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半成品盤條庫安全管理規定

半成品盤條庫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3839

總則:為加強盤條庫安全生產監督與管理,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操作人員的身心健康,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根據車間安全管理規定,結合盤條庫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一條:進入盤條庫生產區域必須穿帶好勞保用品:眼鏡、安全鞋、安全帽、工作服、防塵口罩。

第二條:本規定生產操作人員必須認真執行。

第三條: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SOP進行操作,不懂、不明確、不允許操作。

第四條:上班前要充分休息,禁止在酒后、疾病或過度疲勞的情況下操作機器,如感到身體不適要及時報告領班。

第五條:盤條庫內嚴禁煙火。

第六條:禁止觸摸運動中的鋼絲(含亂絲盤條)及零部件。

第七條:禁止在盤條庫內打鬧嬉戲。

第八條:盤條備料時,叉齒、地面必須做好防護防止刮傷盤條,放置盤條時必須用三角木楔固定,防止滾動傷人。

第九條:嚴禁非叉車操作人員駕駛叉車;叉車所承物品不能超重,嚴禁物品升高時行車。行車時注意瞭望,轉彎明示,通過視線障礙區時須鳴笛,車間內限速5km/h;嚴格遵守叉車使用須知。

第十條:無論行車是否在工作狀態,還是處于停車狀態,人和設備都不允許在行車底逗留。

第十一條:使用行車吊裝盤條晃動嚴重時,應及時調整。禁止用C型鉤撞擊,放線支架。

第十二條:剪扎帶時周圍不得有人(操作者本人除外)操作者應剪扎帶尾段四分之三處,站立處應與盤條長邊呈90°夾角。注意扎帶彈出傷人,盤條繃出傷人。

第十三條:盤條焊接時,應待焊點退火后冷卻至常溫(防止高溫燙傷)鋼絲從焊機上取下結束焊接,焊接完成后將焊機推到指定位置。

第十四條:廢絲、扎帶及時入桶(鋼絲兩頭不能漏出廢絲箱),地面廢絲及時清理。

第十五條:盤條放線區域內,正常生產時禁止站人。

第十六條:當盤條放線區域有亂絲停車,處理前應先按下除磷箱急停開關。

第十七條:盤條放線亂絲后。禁止搶別頭,盤條亂絲圈小于20CM(約一手掌)嚴禁強行取直,應剪斷取下小圈,重新焊接(盤條掰斷傷人)。

第十八條:亂絲停車處理后檢查亂絲急停開關工作正常后應迅速撤離,防止其它放線盤條甩出傷人。

第十九條: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時,按TESC各緊急情況處理程序處理。

第二十條:發現任何不安全隱患,及時向領班報告。

第二十一條: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有權拒絕不安全指揮,有權阻止他人不安全操作。

篇2:半成品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負責對本崗位的運轉情況及靜止設備的全面控制,并對工藝指標要嚴格監控。

2、嚴格執行半成品崗位操作規程,完成車間分配的生產任務。

3、負責本崗位的開停車,發現不正常情況的及時匯報處理。

4、按時巡檢,認真填寫報表,保證及時、準確、字體仿宋,不得涂改。

5、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負責本崗位物料的降溫、加鹽工作。

6、在轉料時,負責聯系還原崗位人員,并保證管線的暢通,物料無泄漏及溢出現象發生。

7、在本崗位進行壓濾打風、清理回收鹽時,必須正確佩戴防塵口罩、塑膠雨鞋等勞動防護用品。

8、在本崗位發生事故時,及時匯報給當班班長,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處理。

9、負責本崗位的消防器具、防毒面具及所有工具的妥善保管,愛護使用。

10、按時參加車間及班組組織的安全、環保、工藝培訓教育,認真學習并做好筆記。

11、負責本崗位室內外衛生及設備衛生。

篇3:原材成品半成品檢查驗收制度

(一)對用于工程的各種原材料(水泥、鋼筋、管線、導線、防水材料等)進場時必須具備正式的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進場,進場要嚴格按市質檢站的要求及相關規范的要求,按規定分批取樣,進行有見證送檢。對施工單位有自檢資格的材料,要按比例進行抽檢(送市建設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所有材料的檢驗合格證均需監理工程師驗證,否則一律不準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關鍵部位的材料還需進行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對裝飾材料、衛生潔具和電氣材料要按業主及監理認可的樣板對板檢查驗收,同時必須出具出廠合格證。

(三)對于大型設備的驗收,要按合同規定的要求,必須具備出廠證書,檢查是否符合設計文件和標書所規定的廠家、型號規格和標準,在有關人員在場的情況下進行開箱驗收,滿足合同要求后,方可進行安裝。

(四)工程中使用進口建筑材料應進行全部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專門定貨的進口設備、材料應會同商檢局進行檢驗,并取得商檢證書。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許進入現場,如已進入現場的,根據情況必須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