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信息審核崗位職責

信息審核崗位職責

2024-07-24 閱讀 4143

法務崗匯海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匯海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匯海職責描述:

1、牽頭制訂、修訂、廢止、印發公司租賃業務的合同文本、法律文書及其它相關對外簽署的合同及協議文本;

2、牽頭制訂公司法律合規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對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管理辦法、操作規程、業務指引和各種法律性文件等進行合法、合規性審查;

3、負責審核、修改和收集整理公司的各類協議、委托書、往來函件、通知、說明、證明、申請、招投標文件、決議、規章制度等具有法律效力的相關文件;

4、參與公司有關重大決議、規章及其它重要法律文件的合法、合規性審查;

5、為公司經營活動提供法律咨詢,處理公司各類法律事務、法律風險規避和合同管理工作,配合相關部門處理合同爭議及不良資產化解工作,代表公司處理各類訴訟或非訴訟法律事務;

6、參與外聘律師及律師事務所的聯系和管理;

7、負責公司對外信息披露材料的審核;

8、公司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任職要求:

1、九八五工程、二一一工程院校法學、經濟法等相關專業全日制本科或者研究生畢業且取得相應學位;

2、5年以上法律事務工作經驗,至少具備1年以上融資租賃公司法務工作經驗;

3、具有法律職業資格證或律師執業證者優先;

4、具備較強的邏輯分析能力、人際溝通協調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和商務談判能力強,抗壓能力強。

篇2:信息公開報送審核制度(范本)

第一條為及時準確公開農廉信息,做到農廉信息公開報送審核工作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鎮涉農單位、站所及村(組)要按照陽辦發[2010]64文件精神和要求,嚴格涉農信息公開工作。

第三條涉農單位的強農惠農政策、辦事制度、收費項目、辦事結果等內容錄入農廉網長期公開;干部承諾完成情況、“三資”管理情況、涉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等內容,每季度末予以公開;財務公開和村級日常事務等,每月末予以公開;重大投資項目等事項要事前、事中、事后進行全程實時公開。

第四條鎮公開資料由鎮黨委書記、鎮長簽字核準并加蓋公章,報送鎮農廉中心備案并登錄入網;村級公開資料由支部書記、村委主任核準簽字并加蓋公章,報鎮農廉中心備案并登錄入網。多部門共同公開資料由多部門領導核準后,由牽頭單位報同級農廉辦備案后登錄入網。

第五條各單位、各部門增加或出現涉農新政策、新項目應在一周內按規定程序予以公開,不準瞞報、遲報或漏報。有廢除或停止的涉農政策或項目要在一周內按規定程序予以核消。

篇3:G供銷社貴港市門戶網站信息審核發布制度

第一條為促進貴港市供銷社門戶網站信息采集、發布、審核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保障門戶網站發布信息的權威性、及時性、準確性、嚴肅性和安全性,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區、市有關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供銷社門戶網站應當公開或需要公開的所有政務類信息,上述信息正式發布前,必須進行預先審核。

第三條發布的信息應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保證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四條凡在市內主流媒體(報紙、電視、電臺)上刊登、發布的各類重要政務信息,要在第一時間向市聯社門戶網站提供。

第五條審核的原則是“誰主管、誰審批、誰負責”。各科室主要負責人是網站信息報送和發布的第一責任人,要明確一名分管領導作為信息審核負責人,所有報送和發布的上網信息必須經審核負責人同意后,由單位門戶網站網站專職(兼)管理人員負責發布。任何個人不得擅自在網站上發布信息。

第六條審核的程序:

(一)信息人員擬定擬發布信息內容并填寫《上網信息發布審核表》。

(二)各科室負責人審核,重點是對擬發布信息內容的準確性、完整性、時效性、是否涉密等進行審核。

(三)各科室擬發的信息由信息審核負責人審核簽發后方可上傳,重要信息必須經單位主要負責人審核同意后方可上傳。

(四)供銷社門戶網站管理人員根據有關領導意見,審核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要求方可上網發布信息。

第七條發布關系重大事件的信息和負面信息,必須上報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審核并經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同意后方可發布。

第八條建立完善的信息發布登記制度,信息發布前認真填寫《上網信息發布審核登記表》,所有上傳信息及其審核負責人審核簽字的審核表、登記表要存檔保存,以備查閱。各科室上傳信息的審核資料由各單位存檔備查。

第九條嚴格執行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在網上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等犯罪活動,不得發布違反國家法律及地方法規的信息,不得發布與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相違背的信息,不得制作、復制和傳播各類不健康信息,不得發布虛假信息。

第十條嚴禁在網站上傳播計算機病毒、木馬等程序,發布除文字以外的其他內容需經防病毒檢測后方可發布。

第十一條信息發布前必須認真校對和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上傳。對因審核不嚴導致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失實、泄密、引發負面影響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規定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第十二條建立上網信息復查制度,指定專人負責上網信息復查工作,發現問題應及時更正,及時撤除不符合規定的上網信息。造成影響的要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并由責任人負責消除。

第十三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執行,由市聯社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