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糧倉機械設備管理安全使用制度

糧倉機械設備管理安全使用制度

2024-07-10 閱讀 8933

一、糧倉機械、器材是指用于糧油倉儲作業的機械、設備、工具和包裝等。主要包括:

1、糧油裝卸、輸送機械;

2、庫內搬運糧油專用車輛;

3、糧食干燥成套設備;

4、糧食清理設備;

5、糧食稱重設備;

6、糧食保管、防治專用器械;

7、糧食包裝器材;

8、糧油裝具的維修、整理機具;

9、糧油倉儲作業中使用的其它機械、設備。

二、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相應的專職或兼職的機械管理、技術人員,負責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

三、糧倉機械設備、器材的購置、報廢、外借權限:

1、購置的糧倉機械設備,應按照有關部門規定的購置權限,編造計劃報上級有關部門審批,購置的機械原則上應是定型產品,并及時進行驗收入庫。

2、糧倉機械主要用于倉庫儲運作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外借、出售和轉讓。

3、對于無法修復使用的機械設備,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報廢,報廢殘值要及時辦理入賬手續。

四、糧倉機械設備、器材要按“糧油機械產品編號規則”的統一名稱逐臺編號、分別建賬、立卡,內容包括產品名稱、產地、出場時間、機型、價格、投產時間、使用情況、動力分配、管理、操作人員姓名等都需要記載。

五、操作人員一定要經過培訓,特殊崗位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操作人員要熟悉機械工作原理、性能,有一定的操作經驗。

六、機械作業、高空作業、電氣作業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操作規程,杜絕違規、違章操作,杜絕機械設備帶“病”作業。凡因違章操作造成人為事故的,根據事故大小,對操作人員和有關責任人將分別給與經濟處罰和政紀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七、各個環節應根據不同機械設備的結構、性能、工藝流程等,分別制定具體的安全操作業務流程、規范,操作流程、規范中應包括操作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操作前應重點檢查的部位,機械設備運轉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和部位,作業結束后應做好善后工作等有關事項。

篇2:化工機械設備安全設施檢維修管理制度

1、檢修前準備

1.1、生產部在設備檢修前編制檢修計劃應做到內容詳細、責任明確、措施具體,應包括對安全裝置、設施的檢修。凡是有二人以上參與的檢修項目,必須有一人負責安全。

1.2、生產部長及各車間負責人要對檢修中的安全負責,在對參加檢修人員交待好檢修任務的同時,交待好安全措施。

1.3、生產部長及各車間負責人在檢修前,要組織人員對檢修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做好檢修機具準備和周密檢查,做到機具齊備,確保安全可靠。

1.4、檢修工在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1.5、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經兩次啟動復查證明無誤后,在電源開關處上鎖和拆下熔斷器,并掛上“嚴禁合閘”“有人工作”等標示牌,工作未結束或未得到許可,不準任何人隨意拿掉標示牌或送電。必須帶電檢修時,應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應由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

2、檢修安全規定

2.1、檢修人員要對檢修項目進行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符合檢修要求方可進行檢修。

2.2、一切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公司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和相關安全管理規定。

2.3、凡檢修用的臨時照明,應使用36V或者12V電壓的安全行燈,絕緣要良好,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線。在潮濕場所,安全行燈電壓不應大于12V。

2.4、拆卸有危險的零部件時,應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

2.5、設備內檢修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必須由有經驗的人擔任,必須認真負責,堅守崗位,并與檢修人員保持有效連絡。

2.6、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可能危及檢修人員時,必須立即撤出檢修,再次進行檢修時,重新進行檢查。

2.7、較大型設備檢修,應根據設備具體情況搭設安全梯和架臺,并配備救護繩索、安全帶,確保應急撤離需要。

3、檢修竣工驗收

3.1、檢修竣工后,生產部要細致檢查,切勿將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機械設備內,并將搭設的工作架臺、拉設的臨時電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3.2、檢修移交驗收前,不得拆除懸掛的警示牌和開啟切斷的電源。

3.3、竣工驗收時,生產和檢修雙方負責人當場檢查質量是否全部符合檢修標準,安全裝置是否恢復齊全。

3.4、生產車間自己檢修的,生產部負責任要親自到現場檢查驗收。

3.5、檢維修設備(設施)竣工驗收時,驗收人要在檢修記錄上簽字確認,并將檢修記錄交由設備(設施)管理人員存檔備案。

篇3:K礦煤礦機械設備潤滑制度

1.設備潤滑是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環節。設備缺油或油脂變質,會導致設備故障甚至破壞設備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設備的潤滑,對減少故障,減少機件磨損,延長設備壽命起著重要作用。

2.設備使用單位要建立健全潤滑管理制度,按照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要求和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并認真做好潤滑記錄。

3.設備使用單位指定專人負責設備潤滑管理工作,潤滑管理人員必須了解設備的結構性能,明確潤滑部位,所用潤滑劑的種類、牌號,指導潤滑油脂的正確應用,油品的合理保管,編制本部門機械設備的潤滑規程及潤滑卡片。

4.使用油脂前必須嚴格過濾。換油時,要徹底清洗油路系統,做到無油垢、無水分、無銹蝕、無金屬碎屑。注油時,要仔細清洗注油器,防止煤粉、巖粉及水進入,同時對于不同牌號的油液,要有專用油抽,分類掛牌。

5.油箱內壁和油中浸泡的器件表面,禁止涂更油漆,以防油漆溶解而產生的沉淀物吸入油路系統中。

6.設備用油要符合規定,不準任意代用。不同油品、不同生產廠或不同牌號的油不準混用。更換不同牌號的油時,必須對設備徹底洗凈。

7.乳化液用水必須經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其配制應由專人實行集中配液,并嚴格掌握配比3~5%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