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檢修燃燒器助燃風機安全規定

檢修燃燒器助燃風機安全規定

2024-07-10 閱讀 4320

1.高爐在正常生產時,檢修燃燒器、助燃風機,必須按煤氣安群操作規程進行,請煤氣救護站人員檢查確認,如有煤氣應按下列方法進行處理。

1.1熱風爐不燃燒,但煙道閥及燃燒閥必須打開形成自然通風狀態,并可靠關嚴煤氣閥、熱風閥和冷風閥。

1.2熱風爐在自燃情況下,保證不噴爐狀態。

1.3煤氣閥上做水封處理,關嚴燃燒閥。

篇2:燃油燃燒器安全操作規范

一、燃油機的調試之前的檢查有三個方面:

查看柴油是否到位,燃油管路是否干凈通暢,閥門是否已開啟。

有無管路泄露現象,管道安裝是否合理。

進油回油管路是否安裝正確,回油管不允許安裝閥門。

二、燃油機內部檢查

燃燒機的油嘴是否安裝和點火電極是否調整好。

電機旋轉的方向是否正確。

外部的電路聯接是否符合要求。

根據線路親狂堆燃燒機進行冷態模擬,觀察運行中設備的各個部件是否正常及火焰探測保護部分是否正常。

三、燃燒機的調試

檢查外部的柴油是否到位,管路是否通暢,外部電源控制是否到位。

把燃燒機的負荷調至小負荷,點火位置相應調至小負荷,關閉大負荷進行點火并觀察火焰情況,根據火焰情況對伺服馬達或者風門進行相應調整。

調整燃燒機的大火出力時,要根據用熱設備的負荷情況,從比較小的負荷逐漸向大的負荷調整,并根據情況對伺服馬達或者風門進行相應的調整。

觀察火焰有無偏火,火焰燃燒不充分,震動等現象。

調整以后要進行多次點火,觀察點火是否良好。

四、現場要求:

與調試作業無關的人員要求離開作業現場。

禁止其他任何方式的作業(比如電焊,氣割等)。

為保障調試人員的人身安全,在燃燒機點火時,應在燃燒機側一米以外,當火焰燃燒穩定后,方可在觀察視鏡處觀察火焰,并做下一步出力調整及其他調整。

五、燃燒機調試與維修的注意事項

燃燒機連續發生二次點火程序失敗時,應停機檢查,燃燒機的供油系統是否正常,電路連線是否正確,解除故障夠方可重新啟動燃油機。

嚴禁在現場吸煙、焊接、切割等違章作業。

在調試工作中,必須做到認真,安全,高效。

禁止在現場使用無防爆電氣電動工具。

開機前要求檢查油路是否打開。

建議不要在夜晚進行燃油機的調試

篇3:燃氣燃燒器安全技術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燃氣燃燒器(以下稱'燃燒器')的安全運行,避免和減少燃氣設備安全事故,減少財產損失,保護生命安全,為燃氣設備的安全監察提供技術依據,制定本安全技術規定(以下稱'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依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有關規定,并參考國內外相關標準編制。

關聯法規:?

第三條?適用范圍

(一)本規定適用于各類鍋爐用燃氣燃燒器,其它用途用燃氣燃燒器可以參照本規定執行。

(二)本規定規定了燃燒器的結構與設計、安裝與系統、運行與維護、安全與控制裝置、技術資料與銘牌要求等。

(三)雙燃料燃燒器應該同時滿足本規定和TSGGB002-2006《燃油燃燒器安全技術規定》的要求。

第四條?燃燒器的電氣控制系統的安全性能,應該符合GB3797-89《電控設備第二部分裝有電子器件的電控設備》的規定。

第二章?結構與設計要求

第五條?設計

(一)燃氣燃燒器一般由以下主要部分組成:燃氣噴嘴、燃氣閥系、風機、燃氣流量調節閥、空氣調節裝置、點火裝置、燃氣壓力檢測開關、空氣壓力檢測開關及火焰監測裝置等。

(二)燃燒器的設計應該能保證燃燒器達到規定的輸出功率及性能要求。燃燒器的結構應該保證不會發生不穩定、變形或開裂等危及安全的問題。

(三)燃燒器各部件結構和尺寸的設計不僅必須保證燃燒器可靠經濟運行,還要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四)燃燒器上應當有火焰觀測孔,為防止火焰噴出或煙氣外漏,觀測孔配件應當具有足夠強度并且被有效密封。

(五)對于燃燒器的運動部件(皮帶傳動、風機)必須設計防護裝置。

(六)為防止異物吸入,影響設備正常安全運行,燃燒器風機入口應該裝有金屬防護網罩。

(七)設計額定輸出功率大于等于350kW的燃燒器,需配置燃氣流量調節裝置,使其輸出功率在規定的范圍內可調。連續調節燃燒器的燃氣流量調節裝置應該有清晰的指示。

(八)燃燒器應該設置空氣流量調節裝置。設置調節擋板的,空氣擋板的位置應該有清晰的指示。

(九)對多級調節或連續調節的燃燒器,空氣和燃氣調節裝置應該通過機械、電動或其他方式實現聯動。

(十)燃氣控制閥的入口處應該裝有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可以與下游的燃氣控制閥成為整體。過濾器的孔徑應該不大于1.5毫米;過濾器的入口及出口處均應當設有永久性壓力測試點。

(十一)燃燒器內管道中燃氣流速應當不能大于25m/s;燃燒器前管道中燃氣流速應當不能大于15m/s。

第六條?材料

燃燒器所有部件應該選擇合適的材料,確保燃燒器在正常運行過程中不會產生結構特性和工作特性的下降。燃燒器的制造材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一)燃燒器所有部件在正常運行條件下,應當能承受可能遇到的機械載荷、熱負荷或化學負荷,適應環境操作條件。

(二)與燃氣接觸的各種零部件的制造材料以及防腐材料,應該能承受設計工況下可能與燃料發生的化學腐蝕;所有密封面處的密封材料,在燃燒器正常工作條件下應該保持有效。

(三)燃燒器正常運行過程中可能與火焰直接接觸的零部件,應該采用耐熱材料制作。

(四)燃燒器所有部件不宜使用含有石棉材料的制品。

第七條?連接與密封

燃燒器的連接與密封包括燃燒器部件之間及燃燒器與供熱設備之間連接與密封。

(一)燃燒器必須做到能把它可靠地固定在供熱設備上。燃燒器的布置和固定必須符合技術要求規定的位置。需要定期維護的零部件應該滿足便于拆裝的要求。

(二)螺紋密封連接與法蘭連接必須符合國內相關標準要求。燃燒器的燃氣管道通徑大于等于100mm時,應當采用法蘭連接。

(三)燃燒器燃氣管系在1.5倍設計壓力,但不低于4kPa的試驗壓力下進行測試時,應該無泄漏或變形,試驗介質可以是空氣或其他惰性氣體。

(四)對燃燒器中的電氣設備及其連接電纜,應該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確保它們在燃燒器任何運行工況下都不能接觸到運動部件。

(五)燃燒器出廠前,凡不需要安裝或使用人員操作的部件,應當由制造單位設置調整好并且被有效密封或固定(包括各種安全控制設置值)。

第八條?燃燒器及其輔助設備應該能在高于其額定電壓10%或低于其額定電壓15%的范圍內安全運行。電壓波動超過上述范圍時,燃燒器應該能繼續正常運行或安全關閉。

第九條?燃燒器電機及其他裝有電氣控制元件的殼體部位的防護等級應該不低于GB/T4942.2-1993《低壓電器外殼防護等級》中規定的IP44。

第三章?安全與控制裝置要求

第十條?點火裝置要求

(一)燃燒器應該設有點火裝置,其能夠保證點火燃燒器和主燃燒器的安全點火。

(二)點火裝置(電火花等)工作之前,點火燃氣控制閥不得打開。

第十一條?火焰監測裝置要求

(一)燃燒器應該設有火焰監測裝置,驗證火焰是否建立。

(二)火焰監測裝置的安裝位置應該使其不受外部信號的干擾。

(三)在點火火焰和主火焰分別設有獨立的火焰監測裝置的場合,點火火焰不應該影響主火焰的檢測。

第十二條?燃燒器應該設置空氣檢測裝置,該裝置能夠在燃燒器前吹掃、點火與運行期間對風量進行檢測。

第十三條?主燃氣控制閥系

(一)燃燒器主燃氣控制閥系必須配置兩只串聯的自動安全切斷閥或組合閥。

(二)燃氣控制閥關斷時,規格小于等于100mm的應該在不超過1秒的時間內安全關閉,規格大于100mm的應該在不超過3秒的時間內安全關閉。

(三)額定輸出功率大于1200kW的燃燒器,主燃氣控制閥系必須設置有閥門檢漏裝置。

(四)燃燒器主燃氣控制閥系上游應該至少設置一只壓力傳感器。

(五)設有獨立點火燃燒器時,點火火焰已經建立并經火焰監測裝置驗證后,主燃氣控制閥才能開啟,建立主火焰。

第十四條?各種安全時間的要求

(一)燃燒器點火安全時間不應當超過5秒。

(二)燃燒器主火安全時間不應當超過5秒。。

(三)燃燒器熄火安全時間不應當超過1秒。

第十五條?前吹掃時間和前吹掃風量

燃燒器啟動點火之前,必須對燃燒室及煙道進行前吹掃。

(一)以額定輸出功率下的空氣流量進行前吹掃的時間應不少于20秒;

(二)以小于額定輸出功率下的空氣流量進行前吹掃時,吹掃時間與空氣流量成反比例增加,最小空氣流量應該不低于額定空氣流量的50%。

除了上述(一)、(二)條要求外,前吹掃時間與前吹掃風量還必須滿足配套供熱裝置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

第十六條?最大允許啟動熱功率要求

額定輸出功率小于等于120kW的燃燒器可以直接點火;額定輸出功率大于120kW的燃燒器,點火功率應該不大于120kW或不大于額定輸出功率的20%。

第十七條?燃燒器安全聯鎖保護要求

在以下情況下,燃燒器應當在安全時間內自動切斷燃油供應并且系統安全聯鎖:

(一)燃燒器在啟動時,在前吹時間內檢測到火焰和在點(主)火安全時間內沒有檢測到火焰。

(二)燃燒器在運行時火焰突然熄滅。

(三)出現空氣監測異常信號(供風系統故障)時。

(四)當出現燃氣壓力低于或高于設定值時。

(五)燃燒器在運行時當不使用工具使燃燒器乃至其噴槍被旋轉或移動時。

(六)與供熱設備有關的限位器超限時(如:壓力、水位、溫度等)。

在以下情況下,燃燒器應當在安全時間內自動切斷燃氣供應且系統安全關閉,只有人工復位或切斷、恢復電源燃燒器才允許重新啟動。

(一)燃燒器主開關被觸動時。

?

第十八條?對于空氣流量與燃氣流量不同時改變的多級調節或連續調節燃燒器,其空氣/燃氣控制應當滿足以下任一要求:

(一)調大火先調空氣,調小火先調燃氣。

(二)調節過程不能出現燃氣過剩的情況。

第十九條帶放散裝置的燃氣控制閥系,放散管的直徑應當不小于上游主燃氣控制閥有效孔徑的25%。

第二十條?燃燒器系統關閉過程中,在點火器和主燃氣控制閥關閉之前,供風系統不能自動關閉。

第二十一條?采用鉸鏈旋轉方式打開的燃燒器,應該設位置驗證開關等聯鎖裝置。燃燒器在鉸鏈旋開位置時,應該不能啟動。

第二十二條?燃燒器在啟動及運行過程的任何時候電源中斷時,必須能安全關閉,進入暫時性鎖定狀態。

第二十三條?在設有高壓點火裝置的部位,應該設置'高壓、危險!'的標記。

第四章?安裝與系統要求

第二十四條?燃燒器必須由專業人員嚴格按照制造單位提供的安裝圖和說明書進行安裝。外部接線必須嚴格按照制造單位提供的接線圖施工。

第二十五條燃燒器及其部件的搬運和安裝過程要平穩進行,避免沖擊和碰撞;燃燒器各部件應當以正確的方法安裝和固定到位。所有燃燒器部件在拆卸、重裝后應該能維持其原來的正確位置。

第二十六條?燃燒器與燃氣管道的連接宜采用硬管連接,如果采用非金屬材料制作的彈性軟管,應該有金屬材料包裹。彈性軟管及其安裝接頭應當至少能承受燃氣正常工作壓力3倍的壓力,但不低于4kPa的試驗壓力。

第二十七條?燃燒器安裝法蘭與供熱設備安裝法蘭之間應該設置由隔熱材料制作的密封墊,密封墊的厚度不小于5mm。

第二十八條?主燃氣控制閥系應當盡可能靠近燃燒器安裝。為便于燃氣閥的維修,安裝位置應該留出相應的空間。

第二十九條?燃氣控制閥系帶放散閥的,其排空管出口必須直接通向室外,且高于建筑物2m。

第三十條?采用可退出或鉸鏈旋轉方式打開的燃燒器,安裝位置必須留有足夠的燃燒器退出或旋轉空間。

第三十一條?燃燒器風機入口處,不得有影響空氣流通的障礙物,以免影響進風量。

第三十二條?在主燃氣控制閥系的所有自動控制閥的上游,應該設有一只手動快速切斷閥,以便能夠快速切斷燃燒器氣源。手動快速切斷閥應該裝在不易發生意外操作,但需要時又便于操作的地方。

第五章?使用與維護要求

第三十三條?燃燒器在設計定型后應當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核準的國家級的燃燒器檢測機構每四年進行一次型式試驗,取得型式試驗合格證書的燃燒器,才能投入使用。

對取得型式試驗合格證書的燃燒器,每四年應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局核準的國家級的燃燒器檢測機構進行產品監督檢驗抽查,產品監督檢驗抽查項目應不少于型式試驗項目的50%,產品監督檢驗抽查不合格的產品不得繼續使用。

第三十四條?燃燒器運行控制方式有自動和手動兩種方式。自動方式下燃燒器按預定的程序自動運行,具有安全保護功能。手動方式需人工操作,并監視運行狀況。

正常情況下,燃燒器應當以自動方式運行,手動方式僅限于短時間內應急運行。

第三十五條?燃燒器運行過程中,進入燃燒器的燃氣壓力波動,引起燃氣流量的波動應該不超過規定值的±5%。

第三十六條?燃燒器的點火必須正確、迅速,運行時火焰應當穩定,沒有抖動現象。

第三十七條?燃燒器在額定輸出功率下運行時,過量空氣系數應該低于1.2,在最小功率時,過量空氣系數應該低于1.5。

第三十八條?燃燒器在正常工況下穩定運行時,煙氣中的CO含量應該不大于125mg/m3,NO*含量應該不大于300mg/m3,CmHn含量應該不大于20mg/m3,含塵量應該不大于50mg/m3,煙氣黑度應該不大于林格曼Ⅰ級。

第三十九條?燃燒器的運行噪音應該不大于85dB(A)。

第四十條?燃燒器部件表面溫度要求

(一)燃燒器配套的調節裝置、控制裝置與安全裝置的溫度不應該超過制造單位給出的數值且其工作可靠。

(二)燃燒器上被操縱的按扭和拉桿的表面溫度與周圍環境溫度相比,不應該大于:35℃(金屬材料)、45℃(陶瓷或類似材料)、60℃(塑膠或類似材料)。

第四十一條?燃燒器輸出熱功率要求

?在額定輸出功率和規定燃料條件下,燃燒器輸出熱功率應當滿足燃燒器制造單位銘牌的要求。

第四十二條?燃燒器啟動時,不得連續兩次以上重復點火。點火不成功時需查明原因,作適當的調整后再啟動燃燒器。

第四十三條?燃燒器運行過程中發生報警或熄火故障時,需查明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后才能重新啟動。

第四十四條?定期維護及需要更換的部件

(一)為了使設備各方面的特性處于最佳狀況,必須定期進行維護保養,維護保養工作必須由有經驗的人員來完成。

(二)維護保養之前,必須使燃燒器處于停機狀態,并切斷全部電源,關閉燃氣控制閥系上游的手動控制閥。維護保養的內容和要求按使用說明書進行。

(三)凡是具有安全聯鎖功能的元件,如控制器、火焰監測器、燃氣控制閥、檢漏裝置、風壓開關、燃氣壓力開關等,損壞后都不得修理,必須以原型號或功能相同的元器件直接更換。

(四)在維護保養過程中,所有燃燒器部件在拆卸、重裝后應該能維持其原來的正確位置。

第四十五條?在長期停機后重新啟用,或例行的保養工作結束后,應當根據需要對燃燒器進行再調試。

第六章?技術資料與銘牌要求

第四十六條?燃燒器產品出廠時必須至少提供以下隨機資料:

(一)產品外形及安裝尺寸圖;

(二)電氣接線圖;

(三)產品使用說明書;

(四)產品合格證書;

(五)產品裝箱清單。

第四十七條?產品使用說明書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一)產品結構和工作原理;

(二)產品性能說明(含工作曲線);

(三)安裝要求;

(四)操作方法的詳細說明;

(五)維護保養說明;

(六)警告和注意事項。

第四十八條?燃燒器應該在其顯著位置固定一塊銘牌,標明以下內容:

(一)產品型號;

(二)產品編號;

(三)燃燒器輸出功率范圍;

(四)適用的燃料品種;

(五)燃燒器供氣壓力或供氣壓力范圍;

(六)適用的電源參數;

(七)制造單位名稱;

(八)出廠日期。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九條?術語

(一)燃氣燃燒器

以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以及城市煤氣等可燃氣體為燃料的燃燒裝置。

(二)雙燃料燃燒器

能夠同時或單獨燃燒油/氣兩種燃料的燃燒器。

(三)兩級(多級)調節

?燃燒器正常運行過程中,燃料消耗量和助燃空氣量以階躍式變化的方式來調節燃燒器輸出功率的調節方式。

(四)連續調節

燃燒器正常運行過程中,燃料消耗量和助燃空氣量以連續、平滑變化的方式來調節燃燒器輸出功率的調節方式。

(五)輸出功率

在一定背壓下,燃燒器單位時間內燃燒所釋放的熱量。

(六)額定輸出功率

燃燒器制造單位所標明的燃燒器在單位時間內燃燒所釋放的額定熱量。

(七)最大輸出功率

燃燒器制造單位所標明的燃燒器在單位時間內燃燒所釋放的最大熱量。

(八)最小輸出功率

燃燒器制造單位所標明的燃燒器在單位時間內燃燒所釋放的最小熱量。

(九)火焰監測裝置

用于監測火焰是否存在的裝置。

(十)主火焰

在主燃燒噴嘴上燃燒的火焰。

(十一)點火火焰

為點燃主火焰而首先點燃的火焰。

(十二)安全時間

當無火焰出現時,控制裝置允許釋放燃料的最長時間。

(十三)點火安全時間

燃燒器點火火焰建立的安全時間。即無點火火焰形成時,允許點火燃料控制閥處于開啟狀態的最長時間。

(十四)主火安全時間

燃燒器主火焰建立的安全時間。即無主火焰形成時,允許主火燃料控制閥處于開啟狀態的最長時間。

(十五)熄火安全時間

燃燒器運行過程中火焰熄滅時,從火焰熄滅的瞬間至主燃料控制閥開始關閉的時間間隔。

(十六)吹掃時間

在沒有燃料供應的情況下,燃燒室被強制通風的時間。

(十七)前吹掃時間

燃燒器風機啟動到點火燃燒之前,空氣吹掃過程持續的時間。

(十八)過量空氣系數

燃燒實際使用空氣量與燃燒所需理論空氣量的比值。

(十九)安全聯鎖

由于安全裝置動作或監測到燃燒控制系統出錯而瞬時作出反應并立即切斷燃料供給、點火裝置電源而使燃燒器中斷運行,形成的系統關閉并鎖死,只能通過人工復位才能重新啟動。

第五十條本規定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解釋。

第五十一條本規定自?年?月?日起實施。