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生產存貨盤點管理制度
某公司生產管理制度:存貨盤點管理
4.存貨盤點管理辦法
4.1目的
存貨是公司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流動資產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加強對存貨的管理,提高存貨盤點的質量,并為公司生產成本的核算提供準確的計算依據,特制定本辦法。
4.2存貨的定義及范圍
存貨必須是所有權屬于公司,并由生產部管理人員接收入帳耗用的原材料和未銷售的產品,包括庫存的、加工中的原料、包裝物、維修零配件、產成品等。
4.2.1原料:指能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物料,如豆粕、玉米、添加劑小料、液體油和賴氨酸等原料。
4.2.2包裝物:為包裝產品而儲存或周轉使用的各種容器,如油桶、麻袋、編織袋、塑料袋等物品。
4.2.3成品:原料經生產加工過程之后,經過包裝和經檢驗合格可供銷售的產品。
4.2.4材料:凡可供生產機械、電器儀表、公用設備維護之備品備件。
如機械、電器零備件、標準件、維修工具、勞保用品、用具、外協加工之非標件等物品。
4.3存貨盤點規則
4.3.1日常存貨盤點:存貨管理部門視工作特點和要求,應做好必要的日常盤點,核對帳物,做到帳物相符,發現異常,應及時處理。
4.3.2定期存貨盤點
(1)定期盤點即月末盤點和年終盤點。
(2)月末盤點定為每月的最后一日進行,當日的盤存數即為上期期末和本期期初的實存數,盤點工作一般應在停產的情況下進行,必要時經財會部和飼料生產部經理同意后方可安排與生產同時進行。
(3)年終盤點,每年的12月31日日進行(應在停產的情況下)。
4.3.3組織與人員配備
月末和年終盤點工作,應由存貨管理人員會同財會人員共同進行。
4.4存貨盤點的作業程序
4.4.1盤點前的準備工作
存貨管理人員,月末一般提前三天,年終一般提前七天至十五天,做好盤點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確保盤點工作高效、有序、無誤。內容包括:
(1)整理貨位、清桶、清堆、平倉。
(2)結清出入庫貨物往來手續。
(3)查驗貨位卡、貨位。
(4)備足供銷售之產品。
4.4.2實地盤點
在盤點日,存貨管理人員與財會人員到存貨存放處現場組織會盤。盤存數即為實存數。操作步驟為:
(1)盤點存貨品種、規格、件數、數量。
(2)按要求逐項填寫存貨盤點登記表。
(3)核對無誤,會簽后,報主管主任審核。
4.4.3帳物核查
在財會人員協助下,存貨管理人員應及時將盤存數與帳存數一一核對,并如實填寫"倉庫盤點月報表"。步驟如下:
(1)帳、物一一核查。
(2)計算損耗數,填寫損耗報告單報生產部和財務部。
(3)損耗沖減帳存數。
(4)查明盤虧原因,糾正錯誤。
(5)填寫本期盤存報表。
4.4.4帳帳核對
是指存貨管理人員之存貨帳薄與財務人員之帳簿核對,作到帳帳相符。
(1)核對帳簿。
(2)糾正錯帳、漏帳、重帳等。
(3)最后核對本期盤存報表。
(4)盤存報表報生產部和財務部。
4.4.5差異分析
存貨經盤點后,發生的盈虧處理:財會人員應立即填制"存貨盤點差異分析表"一式三聯,倉庫主管責成存貨管理人員查明原因再轉該部經理會簽,報財會部一聯、生產部一聯、倉庫主管自存一聯。
4.4.6原料調帳
(1)原料調帳應每月進行一次,差異數較少之原料可延長,但不得超過三月一次。
4.4.7成本核算
(1)統一核算口徑。
(2)生產部、財會部依據盤點月報表,差異分析表和"存貨調帳通知"及有關憑證、帳簿作為核算依據。
(3)由財會部統一核算程序。
4.5桶倉存貨盤點
桶倉泛指筒倉,車間料倉、油罐、液體賴氨酸罐、其存貨點是否正確關系實存數是否有誤。掌握之要點:
4.5.1桶倉容積和層高或一定刻度的容積數。
4.5.2正確地判斷和估計物料在倉內的容積數。
4.5.3物料的容重(查有關物料容重表或實測)實存數的計算。
實存數=物料容積*物料容重=(總容積-無料格容積)×物料容重
4.5.4部分原料參考容重表(單位:噸/立方米)
品名容重品名容重
骨粉0.80-0.96粒狀飼料0.625-0.775
玉米0.75粉狀飼料0.725-0.825
玉米粉0.61-0.64玉米蛋白粉0.50-0.60
細鹽1.12-1.28魚粉0.575-0.64
石粉1.09-1.425液體蛋氨酸比重1.26
麩皮0.325-0.46油脂0.90-0.91
豆粕0.58-0.64菜籽粕0.56
棉籽粕0.64-0.72葵花粕0.50-0.53
玉米胚芽粕0.54-0.56啤酒粕0.46-0.50
備注:實際盤點時,容重取值應視原料水份高低、粒度大小、雜質等因素慎重選取,也可實測。
4.6原料損耗處理
原料損耗指加工損耗(含保管損耗)和自然損耗兩類,且原料數量比較大,即大于或等于占原料總耗用的百分之一者列入計算損耗范圍。
4.6.1加工損耗。
(1)加工損耗是指原料投入生產到成品出廠之損耗。
(2)加工損耗的損耗率標準建議暫訂為占其原料耗用量的百分之零點五,即損耗率0.5%。原料耗用量以總控電腦計數為準。
4.6.2自然損耗
(1)自然損耗是指原料在保管期間和生產過程中,原料水份的自然發揮而導致庫存原料重量的差異損失。自然損耗的取值應視原料含水量之大小確定。
(2)自然損耗率的損耗標準由品管部門確定,月末盤點提供。
4.6.3實際耗用原料的計算
原料實際耗用量作為月末存貨盤點時當月的耗用量,原料耗用量是以總控電腦計量為準。
4.6.4耗用的帳務處理
原料加工和自然損耗應作為月末和年終沖減帳存數的依據,并如實填寫"原料損耗報告單"作為帳務處理之憑證。
損耗報表一式肆份,一聯報財會部、二聯報品管部、三聯報生產部、四聯自存。
篇2:存貨管理規定范例
存貨管理規定
一、存貨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者耗用而儲備的物資,包括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庫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資、委托代銷商品、受托代銷商品等。
二、存貨入庫時,應填制入庫單,出庫時應填制出庫單,其存貨數量及金額要與財務核算相符。
三、低值易耗品
1、根據公司的情況,特規定2000以下、50元以上,使用年限較短,不作為固定資產核算的各種用具、物品以及在經營中使用的包裝物、周轉容器等,為低值易耗品。
2、低值易耗品在購買之前應按規定申購,經有關部門審核,領導批準,方能選購。
3、為了加強對在用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各單位應按使用單位和部門設置低值易耗品登記簿。
4、使用部門向倉庫領用低值易耗品,應填制一式三份的領用憑證,一份留存倉庫,作為登記“庫存低值易耗品卡片”的依據;一份交給使用部門作為實物管理的依據;一份交給會計部門作為記帳的依據。除此以外,各單位應建立“低值易耗品卡片”由有關部門保管、以控制各使用部門的在用低值易耗品。
5、要建立以舊換新的賠償制度,及時按照制度的規定辦理,并進行會計處理。要按各使用單位、部門設置在用低值耗品明細帳(包括量和金額),定期與實物核對,并與財會部門的帳面余額進行核對。在用低值易耗品以及使用部門退回倉庫的低值易耗品,應加強實物管理,并在備查簿進行登記。
6、公司的低值易耗品報廢時,應由負責使用部門及時填制低值易耗品報廢單,填明報廢低值易耗品的數量和原價和按照規定對入庫殘料的作價。由于員工丟失損壞,照章應由員工賠償。所有離開公司的人員,應辦理低值易耗品的退庫手續,同時,管理人員應加強對低值易耗品的實物管理。
四、盤盈的存貨,應當相應沖減有關成本、費用;盤虧或毀損的存貨,在扣除過失人或者保險公司賠款和殘料價值后,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帳戶。存貨的盤盈盤虧應在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后,按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由于自然災害造成的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五、存貨應當定期盤點,每年至少盤點一次,盤點情況如與帳面記錄不符,應查明原因,經報批手續后及時進行會計處理,一般在年終結帳前處理完畢。
篇3:石油銷售公司存貨管理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存貨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優化企業存貨管理,保障倉庫保管安全、有序、規范,提高倉庫工作效率,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的存貨是指公司在日常活動中持有的,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在產品,以及在生產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主要包括各類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商品、周轉材料等。
第三條存貨只有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才能加以確認:
(一)該存貨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
(二)該存貨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二章存貨的計量
第四條存貨的初始成本的計量
存貨在取得時,應按照實際成本入賬。存貨實際成本的計量因來源不同而有所不同,具體按以下原則確定:
(一)購入的存貨,其實際成本包括買價、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等。
(二)自制的存貨,有自制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它們的實際成本包括制造過程中所耗用的原材料、工資和有關費用等實際成本。
第五條存貨發出成本的計量
采用加權平均成本進行日常核算。
第三章存貨的收發管理
第六條化工產品采購必須由銷售部依據公司年度制定的采購計劃采購,周轉材料由綜合辦公室依據公司年度制定的周轉材料采購計劃采購。
(一)存貨入庫管理
1.存貨采購必須按規定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對確實不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須事先提出申請,報經財務部批準,方可采購。
2.化工產品入庫由經辦人員根據發票、運雜費等外來憑證與采購計劃、采購合同核對,檢查憑證所列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和發貨日期等是否與合同、計劃相符。核對無誤后,交由倉庫人員填制材料驗收入庫單,倉庫人員根據入庫單的內容核對入庫并簽字,化工產品經辦人據此報帳。財務人員根據有關憑證審核發票合法性、正確性及價格的合理性,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3.周轉材料入庫由綜合辦公室經辦人員根據發票等外來憑證,檢查憑證所列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相符。核對無誤后,交由綜合辦公室倉庫人員填制周轉材料入庫單,綜合辦公室倉庫人員根據入庫單的內容核對入庫并簽字,綜合辦公室經辦人據此報帳。財務人員根據有關憑證審核發票合法性、正確性及價格的合理性,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存貨驗收過程中,如有數量、質量、型號規格不符及破壞、毀壞等情況應查明原因,屬產品質量問題的,拒絕入庫,實行退貨,如不符,應由銷售部或綜合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按照公司關于質量管理規定提出索賠等處理意見,財務部門應當拒絕付款或部分拒絕付款。
(二)存貨發出的管理
1.周轉材料,根據當期消耗計劃,由使用部門填制"周轉材料領用單",由責任部門審核簽字,綜合辦公室倉庫人員據此辦理周轉材料出庫。
2.化工產品出庫,公司堅持先款后貨原則,由銷售部依據公司制定客戶管理辦法和結算管理辦法進行銷售出庫單編制,財務部相關人員對貨款是否到賬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在銷售出庫單簽字確認,公司領導進行最終簽字確認,銷售部將確定無誤的銷售出庫單蓋章傳真至倉庫,倉庫據以辦理提貨手續。
第四章存貨明細賬管理
第七條所有入庫儲存的商品、材料物資,應按品種登記明細卡,記錄收發數并結出余額,隨時與實存數量進行核對,并做到卡、實相符。如有不符,應查明原因并及時糾正。
第八條倉庫應建立存貨明細賬,詳細登記存貨的類別、編號、名稱、規格型號、數量、計量單位等,并定期與財務部就存貨品種、數量、金額等進行核對。
第九條存貨明細賬是記錄實物的收入、發出、結存情況的重要賬冊,必須按品種、規格登記,妥善保管,年終裝訂成冊,至少保存5年。
第十條入庫記錄不得隨意修改。如確需修改入庫記錄,應當經有效授權批準。
第五章存貨的清查
第十一條每月要進行不定期盤點,每年要進行期末全面盤點工作,對庫存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存貨資產進行盤點。
第十二條由財務部組織力量,做好充分準備,根據工作計劃進度,安排盤點時間;要事先準備盤點清冊,盤點時逐一登記,發現損壞、變質、陳舊、失效的存貨,要單獨注明,寫明盤點日期,并由盤點人簽章。對從實際盤點日至12月31日的存貨每一筆收發業務都要單獨列示計算。
第十三條存貨發生盤盈、盤虧及毀損,應及時按規定審批處理,盤盈的存貨沖減當期的管理費用,盤虧的存貨,應查明原因,由于管理人員管理不善原因造成的,應予以罰款,在扣減過失人或者保險等賠款和殘值后,計入當期的管理費用,屬于非正常損失的,計入營業外支出。
第六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辦法由財務部負責解釋。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