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山建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礦山建設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2024-07-10 閱讀 2602

礦山建設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保障公司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以及對安全事故進行應急救援處理,特制定本預案。

一、基本情況

我公司是取得礦山工程施工專業資質的單位,公司成立以來,主要從事香爐山礦區鎢礦的地下開采。公司下設綜合辦公室、生產技術科、安全科、財務科、1―5坑口,擁有礦山各類工程技術人員18名,坑口各采場現有生產人員474人。生產人員分布情況如下:

(1)一坑口(560標高)分:603中段南北共11個采場、610中段3個采場、620中段17個采場、108中段2個采場。采場共有風鉆10臺,每臺風鉆有風鉆工2~3人,有出礦組8個,出礦工130人。月生產計劃為19000噸左右。

(2)二坑口(560)6個采場。采場共有風鉆4臺,每臺風鉆有風鉆工2~3人,有出礦組4個,出礦工65人。月生產計劃為10000噸左右。

(3)三坑口(538)分:538北中段2個采場、575中段4個采場、597中段1個采場、600中段3個采場、610中段2個采場。采場共有風鉆4臺,每臺風鉆配有2~3名風鉆工,有出礦組8個,出礦工73人。月生產計劃11000噸左右。

(4)四坑口(510)6個采場。采場共有風鉆6臺,每臺風鉆有風鉆工2~3人,有出礦組8個,出礦工67人。月生產計劃10000噸左右。

(5)五坑口(620)分:620中段4個采場、610中段8個采場、600中段3個采場。采場共有風鉆工7臺,每臺風鉆配有風鉆工2~3人,有出礦組14個,出礦工139人。月生產計劃為20000噸左右。

采礦方法為普通房柱法,爆破方式為淺孔爆破。采場空頂面積控制在400m2以內,采礦高度6m。目前,已形成采空區126萬m3。

本預案就是出于預防事故發生和在突發事故情況下開展應急救援之目的制定和出臺的。

二、預案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1、本預案納入江西省**鎢業有限責任公司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范疇,并與其救援預案相呼應和銜接。

2、本預案從生產安全事故前線救護組織機構、工作職責、人員分工、工作程序、搶險路線、通訊聯絡等進行明確規定,確保搶險救護工作快速有效。

3、本預案適用于公司整個生產系統生產事故的現場救護工作。

4、本預案在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事故的緊急情況下,由董事長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

三、采掘作業危險性分析

經過對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分析,根據礦山實際情況及生產實踐,公司井下采掘施工易發安全事故種類主要為:爆破作業、粉塵吸入、炮煙中毒、觸電、片邦、冒頂。

防護措施:

嚴格爆破作業規程,按要求穿戴勞保用品,完善井下通風系統,采取降塵、除塵措施,強化采掘技術指導,按設計要求嚴格控制采空區面積及預留礦柱位置、大小,加強采場、巷道“敲幫問頂”,實施日常性的安全檢查和措施整改。

其它:

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各中段配備急救設備及藥品。作業人員學會自救互救。

四、組織機構及職責

1、指揮機構

公司成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ZZ(董事會)聯系電話:**

副總指揮:ZZ(總經理)聯系電話:**

成員:公司全體員工

指揮部的職責:

負責預案的制定、修改、完善;

負責制定緊急情況下的應急方案,并組織實施;

負責搶險救護過程的指揮、協調、調配及向上級報告,請求業主或外部救援的聯絡工作;

負責與按啟動后的命令發布和事故救援完畢后的解除工作。

2、指揮部下設四個工作組:現場搶險救護組、醫療急救組、后勤保障組、事故調查組。

(1)、現場搶險救護組

組長:ZZ(生產副總)聯系電話:1****

副組長:ZZ(安全保衛總助)聯系電話:1****

成員:ZZ(各中段負責人)、分管安全生產副坑長、安全員、在場員工。

職責:

負責現場搶險救護具體措施制定及實施,監護搶險救護人員的的人身安全,防止事故擴大;

負責現場塌落、爆炸事故隱患源的排除及撲救工作;

負責現場的保護和現場物資的臨時處置工作;

負責搶險救護人員的臨時調配及召集工作;

負責緊急情況下的道路管制和警戒,現場指揮車由總經理負責調配到位。

(2)、醫療急救組

組長:Z(公司行政副總)聯系電話:****

副組長:Z(**縣**骨科醫院院長)1****

成員:**縣**骨科醫院醫生、護士、礦山醫療站

職責:

配備醫療現場急救車一輛,由醫院院長負責車輛及司機的調配;

負責本組人員的召集及主治、護理醫務人員的調配;

負責現場搶救醫療藥品、器具、工具的配置;

負責現場傷員的救治及轉移的工作以及傷員個人資料的采集工作;

負責現場搶救醫務人員自身安全的監護。

(3)、后勤保障組

組長:ZZ(綜合辦公室主任)聯系電話:***

副組長:ZZ(財務會計)聯系電話:1**

成員:分管后勤副坑長、Z(采購員)、ZZ(材料員員)

負責搶險過程中所需的物資材料、備品配件、工器具的供應運送及發放工作;

負責后勤保障人員的召集及搶險中人身安全的監護;

負責現場搶險過程中物資的看管及臨時搬運處理;

負責現場搶險過程中的照明、通訊;

負責現場救護過程中所需的勞保用品的配置和發放;

負責其他后勤供給工作。

(4)、事故調查組

組長:ZZ(分管安全副總)聯系電話:***

副組長:各中段負責人

成員:專職安全員

職責:

負責事故的全面調查;

負責參與現場搶險過程的安全措施制定及防止事故擴大措施的制定,并監督執行;

負責事故報告及上報;

負責事故調查材料歸檔。

五、現場搶險搶救工作程序

1、現場發生事故,發現人員必須立即向本部門負責人報告,如有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重大事故的,應立即向總經理報告,簡要說明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人數、所需派搶險救護人員的情況等,同時組織搶險救護隊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救。

2、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向總經理報告,由總經理請示公司董事長啟動本預案和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并負責請求外援的聯絡工作。

3、本預案啟動后,由總指揮通知指揮部成員及各工作組組長,由各工作組組長通知本組的人員集合,同時通知相關單位的搶險救護隊員到指定地點集合。

4、參加搶險救護的全體人員在接到通知后,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救護現場。

六、緊急疏散及傷員護送線路

緊急疏散地點及疏散后的最終集合地點:根據現場的嚴重情況,如有可能或已經發生事故尚存事故隱患的,指揮部要以搶救人員為主,立即組織危險區域內的人員進行撤離,撤離地點要選擇在安全地方。在管制區域內有管制區域負責人負責危險區域內的人員安全緊急疏散撤離,并負責人員的安全工作。

七、搶險救護工作措施

1、如發生人員觸電或炮煙中毒后顯影進行就地救護,并立即聯系制定救護醫院做好中毒人員送抵后的及時搶救準備工作。

2、如遇落石或機械傷害應先對傷害部位進行清洗、消毒、止血、包扎處理,一方面急送指定醫院救護。

八、通訊聯絡

總指揮:Z***

辦公室:**內線:8058

**辦事處:**

一坑口:(內線)8055

二坑口:(內線)8052

三坑口:(內線)8053

四坑口:(內線)8057

五坑口:**

醫院:120**

篇2:應急救援預案評審修訂規定

1目的

為規范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管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17號)和《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總廳應急〔2009〕73號)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2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加油站應急預案的編制、評審、發布、備案、和修訂等工作。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在職責范圍內監督、指導應急預案的編制、培訓、演練和宣傳教育等工作,協調相關應急預案的銜接關系,對應急預案所涉及的資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職責

3.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組織編制、修訂加油站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其他相關崗位人員根據本實際安全情況,參與組織編制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3.2應急預案編制符合相關要求后,由主要負責人簽署發布,由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分發至崗位,并逐級做好應急預案備案工作。

3.3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發放、使用、保管和回收,保證各相關崗位和人員所使用的為最新有效版本。填寫《文件發放登記表》(AQBZH-JL/1-3)

3.4.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修訂后由安全管理人員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填寫《應急救援培訓記錄》(AQBZH-JL/10-9)

4工作程序

4.1安全生產領導小組應至少每3年組織專家對應急預案進行內部評審、修訂一次,應急預案在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適用范圍、條件,有關應急資源情況,以及與相關預案的銜接關系等發生變化時,或發現存在問題時,應當及時進行評審和修訂。評審應形成書面紀要并附有專家名單,應急預案修訂情況應有記錄并歸檔,應急預案經評審、修訂后由礦長重新簽署公布。

4.2當發生以下情況時,應立即組織對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進行評審和修訂:

1)當國家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程、標準廢止、修訂或新頒布時;

2)當企業歸屬、體制、規模發生重大變化時;

3)當工藝、技術路線和裝置設備發生變更時;

4)當生產設施新建、改建、擴建時;

5)當上級安全監督部門提出相關整改意見時;

6)當安全檢查、風險評價過程中發現涉及到規章制度層面的問題時;

7)當分析重大事故和重復事故原因,發現制度性因素時;

8)其他相關事項。

4.3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對應急預案修訂的程序應為:修訂稿草擬→演練→評價→修改→專家論證→定稿。應急預案的修訂情況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報告,并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報備程序重新備案。需填寫《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記錄》(AQBZH-JL/10-10);《應急預案評審表》(AQBZH-JL/10-11);《應急救援預案評審記錄》(AQBZH-JL/10-12);《生產經營單位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AQBZH-JL/10-13)

5相關文件

《文件發放登記表》AQBZH-JL/1-3

6記錄

《應急救援預案培訓記錄》AQBZH-JL/10-9

《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記錄》AQBZH-JL/10-10

《應急預案評審表》AQBZH-JL/10-11

《應急救援預案評審記錄》AQBZH-JL/10-12

《生產經營單位事故應急預案備案申請表》AQBZH-JL/10-13

篇3: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定期演練制度

為了著重加強救援隊伍的培訓,廠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從實際出發,針對危險目標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模擬演習,一旦發生事故做到領導小組能正確指揮,救援隊伍能有效地排除險情,控制和消滅事故,搶救傷員,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有關制度及規定:

本廠制定了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同時還要落實好以下幾項管理制度:

(1)建立安全例會制度,即每個月召開一次安全例會,會議由安全副廠長主持,廠長參加例會。

(2)每季度召開一次生產安全培訓,由生產副廠長主持。

(3)值班制度:建立晝夜值班制度。

(4)安全生產檢查制度:每月結合安全生產工作檢查,定期檢查應急救援工作的落實和器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應急培訓和演練計劃

㈠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

本廠危險化學品事故隊伍分三個層次開展培訓。

1、班組級

班組級是及時處理事故、緊急避險、自救互救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事故及早發現、及時上報的關鍵,一般危險化學品事故在這一層次上能夠及時處理而避免,對班組職工開展事故急救處理培訓非常重要。每季開展一次,培訓內容:

⑴針對系統(或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在緊急情況下如何進行緊急停車、避險、報警的方法;

⑵針對系統(或崗位)可能導致人員傷害類別,現場進行緊急救護方法。

⑶針對系統(或崗位)可能發生的事故,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和避免事故擴大化。

⑷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應急救援必須使用的防護裝備,學會使用方法。

⑸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學習消防器材和各類設備的使用方法。

⑹掌握存在危險化學品特性、健康危害、危險性、急救方法。

2、車間級

以車間主任為首、由安全員、設備、技術人員及工段長組成,成員能夠熟練使用現場裝備、設施等對事故進行可靠控制。它是應急救援的指揮部與班組級之間的聯系,同時也是事故得到及時可靠處理的關鍵。每年進行二次,培訓內容:

⑴包括班組級培訓所有內容。

⑵掌握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時按照預案有條不紊地組織應急救援。

⑶針對生產實際情況,熟悉如何有效控制事故,避免事故失控和擴大化。

⑷針對可能需要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時,應采取的各類響應措施(如組織大規模人員疏散、撤離,警戒、隔離、向廠部報警等)。

⑸如何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響應程序。

⑹事故控制有的洗消方法。

3、廠級

各單位日常工作把應急救援中各自應承擔的職責納入工作考核內容,定期檢查改進。每年進行一次。培訓內容:

⑴學習班組級、車間級的所有內容;

⑵熟悉廠級應急救援預案,事故單位如何進行詳細報警,生產安全科如何接事故警報;

⑶如何啟動廠級應急救援預案程序;

⑷各部門依據應急救援的職責和分工開展工作;

⑸組織應急物資的調運;

⑹申請外部救援力量的報警方法,以及發布事故消息,組織周邊社區、政府部門的疏散方法等;

⑺事故現場的警戒和隔離,以及事故現場的洗消方法。

㈡社區或周邊人員應急響應知識的宣傳

針對本廠可能發生的事故,每年進行一次的社區和周邊人員的應急響應的自身宣傳活動。宣傳內容:

1、本廠生產中存在的危險化學品的特性、健康危害、防護知識等;

2、本廠可能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的知識、導致那些危害和污染,在什么條件下,必須對社區和周邊人員進行轉移疏散;

3、人員是轉移、疏散的原則以及轉移過程中的注意安全事項。

4、對因事故而導致的污染和傷害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