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查新檢索工作規定
科技查新檢索工作辦法
第一條科技檢索查新服務內容
對各科技項目的開題、鑒定、報獎、申請專利、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新穎性作出評價,即制定周密、科學和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檢索策略,進行國際Dialog數據庫、國內各大數據庫的聯機檢索,對收集到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整理和綜合提煉,歸納、總結,最終提供給委托者科技查新報告,作為科研項目的立項、研究、驗收、轉讓、投產等過程中的學科新穎性依據。
第二條科技查新檢索服務工作要求
科技項目的科技文獻檢索與查新歸口由信息中心負責提供服務,并嚴格遵循下列工作要求:
一、遵守國家法律,以及國家有關科技查新檢索的規章制度。
二、熱愛本職工作,不斷追求專業水平的提高、追求新知識,有責任心和敬業愛所精神。
三、接受查新委托,認真、仔細地分析委托人提出的查新點與查新要求,了解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確定檢索文獻的類型和檢索的專業范圍、時間范圍,根據檢索目的確定主題內容的特定程度和學科的專指程度,使主題概念能準確地反映查新項目的核心內容。
四、制定周密、科學而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檢索策略,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方法和途徑,力求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
五、完成查新報告:根據檢索結果和閱讀的需要,索取文獻原文,對文獻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根據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分為密切相關文獻和一般相關文獻,并將相關文獻與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進行比較,確定查新項目的新穎性,寫出查新報告。
六、查新報告交信息中心領導審核,審核人員與查新人員分別簽字,并送云南省科技查新中心審核,加蓋云南省科技查新中心專用章。
七、提交給委托人科技查新報告;查新報告留份,以備日后參考。
第三條查新報告的基本要求:
一、查新報告應當采用科學技術部規定的格式,內容符合查新合同的要求,提交的時間和方式符合查新合同雙方的約定。
二、查新報告內容應包括:(1)查新報告編號,查新項目名稱,查新委托人名稱,查新委托日期,查新機構的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和電子信箱,查新員和審核員姓名以及查新完成日期;(2)查新目的、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查新點與查新要求、文獻檢索范圍及檢索策略、檢索結果、查新結論、查新員與審核員聲明、附件清單;(3)查新委托人要求提供的其他內容。
三、查新報告應當采用描述性寫法,使用規范化術語,文字、符號、計量單位應當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規范要求,不得使用含意不清、模棱兩可的詞句,應當包含足夠的信息,使得查新報告的使用者能夠正確理解。
四、查新報告中的任何分析、科學技術特點描述、每一個結論,都應以客觀事實和文獻為依據,完全符合實際,不包含任何個人偏見。
五、“文獻檢索范圍及檢索策略”應當列出查新員對查新項目進行分析后所確定的手工檢索的工具書、年限、主題詞、分類號和計算機檢索系統、數據庫、文檔、年限、檢索詞等。
六、“檢索結果”應當反映出通過對所檢數據庫和工具書命中的相關文獻情況及對相關文獻的主要論點進行對比分析的客觀情況。檢索結果應當包括下列內容:①對所檢數據庫和工具書命中的相關文獻情況進行簡單描述;②依據檢出文獻的相關程度分國內、國外兩種情況分別依次列出;③對所列主要相關文獻逐篇進行簡要描述(一般可用原文中的摘要或者利用原文中的摘要進行抽提),對于密切相關文獻,可節錄部分原文并提供原文的復印件作為附錄。
七、查新結論應當客觀、公正、準確、清晰地反映查新項目的真實情況,不得誤導。查新結論應當包括下列內容:①相關文獻檢出情況;②檢索結果與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的比較分析;③對查新項目新穎性的判斷結論。
八、查新員應當根據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將檢索結果分為密切相關文獻和一般相關文獻。
九、檢索附件包括密切相關文獻的題目、出處及其原文復制件,一般相關文獻的題目、出處及其文摘。
十、有效的查新報告應當具有查新員和審核員的簽字,加蓋查新機構的科技查新專用章,同時對查新報告的每一頁進行跨頁蓋章;查新報告應當包括經查新員、審核員簽字的聲明。
第四條提交查新報告時間正常情況下為10個工作日,科技檢索文獻提交時間為3個工作日。
第五條收費參照云南省情報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本細則由信息中心負責解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2:科技查新檢索工作規定
科技查新檢索工作辦法
第一條科技檢索查新服務內容
對各科技項目的開題、鑒定、報獎、申請專利、新產品開發等工作的新穎性作出評價,即制定周密、科學和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檢索策略,進行國際Dialog數據庫、國內各大數據庫的聯機檢索,對收集到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整理和綜合提煉,歸納、總結,最終提供給委托者科技查新報告,作為科研項目的立項、研究、驗收、轉讓、投產等過程中的學科新穎性依據。
第二條科技查新檢索服務工作要求
科技項目的科技文獻檢索與查新歸口由信息中心負責提供服務,并嚴格遵循下列工作要求:
一、遵守國家法律,以及國家有關科技查新檢索的規章制度。
二、熱愛本職工作,不斷追求專業水平的提高、追求新知識,有責任心和敬業愛所精神。
三、接受查新委托,認真、仔細地分析委托人提出的查新點與查新要求,了解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確定檢索文獻的類型和檢索的專業范圍、時間范圍,根據檢索目的確定主題內容的特定程度和學科的專指程度,使主題概念能準確地反映查新項目的核心內容。
四、制定周密、科學而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檢索策略,選擇檢索工具,確定檢索方法和途徑,力求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
五、完成查新報告:根據檢索結果和閱讀的需要,索取文獻原文,對文獻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根據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分為密切相關文獻和一般相關文獻,并將相關文獻與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進行比較,確定查新項目的新穎性,寫出查新報告。
六、查新報告交信息中心領導審核,審核人員與查新人員分別簽字,并送云南省科技查新中心審核,加蓋云南省科技查新中心專用章。
七、提交給委托人科技查新報告;查新報告留份,以備日后參考。
第三條查新報告的基本要求:
一、查新報告應當采用科學技術部規定的格式,內容符合查新合同的要求,提交的時間和方式符合查新合同雙方的約定。
二、查新報告內容應包括:(1)查新報告編號,查新項目名稱,查新委托人名稱,查新委托日期,查新機構的名稱、地址、郵政編碼、電話、傳真和電子信箱,查新員和審核員姓名以及查新完成日期;(2)查新目的、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查新點與查新要求、文獻檢索范圍及檢索策略、檢索結果、查新結論、查新員與審核員聲明、附件清單;(3)查新委托人要求提供的其他內容。
三、查新報告應當采用描述性寫法,使用規范化術語,文字、符號、計量單位應當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和規范要求,不得使用含意不清、模棱兩可的詞句,應當包含足夠的信息,使得查新報告的使用者能夠正確理解。
四、查新報告中的任何分析、科學技術特點描述、每一個結論,都應以客觀事實和文獻為依據,完全符合實際,不包含任何個人偏見。
五、“文獻檢索范圍及檢索策略”應當列出查新員對查新項目進行分析后所確定的手工檢索的工具書、年限、主題詞、分類號和計算機檢索系統、數據庫、文檔、年限、檢索詞等。
六、“檢索結果”應當反映出通過對所檢數據庫和工具書命中的相關文獻情況及對相關文獻的主要論點進行對比分析的客觀情況。檢索結果應當包括下列內容:①對所檢數據庫和工具書命中的相關文獻情況進行簡單描述;②依據檢出文獻的相關程度分國內、國外兩種情況分別依次列出;③對所列主要相關文獻逐篇進行簡要描述(一般可用原文中的摘要或者利用原文中的摘要進行抽提),對于密切相關文獻,可節錄部分原文并提供原文的復印件作為附錄。
七、查新結論應當客觀、公正、準確、清晰地反映查新項目的真實情況,不得誤導。查新結論應當包括下列內容:①相關文獻檢出情況;②檢索結果與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的比較分析;③對查新項目新穎性的判斷結論。
八、查新員應當根據查新項目的科學技術要點,將檢索結果分為密切相關文獻和一般相關文獻。
九、檢索附件包括密切相關文獻的題目、出處及其原文復制件,一般相關文獻的題目、出處及其文摘。
十、有效的查新報告應當具有查新員和審核員的簽字,加蓋查新機構的科技查新專用章,同時對查新報告的每一頁進行跨頁蓋章;查新報告應當包括經查新員、審核員簽字的聲明。
第四條提交查新報告時間正常情況下為10個工作日,科技檢索文獻提交時間為3個工作日。
第五條收費參照云南省情報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條本細則由信息中心負責解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3:圖書館信息檢索大賽策劃書
活動主題:圖書館信息檢索大賽
一、主辦單位:太原工業學院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
二、指導單位:太原工業學院圖書館
三、協助媒體:太原工業學院校園廣播站、校報
四、活動目的及原則:促進同學們對圖書館的了解,增強主人翁意識。使自習室得到合理、高效利用。認識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重要性。學會數字資源檢索知識,提高檢索能力,以便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本次活動本著公平、公證、公開、自愿原則。
五、活動時間地點賽式組別時間地點預賽十三個系部由各系部自定由各系部自定初賽第一組11月14日上午09:00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第六組復賽第一組11月14日下午14:00第二組第三組決賽第一組11月21日上午09:00第二組第三組11月21日下午14:00第四組
六、活動構思:
(一)比賽形式重于新穎,力求提高參與度。
我們此次活動在保證比賽順利進行的前提下,力求在比賽的各個環節有所創新。因此,在策劃上,無論是各系部的選拔賽,還是第二階段預賽比賽流程,或是總決賽的設想,我們都應避免落入俗套。畢竟,再精彩的比賽模式,觀看得多了也就無所謂興趣使然。而只有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夠真正地把握住觀眾的興趣導向,使其參與到活動中,融入到活動的氣氛中來。因此,我們設想在初賽采取“幸運52”答題的模式,預賽中采取“開心辭典”的模式,決賽采取“幸運52”和“聯合對抗”結合的答題的模式,這都是在現在的中國風靡一時且仍廣受關注的活動形式,且在各大高校起碼在太原工業學院中尚沒有較為完全或成功的借鑒。因此,我們采取這樣的比賽形式,把日常在電視中才能看到的真正拉近到同學們的身邊,讓同學們親身參與其中,體驗其前所未有卻又夢寐以求的感受。
而對于總決賽,由于是全校各系部冠軍之間的最終總決賽,除如上的某些環節之外,我們策劃能夠加入更多關于高校發展的內容。畢竟,在這樣的比賽中,需要的是更能夠突顯選手個性的環節。而且由于最終的勝負是由在我院專家人士評定,不是機械的評判,結果不再一目了然,更增加了比賽的緊張性。另外,在選題方面,我們采取專家出題和征集學生所出題目相結合,力求擴大影響范圍。
(二)期盼在全校范圍內推廣,為競賽擴大影響宣傳
一個活動是小活動,但倘若一連串小活動集合成為系列性、規模性的活動也便成為了大型的活動。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借此契機,把此項活動推廣出去。而對于此次與各系部學生會的合作,我們設想先就比賽的總實施計劃達到一致,然后前期的由各系部分別進行相同的比賽環節,最后各選拔出一支冠軍隊伍參賽,使此次競賽知識競賽活動凝聚成為規模效應。這首先直接有利于競賽活動的宣傳,再者,也加強了各系部之間的合作和聯系,緊密了兄弟系部之友誼。更重要的是能夠在更大程度上吸納最廣大的學生參與到這一項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讓最多的同學在此次活動中真正受益。
(三)全方位的媒體宣傳
為了加強此次活動的宣傳效果,我們希望能夠盡可能地發揮各種宣傳方法的宣傳效果。首先,在常規媒體宣傳上,我們力求與校園廣播站、校報取得合作,由其協助此次活動,并負責攝像、報道此次活動的總決賽,使整個活動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系部,而是進入普通同學的思維中,使之成為他們茶余飯后的話題。其次,網絡媒體宣傳方面,我們會利用校園網絡對活動進行大力宣傳。再次,我們屆時也會通過傳單、海報、橫幅等常規宣傳渠道以及在相關單位舉辦其他活動時也會加強此次活動的宣傳。
七、參賽方式:
各系部在冠軍隊伍中產生總冠軍,以代表隊形式參賽,每隊三人。
1、預賽;由各系部自行選拔參賽人員,比賽形式時間地點自定。
2、初賽和預賽:初賽和復賽均采取主持人提問形式。設有最佳選擇題、判斷題和問答題。
3、決賽:決賽為3人組合賽(進入決賽的12名隊員按系部分為4組,每組3人。),決賽將采用幻燈片的形式將試題呈現給參賽選手,選手現場答題。題庫及評分標準見附錄。
八、參賽對象:太原工業學院所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
九、活動前期準備
1.賽事相關活動準備
1)召開校學生會全體會議,通知相關事宜。
2)活動策劃籌備工作(負責部門: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
a、辦公室確定成立大賽組委會,全權負責此次大賽的各項活動
b、就賽事各部分進行充分探討,最終確定賽事策劃細節書
c、組委會內部確定分工細節以及各系部聯系人(系部學生會主席),負責在賽事進行過程中主辦單位與各系部的聯系工作。
3)活動宣傳工作(負責部門:校學生(分)會、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
a.海報
b.橫幅
c.網絡相關報道:校園網、OK范文網
d相關報紙的宣傳:校報、系部報紙
e.校園廣播站全程播報(包括總決賽所有內容)---最主要的途徑。
2.各系部協辦工作
1)召開各系部參賽選手及負責人開會。
2)各系部自行組織負責此次大賽的組委會,對大賽全程負責,名單上報主辦單位組委會。
3.贊助單位聯系工作(負責部門: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外聯部)
1)確定贊助單位
2)完成贊助單位的相關策劃書,確定需要贊助金額
3)聯系贊助單位
4.相關媒體的聯系工作(負責部門: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宣傳推廣部)
1)安排各媒體負責人其所負責的范圍及權限
2)相關報道具體工作事項的策劃與落實
十、比賽流程:
1、預賽:由各系部組織選拔,形式不限。選出十三支隊伍,每支限三人。
2、初賽:在十三支隊中以抽簽形式選出一支隊直接晉級復賽。其他十二支隊抽簽分為六組進行比賽,選出每組的獲勝者。總共七支隊。
承辦單位提前布置好決賽現場,為每個小組設一名記分員并提前組織參賽隊員和觀眾進入比賽現場。
第一環節:個人必答題(選擇題)
每個小組的各隊員以抽簽形式確定首次答題順序后依次回答。
本環節的成績為個人成績,每位隊員賽前都有60分基準分,每位隊員必須答完屬于自己的4道題,每題10分,答對在基準分上加10分,答錯不得分也不扣分。每位隊員分別答完第一題后再答第二題,四道題均答完后完成第一個環節比賽。
第二環節:小組搶答題(填空題)
本環節和下一環節的基準總分為60分。本環節各組得到的試題可以回答也可以放棄,答對得相應的分數,答錯則扣除相應的分數,放棄不得分也不扣分。各小組得到試題后在規定的時間內商量好確定答案后由代表說出答案。
第三環節:難度命運題(簡答題,備注)
本環節試題難度較前兩環節有相應的難度。本環節答題方式和分數規則與上一環節相同。
3、決賽:在通過初賽的七支隊伍中以抽簽形式選出一支隊直接晉級決賽,其他六支隊抽簽分為三組進行比賽,選出每組的獲勝者。總共四支隊。比賽環節同上。
4、總決賽:決賽中的兩支勝者進行亞軍決賽,決賽中的兩支負者選出季軍。比賽環節同上。
十一、題庫范圍:涉及自習室作為二次利用、圖書館流通庫及各閱覽室規章制度、信息檢索知識等常識題與專業題。
十二、獎項設置:
本次競賽設冠軍、亞軍、季軍,最終獲獎的3人組合將獲得校級獲獎證書(每人一證)。
十三、決賽現場觀眾互動:
決賽的每個環節之后均有兩次抽獎活動。以觀眾所在作為坐標為抽取對象。所有參與觀看決賽的同學均有機會成為幸運觀眾,并贏得精美禮品。
十四、可行性分析:
1、此次活動為太原工業學院圖書館首屆信息檢索知識競賽,這對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來說是首次,在學院也是首次。這種活動非常有意義并且很有必要,可以考慮延續下去,每年舉辦一次。
2、大學生團體是當今社會的領軍人物,這個團體素質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個社會的風氣,因此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培養當代大學生的信息檢索素質。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先帶動一批人,而這些人來自學院各系部班級,因此活動的影響面和影響力都足夠大。
3、此次活動旨在進一步提高廣大大學生對信息檢索的重要性的認識。
4、以競賽的形式舉辦此次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同學參加的積極性、積極地投入到比賽的準備工作中,同時也擴大了同學們對信息檢索知識及我院圖書館的了解。
5、以競賽的形式舉辦形式并不復雜,所需資金也不多,但在全校大學生中的影響力卻很大。
十五、活動費用預算
幸運觀眾禮品:元
打印各種宣傳資料:元
證書及獎品費用:元
合計:元+待定費用
十六、預計效果:
此次活動將做好全面的宣傳工作,影響力將涉及校區各個系部班級。此次活動的開展,將使更多的同學了解圖書館各項規章制度,掌握信息檢索知識。
十七、組委會成員
總顧問:
顧問:
主任:執行主任:
委員: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各系部主席、校學生會各部長
附錄一:評分標準
附錄二: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