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添加劑銷售經理崗位職責
飼料添加劑銷售經理崗位職責:
1.據公司營銷策略,制定銷售計劃,完成公司下達的任務指標;
2.開拓養殖終端客戶,規模化養殖場,穩定客戶關系,維護客戶資源;
3.撰寫市場調研報告,制定產品推廣方案,協助技術部門開展試驗。
任職資格:
1.本科以上學歷,動物營養、動物科學、動物醫學、獸醫等相關專業;
2.二年以上本地區飼料添加劑銷售經驗,三年以上行業從業經驗;
3.能夠承擔工作壓力,能出差,愿意腳踏實地、長期服務;
4.具有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和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
篇2:燃油添加劑生產廠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格式
為更好貫徹《安全生產法》,落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加強危險化學品的安全管理,保證企業、社會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防止突發性化學事故的發生,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處理,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特制定我廠的化學事故應急預案。
一、基本情況
我廠系項目,位于,占地約10000平方米,主要生產燃油添加劑,年產量6萬噸,年產值可達1.6億元。廠區設計儲量可達5000立。遠離居民住宅區,現有在崗員工40人。
我廠主要產品燃油添加劑化學性能穩定,互溶性和吸濕性強,無毒、無腐蝕性,具有可燃性,儲存期長,對提高燃油性能、降低消耗、改變車用然油的性能、緩解石油能源的緊張趨勢等具有重大意義。
二、危險目標確定
主要目標:罐區儲罐(7個儲罐)。
三、指揮機構的組成、職責和分工
1、指揮部
工廠成立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應急救援辦公室,日常工作由工廠生產部門兼管,發生巨大事故時,以指揮領導小組為基礎,經理任總指揮,生產廠長任副總指揮,負責組織、指揮整個救援工作,在廠區設立指揮部。
2、指揮機構職責
指揮領導小組:負責本單位預案的制定、修改,成立應急救援隊伍,組織隊伍進行訓練和演練,檢查、督促做好事故預防措施和各項準備工作。發生重大事故時,由指揮部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信號,指揮救援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必要時向有關部門請求支援,向上級匯報情況,組織調查事故發生原因,總結事故的經驗教訓。
3、人員分工
總指揮:總經理,組織、指揮全廠的應急救援。
副總指揮:生產廠長,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工作。
消防安全保衛科:負責搶救工作,協助總指揮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
辦公室:負責協調事故處置的具體工作。
四、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全體職工都負有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責任,各救援隊伍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的骨干力量,主要負責本單位化學事故的處置工作。
五、化學事故的處置
發生事故時,應采取以下應急措施:
1、最早發現者應立即上報指揮部。
2、指揮部接到報告后,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按緊急狀態處理程序開展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對事故發生的部位、程度及時進行判斷、搶險和救援工作,采用科學、可行的辦法對事故進行控制,盡最大努力降低損失程度。
具體情況為:罐區貯罐出現火情,消防保安人員在接到指揮部信號后,立即出發,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好消防器材,立即進行搶救,其他相關人員馬上到現場,在指揮部的指揮下,積極做好各項應急工作。
六、發生重大事故時,在搶救力量不足或危急社會安全時,指揮部必須立即想上級和友鄰單位通報,必要時請求社會力量援助,并責成專人聯絡,引導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項。
七、規定和要求
為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理,盡可能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平時必須做好應急救援的準備工作。
1、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搶險隊伍的訓練工作。
2、準備各種搶救物資及防護用品、消防器具等。
3、定期組織訓練和演習,提高指揮水平和救援技能。
八、建立、健全各項制度
1、值班制度。
2、檢查制度。
3、例會制度。
篇3: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臺賬記錄制度
(一)索證索票制度
1.進行采購檢查和進貨驗收的食品包括食品(食用油及食品原料);食用農產品;食品添加劑。主要為畜禽產品、蔬菜、豆制品、糧油制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等。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向供貨者索取許可證復印件(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取得許可的)和購進批次產品相適應的合格證明文件。
2.對購入的食品,索取并仔細查驗供貨商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者流通許可證、標注通過有關質量認證食品的相關質量認證證書,進口食品的有效商檢證明,國家規定應當經過檢驗檢疫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述相關證明文件應當在首次購入該種食品時索難驗保證在有效期內。
3.零星采購的食品,必須到證照齊全的生產經營單位或市場采購,并現場查驗產品一般衛生狀況和包裝、標識,購買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產品,留存蓋有供貨方公章(或簽字)的每筆送貨單,發票或購物憑證等。購入食品時,索取供應商出具的正式銷售發票;或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索取有供貨商蓋章或者簽名的銷售憑證,并留具真實地址和聯系方式;銷售憑證應當記明食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金額、銷貨日期等內容。
4.索取和查驗的營業執照(身份證明)、生產許可證、流通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憑證)應當按供貨商名稱或者食品種類整理建檔備查,到期證照及時索要更新,相關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1.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食品采購、查驗以及臺帳記錄等工作。
2.采購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建立和保存進貨查驗記錄,每次購入食品,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
3.采取賬簿登記、單據粘貼建檔等多種方式建立進貨臺賬。食品進貨臺賬應當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不少于2年。管理人員定期查閱進貨臺賬和檢查食品的保存與質量狀況,對臨期、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及時進行相應處理,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在進貨臺賬中如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