時,應先掛低壓后掛高壓,先掛下層后掛上層。
3.掛接地線時,應先接接地端,后接導線端。接地線連接要可靠,不準纏繞,拆接地線時程序與此相反。裝拆接地線時,工作人員應使用絕緣棒或絕緣手套,人體不得碰觸接地線。
4,若桿塔無接地引下線時,可采用臨時接地棒,接地棒在地面下深度不得小于0.6米。
5.接地線應有接地和短路導線構成的成套接地線。成套接地線必須采用多股軟銅線組成,其截面不得小于25平方毫米,嚴禁使用其他導線用作接地線和短路線。
6.帶電作業的有關操作規定,按水利電力部頒發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各項規定執行。
7.銅導線與鋁導線連接處,必須使用銅鋁過渡線夾。
四、收尾工作
第20條每日下班后,工作負責人應詳細填寫工作記錄。
第2l條工作完畢后,工作負責人應與安全負責人一起,親自檢查線路施工地段的情況,組織清點人員、工具材料,拆除接地線,經檢查正常后,工作負責人向調度匯報并聯系送電,待線路正常送電后,工作人員方可撤離現場。
篇2:外線電工崗位責任制范本
負責全礦井上高壓架空線、高壓設備、高壓電纜的安裝、維護和檢修,地面配電室、家屬照明線路及地面單位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
遵守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安全供電和節約供電。
熟練掌握電氣安全操作規程和試驗規程掌握電工,應知應會知識,嚴禁違章作業。
在維護地面高壓架空線路時,要認真檢查腳扣、安全帶和佩戴工具是否齊全可靠,做好一切前期準備。
對待問題沉著冷靜,能夠準確判斷故障點,及時處理各種電氣安全問題。
搞好季節性安全供電工作,做好避雷器、避雷針的耐壓試驗和安裝,接地電阻的搖測統計,及時處理不符合要求的供電安全問題,消除供電安全隱患。
篇3:外線電工崗位責任制范本
1.負責全礦井上高壓架空線、高壓設備、高壓電纜的安裝、維護和檢修,地面配電室、家屬照明線路及地面單位電氣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
2.遵守勞動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安全供電和節約供電。
3.熟練掌握電氣安全操作規程和試驗規程掌握電工,應知應會知識,嚴禁違章作業。
4.在維護地面高壓架空線路時,要認真檢查腳扣、安全帶和佩戴工具是否齊全可靠,做好一切前期準備。
5.對待問題沉著冷靜,能夠準確判斷故障點,及時處理各種電氣安全問題。
6.搞好季節性安全供電工作,做好避雷器、避雷針的耐壓試驗和安裝,接地電阻的搖測統計,及時處理不符合要求的供電安全問題,消除供電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