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變頻器拓展類崗位職責

變頻器拓展類崗位職責

2024-07-24 閱讀 6948

崗位:(以下崗位同時在無錫、蘇州、常州、寧波、溫州、臺州、紹興、杭州招聘)1.變頻器拓展(應用)工程師2.變頻器拓展(應用)經理3.變頻器高級拓展(應用)經理4.變頻器拓展(應用)片區總經理崗位描述:1.挖掘客戶行業特殊需求;2.設計技術方案及實施;3.行業推廣及拓展行業銷售。職務要求:1.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工業自動化、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等相關專業;3.具有變頻器行業拓展經驗;4.精通變頻器應用技術;5.精通變頻器行業應用;6.具有勤奮努力、在事業道路上奮力拼搏的精神;7.具有較強的市場敏銳性;8.具有較強的工作抗壓能力和百折不撓精神;9.具有確定目標后鍥而不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狼性精神;10.富有團隊精神和職業道德。

篇2:變頻器安全操作規程

一、變頻器的使用要點

在使用變頻器時,為確保變頻器安全、高效、可靠地運行,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變頻器接地端子必須可靠接地,以有效抑制射頻干擾,曾強系統可靠性。系統最好采用獨立接地,接地電阻小于1歐。系統中的傳感器、I/O接口、屏蔽層等接地線,應與系統接地匯流排獨立接地。

2.環境溫度對變頻器的使用壽命有很大的影響,環境溫度每上升10度,變頻器壽命就會減半。因此變頻器應置于有空氣調節的環境里,溫度應控制在22度-28度,相對濕度RH≤70%-75%。

3.變頻器調速系統的運行與停止不能使用斷路器和接觸器直接操作,而要用變頻器控制端子或變頻器面板建來操作,否則或造成變頻器端子失控,并可能造成變頻器損壞。

4.如果電動機的轉速頻率雖然正好能滿足生產的要求,但又恰好接近其固有頻率,將會發生共振,給電動機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必須考慮盡量避免電動機的臨界轉速。

5.在符合設計規范的前提下,應盡量縮短變頻器與電動機之間接線電纜的長度,以減少接線電纜的分布電容,降低低頻工作時電動機調速系統寄生電流的產生。

6.嚴禁用絕緣電阻表(兆歐表)等高阻表直接測量變頻器的絕緣電阻。在進行絕緣測量時,必須先斷開變頻器及所有弱電元件,這些元件都不能用絕緣電阻表測。變頻器不宜做耐壓實驗。

7.若系統采用工頻、變頻切換方式運行,工頻輸出與變頻輸出的互鎖要可靠。而且在工頻、變頻切換中,都要在封鎖變頻器的輸出后,在操作變頻器。由于觸點粘連及大電容接觸器電弧的熄滅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切換順序、時間上要有最佳的配合。

8.給變頻器輸入端加裝電磁干擾濾波器,可以有效抑制變頻器隊電網的傳導干擾;加裝輸入端交流和直流電抗器,可以提高功率因數,減少諧波干擾,綜合效果好。

二、常規注意事項

1.物理環境注意事項

①工作溫度

變頻器內部是大功率電子元器件,極易受到工作溫度的影響,產品一般要求溫度為0~55度,但是為了保證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時應考慮留有余地,最好控制在40度以下。

②環境溫度

環境溫度太高且溫度變化較大時,變頻器內部容易出現結霧現象,其絕緣性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引發短路事故。必要時,必須在箱中增加干燥劑和加熱器。

③腐蝕性氣體

使用環境中如果腐蝕性氣體濃度較大時,不僅會腐蝕元器件的引線、印刷電路板等,而且還會加速塑料元器件的老化,降低絕緣性。

2.電氣環境注意事項

①防止電磁波干擾

變頻器在工作中由于整流和變頻,周圍產生了很多的干擾電磁波,這些高頻電磁波對附近的儀表、儀器有一定的干擾。因此,柜內儀表和電子系統應該選用金屬外殼,以屏蔽變頻器對儀表的干擾。所有的元器件均應可靠接地,除此之外,各電器元件。儀器及儀表之間的連線應選用屏蔽控制電纜,且屏蔽層應接地。如果處理不好電磁干擾,往往會使整個系統無法工作,導致控制單元失靈或損壞。

②防止輸入端過電壓

變頻器輸入端往往有過電壓保護,但是,如果輸入端高電壓作用時間長,會使變頻器輸入端損壞。因此,在實際運用中,要核實變頻器的輸入電壓(單相還是三相)和變頻器使用的額定電壓。特別是電源電壓極不穩定時要有穩壓設備,否則會造成嚴重后果。

3.參數設置中的注意事項

參數設置完畢,應設置禁止改寫參數,以防止無關人員隨意亂改。

4.接線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安裝、測試、維修過程中,常需要進行端子接線。切記不要將電源線接到變頻器的輸出端子上;也不要將變頻器輸出端子排上的“N”端子誤認為電源中性線端子。控制電路接線應盡量遠離主電路接線。

5.變頻器的接地

變頻器正確的接地是提高控制系統靈敏度、抑制噪聲能力的重要手段,變頻器接地端子E(G)接地電阻越小越好,接地導線截面積應不小于2mm2,長度應控制在20m以內。變頻器的接地必須與動力設備接地點分開,不能共地。信號輸入線的屏蔽層,應接至E(G)上,其另一端絕不能接于地端,否則會引起信號變化波動,是系統振蕩不止。變頻器與控制柜之間應電氣連通,如果實際安裝有困難,可利用銅芯導線跨接。

6.變頻器的防雷

在變頻器中,一般都設有雷電吸收網絡。主要防止瞬間雷電侵入損壞變頻器。如果電源是電纜引入,則應做好控制室的防雷系統,以防雷電竄入破壞設備。

7.變頻器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試運行時,最好先不帶負載運行一次,然后帶輕負載在運行,最后再帶滿載運行。

變頻器的運行與停止操作不要采用通斷變頻器電源的方式,二應使用變頻器控制端子排上的運行與停止端子,或使用操作鍵盤上的運行與停止按鈕。

三、變頻器的維護與檢修

1.變頻器的日常維護和檢查

變頻器的日常維護和定期檢查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操作者必須熟悉變頻器的基本原理、功能特點、指標等,并具有變頻器運行經驗。

②操作前必須切斷電源,注意主電路電容器是否充分充電,確認方點后才可以繼續下一步作業。

③測量儀表的選擇應符合制造商的規定。

日常檢查項目包括:

①安裝地點的環境是否有異常。

②冷卻系統是否有異常。

③變頻器、電動機、電抗器等是否過熱、變色或有異樣。

④變頻器和電動機是否有異樣振動、異常聲音。

⑤主電路電壓是否三相平衡,電壓是否正常,控制電路電壓是否正常。

⑥導線連接是否牢固可靠。

⑦濾波電容器是否正常。

⑧各種顯示是否正常。

變頻器運行過程中,可以從設備外部目視檢查運行狀況有無異常,通常檢查如下:

①技術數據失手滿足要求。

②周圍環境是否符合要求。

③有無異常聲音、異常振動、異常氣味。

④有無過熱的跡象。

2.變頻器的定期維護與檢查

(1)定期檢查項目

定期檢查的重點應放在變頻器運行時無法檢查的部位,主要包括:

①清掃空氣過濾器,同時檢查冷卻系統是否正常。

②檢查有關緊固件是否松動,并進行必要的緊固。

③導體絕緣物是否有腐蝕、過熱的痕跡、變色或破損。

④檢查絕緣電阻阻值是否在正常范圍內。控制電路不要使用絕緣電阻表測試絕緣電阻。

⑤檢查及更換冷卻風扇、濾波電容器、接觸器等。

⑥檢查端子排是否有損傷,繼電器觸點是否有粗糙。

⑦確認控制電壓的正確性,進行順序保護動作試驗,確認保護、顯示電路有無異常。

⑧確認變頻器在單體運行時輸出電壓的平衡度。

一般定期檢查應在1年進行一次,絕緣電阻檢查可以3年進行一次。

需做定期檢查時,待變頻器停止運行后,切斷電源,打開機殼后進行。但必須注意,即使切斷了電源,主電路直流部分濾波電容器放點也需要時間,須待充電指示燈熄滅后,用萬用表等確認直流電壓一道安全電壓(DC25V)以下,才能進行檢查。

(2)變頻器的定期保養

為了是變頻器長期正常工作,必須針對變頻器內部電子元器件(冷卻風扇、電解電容器、印制電路板、熔斷器)的使用壽命,定期進行保養和維護。

3.變頻器的大修

變頻器的大修項目包括:

①風扇是否有電氣損壞或軸承損壞。

②主濾波電容是否發生漏液或膨脹或防爆孔破裂現象,電容容量是否低于標稱值15%。

③大功率電阻是否變色老化。

④接觸器或繼電器累計動作次數是否超過次數壽命,觸點接觸是否良好。

⑤結構件是否被破壞,內部螺釘是否有打滑或生銹現象。

⑥操作顯示單元是否有顯示缺失或按鍵失靈現象。

⑦印刷電路板是否有嚴重發熱或燒黑現象。

4.更換零部件

①如果單元在運行時產生故障,計算機將顯示檢測到的所有故障。

②將單元安裝到單元柜中并恢復所有電纜、水管和光纖電纜連接。

③檢查功率單元頂部的冷卻風扇的運行狀況,如有必要清掃換更換。

④當有備件時,更換零部件可能是診斷故障的最好方法。當需要更換任何部件時,必須檢查新部件的零件號是否與老的零件號一致(包括劃線號碼)。

⑤控制柜內的單塊印刷線路板發生故障最好更換整塊板。

⑥單個功率單元發生故障最好更換整個功率單元。

篇3:高壓變頻器操作規程

1、工作前必須穿戴好各種規定的勞保用品,檢查好所用的工具是否安全可靠。

2、使用梯子時要有人扶者,高空作業時需戴好安全帶。

3、設備檢修或線路停電時,要在開關上掛上“有人工作、不準合閘”,標志,工作負責人應及時通知生產單位。

4、一般情況停電作業,必須帶電操作時,必須兩人以上進行,其中一個負責監護。

5、在容器內或大罐內作業時,必須使用安全燈要檢查作業場所內是否有危害氣體,確定絕對安全后方能作業,并要有專人監護。

6、檢修機組時應在機組或下面設圍欄,檢修滑觸線時,應將機組上滑觸線電源斷掉并專人看守開關。

7、工作時必須與帶電設備保持安全距離,必要時采取隔離措施,不許在帶電體上使用手錘、活口扳子等金屬工具。

8、高處作業時加圍欄,不得隨意往下仍東西,高于2米必須系安全帶。

9、檢修工作因故中斷,應通知值班電工與生產運行人員,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安全。

10、檢查電解槽上設備時,不許站立殼面上進行,槽間不準傳遞金屬工具,要防止槽間短路。

11、檢修工作終結應清掃現場,做好清點工作,工作負責人通知值班電工、生產運行人員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