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剪壓機械設備安全制度
1目的
為加強沖剪壓設備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沖剪壓設備的安全管理。適用于所有的沖、剪、壓等為加工方式的沖床、剪板機、液壓機和氣動壓力機等設備。
3?術語
無
4?職責
4.1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對沖剪壓設備的日常管理,包括制訂沖剪壓設備的管理制度和對制度的執行、監督檢查,制訂沖剪壓設備的大修、一保、二保及定檢計劃并組織實施。
4.2技術質量部負責沖剪壓設備的選型,生產制造部設備管理部門配合。
4.3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按規定采購沖剪壓設備。
4.4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按規定安裝沖剪壓設備。
4.5設備使用部門負責沖剪壓設備的操作使用和日常維護保養,并接受上級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檢查。
4.6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負責沖剪壓設備檔案管理。
5內容
5.1沖剪壓設備的選型、采購、安裝和驗收
5.1.1技術質量部在新設備在選型時,要盡量選購自動化程度高、技術先進、本質安全性高的沖剪壓設備。
5.1.2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應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設備,以保證設備的質量。
5.1.3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在新設備安裝時要主體設備與安全設施同時安裝,要符合安全標準要求。
5.1.4生產制造部的設備管理部門在新設備的驗收、調試、運行和交付使用時,安全設施要與主體設備設施同時驗收、調試、運行和使用,并要同時納入管理。
5.2沖剪壓設備的使用維護、檢驗、維修等管理
5.2.1沖剪壓設備的操作使用
5.2.1.1使用部門沖剪壓設備的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操作和維修。
5.2.1.2沖剪壓設備的操作使用按生產制造部設備管理部門制訂的《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設備維修保養管理制度》,并對操作工人進行相應的教育培訓,使他們能夠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操作,正確使用安全防護裝置及佩帶個體防護
用品,防止出現事故。
5.2.2沖剪壓設備的檢查和維護保養
5.2.2.1.日常檢查
日常檢查,一般由操作工人承擔,主要是采用日常點檢的方法對設備的異常聲響、漏油、潤滑、壓力、振動、溫度等參數檢查,如發現異常及時排除,使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日常檢查內容有:
①檢查設備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加工產品能否達到質量要求;
②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好、有效;?
③在操作或運行中設備是否正常可靠,機械、傳動機構是否有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④設備運行中是否有漏油、噪聲、振動、溫度升高、冒煙、氣味等異常現象;
⑤檢查潤滑系統,確保潤滑系統工作正常;
⑥檢查電器控制等部分性能,是否正常。
通過操作人員的注意和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修理或改進意見,防止設備發生故障而引起突發性事故。
5.2.2.3沖剪壓設備的維護保養
沖剪壓設備的維護保養按《設備維護保養規程》的要求進行,通常工作有如下幾種工作內容。
①調整?對設備上局部零部件進行小的調整,如剎車輪轂的間隙、壓緊力等。
?②潤滑,加潤滑油。
③更換易損件,緊固螺釘等。
④清理邊角料、擦洗油垢、灰塵,清掃周圍場地。
5.2.2.4.沖剪壓設備的定期檢修
①沖剪壓設備的定期檢修是有計劃的定期停工檢修,包括小修、中修和大修。②定期檢修必須建立在定檢的基礎上,定期檢查包括技術狀況檢查,由操作
人員配合,專業維修人員對設備性能進行全面檢查和測定。
③通過檢查為設備計劃修理、更換必要的零件和更新設備提供必要的依據。
④設備修理后要進行試運行驗收。
5.2.3沖剪壓設備的安全檢查
沖剪壓設備的安全檢查的目的是發現設備設施存在的隱患,及時進行整改,杜絕或預防事故的發生。
5.2.3.1檢查內容:一般為行程限位、制動、連鎖、防護等裝置,潤滑系統、接地(零)保護、照明、操作空間、輔助根據、工位器具,使用的模具等。
5.2.3.2檢查方式:設備安全檢查一般采用設備安全檢查表的方式。
5.2.3.3檢查時間:
①設備的檢查有日查、周查和月查等。
②日查是操作者按點檢卡進行;周查由班組長按檢查表進行;月查由企業安技職能部門組織進行。
③此外還有季節性的專項檢查、節假日前檢查、臨時的聯合大檢查等。
④在各種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設備存在故障或隱患,使用單位應及時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消除隱患后方可使用這些設備。
5.2.4沖剪壓設備的停用和報廢
5.3.1沖剪壓設備長期不使用,停用6個月以上,由設備使用部門提出申請,經技術發展部、工業運行部審核,由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實施停用處理。
5.3.2沖剪壓設備因長期使用,其性能和本質安全性下降,即使維修也很難恢復其固有狀態,或修復不經濟時,應予以報廢。
5.3.3沖剪壓設備的停用和報廢由設備管理部門按《設備管理制度》辦理相關手續。
6.相關文件
6.1《設備設施管理制度》
6.3《設備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6.4《設備維修保養管理制度》
7.相關記錄
7.1?設備日常維護/檢查/運行記錄表
7.2?設備維護保養計劃
7.4?設備技術狀況普查記錄表
篇2:化工機械設備安全設施檢維修管理制度
1、檢修前準備
1.1、生產部在設備檢修前編制檢修計劃應做到內容詳細、責任明確、措施具體,應包括對安全裝置、設施的檢修。凡是有二人以上參與的檢修項目,必須有一人負責安全。
1.2、生產部長及各車間負責人要對檢修中的安全負責,在對參加檢修人員交待好檢修任務的同時,交待好安全措施。
1.3、生產部長及各車間負責人在檢修前,要組織人員對檢修過程進行風險評估,做好檢修機具準備和周密檢查,做到機具齊備,確保安全可靠。
1.4、檢修工在進行檢修作業時,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1.5、檢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切斷電源,并經兩次啟動復查證明無誤后,在電源開關處上鎖和拆下熔斷器,并掛上“嚴禁合閘”“有人工作”等標示牌,工作未結束或未得到許可,不準任何人隨意拿掉標示牌或送電。必須帶電檢修時,應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作業人員和監護人員應由有帶電作業實踐經驗的人員擔任。
2、檢修安全規定
2.1、檢修人員要對檢修項目進行檢查,各項準備工作符合檢修要求方可進行檢修。
2.2、一切檢修作業,必須嚴格執行公司各項安全技術規程和相關安全管理規定。
2.3、凡檢修用的臨時照明,應使用36V或者12V電壓的安全行燈,絕緣要良好,電動工具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線。在潮濕場所,安全行燈電壓不應大于12V。
2.4、拆卸有危險的零部件時,應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
2.5、設備內檢修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必須由有經驗的人擔任,必須認真負責,堅守崗位,并與檢修人員保持有效連絡。
2.6、在檢修作業條件發生變化,并可能危及檢修人員時,必須立即撤出檢修,再次進行檢修時,重新進行檢查。
2.7、較大型設備檢修,應根據設備具體情況搭設安全梯和架臺,并配備救護繩索、安全帶,確保應急撤離需要。
3、檢修竣工驗收
3.1、檢修竣工后,生產部要細致檢查,切勿將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機械設備內,并將搭設的工作架臺、拉設的臨時電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3.2、檢修移交驗收前,不得拆除懸掛的警示牌和開啟切斷的電源。
3.3、竣工驗收時,生產和檢修雙方負責人當場檢查質量是否全部符合檢修標準,安全裝置是否恢復齊全。
3.4、生產車間自己檢修的,生產部負責任要親自到現場檢查驗收。
3.5、檢維修設備(設施)竣工驗收時,驗收人要在檢修記錄上簽字確認,并將檢修記錄交由設備(設施)管理人員存檔備案。
篇3:K礦煤礦機械設備潤滑制度
1.設備潤滑是設備維護工作的重要環節。設備缺油或油脂變質,會導致設備故障甚至破壞設備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設備的潤滑,對減少故障,減少機件磨損,延長設備壽命起著重要作用。
2.設備使用單位要建立健全潤滑管理制度,按照五定(定點、定質、定量、定期、定人)要求和有關規定認真做好設備潤滑工作,并認真做好潤滑記錄。
3.設備使用單位指定專人負責設備潤滑管理工作,潤滑管理人員必須了解設備的結構性能,明確潤滑部位,所用潤滑劑的種類、牌號,指導潤滑油脂的正確應用,油品的合理保管,編制本部門機械設備的潤滑規程及潤滑卡片。
4.使用油脂前必須嚴格過濾。換油時,要徹底清洗油路系統,做到無油垢、無水分、無銹蝕、無金屬碎屑。注油時,要仔細清洗注油器,防止煤粉、巖粉及水進入,同時對于不同牌號的油液,要有專用油抽,分類掛牌。
5.油箱內壁和油中浸泡的器件表面,禁止涂更油漆,以防油漆溶解而產生的沉淀物吸入油路系統中。
6.設備用油要符合規定,不準任意代用。不同油品、不同生產廠或不同牌號的油不準混用。更換不同牌號的油時,必須對設備徹底洗凈。
7.乳化液用水必須經化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其配制應由專人實行集中配液,并嚴格掌握配比3~5%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